分享

锦军随笔:梅城的气质

 曹锦军围炉 2024-05-16 发布于湖北

投稿邮箱

   开启“上帝视角”,换个角度看梅城,你见过有多美吗?从空中俯瞰这片我们生活的热土,顿时有了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初夏的晨雾将梅城“妆扮”起来,鳞次栉比的楼房仿佛从云端耸立而出,在朝阳的映衬下,宛若海市蜃楼,蔚为壮观。若隐若现,美不胜收,只有从空中,才能感受到什么叫宛若人间仙境。

   县治,元皇庆元年(1312)由大河白花畈迁此,历经七百余年风风雨雨,励精图治、精心打造,由原来的小县城,华丽转身成设施完善、交通便捷、风景如画、生活惬意的县城,像一颗璀璨、靓丽的明珠,闪亮镶嵌在鄂东,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之地。

   高塔寺塔,“邑城东南一隅,耸屹高塔百尺。乱石堆就,青砖砌筑。数层斗拱密檐,挺秀圜和;八角攒尖结顶,巍峨壮观。状似春笋......”

   泛歌湖,纯澈澄明,远观似晶莹剔透,的明珠,近赏如盛开的梅花。湖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垂柳,青枝绿叶,就象仙女披挂肩上的浓密长发。湖不大不小,仿若王母娘娘凤冠上的夜明珠般大。

   晋梅大道、黄梅大道、迎宾大道,道路两旁花坛百花争奇斗艳。人民大道,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黄梅一中,百年风华。薪火相传,欣欣向荣。桃李天下,享誉荆楚。

   漫步在风景秀丽的一河两岸,观花赏景,强身健体。徜徉在宽敞秀美的文化广场,休闲娱乐、踏歌起舞。走进人文风情浓郁的鲍照园、古塔小游园、晋梅带状公园,欣然感受到千年古县之风韵,领略到戏乡福地·灵润黄梅之魅力。

作者:曹锦军,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曹锦军围炉》微信平台总编、黄冈市地名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首届荆楚诗词旅游推介官、第六届长江读书节“十佳领读者”、第三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宣传服务大使、中国摄影家协会2020年新媒体专题研修班学员,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擅长微视频、专题片拍摄、制作、解说词撰写。著有《北纬三十度上的黄梅》《烟雨浸润滨江城》,主编有《穿越时空赏黄梅》《大美黄梅》等书。文字作品发表百万字,散见于《学习强国》《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光明日报》《经济日报》《长江文艺》《长江丛刊》《湖北日报》《文旅湖北》《荆楚群文》《黄冈日报》等。摄影作品多次在省级比赛得奖或入展。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