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强联手,两位大师级画家联袂创作

 与春天同行 2024-05-16 发布于青海

这幅画是王翚、恽寿平合作完成的。两位画坛名家联袂创作,除了相互欣赏之外,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创作理念相近。

王翚和恽寿平在青年时期就成为好友,他们二人频繁书信往来,探讨创作体会。恽寿平有感于王翚的天赋能力,转为专攻花鸟画创作。

不存在竞争关系的朋友,让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即便恽寿平专攻花鸟画创作,他画山水的基本功也没丢下。

清雅脱俗的画风,保留了山水的自然神韵。王翚与恽寿平合作《溪亭远山》,共同谱写他们对逸品境界的追求。

逸,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超过普通水准,其二是闲适、安乐的状态。二位大师级画家合作,研究如何用笔墨表现山水画的最高境界。想看看他们如何理解逸品,不妨从画中流露出的随意性与自由感入手分析。

图片

王翚 溪亭远山
《溪亭远山》呈现的随意性主要指笔墨,王翚和恽寿平都有很强的摹古功底,他们采用了画江南山水常用的皴法披麻皴。
为了避免皴法的单调,在靠近岸边的地方画了很多碎石。这种偏圆形的石块在山水画中有个专用叫法“矾头”。
矾头原本多出现在山峰顶部,表现山体的复杂结构。他们将其画在了低矮处靠近水边,这样处理可以与高山形成对比。
高山险峻,坡石苍润,在笔墨上产生变化,突出空间远近高下,强调山石阴阳晦明。看画中山水具有强烈的真实感与立体感,这就是笔墨运用得当带来的效果。
打破常规画法,根据观察自然样貌重新解读传统技法。运笔用墨的随意,让整幅画充满了淡雅天然的韵味。

图片

王翚 溪亭远山 局部
《溪亭远山》呈现的自由感,主要体现在画面布局带有诗意美感。两位画家都是写生高手,他们不满足于整合调整前辈作品,从构图开始就要表达个性。
他们把营造静谧温馨的山水空间放在了首位,用清润墨色、充满节奏感的笔法表现山水逸格。用重重堆叠、山水相依的手法,还原自然山水的深远幽僻。
画中竹子看上去有些奇怪,像是作品完成后进行补笔。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他们在致敬元人笔意。
元代山水画呈现的清冷幽淡之气,往往借助逸笔草草完成。《溪亭远山》中的墨竹,除了烘托环境氛围,还显露出两位画家要与元人一较高低的自信。

图片

王翚 溪亭远山 局部
墨色变化有致,构图严谨考究,用笔洒脱随性,整幅画有一种洁净的感觉。紧凑的布局,细密的笔触,却画出了简淡松散的味道。
这就是他们追求的逸气,看似用尽心力,实则自娱自乐。他们追求的逸,是一种天然趣味。透过细密饱满的表象,就能看到隐藏其中的清秀。
究其根本,两位画家都看重画中意趣,而不纠结山水形貌。在意不在乎迹,让他们找到了表现自然美感的方法。

图片

王翚 溪亭远山 局部
两位画家学画经历相似,先有家学渊源打基础,再有名师指点,而后研究宋元名家画论。
这为他们的合作打下了基础,如果不看画中题跋很难发现《溪亭远山》竟是两位画家合力完成,他们真的是知音好友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