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鹦鹉洲上宝庆人》有感

 唐白甫grpj8q5p 2024-05-16 发布于新疆

读《鹦鹉洲上宝庆人》有感

伍 想 德

老战友程有元政委给我发来了近作《鹦鹉洲上宝庆人》,这是人到老了特别怀旧的文章。正如他言:怀旧是一种情感,一种寻觅,“故人在怀旧中鲜活,故事在怀旧中生动,情感在怀旧中绽放”。他的这篇文章是系统地书写宝庆码头的文章,字近万言,图16幅,配上音乐《梦中花月》,真是图文声并发啊,感到特别亲切。
鹦鹉洲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也是我向往的诗境。我在读崔颢《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时,不懂长江边上一片苇草地为什么叫鹦鹉洲?战友引用了一个传说,东汉末年,江夏太祖黄祖其子黄射在洲上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称衡即席挥就《鹦鹉赋》,鹦鹉洲得名。历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吟咏诗句。崔颢那首更使鹦鹉洲流芳千吉,造就了近代最大的竹木市场。有关鹦鹉洲上的传说很多,而他孩提时代听到最多,而且亲眼所见的,还是宝庆人打码头的故事,讲的就是我们家乡的事。
有元战友首先写宝庆码头是打出来的。鹦鹉洲是九州通衢的集装码头,宝庆人来时已经被江西帮,徽帮、宁波帮与晋帮占领了。宝庆人只能捡小地方卸货。当生意越做越大时,江西帮就打骂。宝庆人以死相争抢地盘,在一个半世纪里与其他帮派进行了无数次械斗,把其他帮挤走,宝庆码头成为鹦洲上最大的码头。

有元写道宝庆人拿下鹦鹉洲靠一股蛮劲。“霸得蛮、耐得烦”是湖南人的性格。湖南诗人杨度曾写下“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的诗句。曾国藩打脱牙齿和血吞,拯救国家于危难;左宗棠抬着棺材收复新疆。宝庆人霸得蛮称其首,“国人畏湘人,而湘人畏宝庆人”;“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十个湖北佬,抵不过一个宝古佬。”“宝古佬”坦诚淳朴、勤劳坚忍、铁骨铮铮、刚烈如火、勇于认识、敢为人先、机敏聪慧和胸怀天下。被誉为湖南最会做生意的人。
有元战友在赞誉宝庆人“霸得蛮”以后,紧接着就写宝庆人是讲道理的。宝庆码头的领袖何元仑提出了一套争码头的理论:“以礼为人,以武为帮,以智谋事。礼要服人,武要制人,智要取胜。胜者荣也,败者耻也。”他对帮众提倡“以勤持家,以业致富,以助为乐,以学为进”,又有“惰者耻也,盗者耻也,赌者耻也,吸鸦片者耻也”的训诫。宝庆人不仅在鹦鹉洲站稳了脚根,而且名震江城。“头顶太阳,眼眸邵阳,脚踏益阳,身落汉阳,尾摆长江掀巨浪,手摇桨桩游四方”。鹦鹉洲滩已全部为湖南商人独占,形成十八帮。宝庆人跑武汉连货带船一起卖,船上的水手大多留在武汉做挑夫,在鹦鹉洲和集家咀搭棚居住,建了宝庆码头,来武汉经商的宝庆人和湖南人达五万之多,建有四个码头。汉口的宝庆码头是中心码头,毛板船、驳子船、什么船都停;汉阳的宝庆码头是仃毛板船的地方;汉阳鹦鹉洲和武昌白沙洲的宝庆码头是停泊竹、木排的地方。他们在江城勤劳创业,购置房产,娶妻生子,把武汉看成第二故乡。

有元战友不仅写出宝庆人造就鹦鹉洲的经济辉煌,而且促进了洲上的文化发展。他说,鹦鹉形成长江中游最大的木材市场,出现了一条十里长街,其中有段叫潜龙正街,那里有座古典院落为宝庆会馆,是宝庆人聚住最集中的地方。宝庆府在宋朝称邵州,南宋第五代皇帝赵昀,当太子时曾封为邵州防御使,登基后用年号“宝庆”命名自己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辖武冈州及邵阳、新化、城步、新宁四县一州,那时来武汉打码头的邵阳人和新化人统称“宝庆帮”,宝庆人居住的街道则命名为“潜龙正街”。宝庆人带来了鹦鹉洲的繁华,人口多达20万,会馆28座,设有竹木厘金局,登记领帖的大木行160多家,未登记的就更多了,他们带来了巨额财富,鹦鹉洲号称“日晒黄金夜不收”,武汉有“排都”之称。自然就遍地有茶馆、酒楼、木行、商铺、青楼、赌坊、会馆、寺庙等,也就有了生意场文化、茶馆文化、江湖艺人文化、庙会文化、楚巫术文化、构成码头江湖生活。两湖正街是两湖会馆和杨泗庙的所在地,是洲上的经济文化中心。两湖会馆是湖南竹木总会馆,周边有湖南其他地方一些会馆。这块腹地的民居达两里,街道四条。街道里有杂货店、水果店、小麦馆,剃头铺、小人书摊、纸马店等。茶馆星罗棋布,是“文人雅士”荟萃之处,晚上一座难求,放排人、码头工人,不仅来喝茶,而业听说书,边饮边听,如同神仙般的享受。宝庆人谋生不易,宝庆码头是几代人流汗流血用生命用智慧拼出来的,经过百多年磨合,成了地地道道的武汉人。

有元战友最后深情地写出了宝庆人对他一生的影响。他读小学时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是邵阳的莫晖老师。他在心底头埋藏着深深的情感,把她视为母亲并胜过母亲。恩师对有元关怀备至,爱他如子。经常细心检查他的作业,特地送他三本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大别山下红旗飘》《林海雪原》,成了他人生中力量之源泉。他成为武汉市少年红旗手,1959年武汉市共青团委组织八十一名少年红旗手,到毛主席家乡韶山参观学习,他是参访团员之一。莫老师还把他的事迹编成歌曲,在全班演唱。他小学毕业时,莫老师特地与他和胡铁生同学合影,这幅合影伴他一生,催他奋进。
1962年台海形势紧张,他是学生会主席带头当兵上了前线。当连指导员时把连队带成先进单位,他出席了广州军区的先代会。当师宣传科长时,他被挑选到29军最牛的干部教导大队当政委。当他被提拔到87师当副政委时,主持全师的政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了军和军区的表彰。1984年夏,他带着二六一团到余干抗洪抢险,接着又到广昌参加围剿了“两王”的战斗,威震了江西和全国。1987年因百万裁军,他与我被批准转业,他邀我和组织科长闫建中、宣传科长唐金成参加,深入到炮旅修理所,就管理教育等问题,找干部战士逐个促膝谈心,通过半个月时间,总结出了《真情爱兵,情理相济,爱严交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的调查报告,军区转发了这个报告,这是我们向部队交的最后一份答卷。

时间一晃三十多年了,二十多年前,莫晖老师去世时,有元怀着最沉痛的心情,前去悼念宝庆莫晖恩师。退休后他像莫晖老师一样勤奋深情,出版了一部美篇《军旅足迹》,足有13000多字70张照片。还写了表现战友深情的《梦回上饶》和《鹦鹉洲上宝庆人》、《鹦鹉洲有我童年的故事》等文章。2007年是建军八十周年,全师部分战友相聚在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有元战友积极参入。接待的战友张刚精心安排有元和我等同志在滕王阁边的酒楼聚餐,我们一览江南名胜之冠滕王阁,它的雄伟瑰丽,引古今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挥毫泼墨。我们在此回忆部队往事,感慨岁月流逝,别有一番风味。2016年底,他邀请原师政治部一些老同志、金锁、大维、乾泉、志清、源树、军团、力前和我,以及军嫂们相聚长沙,看望冷续仁老首长和赵梅大姐。由我们的画家乾泉画了一幅铁骨铮铮红梅图献给了老首长。我们欢聚长沙,互相拍照,畅谈友谊,欢歌笑语,深情厚谊。还专程到韶山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参观毛主席旧居,抒发我们内心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

作者简介:伍想德,男,汉族,湖南省邵阳市人。1940年2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中共冷水江市委工作,1962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排、连、营、团、师级干部,1988年2月转业回邵阳工作,先后担任过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0年3月退休。本人在工作之余喜爱读书,也常写散文在报刊发表,同时对字画的收藏也颇感兴趣。

本刊顾问:龙国武 刘诚龙 俞荣斐
总编:唐白甫
主编审稿:  陆秀   唐建伟
责任编辑
唐花阶   刘云雨   刘云洲
陈校刚   丁华
副主编:
  罗东成  刘惠球
杨国安  李   婷   廖大秋   易小群
唐运亮   刘青龙   刘肆梁
陈晓蓉   银红梅   果  实   刘长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