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们的节育环,该不该取出呢?

 植物游记樊蓉 2024-05-16 发布于贵州
写在前面

上一辈妇女大多到了绝经期,也到了取“节育环”的时候,我们来了解一下节育环。

当然,也有妇女表示:更老一辈的女人直到死去都还带着节育环,也没怎么样。

之前看到一个有点玄学的案例,一个人一直腰疼,怎么治都治不好。后面发现其母亲棺木腰的位置处有松结油,换了棺木就好了。

节育环在母亲体内,她不说也没人会注意这件事。

但基因相似的两代人,可能会有量子纠缠,所以让我们对身边的人多一些关心吧。

什么是节育环

节育环按材料可分为惰性和活性节育环。

惰性节育环是由不锈钢丝或塑料、硅胶制成,我们以前见过的塑料节育环、金属单环、麻花环及不锈钢宫形环就是惰性节育环,现在已经停止使用。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是活性节育环,有含铜和含药两大类,它能向宫腔缓慢释放活性物质。

作用在子宫内膜上,减少对子宫的刺激,降低其副反应,避孕率可高达95%以上,效果显著。

其中,含左炔诺孕酮的节育环避孕率可高达99%。

除避孕作用外,节育环非避孕功效的应用也已在妇科临床得到广泛认可,可用于防治各种妇科疾病。

包括治疗月经过多、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缓解痛经及经前期综合征,预防盆腔炎,减少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发生等。

含铜节育环主要的避孕原理:刺激子宫内膜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干扰受精卵的着床。杀灭精子,阻止精子和卵子相遇。

含左炔诺孕酮的节育环主要的避孕原理是:使部分女性抑制排卵。

使子宫内膜萎缩,不利于受精卵着床。改变宫颈黏液性状,使宫颈黏液变稠,不利于精子穿透。

取环

如今五十多岁妇女,大多数都在孕龄期放置过“节育环”,女性应该在绝经后的1年内,取出“节育环”。

这是因为,绝经后子宫会发生萎缩,但节育环的大小并不会因此发生改变,时间长了可能会引发并发症。

有的节育环会因超期“服役”,长到子宫的肌肉里。

节育环在医学上被称为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通常由铜及支架材料组成,适用于育龄期且有避孕要求的妇女。

宫内节育器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引起宫腔内环境的改变,破坏胚胎和精子,干扰受精卵着床从而达到避孕效果。

我国上世纪使用宫内节育器,作为避孕方法的妇女约占70%~80%。

宫内节育器是有使用寿命的,如通常金属环可放置20年,硅橡胶的V型环可放置7~10年,铜套T型环可放置10~15年。

无论哪种节育器,都不应该留在女性体内一辈子。

“过期”的节育器可能导致宫腔感染、异位嵌顿,使人出现“憋不住尿”等问题。

虽然临床上发现,相当一部分女性终身没有“取环”,也没有特殊的不适感。

但现在医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宫内节育器作为异物,应在其过期前及时取出。

节育器对于女性来说属于异物,过期“服役”可能会引起分泌物增多、腹痛、腹胀等症状,也可能会损伤子宫。

因此,当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时间达到规定的年限,女性应去医院及时取出,以免节育器在子宫内变形或失效,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绝经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变低,会使宫颈组织萎缩、变硬、变平,宫颈管变狭窄甚至出现粘连。

子宫体萎缩、宫腔缩小可令宫内节育器受挤压而发生变形。

女性绝经时间越长,宫腔、宫颈的萎缩情况越严重,萎缩子宫和原来位置的宫内节育器的不适应程度越高,“取环”的难度也就越大。

研究发现,绝经后2年以内的女性“取环”,难度较小。

绝经2年以上的妇女“取环”,难度可增加18%~35%,其中4.7%的患者可能出现“取环”失败。

因此,建议女性在绝经半年到1年内取环。

有些女性的绝经过渡期较长,在绝经期前子宫已明显萎缩。

这类女性则应当将取环时间提前至月经不规律到停经半年内,以降低“取环”难度。

参考文献

(1)绝经后需不需要“取环” 陈婕妤 上海市金山区中西结合医院主管护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