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虚者,此处必有凹陷,六大方法健脾祛湿最有效

 lwdalian 2024-05-16 发布于辽宁

脾胃被誉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在人体生理机能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脾胃的强健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气血的生成与传输,进而影响全身脏腑的功能。

中医脾胃专家

图片

来要良主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

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

北京市邓贵成名老中医工作室负责人

擅长: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肝炎、肝硬化腹水、肿瘤术后中医调理、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及中医胃痛、胃胀、泄泻、便秘、反酸等疾病及常见疾病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六上午

出诊地点北京普康中医医院

脾胃的重要性

首先,脾胃主运化。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二者共同协作,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进一步转化为气血,输布至全身。这一过程为人体各脏腑组织提供必要的营养和能量,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图片

其次,脾胃主升清降浊。脾主升清,将精微物质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胃主降浊,将糟粕物质下传大肠,排出体外。这种升降有序的运动,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脾虚的症状有哪些?

然而,当脾胃功能失调,尤其是出现脾虚时,人体便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脾虚的表现多种多样,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食欲不振:脾虚导致运化无力,食物无法被有效消化和吸收,因此患者常感到食欲不振,甚至厌食。

2.腹胀腹泻:脾虚使得水谷精微不能有效转化,食物残渣滞留肠道,引起腹胀;同时,脾虚水湿下注,容易导致腹泻,大便稀溏。

3.面色萎黄:脾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面部失去光泽,出现萎黄无华的现象。

图片

4.乏力倦怠:由于气血生化不足,身体得不到足够的滋养,患者常感到乏力、倦怠,精神不振。

5.舌象异常:舌淡苔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是脾虚的典型舌象表现。舌体胖大说明水湿内停,舌淡苔白则反映了气血生化不足。

6.水肿:脾虚水湿运化失常,容易导致水液潴留,出现水肿症状,尤其在四肢和腹部更为明显。

脾虚的人足三里凹陷

足三里是中医针灸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是胃经的要穴,具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功效。

图片

当脾虚时,足三里处的肌肉容易出现凹陷现象。这是因为脾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肌肉得不到充分滋养,出现萎缩。此外,足三里凹陷还可能伴有压痛感,这是脾虚湿盛的明显体征。

六大方法可健脾祛湿

针对脾虚者足三里凹陷及脾虚湿盛的症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健脾祛湿:

1.宜多泡脚

脾经和肾经作为足部的经脉,循行经过脚底,泡脚对于脾经、肾经有一定的功效。在泡脚时,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适量加入一些具有除湿效果的中药,如生姜、艾叶、花椒等,以增强泡脚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泡脚的水温应适中,避免过热以免烫伤皮肤。同时,泡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建议每次15~20分钟,以免过度泡脚造成身体不适。

2.饮食调养

饮食是健脾祛湿的基础。脾虚者应多食用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化痰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红枣、扁豆等。

同时,避免过多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3.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代谢。脾虚者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方式,坚持锻炼,有助于改善脾虚症状。

图片

4.情志调养

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健脾祛湿同样重要。脾虚者应避免过度思虑,保持心情愉悦,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调节情绪。

5.中药调理

针对脾虚湿盛的病理特点,可选用健脾益气、祛湿化痰的中药进行治疗。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等,这些药物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代谢。

6.针灸推拿

针灸推拿是中医的独特疗法,对于健脾祛湿有着显著效果。通过刺激足三里等穴位,能够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达到健脾祛湿的目的。

我是中医脾胃科主任医师来要良,从事各种慢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便秘、腹泻等脾胃疾病工作10多年!

如果你有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可以预约挂号看诊,线上线下都可以,我能够帮助你规避很多诊疗的误区,让你少走弯路。

我有一个调理脾胃计划,挑战一个周期调理好。
只要你有以下情况:

1.失眠、多梦、出虚汗
2.胃胀、胃下垂
3.反酸、烧心、胃灼热
4.上腹部不适,饭后更明显
5.食欲下降,不想吃饭
6.打嗝、嗳气、恶心、反胃甚至呕吐

7.便秘,腹泻

8.胃食管反流、萎缩性胃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