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要写好,多读书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遇事多想,多求证

 凌宗伟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异史氏曰】群里讨论教师写作,谈了谈我个人的想法:文章是做出来的,事情怎么做,文章怎么写。要写好,多读书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遇事多想,多求证,记记流水账。 

有朋友说,方法是有了方法,但我还是疑惑,带着这些方法的我如何不成为 茶馆式老师。 

我回,做个“茶馆式老师”,未必不是好事。 

一个“茶馆式老师”是要以亲和力、耐心和倾听为特征的,这样的特征会提醒他在课堂上营造一种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和互动,创造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教师的教学风格往往是轻松自由乃至看起来闲散的,但这样的教学风格将有助于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老师想在“茶馆式”上发展,他势必相当重视与学生建立一种亲密互动的关系,采取必要的方式促进与学生良好的情感连接,以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为教学的有效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譬如,他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分享,分享个人的经历和故事,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可能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如此展开演绎,联系相关理论与案例就是一篇不错的随笔。感兴趣的可以试试。 

可以有这样一些小标题: 

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契机

以建立信任为基石

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抓手

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目的

…………

理论基础,我以为主要是“对话论”。可以翻翻戴维的《论对话》以及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

至于“茶馆式老师”的说法是否精准可以探讨。茶馆式课堂倒是一直有的,变味没变味难说。茶馆的小二角色倒也符合老师的角色之一,服务嘛!茶馆老板可能也属于老师的角色之一:监控,预算,收益,分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