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20年的机遇是什么

 营养及健康管理 2024-05-16 发布于贵州

普通人未来二十年最大的机遇是什么?我们现在站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点上。从2000年到2020年这20年,普通人最大的机遇一定是房子,而从现在开始的后面20年最大的机遇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今天,我来谈谈未来20年最大的机遇是什么?能成为普通人时代的机遇一定要顺应三种“势”,即第一是人民最广泛的需要,第二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第三是顶层政策设计的落脚点。必须要同时符合这三种“势”,才能成为长达20年的历史大趋势。

比如前20年房子崛起的过程,在2000年的时候,很多地区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足20平,三口之家蜗居在四五十平的小房子中,而生育高峰的70后和80后,纷纷开始陆续达到要成家的年龄了,对住房的需求剧烈大增,这就是广泛的需要。

当年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相信很多人学生时代都背过一段话: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当年的矛盾就是什么都没有,很多产业都没有兴起、很多人待业,想要工作但是没有相应的产业去吸纳就业,很多人也想要消费也想改善生活质量,但是因为商业不发达、商品不足,所以人们并没有太多的消费选择,那怎样才能让社会经济快速增长起来呢?这就是当年的社会主要矛盾。

第三则是顶层政策的设计落脚点,自1998年起国家发布政策: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商品化,希望通过借助人们对住房的蓬勃需求从而拉动建筑、钢铁、水泥、材料、电器、家具、家装等多个行业的快速增长,进而带动就业,又带动消费,从而形成经济的新增长点。所以,正是在这种历史洪流之下,敢开房地产公司的人往大了那是全国的首富,往小了也是各地的一方富豪,当然这是时势造英雄。而对普通人来讲,即便是当个售楼部的员工,即便是进入相关行业,甚至仅仅是买了套房子也都能沾上时代红利。到了2020年之后,房地产的趋势也就完结了。

那么,未来20年普通人最大的机遇到底是什么?

在商品过剩的年代叠加居民存款年年上涨,各种消费和出游的数据屡创新高,这都反映出当前早已不是物质的缺乏。相反,由于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各年龄、各职业的人群健康出现了问题,特别是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节节攀升,我们来看一下。

一、背景介绍

慢病是不构成传染、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慢阻肺等疾病。全球每年有4100万人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71%。其中,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和中风)是最常见的死因,每年造成1780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1%;其次是癌症(900万人死亡,占15%)、呼吸系统疾病(400万人死亡,占7%)和糖尿病(140万人死亡,占3%)。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面临着严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将不断扩大。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至2021年的78.2岁。2022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5岁。从人口结构看,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4.2%,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老龄社会”,预计2030年将超过20%。在我国的老年人口中,有近1.5亿人为慢病患者,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将对慢病相关的医疗服务体系造成一定冲击。

此外,环境污染、不规律的生活方式、过大的压力负荷等影响因素叠加,也导致中国慢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以糖尿病为例,2012-2022年的十年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从9000万增长到了1.4亿,已达全国人口数的十分之一。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也对社会和国家造成重大的社会经济损失。2022年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直接医疗费用为2.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2.6%;而间接损失(包括死亡、残疾、缺勤等)则高达5.6万亿元,占当年GDP的5.4%。预计到2023年底,这两项损失将分别增长到3.1万亿元和6.4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1%和8.5%。

因此,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减轻社会经济负担,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慢病管理作为一种以预防为主、以健康促进为核心、以自我管理为基础、以持续管理为特点、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目标的综合性健康管理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政策驱动

2012年,我国首次将慢病管理防治列入政府工作规划。2015年起,我国针对慢病管理行业的发展规划、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慢病管理行业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推动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等。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慢性病门诊费用报销政策,探索建立慢性病管理服务包,推动慢性病管理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实施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诊疗过程付费等方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等。

关于做好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有针对性地为慢病患者提供服务,包括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指导等;要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障碍等人群的规范化管理;要推进互联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远程咨询、随访、预约服务等。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慢病管理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我国政府更加注重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推动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和应用,为慢病管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技术驱动

随着慢性病患者基数的不断扩大,传统粗放式慢病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我国的现实需求,在新技术的驱动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软硬件工具开始渗透到慢病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数据技术能够在对慢病患者的健康数据进行收集和监测的基础上,建立健康评价预警,为慢病患者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并进行随访,不仅能提高慢病管理的效率,还能帮助患者减少医疗费用并有效改善疾病预后等。例如,健康管理企业可依托大数据技术长期为用户提供健康监测,在大量健康数据的基础上为其制定个性化生活干预方案,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并降低发病率;在用药阶段,慢病管理企业可通过分析其积累的用户数据,与医药、药械企业达成合作,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药物和设备。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方式,实现对慢病患者的智能问诊、智能辅助诊断、智能用药指导等服务,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和误诊风险。例如,互联网医疗平台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在线问诊服务,通过智能问答系统收集用户的基本信息、症状描述、既往史等,结合医学知识库大数据分析,给出初步诊断结果和建议,并将用户转接至专业医生进行复诊;在用药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可根据用户的用药记录、体质特征、过敏反应等信息,为用户推荐合适的药物,并提醒用户注意用药禁忌和副作用。

物联网技术能够通过各种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等方式,实现对慢病患者的实时监测、远程管理、智能提醒等服务,提高了管理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增强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例如,可穿戴设备能实时采集用户的血压、血糖、心率等生理指标,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云端平台进行分析和存储,同时向用户和健康管理师反馈监测结果,并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预警;在用药阶段,物联网技术可通过智能药盒等设备为用户提供用药提醒、用药统计、用药咨询等服务。以上技术创新为慢病管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四、市场规模

2022年我国慢病管理市场规模为7.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受供需影响,预计2024年全年有望突破八万亿元,同比增长11.31%。其中,按慢病类型划分,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是慢病管理市场的主要细分领域,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按服务类型划分,慢病管理市场主要包括健康评估、风险干预、诊断治疗、用药指导、随访监测等服务,其中风险评估和干预方案是市场的核心环节,也是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按服务模式划分,慢病管理市场主要包括线下服务和线上服务两种模式,其中线下服务以传统的医疗机构和药店为主,线上服务以互联网医疗平台和健康管理平台为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线上服务的市场份额逐年提升,预计到2024年底将占据市场的50%以上。

五、产业链结构

按慢病管理流程划分,其产业链上游主要由健康管理机构、体检机构组成。其中,体检机构以体检过程中获取的用户健康信息为基础进行风险评估与健康干预,以体检结果为导向,更具有权威性和意见指导性。但我国目前大部分体检机构在个性化体检建议及体检后的管理服务等方面不足,甚至是根本无此服务项目,而健康管理正是体检机构发展和长远的根本;健康管理机构多是从体检机构发展而来的,除体检服务外还提供健康咨询、健康讲座等健康促进项目,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能自我监测、自我管理、自觉进行健康计划。

产业链中游由专业医疗机构、线上问诊平台组成。医疗机构主要以问诊诊断的方式参与到慢病管理中,是慢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渠道。大部分慢病患者长期服用的处方药物获取壁垒较高,需要专业医疗机构诊断后开处方获得。目前,我国虽在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但渗透率还远远不够,线上问诊平台的发展有效补充了患者的部分溢出需求。

产业链下游由医药企业、医械企业、药店等线下慢病管理企业及互联网慢病管理企业构成。其中,医药企业和药械企业主要为患者提供慢病管理的药物及设备等产品,线下药店既可以提供慢病管理产品,又可提供线下的慢病管理服务。目前我国有连锁药店已开始布局慢病管理领域,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慢病管理模式,慢病管理已成为线下药店重要的增长点,预计未来仍将持续深化布局。互联网慢病管理企业则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对接医药企业、药店等,为患者提供线上服务。

六、发展趋势

在政策倾斜和相关技术深化融合下,愈来愈多的企业将切入到慢病管理赛道,不断拓宽行业发展空间。未来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是慢病管理服务将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慢病管理企业将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和划分慢病患者的风险等级和需求类型,为不同的患者提供更加符合其特点和需求的服务方案,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满意度。

二是慢病管理服务将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随着慢病管理行业的竞争加剧,单一的服务模式将难以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慢病管理企业将通过跨界合作、平台整合等方式,为患者提供从健康评估、风险干预、诊断治疗、用药指导、随访监测等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的覆盖率和连贯性。

三是慢病管理服务将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慢病管理企业将能够通过各种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等方式,实现对患者的实时监测、远程管理、智能提醒等服务,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2024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慢病是不构成传染、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慢阻肺等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将不断扩大,慢性病防控形势渐趋严峻。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慢病管理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我国政府更加注重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推动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和应用,为慢病管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慢病管理行业出现了新的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这些技术创新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细化、个性化、多元化、综合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提高了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2022年我国慢病管理市场规模为7.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受供需影响,预计2024年有望突破八万亿元,同比增长11.31%。其中,按慢病类型划分,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是慢病管理市场的主要细分领域,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按服务类型划分,慢病管理市场主要包括健康评估、风险干预、诊断治疗、用药指导、随访监测等服务,其中风险评估和个性化干预方案是市场的核心环节,也是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按服务模式划分,慢病管理市场主要包括线下服务和线上服务两种模式,其中线下服务以传统的医疗机构和药店为主,线上服务以互联网医疗平台和健康管理平台为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线上服务的市场份额逐年提升,预计到2024年底将占据市场的50%以上。

按慢病管理流程划分,其产业链上游主要由健康管理机构、体检机构组成;产业链中游由专业医疗机构、线上问诊平台组成;产业链下游由医药企业、医械企业、药店等线下慢病管理企业及互联网慢病管理企业构成。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各类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商业模式,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政策倾斜和相关技术深化融合下,愈来愈多的企业将切入到慢病管理赛道,不断拓宽行业发展空间。未来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将呈现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的发展趋势。

另外,我国早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甚至可以说到了老龄化的“深水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近3亿。那么这3亿老人如何养老?如何解决衣、食、住、行?而且未来10年内会增加2亿多老年人。当然,养老行业目前没有接地气的方案、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还在摸索之中,这也是健康行业的机遇之一。

加之人们的健康素养增长,知道了健康唯一性,毕竟没有什么能比生命重要。那么,结合前面讲的机遇的三种“势”,即人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对健康的迫切需要和改善;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之一是目前的医疗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慢性病和肿瘤疾病,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都存在巨大的问题;国家卫生战略规划从以治疗为主向预防转变,包括《2030规划纲要》等系列文件。

因此,未来的机遇主要是在健康行业。包括健康管理公司及真正解决问题的健康管理技术、养老服务公司及真正解决问题的模式、三甲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三甲医院的“三师共管”(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医师)、三甲医院的个性化护理等。诸位恕我直言,目前的公卫完全是形式,做得最好的是把档案建立了,至于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指导等根本没有做,或者即使做了的也是认真的走过形式;当然以目前的技术、财力、人力是完不成的。请注意,这里讲的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是指真正能够给患者解决问题,以最少的经济支出来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因此,未来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养老护理员等是不错的职业选择。此外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专业和职业紧随其后。

未来不确定的可能太大、未来的变数也太多,因此在保证自己的专业学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学其它知识,唯有武装的大脑才能应对一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