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验积累(2024.5.16):肺实性结节PET提示代谢增高,但报告需鉴别炎性或恶性。临床如何考虑?

 名剑96t9rwg5ek 2024-05-16 发布于浙江

经验积累:

前言:肺实性结节良性或恶性的判断很重要的检查手段是PET-CT,如果代谢增高则恶性可能性大些,如果代谢不高则良性可能性大些。但临床上做了PET-CT检查,结果给个模棱两可的结论,既不敢定炎性,也不敢定恶性的并不少见。我有时想,如果给个这样的结果,那这5000多的钱不是花了个寂寞吗?与不做有啥区别。今天分享的这个病例,我们结合影像的细节特征来分析下PET不能确定的结节性质到底会是良性还是恶性。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检查发现肺结节来我专家门诊就诊咨询。因为做了PET-CT也没有能够明确性质。临床没有症状,肿瘤指标等化验无异常。

影像展示与分析:

先来看2024年2月份图像:

病灶实性,表面不平,但收缩力不强,边缘较为平直或略有凹陷。

此层面觉得有一定膨胀性,靠纵隔侧似有小棘突样征或毛刺样征,但不是典型恶性的毛刺那么锐利,反而显得偏模糊。其余的边缘也较光滑。

边缘较为平直,没有膨胀性。病灶边缘的支气管紧贴着的没有受侵犯或压迫的感觉。

较为边缘区也缺乏膨胀感或收缩力,黄色箭头所示的细支气管管腔圆形,没有受病灶的影响,说明病灶没有显著的侵袭性或破坏力,也不够致密。

PET-CT结果:

这个诊断结果没有什么临床意义,根本没有倾向性的意见。

影像初判断:

我当时看了这个影像,总觉得病灶不是典型恶性,至少仍有较大可能是良性的,虽然PET代谢有增高。最主要是实性密度的,却收缩力不强、膨胀感不明显、对附近结构的侵袭与破坏力不够。但实性密度的结节是要当心的,如果在外周部位,局部切了化验也可以,但这个位置如果手术得切肺叶。如果最后是良性,那是不划算的。这时候既往影像的对比就显得非常重要,随访有没有进展!

再看2022年2月的影像:

病灶出现。

实性边缘毛糙,部分区域有毛刺,不太锐利。

边缘相对平直,缺乏膨胀性,黄色箭头示支气管与病灶紧挨却无形态改变,没有破坏或被侵犯。

部分边缘的毛刺显得较长。整体上病灶与2024年的无显著两样。

影像再判断:

随访2年的实性结节,缺乏膨胀性与收缩力,又不具有明显破坏力,大小与形态与无明显改变,亦没有压迫或侵犯邻近支气管或其他结构。这用恶性不容易解释。所以前后对比考虑应该是良性病灶可能性大,至少目前仍不该首先考虑恶性,也不宜积极行肺叶切除以取得病理。

感悟:

一直强调,是否手术一定要看术后病理结果,而看风险高低以及手术与否的权衡利弊比如此例,从风险角度来说:随访2年没有进展的实性结节,肯定说不上危险很大或不开马上就会转移;从影像特征来看:此灶缺乏典型恶性表现,收缩力不明显、膨胀感不明显、破坏力欠缺;从手术的创伤来看:切除化验得切肺叶,由于位置的关系,穿刺也困难。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或许应该是更合理的决策。当然没有病理结果,谁也无法拍胸脯保证,我们医生只给出随访与干预的好处与坏处,两者之间如何平衡决定,仍需患者自己把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