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贸:真话假话?

 两又同齐 2024-05-16 发布于新加坡

文/ 两又同齐

我们说一个人说话不过大脑,说的好听点就是这个人说话很直,再好听点,就是很实诚,虽然是一个意思,但是后者总是让人感觉是在夸自己,其实事实上,它们是一个意思,只是人的感受度是不同的, 

而且有时候同样的一个状态,一个人说出的话前后顺序颠倒一下可能给人的感受就是不一样的,

比如如果我们说在拜神的时候抽烟,那听到的人可能就觉得我们对神的不尊敬,如果我们换成在抽烟的时候拜神,那听众往往会出现敬佩的神情,其实事实上,无非是一边拜神一边抽烟而已,

就像孩子们说我做作业的时候看电视可能会被家长训斥不务正业,但是说成在看电视的时候写作业,则有可能被默许或者夸奖,其实实际上,也就是同一时间既看电视又写作业而已,

之所以说这些事情,是因为在外贸里我们也可能经常会犯一些这样的错误,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因为太着急回复客户而没有在大脑里思索一下就脱口而出, 最后和客户分道扬镳,

有的时候我们讨论和抱怨的话题其实只是内部的一种探讨而已,我们是不能将直接的结果呈现给客户的,或者说即使是呈现给客户也需要回味一下这些话应该怎么说比较合适,

记得上班的时候,有一次有个客户给同事回了一封邮件觉得价格很高,然后同事将这件事情分享出来问怎么办比较好,客户的目标价已经远远低于产品的实际成本价格,

然后我们大家听到之后就开始抱怨或者发表评论,比如,有人说,怎么这个客户这个样子?也有人说:'别人这么便宜,干脆让他去别的供应商那里去买,还告诉我们干什么?。。。我们所有人表达的主题就是对这个客户看不上,不值得跟进。

接着我这个同事听到大家的想法和自己想的一样,于是就直接回复给客户:“you can buy from other cheaper factory..." 同事此时还将客户给他回的"bye bye"反馈给我们,对于客户的离开表示不解。

此时大部分人都表现出了惊讶,惊讶这个同事竟然是直接将大家抱怨的原话发给了客户,或许大家都以为我们的抱怨也只是内部的说说,发发牢骚而已,但是有些人却真的当了真,并且回给了客户,

大概客户也很郁闷,本来只是想砍个价格,怎么遇到个这么个将客户往外推的业务员呢?

所以有时候我们一定要分清楚什么话是可以说给客户听的, 听到之后客户的反应可能是什么, 一定要换到客户的角度去想一想,我们该不该这么直接说明, 还是需要委婉的推脱一下,等待事情的转机。

有的时候同样的话,我们说可能不管用,但是换一个比自己高职位的人客户反而容易接受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觉得领导说的话要比业务员说的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一种普遍的认可吧!

因为有些事情职位越高的人越有决定的权力,相反,职位越小的人越得有执行的义务,所以,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要自己一饰三角来解决外贸里的很多问题,PS:外贸里的一饰三角,你用过吗? 我们需要不断的转换角色去让客户对我们产生信服感。

所以,有些东西表面上看是一回事,其实可能是另外一回事,有些话乍一听是好话,但是仔细回味一下可能就变了味,有些做法看似不地道,但是却真的很有效果而且也解决了难题,

突然想起那么一首歌词,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 ,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希望我们都能有顿悟的能力,辨别的能力, 三思的能力,真真假假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