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去痰湿?这3个小方子祛痰湿效果惊人

 青岛离火 2024-05-16 发布于山东

痰湿体质,痰湿蕴肺辨证施治

中医认识中的痰,是和西医不同的,包括咳嗽的痰、中风的痰(西医为血栓),并有脏腑中的痰、经络中的痰之分。所以在上古的阴型人、阳型人、阴阳和平型人等分型中,认为瘦人(阳型人)多劳嗽、胖人(阴型人)多中风,但病因都是痰湿居于脏腑或经络,扰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而发病。

最新的中医分型痰湿体质,实际上仍然是包含了西医的血栓疾病发病群体,也就是原来阴型人中的一部分,认为痰湿体质的人体型肥胖,尤其是腹部肥满,容易胸闷、咳嗽而痰多、困倦,身体常觉不痛快和不爽快。痰湿体质的人还有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喜食肥甘厚味等特点。

痰湿体质也可以说是虚寒体质的一部分,比如肺气虚容易形成的虚寒咳嗽,以及中风、胸痹、消渴等,因为体内痰湿较重,所以对水湿较大的环境,适应起来较困难,也就是容易在这些环境中发生疾病,比如中医上说的各部位痹症、寒凝腹部的脘腹胀满、西医上的风湿性关节炎,甚至风湿性心脏病等。

所以痰湿体质人士所发病症的病因病机,分别会有痰湿蕴肺、痰湿中阻、痰湿蒙窍等。痰湿蕴肺自然是肺气虚虚寒咳嗽类的疾病,表现为咳嗽痰多、清稀发白或黏腻稠厚结块,并会随多食甘甜油腻性食物而加重。还会有全身困重、乏力、倦怠,和舌苔白腻,脉濡滑等特点。

治疗痰湿阻肺症,宜燥湿化痰、温肺降逆,主方可选用二陈汤 平胃散 三子养亲汤

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气和中兼燥湿,一切痰饮此方珍)

二陈汤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古代剂量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五两) 白茯苓(三两) 甘草(炙,一两半)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半夏(汤洗7次)、橘红,各150g;白茯苓90g,甘草(炙)45g。煎服法 上为㕮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方歌 《方剂学》邓中甲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平胃散(平胃散用苍术朴,陈皮甘草四般施。除湿散满驱瘴岚,调胃诸方以此扩。又不换金正气散,即是此方加夏藿)

平胃散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古代剂量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 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 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 甘草(炒,三十两)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2日)2400g,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1500g,甘草(炒)900g。 

煎服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注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并宜服。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进行加减。

出处 《医方考》(卷二) 

古代剂量紫苏子(沉水者) 白芥子 萝卜子(各三钱) 

注治:年高痰盛气实者,此方主之。

方歌《方剂学》邓中甲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出处 《医方考》(卷二)

这三个方子配方简单,用药数量少,但是,效果惊人。故乡的云最近在研究日本汉方适应症的时候,发现日本汉方,在方证对应上,对二陈汤和平胃散这2个方子居然应用也非常广泛。

我们看一下汉方中二陈汤的适应症:

二陈汤(にちんとぅ)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半夏、茯苓各5,陈皮4,甘草、干姜各1。 
  【适应症】一切痰饮,或恶心呕吐,或头眩、心悸亢进,或胃脘痞满,消化不良,胃病,眩晕,头痛,咳嗽。

汉方药中,平胃散的适应症:

 平胃散(へいいさん) [和剂局方] 

  【处方组成】术4,大枣2,厚朴3,甘草1,陈皮3,干姜0.5~1。 

  【适应症】食欲不振,胃脘痞硬,腹鸣,下痢,急、慢性胃炎,胃扩张症,胃弛缓, 消化不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