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0年,苏联空军帮助志愿军击落1106架美机,为何却不愿意承认?

 天宇春涛 2024-05-16 发布于北京

1950 年 11 月份,美国空军的战机再度出动,计划对朝鲜半岛的志愿军驻地实施空袭。当美军的战机刚抵达志愿军驻地上空之际,数架喷涂着中国军队标识战机扑面而来,这种猛烈的攻击立刻将美军吓得不知所措。令他们疑惑不解的问题在于,志愿军为何能在短时间内拥有如此强大的空军力量?此后的战斗过程中,美军空军也遭受到了空前绝后的创伤,据官方记录统计,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共有高达 1106 架美制战机,遭到了来自“志愿军空军”的致命打击。

直到战争后期,美国中央情报局才揭开了这个谜团——所谓的“志愿军空军”实际上竟是苏联空军部队。那么,苏联空军为何要伪装成志愿军的身份?他们又是如何巧妙地与美空军,展开激烈的空中较量呢?

1950年代初期,朝鲜战争局势紧张之际,美国介入并派遣军队赴朝干预。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披挂上阵、挺身而出,历经艰难卓绝的战斗,成功粉碎了敌人的侵略,首战告捷,此佳音迅速传至远在苏联的斯大林耳畔,使得他欣喜若狂。

为了应对美国空军的威胁,增强苏联在欧亚两洲的战略优势,斯大林调整其在欧洲的国防战略,经过调查,苏联情报部门发现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美国空军已派遣相当部分兵力前往朝鲜参与作战行动,而留在欧洲的美国战机数量仅剩150余架,美国对苏联在欧洲的军事部署,已无法构成实质性威胁,斯大林决定派遣苏联空军支援中国志愿军。

斯大林秘密下令:将苏联空军主力部队部署至中国东北地区的多个机场,以便在朝鲜空域执行作战任务。紧接着,苏联第64防空集团军的军长罗波夫率先率队,共计32架飞机挺进丹东浪头机场。遵照斯大林的指示,苏联空军部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并不公开使用苏联空军的标识,而是在飞机表面涂抹中国军队的“八一”标志,飞行员则身穿中国空军制服,巧妙地伪装成志愿军空军的模样,以此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此外,苏联空军还采取了诸多严格的保密措施:禁止在苏联境内的机场起飞,所有飞行任务必须从中国东北机场出发;飞行员在无线电通讯中不得使用俄语,尽可能避免在美军控制区域内执行任务,以免因紧急迫降而陷入被俘风险。

11月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向“联合国军”发起猛烈攻势,美国空军如往常一样再度升空,企图实施轰炸。然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苏联空军队伍已然整装待发,整齐划一地出现在鸭绿江上空,与美空军展开激战,全力掩护中国人民志愿军地面部队的进攻。由于此前一个月内志愿军尚未组建空军部队,导致朝鲜空域完全沦陷于美军之手。面对这支突然现身的苏联空军,美军措手不及,被打得狼狈不堪,只好灰溜溜地撤回总部。

返回总部后,美军飞行员向上级汇报称遭遇中国空军,麦克阿瑟闻讯勃然大怒,斥责道:“岂有此理!中国何来空军力量?”然而,几名飞行员的生动描绘使他开始产生疑虑,于是他立即派遣专员进行深入调查,最终证实这些所谓的志愿军空军,实则为苏联空军所扮。

令人费解的是,当麦克阿瑟将此事上报美国国务院时,但美国政府却选择对此事保持沉默。美国为了预防同苏联军队爆发正面武装冲突,便采取了临时性策略以应对此情形。

与此同时,作为援助方的斯大林则继续在援助力度上加码,1950年末,中苏两国在商讨购买战斗机事宜时,苏联军方仅同意出售性能略逊于美国F-84的米格-9。得知此事后,斯大林勃然大怒,立即对苏联空军高层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迅速作出决策,向中国志愿军提供了372架米格-15型战斗机。这款战斗机的性能优于美国空军的F-84战斗机,且是无偿赠予中国的。

当时这种战斗机尚处于苏联新近投入生产阶段,总产量不足500架,然而苏联却毫不吝啬地向中国提供了超过300架。面对斯大林的慷慨援助,我国深感感激,随即向斯大林发出了感谢电报。随着苏联援助的空军物资陆续抵达,朝鲜战场的空中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先美空军的绝对优势转变为双方实力相当的对峙局面。在此过程中,苏联飞行员发挥出了卓越的战斗力。

在朝鲜战场上,几乎每日都会上演一场,苏联战机与数架美国战机展开激战的场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苏联空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苏联从未停止对中国的援助。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以来,苏联先后向中国派遣了12个空军师以及数万名空军官兵,与美国空军进行了超过一千次的激烈交锋,成功击落敌军上千架飞机。

除此之外,苏联还派遣高射炮兵部队参与防空作战,共计击落敌机200余架。苏联对志愿军的援助不仅对美国空军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志愿军的交通运输线提供了有效保护,更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缅怀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联空军和高射炮兵,我国在旅顺修建了一座,具有浓厚俄罗斯风情的烈士陵园。园内的建筑设计独具匠心,碑文采用中俄双语书写,“为苏中两国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而光荣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文章看到这里了,别忘了右下角点在看+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