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悬解》腹中寒——大建中汤,赤丸,大黄附子汤

 铁毛l 2024-05-16 发布于四川

图片

腹满十一: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干姜四两 蜀椒二合,炒去汗人参一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粥,温覆之。

心胸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者,土火俱败,寒水上凌,胃气奔逆,不能下降也。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头足出现,上下走痛而不可触近者,寒水与风木合邪,肆行无畏,排击冲突,势不可当也。大建中汤,胶饴、人参,培土而建中,干姜、蜀椒,补火而温寒也。  

1 心胸中大寒痛,是火败之象。呕吐不能饮食,是土败之象。土火俱败,寒水上凌,胃气奔逆,不能下降也。腹中下焦阴寒,则上冲皮起,头足出现,上下走痛百不可触近者,寒水与风木合邪,肆行无畏,排击冲突,势不可当也。干姜、蜀椒,补火而温寒也。上冲皮起,仍用人参之补气。

2   附,名家注解:王雨三——大建中汤,脾胃虚极,中阳衰败。实则以下元真阳衰微,不能生火以燠土,致运行输化之机截然停滞,而致气虚中满。

论:本条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或为现代疝气病,上冲皮起,痛不可近。疝气激凸于脐腹阴股之外,大人小儿俱有得之。此病百度疝气可查看图片,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腹中寒气,木气不能升也,此与奔豚病理相近,上冲奔豚与外冲皮起,应是一理也。

另外,对比寒疝。寒疝,是阴寒凝结。疝气,就是上冲皮起。二者俱是为寒,表现出来的症不同而已。(疝气是现代之病名,叫小肠气也行)

腹满十二: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茯苓四两 乌头二两 半夏四两 细辛一两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寒气厥逆,寒气在内,手足厥冷也。四肢秉气于脾胃,寒水侮土,四肢失秉,是以厥逆。寒水上凌,心火凘败,是宜泻寒水而护心君。赤丸,茯苓、乌头,泻水而驱寒湿,半夏、细辛,降浊而下冲气,真朱,保护心君而止痛也。

1 腹中寒气,则见厥逆。病厥逆者,脾胃虚寒,阴阳不交,四逆厥逆,就是手脚冰凉,而发逆冷之义。赤丸主之。

2 赤丸,以知为度,是药后有口舌与嘴唇,有发麻痹之感,见唇舌发麻,就是有中毒反就来了,每个人的耐药度不同,有唇舌发麻反应,就不能在加量了,在加量则中乌头毒也。病急乱加,不能治病,反中乌头之毒,发生死亡。病非一日而来,也非一日速去。渐渐寒去温回,手脚自然温暖。乌头即附子之母根也,乌头甚毒,用毒药治病,必尊服法。上一方以知为度的方子,乌头赤石脂丸,也是含有乌头。两方可以互参

酒,是把双刃剑,多饮助土湿,少饮助木气升发,而宣阳气(此即是饮酒而血液加快之理)。酒下其药,更快发散药力以通阳,也即助木气之升发以升阳。酒也是药,即能载舟,也能覆舟。

朱砂有两种,一种人工合成的,此不适合入药,一种纯天然的,可以入药。

3   厥逆,是为何义?转载《伤寒》厥阴篇提纲,学习“厥逆”

厥阴三:凡厥者,阴阳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平人阳降而交阴,阴升而交阳,两相顺接,乃不厥冷。阳上而不下,阴下而不上,不相顺接,则生逆冷。不顺而逆,故曰厥逆。足三阳以下行为顺,足三阴以上行为顺,顺行则接,逆行则阴阳离析,两不相接。其所以逆行而不接者,中气之不运也。足之三阳,随阳明而下降,足之三阴,随太阴而上升,中气转运,胃降脾升,则阴阳顺接,中气不运,胃逆脾陷,此阴阳不接之原也。中气之所以不转运者,阴盛而阳虚也。四肢秉气于脾胃,脾胃阳旺,行气于四肢,则四肢暖而手足温,所谓阳盛而四肢实也。《素问》语。缘土旺于四季,故阳受气于四末,《素问》语。四末温暖,是之谓顺。水盛火负,阳虚土败,脾胃寒湿,不能温养四肢,是以厥冷。四肢,阳盛之地,而阴反居之,变温而为冷,是反顺而为逆也,因名厥逆。

腹满十三: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脾土寒湿,肝木郁遏,以温药下其湿寒则愈矣,宜大黄附子汤,辛、附降逆而驱寒,大黄下积而破结也。

1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是腹中虚寒,谷气不行也。大黄附子汤,寒热并用,下其停滞。大黄附子汤,是温下之法,下其积阴内结内停。

胁下偏痛,此是下寒上侵之象。发热者,此是积阴内结,阳气外格,不能内交,阳浮之热也。脉紧弦者,就是寒盛,土虚木贼之象。本案就是腹满八提纲脉证。脉数未言发热,也是省文。脉大、腹满,本条皆省文,可对接腹满八的提纲证。

2  附子温阳遂寒,疏其本虚之弦紧,细辛,降其浊阴之上冲,以防大黄下积,又伤中气,而浊阴上逆也。本方细辛,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功能一样,以防浊阴之上冲。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脏病连经而发汗,以防汗出亡阳而浊阴上冲,

大黄附子(细辛)汤——是阳腑停宿而下积,以防大黄败中而浊阴上冲。

3   669页腹痛,若水谷停瘀,当以温药下之,仲景大黄附子汤,最善之治也。下条若宿物停滞,而生郁热,则厚朴七物汤是良法也(下条)。另外本案也是腹痛,而又胁下偏痛,没言腹满腹胀腹痛,也是省文。腹满八,言脉数未言发热,也是省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