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倒看西游,问大彻大悟之后?”(论“开悟”)

 解语渊 2024-05-16 发布于福建

关于“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大彻大悟”,感想如下:

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大彻大悟。

你以为这是把问题推向无解?实际上是,压根不存在固定的“套式”。

毕竟,你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还是会认为自己是平平无奇,如果是前者,开悟往往波折不断,起伏不定,你每次认为的开悟都将迎来全新的体会,却也同时将又一次陷入自证的陷阱;如果是后者,开不开悟你说了算,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是开悟。毕竟,谁也不了解真实情况下的你。

然后是,你说开不开悟谁说了算?谁说了都不算,生活说了算。也可以说是结果说了算。

什么意思呢?

该不会有人觉得开悟是自我阉割,动不动叫你放下吧,又或一瞬间的通达?还是觉得说开悟是个渐进的过程?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别不知死活地寻求开悟或觉悟,它既是庇护,同样也是早年的“子弹”和亲自埋下的“诡雷”。

如果你以为这是为了你好,或者是见不得你好,那就你自误了。明显的,你没体会过那种瞬变所带来的“新视界”,直接颠覆你的认知(认识,识别,判断)。

开悟的人你可以理解为是通透。通透的意思是空。空的言外之意是没啥自己。没啥自己的人,因为实体的存在,再加之对人性的恻隐之心,他们不是什么好“货色”。

真实的原因多少有点“毁三观”,有点像“阶级矛盾”。你以为的阶级可能是用“金锄头的土皇帝”,实际上是人家压根不需要锄头;你以为的阶级是大鱼大肉,实际上人家可能更青睐于“山珍海味、奇珍异兽”,简称“野生”、原滋原味、本性如此;你以为的阶级是土包子,一夜乍富,小人得志,实际上是防的就是你这种人。因为他们深谙人性的波诡云谲。

就像你看不懂别人的乐趣,你体会不了别人的兴致,你难以理解别人的行为乃至于行动,甚至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儿……简单举例,“曾剃头”知道吧?再比如说,胡雪岩经商的同时还开药店,即使赔钱也开;还有诸如济公,一半笑脸一半哭脸。

你说为什么防你?简单说,他们爱的从来都是抽象的人,却对自己实际得很。他们也不需要束缚或者你说控制也好,他们并不以自己为囚笼,而是以外界为囚笼。你知道那种自己淋过雨然后想为他人撑伞的人,你可能会觉得善,但你想过没有,有人想的是让这天再不下雨的疯狂?

你以为开悟后是厉害?是让你瞬间身价百倍,让你迅速拢财,让你周围全是贵人或高人,又或干脆就是脱去衣裳从道从佛?这想法有点像是买彩票渴望中彩票,中彩票却迅速败光,剩下的余生全靠这次“荣光”回忆度日。

什么意思?你的大彻大悟之后可能都不知道算不算人。然后你想的却只是强大(厉害)的人。这算啥,后者尚可求,前者切莫追。

你能想象墨子、庄子如何理解世界?一个是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一个是手无寸铁的人,看什么都觉得为什么要?为什么不打破它们?

你敢想象什么都说“你说得对”的人?但这话谁说的?

你可能想象的大彻大悟是破“我执”,实际上它破的可能恰恰是“无执”。是可有可无的,是都可以接受的,是难以想象的。

你说太平盛世不见道家行走,其实乱世之下依旧道家无法盛行,只是允许,毕竟谁也无法阻止。

是故,有了那句,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言外之意是,你以为大彻大悟是保护自己,很大可能是恰恰现在的你才是真正受保护的。

是故,别轻易瞧不上别人,毕竟,别人不需要你的瞧得上,但你会因为瞧不上而染上有色眼镜,会看不清人和“鬼”,更是怕照镜子。

你可能会好奇,那到底怎样才能大彻大悟呢?格竹子显然是不行,格心可还行?其实很猛的,能自我阉割彻底还叫其他人跟着阉割的,都算是大能。但大能是他,而不是跟着他的人。

跟随别人的脚步不会成为别人,得穿上别人的鞋子才知道合不合脚。

你可以仔细品味一下“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话是同类人说的。言外之意是,你看到的是太平盛世,我看到的是人间繁华,你看到的是循规蹈矩,我看到的是盗亦有道,也就是说,并没有那么好,也并没有那么坏,只是说,别玩人。玩人丧德。

淹死的大多是会水的,你也可以说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你还可以说玩鹰的终被鹰啄,大彻大悟的人多半会警惕自己的大能而不是盯着天空说这是自由。久而久之,究竟是英雄变恶龙还是深渊照深渊呢?

包括说,你说大彻大悟然后迈出六亲不认的步伐,只能说,得亏是现在,否则,你就该上绞刑架了。只能说是上不了台的玩意儿。因为一旦成事,就不知道是好是坏了。能功成身退的放在古代算是奇迹了,但还想着举手投足间指点江山,多半得庆幸自己只是纸上谈兵,不然谁知道怎么被嚯嚯了。

你开悟不是说人人都开悟,你开悟不是说你比别人就一定更能,而是说,你开悟后很可能生死难料,你也不知道会不会因信仰而死。万一是错的呢?

你可以试着倒看西游,唐僧变了吗?而同行的其他“人”变了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