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想的三棱镜

 起舞书库 2024-05-16 发布于陕西

在学生时代,面对问题,我们更多的关注具体答案,因为所有的试题都有标准答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生活中很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甚至能得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答案。这时,我们会发现思考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重要。俗话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学会别人思考的方式比直接得到答案更有效。

我们看周边人会发现,人们的学习能力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人们侧重于学习具体知识。学习者会花大量的时间在理解概念、练习掌握知识方面。这个过程并不愉快。

第二阶段:探索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知识已经不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了,而是在解决问题时自己创造或可使用的工具。

很多牛人学习思考的方法,更偏向于第二个阶段。“比如,乔布斯曾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学习任何一个领域,都应把它看作思考的镜子,我认为这是学习思考最大的价值:学习如何思考。”

当年牛顿借助三棱镜,把看似简单的太阳光分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不同光谱层次七色光。

今天我们也需要一个拆解问题答案深度的三棱镜,从日常问题中挖掘出不同层次的。这个思想的三棱镜就是,问题不仅要跨领域地寻找答案,还应在获得答案的基础上继续追问:

我能从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和哲学视角不同层次找到不同的解释吗?

举个例子,前百度副总裁李靖曾提出一个非常有用的营销工具:需求三角(需求=能力+目标物+缺乏感)

很多人都在学习这个需求三角工具,但如果止步于此,就只能学到经验技巧,我们应该去追问答案的起源:“需求三角”的源头在哪里?它背后的依据是什么?我如何用更底层的原理解释这个方法?

一般来说,最容易找到底层原理的是相关领域的教科书。在市场营销的经典教材《营销管理》上,是这样解释“需求”的:需求是可以被购买能力满足的对特定产品的欲望。

变一下形式就是:“需求定义=购买能力+特定产品+欲望”。

这和李靖提出的需求三角“需求=能力+目标物+缺乏感”几乎一样。

通过思想三棱镜的分解,我们就把“需求三角”从方法工具层深挖到了“需求定义”原理层,加深了对营销策略的理解。

书中还用此例解释,如何用思想棱镜进一步深挖“需求定义”背后的思维方式。

把需求拆分为“能力+目标物+缺乏感”的方法,背后展现出多种思维方式:

(1)这个需求定义是从“营销”这个特定目的出发思考的,因此这个定义是一个“专项定义”。因为,不同学科专家,出于研究目的不同,对一个词的定义会完全不同。比如,在经济学中,需求的定义变成了“人们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个具体商品的数量”。由此得出,不同工具有其适用的边界

(2)这个需求的定义是对大量案例经验总结归纳形成的,运用了归纳法来定义。

(3)这种定义问题的方法本质上是哲学上的还原法:把一个复杂的问题(需求定义)分割成为几个子问题,通过研究每个子问题来理解整体。之所以我们要把一个领域中发现的有效策略,不断深挖到思维方式,是因为,前三层思维模型都是在答案的层面上找有效策略,学到的是具体的陈述性知识,而哲学视角是从提问和思维方式的层面上找有效策略,学到的是如何思考的程序性知识,这是更高级、威力更大的思维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