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内科学

 sdxy 2024-05-16 发布于山东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

总论

第一章 导言

一、“中医内科学”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医学。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的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

二、中医内科学的性质

临床医学

三、中医内科学的范围

第一 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殷商时期

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已有“疾首”、“疾腹”、“疾言”、“蛊”等内科疾病的记载。殷商时代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西周时期将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分工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1.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著作,全面的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于命名打下了基础。

2.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

如《肘后方》(葛洪著),记载了许多简便有效的方药,如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用槟榔驱寸白虫,用青蒿治疗疟疾,该书对肺痨、天花、麻风等病亦有较深认识。

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最早的中医病因病理学专著,其中记载的内科疾病一千余种,且对其病因病机多有阐述,形成了病源学说。如提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

唐代的《千金药方》等是大型临床医学全书,析载内科病证的治疗方法是丰富多彩。如温脾汤、苇茎汤、犀角散则是治疗内科疾病常用的名方良剂。

2、学术理论的创新,如金元四大家的学说。

刘完素倡火热而主寒凉;张从正治病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李东垣重视脾胃,首创脾胃内伤学;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而主养阴。

至此,中医内科学体系已初步形成。

四、成形阶段——清明时期

明代薛己所著《内科摘要》,是第一部以内科命名的著作,

清代叶天士著《温热论》,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吴鞠通的《温热条辨》,则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内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中医内科理论的研究,已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和宏观的系统论、控制论两个方向发展,为中医现代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第二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

内科疾病的分类主要是以病因为依据,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

外感病包括伤寒六经病证、温病卫气营血证、三焦病证,分别按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

内伤病包括脏腑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症,分别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归类。

脏腑病证:将伤寒、温病以外的外感病证和内伤杂病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

气血津液病证:以脏腑分类为主导,将与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失常密切相关的疾病,如郁证、血证、痰饮、消渴等归属此类。

肢体经络病证:以脏腑分类为主导,将与肢体经络相关的疾病,如痹证、痿证、痉证等归属此类病证。

二、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

中医内科病证的命名原则主要是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症体征为依据。

以病因命名的中风、中暑、虫证等;

以病机命名的郁证、痹证、厥证等;

以病理产物命名的痰饮等;

以病位命名的胸痹、肝着、肾着、肺痈等;

以主症命名的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

以主要体征命名的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

三、中医内科疾病的特点

1、中医内科外感疾病的病因为六淫、戾气等外邪,发病常与季节有关,起病较急,病邪多由皮毛、口鼻而入,由表传里。多具有季节性、传变性,若兼夹戾气、疫毒,则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2、中医内科内伤杂病多由饮食、劳倦、情志所伤,其特点是多因素相加、多脏腑相关、多病性复合、多病证杂见,其基本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在病情演变过程中,往往脏病及脏,脏病及腑,因复感外邪,或多种病理因素的产生,而出现寒热虚实错杂的证候,并可多症重叠。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

第一节 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

一、辨证原则

1、全面分析病情

就是说在辨证时,不仅要看到病证,还必须重视病人的整体和不同病人的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考虑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取得比较符合实际的辨证结论。

2、掌握病证病机特点

中医内科病证,可分为外感时病(包括伤寒温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二者各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病机变化。

外感时病主要应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证候归类。

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应按其寒热虚实、隶属脏腑的不同进行辨证。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在同一疾病可以有不同的证,称为“同病异证”。如感冒一病,有风寒证和风热证的不同。

不同的病又可以有相同的证,称为“异病同证”。如水肿、腰痛、癃闭等不同的病证,均可出现“肾阳虚弱”的相同证候。

中医内科学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均以证为名,反映了辨证论治的治疗体系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中医治病的基本指导思想。证在横的方面涉及到许多中医和西医的病,如咳嗽,就是感冒、哮喘、肺痨、肺胀等许多肺系疾病常见的主证;胃脘痛是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痉挛、胃下垂等病的主证。通过辨证就能够突出疾病的主要矛盾,给予相应施治。尤其是在辨病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有时可通过辨证取得疗效,解决问题。因此,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根本手段。

辨病是对中医辨证的必要和有益补充,有利于进一步对疾病性质的认识,有助于掌握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及发展、转归。如肺痨就是一个中医病的概念,虽有肺阴亏虚、阴虚火旺、气阴耗伤等不同病证,但感染痨虫是共同病因,补虚杀虫是治疗肺痨的根本原则,在补虚杀虫的基础上再辨证,分别予以滋阴润肺、滋阴降火、益气养阴诸法,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中医内科临证时既要辨证,亦要辨病。其中辨病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本矛盾的手段;辨证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手段。因此辨病与辨证是相辅相成的,在辨证的基础上辨病,在辨病的同时辨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利于对疾病性质的全面准确认识。

二、治疗原则

1、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联合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而组成的有机联合的整体系统,局部病变是整体病理反应的一部分,因此,立法选方既要注意局部更须重视整体,应通过整体调节以促进局部病变的恢复,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这就是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①调节整体平衡可以从调整阴阳入手

恢复和建立相对平衡的阴阳关系,不外去其有余、补其不足两个方面。寒盛则寒,阳盛则热,阴盛还可以转化为水湿痰饮,阳盛也可转化为瘀滞燥结。故去其有余,有温、清、利、下等各种具体治法;补其不足即补其阴阳之偏衰,有补阴与补阳之不同。

②调节整体平衡,还要求对各种治疗措施和方药的运用都应适可而止,不可矫枉过正,以防机体出现新的不平衡。如攻邪时要注意勿伤正,补虚时注意不留邪,清热注意不要伤阳,散寒注意不要伤阴,补脾注意不要碍胃等。

2、审证求机论治原则

就是要从整体和动态去分析疾病的各种复杂的征象,综合归纳推论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病变的机理。证与病机,都是疾病本质的反映,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治疗疾病应遵从审证求机论治的原则,从疾病的本质入手,从根本上加以治疗。只要解决了疾病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一切复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就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基本应用。“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说明“证”是决定治法方药的最可靠依据。

①“同病异治”的应用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或处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病理变化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

例如,同是头痛病,就有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区别。外感头痛又有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的不同。内伤头痛亦有肝阳上亢头痛、痰浊头痛、血瘀头痛之差别。治疗时应分别予以辛温解表、祛风胜湿、平肝潜阳、化痰熄风、活血通窍等不同治法,才会有较好的疗效。反之,若一见头痛,不求其本,不识其“证”,不知究其病机,概施川芎、白芷、吴萸、藁本诸止痛药物,则难取得满意疗效。可知,同病异治是同中求异辩证法思想的具体应用。

②“异病同治”的应用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形成相同的证候时,可以采取相同的治法。

如癃闭和遗尿虽系两种临床表现截然不同的疾病,但皆可因肾阳亏虚引起,故皆可予金匮肾气丸温肾助阳,癃闭病可用金匮肾气丸恢复膀胱气化功能,遗尿病则可用金匮肾气丸恢复肾气的固摄作用。可知,异病同治是异中求同辩证法思想的具体应用。

同时,在同病异治时,不要忘记其毕竟属于同一种病,证虽异但仍有“同”的一面。在异病同治时,不要忘记其毕竟属于不同疾病,证虽同但仍有“异”的一面。唯有如此,方不失中医辨证论治之要求。

3、明辨标本缓急原则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极其复杂,常常有邪正盛衰、病因病证缓急、旧病未愈新病又起、表证里证同在等等问题,在临证时必须分清疾病的标本、主次、轻重缓急,而采取“甚者独行,间者并行”,也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这就是明辨标本缓急治疗原则。

①急则治其标:

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到病人的安危时,就必须先行解决,而后再治疗其本的原则。

如鼓胀病人,重度腹水,致呼吸急促,难以平卧,二便不利,若正气可支,就应攻水利水,以治其标。待水消病缓,再予补脾养肝,以图其本。

②缓则治其本:

是指再病情缓和的情况下,应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因为标病产生于本病,本病解决了,标病自然随之而解。

如阴虚咯血,则咯血为标,阴虚为本。在咯血量不多,标症不急的情况时,当滋阴润燥以从根本上治疗咯血,阴虚之本得治,则咯血之标自除。

③标本同治:

在标本俱急的情况下,须采取标本同治的原则。如水肿见咳喘、胸满、腰痛、小便不利、一身尽肿、恶寒等症,其本为肾虚水泛,标为风寒束肺,乃标本均急之候,必须用温肾助阳、发汗、利小便的治法,温里解表。

4、把握动态变化原则

疾病的过程是正邪斗争,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病理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其动态变化,分阶段进行治疗。

例如zheng jia,病之初起,其积未坚,治宜消散之;进入中期,所积渐坚,治宜软化之;转入后期,正气已虚,则宜攻补兼施,审其主次处理。

1、顺应异法方宜原则

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的个体体质因素对疾病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根据季节、气候、地区、病人体质、年龄等不同特点而选用适宜治疗方法,这就是顺应异法方宜原则,具体包括因时治宜因地治宜因人治宜三个方面。

①因时治宜

治疗应结合不同季节、不同时辰的特点,考虑用药的原则,称为“因时治宜”。

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会产生一定影响。

1、据证因势利导原则

据证因势利导原则要求顺其病势,就近祛邪,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如饮食积滞,应积极驱除,但须注意食在膈下,若食尚在胃,又当选用探吐或用消食药,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否则反伤正气,贻误病情。

2、先期治疗未病原则

先期治疗未病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①未病先防:是指对有可能发生疾病的个体和人群,及早提出预防措施,运用药物培补人体得正气,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法。

②既病防变:是指医者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防其传变,对可能受到传变的脏腑和可能受到影响的气血津液,采取预防措施,阻断和防止病变的发展和传变,把病变尽可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以利于疾病的彻底治疗,取得最好的疗效。

如《金匮要略》中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意是说治疗肝病时,须要应用调补脾胃法,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以防止肝病传脾。

3、重视调摄护理原则

恰当的调护,有利于正气的恢复、邪气的祛除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忽视调摄护理,不仅会延误康复时间,还会出现“食复”、“劳复”等情况,以致病情反复,因此,必须重视调摄护理。

调摄护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如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精神护理、服药护理等。这些护理措施同样是以辨证论治为指导的,因此,也当辨证施护,随证而异。

如对风寒表证,在应用解表发汗时,护理上不仅应避免病人再受风寒外袭,而且还要酌加衣被,给予热汤、热粥,促其发汗。

若属里实热证,在调护上则要注意多给清凉冷饮,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宜薄,且使大便通畅,或以温浴降温。

第二节 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淫”是淫乱、太过的意思。在正常情况下,它们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统称为“六气”。在异常情况下,如气候突变,或人体抵抗力下降,机体不能及时应变,六气就成为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统称为六淫病邪。六淫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辨证论治】

一、风

风为六淫之首,虽属春令主气,但四季皆有。一般外感为病,常以风为先驱,其它邪气

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

《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长也。”

风性轻扬,易于侵犯人体的上部和肌表,

风性善动,其临床表现多见动摇不定,所谓“风胜则动”风性善行而数变,其症多游走不定,变化迅速,。

1.风寒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稀。舌苔白润,脉浮而紧

病机:风寒束表,肺卫不宣。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荆防达表汤加减。

2.风热

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头痛,咳嗽,痰黏或痰黄,鼻流浊涕,咽痛渴。苔薄,舌边尖红,脉浮数。

病机:风热袭表,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桑菊饮加减。

3.风入经络

症状:肢体关节游走疼痛,或拘急不利,项强,口眼歪斜,甚则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舌苔薄白,脉浮弦。

病机:风邪人络,络脉痹阻。

.治法:祛风通络。

方药:防风汤、牵正散、玉真散。。

二、寒

寒为冬令主气,寒邪为冬令常见病因,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所谓“收引”,是指寒邪入侵经络关节而致筋脉拘急挛缩,伸屈

困难,

1,寒邪侵表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身痛或骨节疼痛,痛处不移,得热痛减,遇冷痛剧,筋脉拘急不利。舌苔薄白脉浮紧。

病机:寒邪伤表,肺卫不宣

治法:辛温发汗,散寒解表。

方药:麻黄汤加减。

2.中寒

症状:恶寒战栗,肢体麻木,四肢冰冷挛痛,面青,咬牙,神志迟钝,昏迷僵直,呼吸缓慢,口鼻气冷,皮肤隐紫。舌苔白滑,脉象沉伏

病机:寒邪直中,伤及阳气。

治法:助阳破阴,温里祛寒。

方药:四逆汤加味

三、暑

暑为夏令主气,系火热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暑病多发于夏季,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善发散,

暑气通心,

暑多夹湿,

1.中暑

症状:头昏胀痛,胸闷,恶心欲吐,身热烦渴,短气,四肢无力,或皮肤干燥,色红而热,少汗,或汗多肤冷,尿短赤,甚则突然昏倒,谵语,抽搐。舌干少津,脉细数无力。每发生于盛暑,或高温作业。又称“中热”、“中暍”。

病机:暑热蒙心,气阴两伤。

治法:清暑生津。

方药:人参白虎汤加减。

2.暑热

症状:人夏时常发热,肌肤灼热,汗少,或午后热甚,口渴引饮,食少,倦怠无力,舌苔薄白或薄黄,舌质微红,脉细数。

病机:暑热亢盛,耗气伤津。

治法: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方药: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3.暑湿

症状:身热不扬,恶风少汗,胸闷腹胀,恶心,纳少,口苦黏或淡,大便溏薄,肢体酸困。舌苔腻,脉濡数。

病机:暑邪夹湿,郁于肌表。

治法:清暑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四、湿

湿是长夏(夏秋之交)的主气。

湿为阴邪,黏滞而固着,不易速去,

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湿邪困遏,阻滞气机的升降出入,清阳不升, “浊”即秽浊。湿邪伤阳,气化不利,易出现水湿浊秽的病证,。

湿性趋下,

《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湿邪侵犯人体,最易伤害脾胃,

1.湿困卫表

症状:身热不甚,迁延缠绵,微恶风寒,汗少而黏,头痛如裹,肢体酸重疼痛,或兼见胸膈闷胀,脘痞泛恶,口中黏腻,大便稀溏,面色淡黄。舌苔白腻,脉浮濡。

病机:湿邪困表,卫气被郁。

治法:芳香化湿。

方药:藿朴夏苓汤加减。

2.湿滞经络

症状:关节酸痛重着,固定不移,或腿膝关节漫肿,转侧屈伸不利,或下肢肿胀。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

病机:湿邪袭络,留着关节。

治法:祛湿通络。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3.湿毒浸淫

症状:皮肤疥癣、疮疖、疱疹,脚生湿气,局部瘙痒,流黄水,或见尿浊,女子带下腥臭。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毒郁表,浸淫肌肤。

治法:化湿解毒。

方药:二妙丸加味。

五、燥

燥为秋令主气,故燥邪为病,多发生于秋季。外感燥邪有温燥和凉燥之别。

外感燥邪,既具有外感病临床表现的一般特征,又有燥邪上犯上焦肺经,耗伤津液的症状,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燥胜则干。”

1.温燥

症状: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咯痰不畅或痰中带血,口渴喜饮,唇干咽燥,心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燥邪袭肺,肺津受伤。

治法:清宣凉润。

方药:桑杏汤加减。

2.凉燥

症状:头痛鼻塞,恶寒,发热,无汗,咽干唇燥,干咳痰少,痰质清稀。舌干苔薄,脉象浮弦。

病机:凉燥束表,肺气不利。

治法:宣肺达表.化痰润燥。

方药:杏苏散加减。。

六、火

外感之火由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所致,火邪甚于温热,两者性质相似,所以有“温为热之渐,火乃热之极”的说法。而风、寒、暑、湿、燥人里皆可化火,称为“五气化火”,

火为阳邪,发病急骤,变化较多,病势较重,表现为热证、实证,且最易耗伤阴津,火性阳热,易生风动血,。

火性躁动,可扰乱神明,

火热炽盛

症状:高热烦躁,面红目赤,气粗,口渴饮冷,口臭,便秘,溲赤,或斑疹吐衄,或神昏谵语,直视,痉厥。舌尖红绛,舌苔黄腻,或燥黄起刺,脉滑数或滑实。

病机:火毒壅盛,充斥三焦。

治法:泻火解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

【临证备要】

外感风邪的治疗原则为疏风解表,但由于风邪往往兼夹其它外邪而致病,故应针对兼夹的病邪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卫气通于肺,治疗风邪感冒,配合宣肺达表,可以提高疗效。

寒邪为病,治疗用药的原则是辛热散寒。寒在表者,宜发汗解表,寒邪直中于里者,宜温中散寒。因寒邪伤及阳气,故还应注意回阳救逆。

暑邪主要由外感受,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暑邪伤人,常易耗气伤津,故在清解暑热的同时,须顾护津气,宜合用芳香化湿之品,否则暑热难解。

外湿致病当分清湿在卫表还是在经络,在卫表者宜芳香化湿解表,并注意配伍宣达气机药,使气行湿化;湿在经络关节者,往往兼夹风邪,注意配合使用祛风胜湿药。且湿无定体,每因与寒、热相合而异性。

外燥重在辛散宣肺。其中温燥重在辛凉,适当加用沙参、梨皮等养阴生津药;凉燥重在辛散透表,不宜多用甘寒养阴药。

外感六淫之火多为火毒相并,充斥三焦,治宜泻火解毒,兼清三焦之火,配合通腑泄热药,则可导热下行。火毒之邪传变迅速,易于内闭心包,入血动血,故当密切注意病情演变转化,及早使用清心凉血开窍药物。

第三节内生五气病证辨治概要

内生五气,是指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人体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

【辨证论冶】

一、内风

内风主要是肝经病变的一类证候表现,肝为风木之脏,主藏血,主筋。肝病则风从内生,称为“肝风内动”。肝风常夹痰火为患,若风、痰、火相互搏结,随气上逆,轻则头晕目眩,四肢麻木,抽搐或震颤,重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即是指此证候而言。内风的病理属性当分虚、实两端。属虚者为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或水不涵木,以致虚风内动;属实者为肝阳化风,或热极生风。但虚实每多兼夹,因阳亢与阴虚可以互为因果,引动内风。

1.肝阳化风

症状: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肌肉晌动,震颤,或头痛如掣,言语不利,步履不实,面赤,甚则突然昏仆,口眼歪斜,不省人事。舌红苔薄,脉弦。

病机:肝阳上旋,阳亢化风。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加减。

2.热极生风

症状:壮热如焚,头痛,两目上视,手足抽搐,项强,甚则角弓反张,神志不清。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病机:邪热亢盛,伤及营血,内陷心肝,煽动内风。

治法:清热凉肝熄风。

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

3,阴虚风动

症状:颜面潮红,精神疲倦,手足心热,肌肉颤动,口干舌燥,舌红绛,少苔,脉大无力。

病机: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治法: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方药:大定风珠、补肝汤加减。

二、内寒

内寒是机体阳气不足,寒从内生的一种表现,由脾肾阳虚而生,属虚证,故又称为“虚寒”。其中尤其以肾阳虚衰为主,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其运化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肾阳的温煦。若肾阳亏虚,命门之火衰微,则“釜底无薪”,脾阳亦不能健运,表现为脾肾阳虚的证候。

1.阴寒内盛

症状:形寒怕冷,四末不温,甚则四肢逆冷,呕吐清水,或腹中冷痛,下利清谷,或呼吸缓慢,口鼻气冷,或神志迟钝,面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细。

病机:阴寒内盛,阳气虚衰。

治法:助阳祛寒。

方药:四逆汤加减。

2,脾肾阳虚.

症状:面色苍白,腰膝酸冷,或呕恶频作,脘腹冷痛,畏寒喜暖,或五更泄泻,小便清长。舌淡胖,边有齿印,脉沉细无力。

病机:脾肾阳虚,阴寒凝结。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三、内湿

内湿系指内生之湿,与脾有密切关系,故有“脾虚生湿”及“湿困脾运”等说。内湿的形成,多因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或因饮食失节,恣食生冷,过食肥甘,纵饮酗酒;或饥饱不节,内伤脾胃,以致脾的运化、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聚而成湿,且可随病因及体质的不同,而有寒化、热化之分。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内湿与外湿在病理特点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如黏滞而固着,不易速去,湿性重浊、趋下等。但内湿黏腻,更易阻滞气机,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

1.寒湿中阻

症状:脘腹痞满作胀,或恶心欲吐,不思饮食,或头重如裹,身重或肿,或腹痛,肠鸣,泄泻。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寒湿内郁,困遏脾运。

治法:温中化湿。

方药:胃苓汤、实脾饮加减。

2.湿热内蕴

症状:发热,倦怠,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胁痛,口苦,口黏,口渴而不欲饮水,大便泻利,小便短赤,频急,疼痛,或见目睛、肌肤黄染,周身瘙痒。舌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湿热蕴中,脾胃气滞。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如湿热郁结肝胆,肌肤、巩膜发黄,宜清热利湿退黄,用茵陈蒿汤;湿热郁滞大肠,泄泻、痢疾,用葛根芩连汤或芍药汤加减;湿热下注膀胱,病发淋浊、尿血,用八正散加减。

3.脾虚湿困

症状:面色萎黄不华,神疲乏力,脘腹胀满,纳谷欠香,多食则胀,大便溏软,甚或濡泻,肢体困重。舌质淡胖,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濡细。

病机:脾虚不运,湿邪内停。

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香砂六君汤加减。

四、内燥

内燥是津液耗伤的一种表现,多由热盛津伤,或汗、吐、下后伤亡津液,或失血过多,或久病精血内夺等原因引起。主要病机是津液耗伤,阴血亏耗,病变可涉及肺、胃、肝、肾。内燥的临床表现以口咽干燥、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大便干结等津伤血少的症状为主,故又称为“津亏”或“血燥”。

1.肺胃津伤

症状:时发低热,干咳无痰,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病机:燥伤肺胃,津液亏耗。

治法:滋养肺胃,生津润燥。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2.肝肾阴亏

症状: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或耳鸣耳聋,或五心烦热,或腰脊酸软,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舌红少苔,脉沉细而数。

病机:肝肾不足,阴虚内热。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润燥。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五、内火

内火多由情志抑郁,劳欲过度,导致脏腑阴阳失调,内热炽盛而引起,称为“五志之火”。内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多属心肝气郁化火,或胃热火盛,有火旺的一系列症状;虚火多为肺肾阴虚火旺,表现阴虚特点。

1.实火

症状:头痛,面红目赤,心烦躁怒,不寐,口苦口干,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吐衄出血,尿赤便秘。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数或弦数。

病机:心肝火旺,胃热火盛。

治法:清热泻火。

方药:泻心汤、龙胆泻肝汤加减。

2.虚火

症状:五心烦热,潮热骨蒸,颧红,咨汗,口干咽燥,头晕日涩,腰膝酸软,干咳痰少带血,形体消瘦。舌红少苔或花剥,脉细数。

病机:肺肾阴虚,虚火内灼。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丸加减。

第四节脏腑病证辨治概要

脏腑病证,是指脏腑在发生病理变化时反映于临床的症状和体征。。根据各个脏腑不同的生理病理辨析病证,这就是脏腑辨证。因此,脏腑辨证是辨证论治的核心。

在进行脏腑辨证时一定要从整体观念出发,不仅要考虑一脏一腑的病理变化,还必须注意脏腑间的联系和影响,

脏腑辨证,还必须以八纲辨证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全面地认识病证的本质。

肺居胸中,其位最高,对其它脏腑有覆盖、保护作用,所谓“肺为五脏华盖”。肺叶娇嫩,其性情虚而喜煦润,喜润恶燥,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致病,故又称“娇脏”。

【脏象与病能】

一、主气

肺主一身之气,为生气之源,与人体元气的生成密切相关。元气、真气,是肺吸人的清气,与谷气相并而成的“宗气”,再结合肾中之精气组成,具气贯血脉而充养全身。肺的病理生理具体表现如下:

1,司呼吸,开窍于鼻:

2.司声音:

3.合皮毛而卫外:

二、通调水道

三、主治节

肺气能辅佐心脏,治理调节血脉的营运,百脉皆朝会于肺。

【辨证论治】

一、辨证原则

肺系疾病的辨证应分虚实。虚证有阴虚、气虚、气阴两虚;实证有风、寒、热、痰、饮、瘀等证。

二、辨主症

1.辨咳嗽

由于邪阻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作。据其病程的久暂,可分为暴咳与久咳两类。暴咳:病程短,外感所致,每多夹有表证。一般可分风寒、风热、风燥等不同证型。久咳:病程长,内伤所致,多伴它脏形证,常因感受外邪发作或加重。一般可分为痰湿、气火、阴虚、气虚等不同证型。

2.辨喘

以呼吸喘促,甚则张口抬肩为特征。主要病机为肺气升降出入失常。临床辨证可分为虚实两大类。实喘:由外邪、痰浊壅肺,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呈急性发作,呼吸深长有力,气粗声高,脉数有力。虚喘:由于久病体虚,精气亏损,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所致。病程迁延不已,病情时轻时重,呼吸短浅难续,气怯声低,脉来微弱。

3.辨痰

此指有形之痰液。由于肺气失于敷布,津液停聚而成。可从痰的色、质、量、气味等,辨其病理性质。外感时邪所成之痰,病程短,多伴表证,有风寒、风热、痰热、风燥等不同。内伤之痰,多属久病,反复缠绵,有肝火、脾湿、寒饮、气虚、阴虚之别。

4.辨咳血

多为火盛伤络,络损血溢,或阴虚火旺,灼伤肺络所致。常分虚实两类。属实热证者,咳痰带血,血色深红,或咯血量多。属于虚者,常为阴虚所致,症见干咳痰少,痰中带血,血色鲜红,时作时止。

5,辨失音

语声嘶哑,或喑而不能出声者为失音。临床失音可分可虚实两类。实证,属外感时邪阻遏肺气,会厌开合不利所致。多为猝发,亦称为“暴喑”。常伴有风寒、风热表证。虚证,属内伤,因阴精内耗,咽喉、声道失于滋润,以致发音不利。大多由渐而成,又称为“久喑”。

三、治疗原则

肺实者,宜疏邪祛痰利气。偏于寒者宜温宣,偏于热者宜清肃。肺虚者,应辨其阴虚、气虚而培补之。阴虚者,滋阴养肺;气虚者,补益肺气;气阴并虚者,治当兼顾。

四、证治分类

(一)虚证

1.肺气亏虚

咳嗽气短,痰涎清稀,倦怠懒言,声低气怯,面色咣白,自汗畏风。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肺益气法。适用于肺虚气弱,升降无权之病证。

例方:补肺汤加减。

2.肺阴亏耗

呛咳气逆,痰少质黏,痰中带血,口干咽痛,发音嘶哑,午后颧红,潮热盗汗,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治法:滋养肺阴法。适用于肺阴不足,虚火内灼之病证。

例方;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加减。

3,气阴两虚

喘促短气,咳呛痰少,质黏,烦热口干。舌红苔剥,脉细兼数。

治法:益气养阴润肺。

例方:生脉饮加减。

(二)实证

1.风寒束肺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节酸楚,鼻塞流涕,或咳嗽频频,气急喘促,咳痰稀白,痰 黏量多。舌苔薄白,脉浮而紧。

治法:疏风宣肺散寒。

例方:三拗汤、麻黄汤加减。

2.风热袭肺

恶风,发热汗出,鼻流浊涕,咳声洪亮,咯痰黄稠,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肃肺。

例方:桑菊饮、银翘散加减。

3.风燥伤肺

咳嗽痰少,或带血丝,咳时胸部隐痛,口干而渴,唇燥咽痛。舌质红,脉细数。多发于秋季。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

例方:清燥救肺汤加减。

4.痰湿蕴肺

咳嗽反复发作,痰黏色白,稠厚量多,或胸闷气短。舌苔浊腻,脉濡缓或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

例方:二陈汤加减。

5.痰热郁肺

咳嗽气粗,痰黄质稠量多,咯吐不爽,或有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痛著,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而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

例方:清金化痰汤加减。

6.肝火犯肺

咳呛气逆,咳甚咯血,面赤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胸胁胀痛,口干且苦。舌苔薄黄少津,脉来弦数。

治法:清肺降火平肝。

例方:泻白散加减。

常用药:桑白皮润肺清热,

7.寒饮伏肺

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咳痰稀薄多沫,胸闷气短,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沉弦或沉紧。

治法:温肺化饮。适用于寒饮停肺,肺气不利之病证。

例方:小青龙汤加减。

8.痰瘀阻肺

咳嗽痰多,色白或黄,质稠,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心悸不宁,唇甲紫绀。舌质暗,或暗紫,苔腻或浊腻,脉结滑。

治法:涤痰祛瘀,泻肺平喘。

例方:千金苇茎汤合桃仁红花煎加减。

(三)兼证

1.肺脾气虚

咳嗽日久,气短,痰多稀白,面色咣白,倦怠无力,食少腹胀,大便溏,甚则面浮足肿。舌苔淡白,脉细软。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

例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2.肺肾阴虚

咳嗽气逆,动则气促,反复咯血,失音,口干,潮热,盗汗,遗精,腰酸腿软,形瘦。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养肺肾,清降虚热。

例方:百合固金汤。

心居胸中,心包围护其外,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主血脉,藏神,心不受邪,外邪入侵,多为心包所受,而本脏之病,多起于内伤。

【脏象与病能】

一、主血脉

二、藏神

三、开窍于舌

【附】心包络

心包络是外邪侵犯心脏的外卫防线,犹如心脏的屏障,

故《灵枢·邪客》云“诸邪之在于上者,皆在于心包络。”

【辨证论治】

一、辨证原则

心病的辨证应分虚实。虚证有阳虚(包括气虚)和阴虚(包括血虚)两类,亦可阴阳两虚并见。实证为痰、火、水饮、瘀血等病邪的阻滞,也可相兼为病。

二、辨主症

1。辨心悸、怔忡

两者均指心慌、心中悸动的症状,是“心脏之气不得其正”。辨证当分虚实。虚证由气血阴阳亏虚,不能濡养心脏,而致心神失宁。实证多因痰火、水饮、血瘀等邪导致心神不安。

2.辨真心痛

《灵枢·厥病》云:“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说明真心痛是一个严重的病证。此证由气血瘀滞,心脉痹阻不通所致。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但以实证为主。临床应辨清寒邪、痰浊、瘀滞、阳虚的不同。

3.辨昏迷、虚脱

昏迷是指意识消失,神志不清的症状,多属邪实闭证,可见于温热病、真心痛等疾患的严重阶段,临床应辨清热闭、痰闭、寒闭。虚脱表现为神志烦躁不安而意识尚清,面色苍白,四肢逆冷,大汗淋漓,呼吸短促,甚者神志昏昧不清,脉细微欲绝,多为阴阳衰竭,尤以亡阳为主。

4,辨水肿

由于心阳不振,而致脾失转输,肾失蒸化,气不化水,水液内停而为饮,或泛溢于肢体形成水肿,其肿以下肢为甚,并可延及腹部,甚至全身皆肿,面唇紫绀,颈脉动,胸闷心慌,短气不足以息。

5.辨失眠、健忘

两症常相兼见,多因心脾两虚,心肾不交,或痰热上扰,导致阳不能人于阴。:

三、治疗原则:

虚证分别用温阳、补气、滋阴、养血法。实证宜予清火、涤痰、化饮、行瘀法。若热陷心包者,当清心开窍。心神不安者,宜镇心安神。虚实夹杂者,又需兼顾调治。

四、证治分类

(一)虚证

1.心气虚

心悸气短,动则为甚,自汗,面色咣白,神疲乏力,胸部闷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心。

例方:养心汤加减。

2.心阳虚

心悸而有空虚感,惕然而动,喘促阵发,面浮肢肿,形寒肢冷,或心痛暴作,脉来迟弱或结代。若阳虚欲脱,则可出现面色苍白,唇青肢厥,甚或汗出,脉沉微细欲绝等危候。

治法:温补心阳。

例方:参附汤、四逆汤加减。

3,心血虚

心悸怔忡,虽静卧亦不减轻,健忘,失眠多梦,面色咣白无华,头昏目眩,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或结代。

治法:养血宁心。

例方:归脾汤加减。

4.心阴虚

悸烦不宁,寐少梦多,惊惕不安,口干舌燥,或舌疮频发,面赤升火,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脉来细数。

治法:滋养心阴。

例方:天王补心丹加减。

(二)实证

1.心火炽盛

心悸阵作,烦热躁动不安,寐多恶梦,面赤目红,口干苦,喜凉饮,口舌糜烂肿痛,小便黄赤灼热。舌尖红绛,苔黄或起芒刺,脉数有力。

治法:清心泻火。

例方:朱砂安神丸、导赤散加减。

2.痰浊闭阻

胸中窒闷而痛,或胸痛放射至肩背,咳喘,痰多,气短,形体偏胖。苔浊腻,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窍。

例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3.痰迷心窍

神志呆钝,表性淡漠,或神识失常,胡言乱语,哭笑无常,或呈现一时性昏厥,甚或昏迷。舌苔腻或黄腻,脉弦滑。

治法:豁痰开窍。

例方:温胆汤加减。

4.心血瘀阻

心悸,胸闷而痛,多为钝痛或绞痛,痛引肩背及臂孺内侧,口唇及指甲紫绀。舌质暗红,或见紫斑点,脉细涩,或三五不调,或促结。

治法:活血通脉。

例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5.水饮凌心

心悸,眩晕,胸闷,肢冷,尿少,下肢浮肿,咳喘,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弦滑。

治法:化饮(利水)宁心。

例方:苓桂术甘汤加味。

6.热陷心包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直视狂乱,面赤,斑疹,口渴。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治法:清心开窍。

例方:安宫牛黄丸。

(三)兼证

1,心脾两虚

心悸气短,头昏目眩,睡眠不熟或失眠,面色萎黄,精神疲倦,饮食减少,大便或溏,妇女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质淡红,脉细。

治法:补益心脾。

例方:归脾汤加减。

2,心肾不交

心悸健忘,虚烦少寐,颧红面赤,头晕目花,耳鸣,梦遗,腰腿酸软,口干。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肾。

例方:交泰丸加味。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其特性是喜燥恶湿,脾病运化不健,则湿蕴不化,故脾病多与湿有关。

【脏象与病能】

一、脾主运化

所谓“运化”,是指脾有转输和消化吸收的功能。其具体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饮食人胃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转输供养全身。

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指脾将水谷中多余的水分转输到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而排泄于体外。

二、脾主升清

“升”指上升,是脾气运动的特点;“清”是水谷精微和营养物质。所谓“升清”,是指脾能将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吸收后上输心肺,濡养脏腑经脉、四肢百骸。

三、脾统血

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能使血行脉道之中。

四、脾合肌肉,主四肢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肌肉组织、四肢都要依靠气血的濡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四肢活动有力,身体健壮。

五、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能正常,则口味正常,食欲旺盛;反之,脾虚气弱,则口中乏味,食欲减退,甚或不思谷味。若脾经湿热交蒸,则口舌生疮,或口甜口黏。其华在唇者,脾气旺盛,气血充足,唇色红润;反之,则唇淡无华。

【辨证论治】

一、辨证原则

脾病辨证有虚、实、寒、热的不同。虚证,主要有脾气虚、脾阳虚;实证有寒湿困脾、湿热蕴脾等。脾与湿的关系非常密切,脾虚可以生湿,湿盛可以导致脾虚,而为本虚标实之证。

二、辨主症

1.辨泄泻

症见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或泻如水状。病机为脾运不健,肠腑传导失常。病程有久暴之分,性质有虚实之别。急性暴泻多因湿盛伤脾,或食滞内停,伤及脾胃,水谷清浊难分,病属实证。慢性久泻多为脾虚生湿,健运无权,或在脾虚基础亡肝气乘脾,或肾阳虚不能暖脾,难以腐熟水谷,病属虚证,或虚实夹杂。

2.辨脘腹痛

腹痛虽有虚实两类,但总以实证居多。实证病因为寒邪、湿热、积滞,导致腑气通降不利,气血运行受阻,腹痛来势急剧,痛时拒按;虚证则以脏气虚寒,气血不能温养所致,腹部绵绵作痛,痛时喜按。

3,辨便秘

便秘由脾胃肠腑功能失常引起。应区别其病机为脾胃燥热内结,或气滞不行,或因气虚传送无力,或因血虚肠道失濡,或因脾阳虚而阴寒凝结等。

三、治疗原则

虚证可用温中祛寒、补中益气法;实证宜用清化湿热或温化寒湿法;若虚实夹杂,又当祛邪与补脾兼顾。

四、·证治分类

(一)虚证

1.脾阳虚衰

面色苍白,畏寒肢凉,腹胀有冷感,或泛吐清水,胃纳不佳,或纳后不易消化,喜热

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来沉细。

治法:温中健脾。

例方:理中汤加减。

2.脾气不足

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纳少便溏,久泻脱肛,四肢乏力,肌肉痿瘦,脘腹腰胯坠胀,或齿衄、吐血、便血,妇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小便淋漓不尽,或尿混浊如米泔水。舌质淡,脉濡弱等。

治法:补中益气。

例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二)实证

1.寒湿困脾

胸闷口黏,纳谷不馨,脘腹痞胀,头昏身倦,泛恶呕吐,大便溏薄,皮肤晦暗发黄,四肢浮肿,小便短少。苔薄腻,脉濡滑等。

治法:燥湿运脾。

例方:胃苓汤加减。

2.湿热蕴脾

肌肤黄染如橘色,两胁及脘腹作胀,食少厌油,恶心呕吐,口干苦,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黄赤短少,或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治法;清利湿热。

例方:茵陈蒿汤合四苓散加减。

(三)兼证

1,脾肾阳虚

面色苍白,神倦,少气懒言,形寒肢冷,喜温,大便溏泻或黎明即泻,腹痛,下肢浮肿,或有腹水。舌苔淡白,脉沉迟而细。

治法:温补脾肾。

例方:附子理中汤加减。

2,肝脾不和

胁胀或痛,纳少,嗳气,腹部胀满,肠鸣,泄泻,矢气多,性情急躁。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疏肝健脾。

例方:逍遥散加减。

3.脾胃不和

胃脘部饱闷发胀,隐痛,食少,食后不易消化,嗳气,甚则呕吐,腹胀,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和胃。

例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郁则化火、生风,故肝病以阳亢为多见;且其性易动而难静,病即延及它脏,故曰:“肝为五脏之贼”,为病最杂而治法最广。

【脏象与病能】

一、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表现有三:一指肝具有调畅气机的功能。二指肝有疏土助运的功能。三指肝有调节情志活动的功能。

二、肝藏血,主筋

肝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肝主筋,是指筋脉有赖肝血的濡养才能主持全身关节的屈伸转侧活动,故筋与肝密切相关。

三、开窍于目

肝的经脉上连目系,故目的视力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濡养。

四、肝藏魂,主谋虑

【辨证论治】

一,辨证原则

肝脏病证,可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实证有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风内动;虚证有肝阴(血)不足,血燥生风等证;兼证有肝肾阴虚,心肝火旺,肝胃不和等。

二、辨主症

1.辨头痛

肝病头痛多系内伤,但有虚实之分。实证头痛,多为情志所伤,肝阳亢盛,风阳痰火上扰头目,清阳

失展所致。可见头部筋脉跳动,抽掣胀痛,面颧红赤,或伴头眩等症。虚证头痛(或为本虚标实)多为阴血不足,肝失所养,虚阳上扰所致。可见头痛隐隐,缠绵不已,常伴眩晕,目涩畏光,舌红口干等。

2.辨眩晕

眩晕与头痛常相兼见。头痛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而眩晕则以内伤为主。临床应分辨虚实。属实者,病程短,呈发作性,易因情志过激而诱发。属虚者,病程长,反复持续发作,烦劳加剧,头昏眩晕,两目干涩,视物模糊。

3.辨痉、抽搐

痉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抽搐,亦称瘈疭,指肢体抽动。瘈为筋脉拘急,疭为筋脉弛纵。抽搐既可单独为病,亦可为痉证症状之一,两者有一定的联系。辨证需分虚实。实证多为热动肝风所致,可见高热神昏,颈项强直,肢体抽动,甚则角弓反张,摇头戴眼等。虚证多为阴虚风动,时时发痉,手足蠕动,或微抽搐,四肢麻木。

4.辨麻木

麻指皮肤感觉异常,非痛非痒,如虫蚁行,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木指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不痛不痒,按之不知,掐之不觉。一般而言,麻属气血不运,木为顽痰死血。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则肢体麻木;肝风夹痰瘀阻于经脉,则肢体木而不仁。

5.辨昏厥

昏厥是指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证。辨证应分虚实。实证多因气血上逆或痰随气升所致,虚证多为气血亏虚不能上承所致。

6.辨黄疸·:

黄疸是以面目及全身皮肤发黄为特征,因湿邪阻滞肝胆,胆汁外溢,泛于肌肤所致。可分为阴黄与阳黄两证。阳黄湿热证,肤目鲜黄如橘子色,伴小便黄赤,身热,苔黄腻,脉象濡数;阴黄寒湿证,面目肌肤晦黄如烟熏,身热不著,伴便溏,苔白腻,脉濡缓。

7.辨胁痛

两胁为肝之分野,故胁痛多属于肝。一般偏于实证为多,有气滞、血瘀、肝火等不同;虚证则为肝阴不足。

8.辨症瘕、积聚

症积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或胀或痛,固定不移的病证。病在血分,皆因气滞血瘀;所致。辨证有湿热、寒湿、痰瘀之不同。

9.辨鼓胀:

鼓胀是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多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标实者当辨气、血、水的偏盛,本虚当辨阴虚与阳虚之不同。

三、治疗原则

实证治宜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平肝熄风;虚证治宜用滋阴潜阳、养血柔肝、养血祛风等法。若兼见它脏症状时,分别标本主次,兼顾治疗。

四、证治分类

(一)实证

1.肝气郁结

情绪抑郁不畅,胁肋胀痛,甚则涉及腰背肩胛等处,或胸闷,咽部有异物感,嗳气泛恶,纳食减少,或乳房胀痛有核,少腹痛等。舌苔薄白,脉细弦。

治法:疏肝理气。

例方:柴胡疏肝饮加减。

2.肝火上炎

头痛眩晕,额部跳痛,耳鸣,面红目赤,急躁多怒,口干口苦,胁痛如灼,呕吐黄苦水,甚或吐血、衄血,大便干结或秘。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例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3.肝风内动

头痛眩晕,痛如抽掣,甚或口眼歪斜,肢麻震颤,或舌强,舌体偏斜抖动,言语不清,甚则猝然昏倒,手足抽搐或拘急。舌红苔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

例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二)虚证

1.肝阴(血)不足

头痛眩晕,面部烘热,两目干涩,雀目夜盲,肢麻肉晌,虚烦不寐,口干。舌红少苔,脉细弦。

治法:养血柔肝。

例方:归芍地黄汤加减。。

2.血燥生风

皮肤干燥,瘙痒脱屑,瘾疹时发,肢体麻木,甚则爪甲枯槁,毛发脱落。

治法:养血祛风。

例方:当归饮子加减。

(三)兼证

1.肝肾阴虚

眩晕耳鸣,两目干涩,颧红咽干,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治法:滋养肝肾。

例方:杞菊地黄汤加减。

2.心肝火旺

头痛,面红目赤,胁痛,性情急躁易怒,惊悸少寐,甚则精神失常,狂躁不安,语无伦次。舌尖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心泻肝。

例方:龙胆泻肝汤、泻心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山栀、黄芩、黄连清泻心肝之火;泽泻、车前子、木通利湿而引气火

下行;生地、当归养阴和血;代赭石、磁石镇心而降逆。

3.肝胃不和

胁肋胀痛,脘部满闷隐痛,纳少,嗳气吞酸,呕吐或嘈杂,吐苦水,舌苔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

例方:四逆散合左金丸。

4.土败木贼

腹大胀满,形如蛙腹,撑胀不甚,胸闷纳呆,胁下胀痛,小便短少,大便易溏,或见下肢浮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弦。

治法:补脾柔肝,行气利水。

例方:归芍六君汤、五苓散加减。

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肾阳是其它脏腑阴阳的根本,为生命活动之根。人之生长、发育、

生殖、衰老,均关系到肾,因此肾病本质多属于虚。

【脏象与病能】

一、藏精

二、主水

人体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密切相关,但肾为水脏,主津液,是调节水液代谢的主要脏器。

三、主骨,生髓,充脑。

四、主纳气

五、开窍于耳

耳的听觉灵敏与否,与肾的精气盈亏密切相关。

【辨证论治】

一、辨证原则

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故肾病有虚证和本虚标实证之分。虚证辨证应辨别阴虚还是阳虚,阳虚包括肾气虚弱、肾阳不振、肾不纳气,阴虚为肾阴(精)亏虚。本虚标实证则有肾虚水泛、阴虚火旺等。

二、辨主症

1,辨腰膝酸痛

2.辨耳鸣、耳聋、眩晕。

3,辨阳痿、遗精、月经失常

4.辨淋浊、尿血

5.辨小便异常

肾司二便,尿量的多少以及排尿的畅通与否,均由肾的气化功能调节主持。肾阳主开,肾阴主合,阴阳开合协调,则排尿正常。

6.辨水肿

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全身浮肿者,称为水肿。。

三、治疗原则

一般来说,肾病以虚证为多,按照“虚者补之”的原则,当以补肾为主。必要时可以泻实为主。

四、证治分类

(一)虚证

1.肾气虚弱

腰膝酸软,耳鸣重听,眩晕健忘,溺有余沥,小便频数或失禁,遗精,女子带下稀白,面色咣白,气短乏力。舌质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肾益气。

例方:大补元煎加减。

2.肾阳不振

腰膝酸冷,尿少,肢体浮肿,或夜尿频多色清,畏寒肢冷,面色咣白,头昏耳鸣,阳痿滑精,黎明腹泻,便溏。舌淡胖嫩,苔白润,脉沉细。

治法:温补肾阳。

例方: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

3.肾不纳气

少气不足以息,动则喘甚,或喘而汗出,小便不禁,或见胸闷心悸。舌苔淡白,脉虚弱。

治法:补肾纳气。

例方:人参胡桃汤、参蛤散加减。

4.肾阴(精)亏虚

形体羸瘦,头昏健忘,失眠,梦遗,耳鸣耳聋,腰腿酸软,男子精少,女子经闭,低热虚烦,尿浊或尿多如脂。舌红少苔,脉来细数。

治法:滋养肾阴。

例方: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加减。

(二)本虚标实证

1,肾虚水泛

全身浮肿,下肢尤甚,脐腹胀满,小便短少,或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心悸目眩,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沉滑。

治法:温肾利水。

例方:真武汤、济生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附子、桂枝、细辛温肾通阳,祛寒散邪;白术、茯苓健脾燥湿利水;生姜辛温散水消肿。

2,肾虚火旺

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虚烦少寐,头晕目眩,颧红唇赤,腰膝酸痛,口干咽燥,阳兴即遗,尿赤便秘。舌红苔少,脉来细数。

治法:滋肾(阴)降火。

例方:知柏八味丸、大补阴丸加减。。

常用药:黄柏、知母苦寒坚阴,清泄相火;熟地、山萸肉、山药填补肾阴;龟板滋阴潜阳,益肾壮骨;猪脊髓益精补髓。

胆附于肝,其经脉属胆络肝,两者相为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决断,贮藏和传送

胆汁,泄注于胃肠,协助水谷的消化。

【辨证论治】

一、辨治原则

胆病的辨证治疗须分虚实。虚证为胆气虚怯,治以补益;实证以湿热为主,治以清利。虚实相兼者,分别主次,兼顾治疗。

二、证治分类

1.胆虚证

胆怯易惊,精神恍惚,眩晕呕吐,口苦,胸闷,痰多。舌苔白滑,脉小弦或细滑。

治法:靖胆化痰。

例方:安神定志丸合温胆汤加减。

2.胆实证

胁痛时发,或突发剧痛,胸脘烦闷,呕恶频频,泛吐酸苦黄水,口干苦,伴寒热往来,目黄,身黄,尿黄,黄色鲜明。舌红,苔黄腻,脉濡滑而数。

治法:清泄胆热。

例方:蒿芩清胆汤加减。

胃的主要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性宜降,喜润恶燥。。

【辨证论治】

一、辨治原则

胃病的辨证,首辨胃痛、痞满、呕吐、呃逆等主症,分别寒、热、虚、实的不同。其治疗原则应以理气和胃,滋润胃阴(与脾相对而言),和降胃气为主。

二、证治分类

(一)胃热证

胃脘阵痛,痛势急迫,心中烦热,嘈杂易饥,吞酸呕吐,甚或食人即吐,或伴呕血,口渴,喜冷饮,或口臭,牙龈肿痛糜烂,便秘。舌苔黄,脉数。

治法:清胃泻火。

例方:清胃散加减。

(二)胃寒证

胃痛绵绵,泛吐清水,或脘胀疼痛,持续不已,感寒或饮冷后加重,怕冷喜热,得温稍舒,或见呃逆。舌苔薄白而滑,脉来沉弦。

治法:温胃散寒。

例方:温胃饮加减。

(三)胃实证

脘腹胀痛拒按,呕吐酸腐,嗳气泛酸,或口臭龈肿,大便不爽,厌食。舌苔厚腻,脉濡而滑。

治法:消食导滞。

例方:保和丸加减。

(四)胃虚证

1.胃气虚寒

胃脘隐痛,饥饿时明显,食后减轻,喜温喜按,多食则不易消化,泛吐清水,大便溏软。舌淡苔白,脉细软无力。

治法:温胃建中。

例方:黄芪建中汤加减。

2.胃阴不足

脘部灼痛,嘈杂似饥,或杳不思谷,稍食即胀,干呕恶心,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形体消瘦。舌淡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

例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大肠、小肠

小肠的功能,一为受盛、化物;二为分清泌浊。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排出体外。

【辨证论治】

一、辨治原则

小肠、大肠病证的辨证,以虚实为纲。实证多属寒、热、气、瘀;虚证以虚寒为主。治疗分别采用温通、清热、理气、通瘀、泻下通腑、固肠、润燥等法。

二、证治分类

(一)实证

1.湿热滞留

腹痛,腹泻,大便溏黏,有热臭气味,或便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或伴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

例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2.腑实热结

大便干结不通,小便短赤,身热心烦,甚或谵语,腹胀腹满而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燥,脉沉实有力。

治法:通腑泻热。

例方:调胃承气汤、麻子仁丸加减。

3.瘀热阻滞

腹痛拒按,或局限于右下腹,便秘或腹泻,或有发热。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化瘀通腑。

例方: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4.寒邪内蕴

肠鸣辘辘,脐腹冷痛且胀,得温则舒,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缓或

迟。

治法:温肠散寒。

例方:香砂平胃散加减。

5.小肠实热

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小便灼热刺痛,或见尿血。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心导热。

例方:导赤散加减。

6.小肠气滞

小腹疼痛如绞,腹胀肠鸣,得矢气稍舒,或疼痛连及睾丸、腰胯等处,坠重不舒,行走不便,或在胯腹部(腹股沟)有软的肿块突起,甚则一侧阴囊肿胀,或睾丸偏坠,形寒怯冷。舌苔白滑,脉沉弦。

治法:行气散结。

例方:天台乌药散加减。

(二)虚证

1.虚寒滑脱

久泻久痢,滑脱不禁,延久不已,甚则脱肛,小腹隐痛,肠鸣,喜按喜温,四肢不温,倦怠乏力。

治法:涩肠固脱。

例方:真人养脏汤加减。

2.津枯肠燥

大便秘结干燥,艰于排出,数日一行,或口臭,咽燥,头昏,腹胀。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

治法:润肠通便。

例方:润肠丸加减。

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其经脉络肾,与肾相通,互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为贮藏尿液和排出小便,而这些功能有赖肾的气化作用,故膀胱病变每与肾脏密切相关。

【辨证论治】

一、辨治原则

膀胱病证,有虚有实。实证多由于湿热,治宜清利湿热为主;虚证常见寒象,每与肾虚并见,治宜温肾固摄;若肾虚而膀胱有热者,则属虚实夹杂,治当益肾清利,分别主次,虚实同治。

二、证治分类:

1.膀胱实(湿)热

尿频尿急,尿道灼热涩痛,小腹胀满,小溲不利,或点滴不畅,甚则癃闭不通,尿色深黄,混浊,或伴脓血、砂石。舌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利湿热。

例方:八正散加减。

2.膀胱虚寒

小便频数清长,或不禁,尿有余沥,遗尿,尿浊,甚或小便不爽,排出无力。舌润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固摄。

例方:桑螵蛸散加减。

第五节气血津液病证辨治概要

气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其功用概括起来有五,即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气化作用、固摄作用。

血循行于脉道,是人体基本物质之一。血的主要功能是充养全身,使脏腑、四肢、九窍能各司其职。

气对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的作用;血对气有濡养和运载的功能。

津的作用是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液的作用是滑润关节、补益脑髓、溉濡耳目口鼻。津无固定之所,液有固定之所,津在表,质清而稀;液在里,质浊而稠。津液的代谢失常主要表现为津液的亏损不足和津液的输布障碍、停滞贮留体内两大方面。津液不足属于燥证范畴,而津液输布障碍则形成痰证与饮证,故本节主要着眼于痰病和饮病的讨论。

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气能生津,津能化气,气能摄津,津能化血,血含津液,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辨证论治】

一、气病

气的病变很多,临床辨证当分虚、实。虚证为气虚、气陷、气脱;实证为气滞、气逆。虚者治以补气、升提、固脱;实者治以理气、降逆。

1.气虚

症状: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不思饮食,大便溏软,舌淡胖有齿痕,脉虚无力。

病机:饮食劳倦,久病失养,或年老体衰,或素体禀赋不足,脏腑机能衰退,元气亏虚而致。

治法:益气补中。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

2.气陷

症状: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头目昏眩,脘腹坠胀,纳谷不香,或内脏下垂,或久泻久利,或脱肛、阴挺,或月经量多,或带下绵绵不断,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病机:脏腑虚损,中气下陷,升举无力。

治法:益气升提。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3.气脱

症状:气息微弱,神志淡漠,面色灰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舌质白润,脉微欲绝。

病机:脏腑衰极,阴竭阳亡,元气欲脱。

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减。

4.气滞

症状:脘胁胀痛,攻窜不定,时轻时重,嗳气,或腹痛腹胀,矢气则胀满减轻,其病情常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苔薄,脉弦。

病机:肝失条达,气机郁滞。

治法:行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5,气逆

症状:肺气不降则咳嗽喘逆;胃失和降而嗳气呃逆,呕吐恶心;肝气升发太过而头痛,眩晕,咳呛胁痛,咽中如窒。

病机:或痰壅于肺,肺气不降;或病邪犯胃,胃气上逆;或肝失条达,肝气上逆。

治法:属肺者,降气化痰;属胃者,降逆和胃;属肝者,镇逆平肝。

方药:

肺气上逆者,用苏子降气汤。

胃气上逆者,用旋覆代赭汤。

肝气上逆者,用五磨饮子、四七汤。

二、血病

血的病证较多,一般可概括为血虚、血热、血寒、血瘀、血溢五种。除血虚外,血热、血寒、血瘀属实,血溢有虚有实。虚者当补血养血,实者当凉血、散寒、化瘀。

1.血虚

症状:头晕目花,心悸少寐,四肢发麻,唇爪无华,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脉细无力。

病机:血虚不荣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失养。

治法:补血养血。

方药:四物汤加味。。

2.血热

症状:身热,神昏谵语,烦扰不安,口渴,吐、衄、下血,斑疹紫黑,面红目赤,舌红绛起刺,脉细数。

病机:火热炽盛,入营动血。

治法:凉血清热。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

3.血寒

症状:手足厥冷,口唇皮肤青紫,筋脉拘急,肢体麻木,腹中冷痛,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脉沉紧。

病机:血为寒凝,运行不畅。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方药:当归四逆汤或温经汤。

4.血瘀.

症状:痛处固定不移,或刺痛拒按,或血瘀积而不散,结成肿块(如肝脾肿大、腹腔肿块、肠覃、石瘕等),面色黧黑,肌肤甲错,或有紫斑,或红痣赤缕等。如瘀血乘心,扰乱心神,又可出现谵语、发狂等。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

病机:血行不畅,停滞为瘀。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

5.血溢

症状:凡血溢脉外,即谓血溢。阳络伤的临床表现为咳血、吐血、鼻衄、齿衄和肌衄之类;阴络伤的表现为便血、尿血、月经量多等。

病机:火热迫血妄行,或阴虚火旺,灼伤血络,络伤而溢,或气虚不能摄血,溢出脉外。

治法:总的法则,出血者宜止血,但应辨证求因。血热妄行者,宜清热凉血;阴虚火旺者,则滋阴降火而宁血;气不摄血者,宜补气摄血。

方药:

属于火热迫血妄行者,宜清热泻火,可用三黄泻心汤加味。。

属于阴虚火旺者,宜用茜根散。。

属于气虚失摄者,宜用归脾汤。

附气血合病

气血合病的辨证,应分清虚实。虚证有气血亏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实证有气滞血瘀等。

1.气血亏虚.

症状:短气懒言,四肢倦怠,自汗少寐,心悸怔忡,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纳谷较差,舌淡或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病机:多因久病气血耗伤,或慢性失血而致气血双亏,脏腑失养。

治法:补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本方补益气血,治气血两虚所致的病证。

2。气随血脱

症状:出血量多,面色咣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神情淡漠,甚则昏厥,脉微细欲绝,或见芤脉。

病机:血脱而气无所依,随血欲脱。

治法:补气固脱。

方药:独参汤。

3.气滞血瘀

症状:胸胁胀满疼痛,或头痛、腹痛,其痛如刺,痛处固定,疼痛持续,或腹部有痞块,刺痛拒按,舌暗红,有紫气或瘀斑,脉细涩。

病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

方药:血府逐瘀汤。本方功能理气活血通络,治气滞血瘀而致胸胁疼痛,痛如针刺等症。

三、痰病

痰是体内水津不归正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疾病的病理因素之一。

痰的形成途径,概而言之有四:①外感六淫,阻碍气化,津液凝结为痰;②七情内伤,郁结不畅,气不布津,液聚为痰;③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醴,积湿生痰;④劳欲体虚,脾肾亏虚,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变为痰浊。

痰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肺气郁滞,治节无权,则津液停聚而成痰。若火衰水亏,蒸化无权,津液亦可转化为痰。此外,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津液亦可停滞而成痰。

由于痰的成因不同,在性质上有湿、燥、热、寒、风、气、郁等多种。

痰的临床表现颇为复杂,约言之有三:①痰涎:指排出于体外的液体物质,如咳嗽咯痰。②痰核、痰块:指凝集于躯体局部,呈有形之粒块状物。③痰征:指流注于内脏或经络之间,主要症状上表现痰象,如关节疼痛,拘挛麻木,精神失常等。

痰的病证以本虚标实为多见。辨证应掌握脏腑虚实,标本缓急。急则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为基本大法。根据痰的性质,采用不同法则:热痰宜清之,寒痰宜温之,燥痰宜润之,湿痰宜燥之,风痰宜散之,郁痰宜开之,顽痰宜软之。缓则求其本,治在肺、脾、肾。

1.痰阻于肺

症状:咳嗽痰多色白,易于咯出,或伴有气急喘促,喉间痰鸣有呀呷之声,或伴有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或濡。

病机:肺失宣肃,聚津为痰。

治法:利肺化痰。

方药:止嗽散。本方止咳化痰,治外感咳嗽,咯痰不爽者。。

2.痰蒙心窍

症状:神识昏糊,或昏倒于地,不省人事,咽喉痰鸣,或胸闷心痛,苔白腻,脉缓。

病机:痰蒙心窍,神明失用。

治法:开窍化痰。

方药:导痰汤合苏合香丸。前方功亏化痰,治痰浊内壅,头昏目眩,胸膈痞塞,喘嗽痰多等症;后方功专温通开窍,治寒痰内闭心窍,神志不清等症。

3.痰蕴脾胃

症状:脘痞纳少,纳谷欠香,伴恶心呕吐,倦怠无力,苔白腻,舌质胖淡,脉濡缓。

病机:脾失健运,痰浊内生。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本方健脾醒胃,化痰和中。

4.痰郁于肝

症状:咽中似有物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胸胁隐痛,嗳气频频,易怒善郁,苔薄腻,脉弦滑。

病机:肝肺气郁,痰气阻滞。

治法:解郁化痰。

方药:四七汤。本方理气解郁,化痰开结,治痰气交阻,胸闷咽塞等症。

5,痰动于肾

症状:喘逆气短,咳唾痰沫,或遍身浮肿,形体畏寒,腰膝冷痛,尿频,五更泄泻,舌淡无华,脉沉细。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舌红少苔,脉象弦数。

病机:肾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为痰。

治法:补肾化痰。

方药:阳虚用济生肾气丸。 阴虚用金水六君煎。

6.痰留胸胁

症状:胸闷如窒,痛引后背,咳嗽气逆,痰多粘腻色白,苔浊腻,脉濡缓。

病机;痰浊壅塞,胸阳痹阻。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降逆。

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本方功能豁痰开痹散结,治胸痹证之痰浊痹阻胸阳者。

7.痰阻骨节、经络

症状:骨节酸痛,关节肿胀,肢体麻木不仁,苔白腻,脉弦滑。

病机:痰浊流窜,气机阻滞。

方药:指迷茯苓丸。本方燥湿行气,化痰软坚,治顽痰入络,臂痛麻木。

8.痰气互结

症状:颈部肿块,按之坚硬,历久不消,或伴有胸胁胀痛,急躁易怒,苔薄腻,脉弦滑。

病机:气机郁滞,聚而成痰。

治法:理气化痰,软坚散结。

方药:四海舒郁丸、海藻玉壶汤。前方重在理气解郁化痰;后方以化痰软坚散结为主。

四、饮病

饮是指脏腑功能失调,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体内某些部位的病理产物,并常可转为致病因素。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列有专篇,还作了具体分类,谓:“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肺气不及输布,水津停滞,积而成饮;中阳被遏,脾失健运,津液停聚而为痰饮;脾肾阳虚,水津失于输化,停而为饮。

饮病辨证,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证。并应根据饮停部位、症状特点,分别虚实主次。治疗原则以温化为主,正虚者宜补,邪实者当攻。

1.水饮壅盛

症状:脘腹坚满胀痛,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咳唾胸胁引痛,或喘咳不能平卧,舌苔白或腻,脉沉弦或弦滑。

病机:饮留肠胃,支撑胸肺。

治法:攻逐水饮。

方药:已椒苈黄丸、十枣汤加减。两方均可逐水祛饮。前方用于水饮在肠,饮郁化热,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后方用于饮停胸胁,咳唾引痛,胸闷气急。

2.脾肾阳虚

症状:喘促,动则为甚,气短,或咳而气怯,痰多,胸闷,胃部痞痛,呕吐清水,背寒,大便或溏,头昏,心慌,足跗浮肿,舌苔白滑,舌体胖大,脉沉细而滑。

病机:脾阳不运,肾阳衰微,阳虚饮停。

治法:温阳化饮。

方药: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加减。两方均能温阳化饮,但前方补肾,后方温脾,主治有异。

第二节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

【概述】

一.六气和六淫的基本概念

六气: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统称为“六气”。

六淫:“淫”是淫乱、太过的意思。在异常情况下,如气候突变,或人体抵抗力下降,机体不能及时应变,六气就成为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统称为六淫病邪。

二.六淫的致病特点

1.六淫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如夏季多暑病;冬季多寒病;秋季多燥病,然早秋燠热,感邪多发温燥,而晚秋清凉,感邪多发为凉燥。

2.由于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以及人体的个体差异,虽在同一季节里,也可感受不同的病邪而发生不同的疾病。

如夏令虽多发暑病,但如素体阳虚,又贪凉饮冷,也可发生寒病(古人称之为“阴暑”)。

3.六淫致病,既可以是单一的,更多是混合的,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类。

4.六淫之邪侵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转化,如寒可郁而化热,温热可以化燥等。

所以,对于外感六淫病证辨证时必须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审证求因,然后确立治法,选方用药。

【辨证论治】

一、风

风为六淫之首,虽为春令主气,但四季皆有。一般外感为病,常以风为先驱,其它邪气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热、风温、风燥之类。故《素问·骨空论》云:“风为百病之始。”《素问·风论》云:“风着,百病之长也。”

风邪的致病特点有四:

1.风性轻扬:易于侵犯人体的上部和肌表,故临床常见头痛,感冒等病证。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2.风性疏泄:其侵袭人体,可使肌腠开泄,故多见恶风,自汗等症状。

3.风性善动:其临床表现多见动摇不定,所谓:“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痉证的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即属于风。

4.风性善行而数变:其症多游走不定,变化迅速,如痹证中风邪偏盛的行痹,常见游走性关节肌肉疼痛等。


风寒

风热

风入经络

症状

恶寒,发热,无汗, 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稀。舌苔白润,脉浮而紧。

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头痛,咳嗽,痰粘或痰黄,鼻流浊涕,咽痛口渴,苔薄,舌边尖红,脉浮数。

肢体关节游走疼痛,或拘急不利,项强,口眼歪斜,甚则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舌苔薄白,脉浮弦

病机

风寒束表,肺卫不宣

风热袭表,肺失清肃

风邪入络,络脉痹阻

治法

疏风散寒

疏风清热

祛风通络

方药

荆防达表汤加减

桑菊饮或银翘散加减

防风汤,牵正散,玉真散等

加减

二、寒

寒为冬令主气,寒邪为冬令常见病因,但也可以在其它季节引起疾病。如盛夏贪凉,寒邪即可侵袭人体而发病,即前人所谓“阴暑”或“夏日伤寒”之类。寒邪的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由外而入,致病又有伤寒与中寒之别。寒邪伤肌表,卫阳被遏,称为伤寒,寒邪直中脏腑,导致阴盛阳伤,称为中寒。

2.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所谓“收引”是指寒邪入侵经络关节而致筋脉拘急,挛缩,伸曲困难,如痹证中的痛痹;或寒邪侵袭,使毛窍收缩,腠理闭塞,从而出现恶寒、无汗、头痛等症。此即《素问·举痛论》所说“寒则气收”。所谓“凝滞”是指凝结、阻滞之义。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如寒邪入侵人体,损伤阳气,使气血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胃痛、腹痛等痛证。


寒邪侵表

中寒

症状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身痛或骨节痉痛,痛处不移,得热痛减,遇冷痛剧,筋脉拘急不利。舌苔薄白,脉浮紧。

恶寒战栗,肢体冰冷,挛痛面青,咬牙,神志迟钝,昏迷僵直,呼吸缓慢,口鼻气冷,皮肤隐紫。舌苔白滑,脉象沉伏。

病机

寒邪伤表,肺卫不宣

寒邪直中,伤及阳气

治法

辛温发汗,散寒解表

助阳破阴,温里祛寒

方药

麻黄汤加减

四逆汤加味

三、暑

暑为夏令主气,系火热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得季节性,暑病多发于暑季。

暑邪致病特点有三: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善发散:暑邪致病可致人体阳气亢盛,腠理开泄,而致汗液过渡外泄,津伤气耗。

2.暑气通心:若暑热内犯心营,心神被扰,可出现高热昏迷,不醒人事等症。

3.暑多夹湿:由于盛夏时节,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湿热蒸腾,故常见暑热夹湿的症状。


中暑

暑热

暑湿

症状

头昏胀痛,胸闷,恶心欲吐,身热烦渴,短气,四肢无力,或皮肤干燥,色红而热,少汗或汗多肤冷,尿短赤,甚则突然昏倒,谵语,抽搐。舌干少津,脉细数无力。每发生于盛夏或高温作业。

入夏时常发热,肌肤灼热,汗少,或午后热甚,口渴引饮,食少,倦怠乏力。舌苔薄白或薄黄,舌质微红,

脉细数。

身热不扬,恶风少汗,胸闷腹胀,恶心,纳少,口苦粘或淡,大便溏薄,肢体酸困。舌苔腻,脉浮数。

病机

暑热蒙心,气阴两伤

暑热亢盛,耗气伤津

暑热夹湿,郁于肌表

治法

清暑生津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清暑化湿

方药

人参白虎汤加减

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藿香正气散加减

四、湿

湿是长夏(夏秋之交)的主气。湿病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伤于雾露,或水中作业,久居湿地等原因,使湿邪侵袭人体而引起。

湿邪致病特点有四:

1.湿为阴邪,粘滞固着,不易速去:故湿邪为病,往往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2.湿性重浊:⑴“重”即沉着,重着:湿邪困遏,阻滞气机的升降出入,清阳不升,上则为头重如裹,昏蒙眩晕;在中则胸脘痞闷,胃纳不香;湿滞经络则四肢沉重,倦怠乏力。

⑵“浊”即秽浊:湿邪伤阳,气化不利,易出现水湿浊秽的病证,症见面垢哆多,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混浊,妇女带下稠浊,舌苔垢腻等。

3.湿性趋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故湿邪为病,多见淋浊,带下,脚气,足肿等下部病证。但外湿伤人,又可与风邪相合,郁遏卫表,而致肢体酸重,肿痛。如湿毒浸淫肌肤,可出现多种皮肤病。

4.湿邪侵犯人体,最易伤害脾胃:因“脾恶湿”,湿盛则伤脾,故外湿与内湿有一定的联系,可以互为因果。


湿困卫表

湿滞经络

湿毒浸淫

症状

身热不甚,迁延缠绵,微恶风寒,汗少而粘,头痛如裹,肢体酸重疼痛,或兼见胸膈闷胀,脘痞泛恶,口中粘腻,大便稀溏,白色淡黄。舌苔白腻,脉浮数。

关节酸痛重着,固定不移,或腰膝关节漫肿,转侧曲伸不利,或下肢肿胀。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

皮肤疥癣,疮疖,疱疹,脚生湿气,局部瘙痒,流黄水或见尿浊,女子带下腥臭.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

湿邪困表,卫气被郁

湿邪袭络,留着关节

湿毒郁表,浸淫肌肤

治法

芳香化湿

祛湿通络

祛风通络

方药

藿朴夏苓汤加减

薏苡仁汤加减

二妙丸加味

五、燥

燥为秋令主气,故燥邪为病,多发生于气候干燥、湿度较低的秋季。外感燥邪有温燥和凉燥之别。

温燥:初秋有夏火之余气,燥与热合,出现类似风热的症状;

凉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合,出现类似风寒的症状。

燥邪的致病特点:既具有外感病临床表现的一般特征,又有燥邪上犯上焦肺经,耗伤津液的症状。


温燥

凉燥

症状

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咯痰不畅或痰中带血,口渴喜饮,唇干咽燥,心烦,大便干结。

舌红少苔,脉细数。

头痛鼻塞,恶寒发热,无汗,咽干唇燥,干咳痰少,痰质清稀。

舌干苔薄,脉象浮弦。

病机

燥邪袭肺肺津受伤

凉燥束表肺气不利

治法

清宣凉润

宣肺达表化痰润燥

方剂

桑杏汤加减

杏苏散加减

六.火

外感之火由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所致,火邪甚于温热,有“温为热之渐,火乃热之极”说法。而风、寒、暑、湿、燥入里皆可化火,称为“五气化火”,如四时感邪,春伤风,夏伤暑,长夏伤湿,秋伤燥,冬伤寒,蕴结不解,均可化火。

火邪的致病特点有三:

1.火为阳邪,发病急骤,变化较多,病势较重,表现为热证,,实证且最易耗伤阴津:可见高热面赤,口渴引饮,烦躁不寐。

2.火性阳热,易生风动血:如火热燔灼肝经,耗伤阴液,使筋脉失养,而致肝风内动,称热极生风,可见高热,抽搐,项强,角弓反张等症状;火热太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可引起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咯血等。

3.火性燥动,可扰乱神明:如内陷心包可见神昏谵妄、不省人事等症;火热内扰,心神失守,可出现烦躁不安等精神失常症状。


火热炽盛

症状

高热烦躁,面目红赤,气粗,口渴饮冷,口臭,便秘,溲赤,斑疹吐衄,或神昏谵语,直视,痉厥。舌色红绛,舌苔黄腻,或燥黄起刺,脉滑数或脉实

病机

火热壅盛,充斥三焦

治法

泄火解毒

方药

黄连解毒汤加减

第三节 内生五气病证辨治概要

[概述]

一.内生五气的概念:

内生五气,是指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在疾病过程中由于人体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

二.内生五气与外感六淫的异同点:

相同点——两者均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

不同点——前者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人体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所产生。

后者是在异常情况下,如气候突变,或人体抵抗力下降,机体不能及时应变,六气就成为外感病的致病因素。

总之,两者临床表现虽多相似之处,却有本质差异。

[辨证论治]

一、内风

1.病因病机:内风主要是肝经病变的一类证候表现,肝为风木之脏,主藏血,主筋。肝病则风从内生,称为“肝风内动”。

2.临床表现:常夹痰火为患,若风、痰、火相互搏结,随气上逆,轻则头晕目眩,四肢麻木,抽搐或震颤,重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3.病理属性:分虚、实两端。属虚者为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或水不涵木,以致虚风内动;属实者为肝阳化风,或热极生风。但虚实每多兼夹,因阳亢与阴虚可以互为因果,引起内风。


肝阳化风

热极热风

阴虚风动

症状

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肌肉瞤动,震颤,或头痛如掣,语言不利,步履不实,面赤,甚则突然昏仆,口眼歪斜,不省人事。舌红苔薄,脉弦。

壮热如焚,头痛,两目上视,项强,甚则角弓反张,神志不清。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颜面潮红,精神疲倦,手足心热,四肢瘈疭,肌肉瞤动,口干舌燥。舌红绛,少苔,脉大无力

病机

肝阳上旋,阳亢化风

邪热亢盛,伤及营血,内陷心肝,煽动内风

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治法

平肝息风潜阳

清热凉肝息风

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方药

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加减

羚羊钩藤汤加减

大定风珠,补肝汤加减

二、内寒

1.病因病机:机体阳气不足,寒从内生的一种表现,由脾肾阳虚而生,属虚证,故又称为“虚寒”。其中尤以肾阳虚衰为主,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2.病变脏腑: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其运化功能的发挥,主要赖肾阳的温煦。若肾阳亏虚,命门之火衰微,则“釜底无薪”,脾阳亦不能健运,表现为脾肾阳虚的证候。


阴寒内盛

脾肾阳虚

症状

形寒怕冷,四末不温,甚则四肢逆冷,呕吐清水,或腹中冷痛,下利清谷,或呼吸缓慢,口鼻气冷,或神志迟钝,面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细。

面色苍白,腰膝酸冷,或呕恶频作,脘腹冷痛,畏寒喜暖,或五更泄泻,小便清长。舌淡胖,边有齿印,脉沉细无力。

病机

阴寒内盛,阳气虚衰

脾肾阳虚,阴寒凝结

治法

助阳祛寒

温补脾肾

方药

四逆汤加减

附子理中汤加减

三、内湿

1.病因病机及病变脏腑:内湿是指内生之湿,与脾有密切关系。内湿的形成,多因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或因饮食失节,恣食生冷,过食肥甘,纵饮酗酒;或饥饱不节,内伤脾胃,以致脾的运化、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聚而成湿,且可随病因及体质的不同,而有寒化、热化之分。

2.病理因素: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内湿与外湿虽有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有常相互影响。外湿发病,多犯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湿从内生;而脾失健运,又容易招致外湿的侵袭。

3.病理特点:内湿与外湿在病理特点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如黏滞而固着,不易速去,湿性重浊、趋下等。但内湿黏腻,更易阻滞气机,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

4.临床表现:湿郁化热,或湿热内生,则可形成湿热证候。由于湿热阻滞的部位不同,因而出现不同的病证。

⑴湿热蕴结胸膈,上蒸于口,可见口舌生疮、糜烂,或口干口苦等。

⑵湿热郁结肝胆,胆汁泛滥肌肤,可发为黄疸。

⑶湿热阻滞大肠,清浊不分或肠络受损者,可出现泄泻与痢疾。

⑷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可出现淋浊、尿血。

⑸湿热损伤冲任,女子可见赤白带下。


寒湿中阻

湿热内蕴

脾虚湿困

症状

脘腹痞满作胀,或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或头重如裹,身重或肿,或腹痛,肠鸣,泄泻。苔白腻,脉濡缓。

发热,倦怠,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胁痛,口苦,口黏口渴而不欲饮水,大便泻利,小便短赤,频急,疼痛,或见目睛、肌肤黄染,周身瘙痒。舌苔黄腻,脉濡数。

面色萎黄不华,神疲乏力,脘腹胀满,纳谷欠香,多食则胀,大便溏软,甚或濡泻肢体困重。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濡数。

病机

寒湿内郁,困遏脾运

湿热蕴中,脾胃气滞

脾虚不运,湿邪内停

治法

温中化湿

清热化湿

健脾化湿

方药

胃苓汤,实脾饮加减

甘露消毒丹加减

香纱六君子汤加减

四、内燥

1.病因:是津液耗伤的一种表现,多由热盛津伤,或汗、吐、下后伤亡津液,或失血过多,或久病精血内夺等原因引起。

2.病机及病变脏腑:主要病机是津液耗伤,阴血亏耗,病变可涉及肺、胃、肝、肾。

3.临床表现:以口咽干燥,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大便干结等津伤血少的症状为主,故又称为“津亏”或“血燥”。


肺胃津伤

肝肾阴亏

症状

时发低热,干咳无痰,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或耳鸣耳聋,或五心烦热,或腰脊酸软,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舌红少苔,脉沉细而数。

病机

燥伤肺胃,津液亏耗

肝肾不足,阴虚内热

治法

滋养肺胃,生津润燥

滋补肝肾,养阴润燥

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减

六味地黄丸加减

五、内火

1.病因病机:多由情志抑郁,劳伤过度,导致脏腑阴阳失调,内热炽盛而引起,称为“五志之火”。

2.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火多属心肝气郁化火,或胃热火盛,有火旺的一系列症状;虚火多为肺肾阴虚火旺,表现阴虚特点。但火旺每易伤阴,与阴虚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3.辨证要点:应以虚实为纲,结合脏腑病位,采取相应治法。


实火

虚火

症状

头痛,面红目赤,心烦燥怒,不寐,口苦口干,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吐衄出血,尿赤便秘。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数火弦数。

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或耳鸣耳聋,或五心烦热,或腰脊酸软,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舌红少苔,脉沉细而数。

病机

心肝火旺,胃热火盛

肺肾阴虚,虚火内灼

治法

清热泻火

滋阴降火

方药

泻心汤,龙胆泻肝汤加减

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丸加减

第四节 脏腑病证辨治概要

[概述]

脏腑病证的概念:

脏腑病证是指脏腑在发生病理变化时反映于临床的症状和体征。由于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所不同,故表现的病证也多种多样。根据各个脏腑不同的生理病理辨析病证,这就是脏腑辩证。脏腑辩证是辨证论治的核心。

[脏象与病能]

一.主气

1.司呼吸,开窍于鼻:肺为宗气出入之所,气机升降之枢,吸入清气,呼出浊气。肺气通于鼻,肺气不利,升降失司,则可出现咳嗽,气喘,鼻塞流涕,嗅觉不利等症。

2.司声音:肺为:“声音之门“,与喉相连,声由气而发,病则声音失常,发为失音。

3.合皮毛而卫外:肺主一身之表,调节卫气,输布阳气于体表皮毛,煦泽肌肤以卫外。若肺卫调节失常,卫外功能减退,可出现自汗,易于感冒,或皮肤憔悴,干槁等。

二.通调水道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宣发、肃降则能布散津液,下输肾与膀胱。如通调失常,水液停滞,可发为痰饮、水肿等症。

三.主治节

肺气能辅佐心脏,治理调节血脉的营运,百脉皆朝会于肺。若肺气不利,治节失常,气病及血,心气虚弱,血脉不利,可见咳血,紫绀,心悸肢肿等症。

[辨证论治]

一.辨证原则

肺系疾病的辨证应分虚实。虚证有阴虚、气虚、气阴两虚;实证有风、寒、热、痰、饮、瘀等证。

二.辨主症

1.辨咳嗽


暴咳

久咳

病机

邪郁阻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作

病程短,外感所致,每多夹有表证。一般分风寒风热等不同证型。

病程长,内伤所致,多伴它脏形证,常因感受外邪发作或加重。一般可分痰湿、气火、阴虚、气虚等不同证型。

2.辨喘


实喘

虚喘

病机

肺气升降出入失常

由外邪、痰浊壅肺,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呈急性发作,呼吸深长有力,气粗声高,脉数有力。

由于久病体虚,精气损伤,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所致。病程迁延不已,病情时轻时重,呼吸短浅难续,气怯声低,脉来微弱

3.辨痰


外感之痰

内伤之痰

病机

肺气失于敷布,津液停聚而成


病程短,多伴表证,有风寒、风热、痰热、风燥等不同。

多属久病,反复缠绵,有肝火、脾湿、寒饮、阴虚之别。

4.辨咳血


实热证者

虚者

病机

火盛伤络,络损血溢,火阴虚火旺,灼伤肺络所致


咳痰带血,血色深红,或咯血量多。

常为阴虚所致,症见干咳痰少,痰中带血,血色鲜红,时作时止。

.辨失音


暴咳

久咳

定义

语声嘶哑,或喑而不能出声者为失声

病机

属外感时邪阻遏肺气,会厌开合不利所致。多为猝发,亦称为“暴喑”。常伴有风寒、风热表证

属内伤,因阴精内耗,咽喉、声道失于滋润,以致发音不利。大多由渐而成,又称为“久喑”。

三.治疗原则

肺实者,宜疏痰驱邪利气。偏于寒者宜温宣,偏于热者宜清肃。肺虚者,应辨其阴虚、气虚而培补之。阴虚者,补气养肺;气虚者,补益肺气;气阴两虚者,治当兼顾。

二.证治分类

㈠虚证


肺气亏虚

肺阴亏耗

气阴两伤

症状

咳嗽气短,痰涎清稀,倦怠懒言,声低气怯,面色苍白,自汗恶风。舌淡苔白,脉细弱

呛咳气逆,痰少质黏,痰中带血,口干咽痛,发音嘶哑,午后颧红,潮热盗汗,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喘促短气,咳呛痰少,质黏,烦热口干。舌红苔剥,脉细兼数

治法

补肺益气

滋养肺阴

益气养阴润肺

方药

补肺汤加减

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加减

生脉饮加减

<

㈡实证


症状

治法

方药

风寒

束表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节酸楚,鼻塞流涕,或咳嗽频频,气急喘促,咳痰稀白痰粘量多。舌苔薄白,脉浮而紧。

疏风宣肺散寒

三拗汤、麻黄汤加减

风热

袭肺

发热汗出,鼻流浊涕,咳声洪亮,咳痰黄稠,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肃肺

桑菊饮、银翘散加减

风燥

伤肺

咳嗽痰少,或带血丝,咳时胸部隐痛,口干而渴,唇燥咽痛。舌质红,脉细数。

疏风清肺润燥

清燥救肺汤加减

痰湿

蕴肺

咳嗽反复发作,痰黏色白,稠厚量多,或胸闷气短。舌苔浊腻,脉濡缓或濡滑

健脾燥湿化痰

二陈汤加减

痰热

郁肺

咳嗽气粗,痰黄质稠

量多,咯吐不爽,或有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痛著,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而腻,脉滑数

清热化痰肃肺

清金化痰汤加减

气火

犯肺

咳呛气逆,咳甚咯血,面赤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胸胁胀痛,口干且苦,。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清肺降火平肝

泻白散加减

寒饮

伏肺

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咳痰稀薄多沫,胸闷气短,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沉弦或沉紧

温肺化饮

小青龙汤加减

痰瘀

阻肺

咳嗽痰多,色白或黄,质稠,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胀,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心悸不宁,唇甲紫绀。舌质暗,或暗紫,苔腻或浊腻,脉结滑

涤痰祛瘀,泻肺平喘

千金苇茎汤加减

㈢兼证


肺脾气虚

肺肾阴虚

症状

咳嗽日久,气短,痰多稀白,面色晄白,倦怠无力,食少腹胀,大便溏,甚则面浮足肿

咳嗽气逆,动则气促,反复咯血,失音,口干,潮热,盗汗,遗精,腰酸腿软,形廋。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

补肺健脾益气

滋养肺肾,清降虚热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

百合固金汤加减

[脏象与病能]

一.主血脉

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脉为血液循行的隧道,营血行于脉道之中,全赖心气心阳的推动,使之周流全身,濡养机体。心病则可致血脉运行失畅,气血瘀阻,而出现心悸、怔忡、真心痛等。心主血脉的令一个表现为“其华在面”,故当心血不足时,则面白少华。

二.藏神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在正常情况下,心的气血旺盛,则精神充沛,思维敏捷;若心有病变时,则可导致精神神志异常,而出现失眠、健忘、昏迷、癫狂、痫,厥等病证,同时也可以引起其它脏腑功能活动的紊乱。

三.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故心病可反映在舌体和舌功能的异常。如色淡白无华,红绛少津,紫瘀不泽等变化,或舌体强硬,口舌糜烂肿痛等症,均与心的病变有关。

[辨证论治]

一.辨证原则

心病的辨证应分虚实。虚证有阳虚(包括气虚)和阴虚(包括血虚)两类,亦可阴阳两虚并见。实证为痰、火、水饮、瘀血等病邪的阻滞,也可相兼为病。

二.辨主症

1.辨心悸、怔忡


虚证

实证

病机

气血阴阳亏虚,不能濡养心脏,而致心神失宁

痰火、水饮、血瘀等邪导致心神不安

2.辨真心痛

此证由气血瘀滞,心脉痹阻不通所致。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但以实证为主。辨证应辨清寒邪、痰浊、瘀滞、阳虚的不同。

3.辨昏迷、虚脱

昏迷:是指意识消失,神志不清的症状,多属邪实闭证,可见于温热病。真心痛等疾患的严重阶段,临床应辨清热闭、痰闭、寒闭。

虚脱:表现为神志烦躁不安而意识尚清,面色苍白,四肢逆冷,大汗淋漓,呼吸短促,甚者神志昏昧不清,脉细微欲绝,多为阴阳衰竭,尤以亡阳为主。

4.辨水肿

由于心阳不振而致脾失转输,肾失蒸化,气不化水,水液内停而为饮,或泛溢于肢体形成水肿,其肿以下肢为甚,并可延及腹部,甚至全身皆肿,面唇紫绀,颈脉动,胸闷心慌,短气不足以息。

5.辨失眠、健忘

两症常相兼见。多因心脾两虚,心肾不交,或痰热上扰,导致阳不能入阴。

三.治疗原则

虚证分别用温阳、补气、滋阴、养血法。实证宜予清火、涤痰、化饮、行瘀法。若热陷心包者,当清心开窍。心神不安者,宜镇心安神。虚实夹杂,又须兼顾调治。

四.证治分类

㈠虚证

证型

症状

治法

方药

心气虚

心悸气短,动则为甚,自汗,面色晄白,神疲乏力,胸部闷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益气养心

养心汤加减

心阳虚

心悸而有空虚感,惕然而动,喘促阵发,面浮肢肿,形寒肢冷,或心痛暴作,脉来迟弱或结代。若阳虚欲脱,则可出现面色苍白,唇青肢厥,甚或汗出,脉沉细微欲绝等危象。

温补心阳

参附汤、四逆汤加减

心血虚

心悸怔忡,虽静卧亦不减轻,健忘,失眠多梦,面色晄白无华,头昏目眩,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或结代。

养血宁心

归脾汤加减

心阴虚

悸烦不宁,寐少梦多,惊惕不安,口干舌燥,或舌疮发,面赤升火,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脉来细数。

滋养心阴

天王补心汤加减

<

㈡实证

证型

症状

治法

方药

心火

炽盛

心悸阵作,烦热躁动不安,寐多恶梦,面赤目红,口干苦,喜凉饮,口舌糜烂肿痛,小便黄赤灼热。舌尖红绛,苔黄或起芒刺。脉数有力。

清心泻火

朱砂安神丸、导赤散加减

痰浊

痹阻

胸中窒闷而痛,或胸痛放射到肩背,咳喘,痰多,气短,形体偏胖。苔浊腻,脉滑

通阳泄浊,豁痰开窍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痰迷

心窍

神志呆钝,表情淡漠,神识失常,胡言乱语,哭笑无常,或呈现一时性昏厥,甚或昏迷。舌苔腻或黄腻,脉弦滑

豁痰开窍

温胆汤加减

心血

瘀阻

心悸,胸闷而痛,多为钝痛或绞痛,痛引肩背及臂臑内侧,口唇及指甲紫绀。舌质暗红,或见紫斑点,脉细涩,或三五不调,或促结

活血通脉

血府逐瘀汤加减

水饮

凌心

心悸,眩晕,胸闷,肢冷,尿少,下肢浮肿,咳喘,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弦滑

化饮(利水)宁心

苓桂术甘汤加味

热陷

心包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直视狂乱,面赤,斑疹,口渴。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清心开窍

安宫牛黄丸

<

㈢兼证

证型

症状

治法

方药

心脾

两虚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睡眠不熟或失眠,面色萎黄,精神疲倦,饮食减少,大便或溏,妇女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质淡红,脉细

补益心脾

归脾汤加减

心肾

不交

心悸健忘,虚烦少寐,颧红面赤,头晕目花,耳鸣,梦遗,腰退酸软,口干,舌质红脉细数。

交通心肾

交泰丸加味

【脏象与病能】

一.脾主运化

运化是指脾有运输和消化吸收的功能。其具体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方面。运化水谷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饮食入胃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转输供养全身。若脾失健运,则消化吸收功能失调,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形体消瘦,倦怠无力等症。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指脾将水谷中多余的水分转输到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而排泄于体外。若脾之运化失司,就会导致水液内停,形成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发生水肿。

二.脾主升清

 “升”指上升,是脾运动的特点。“清”是水谷精微和营养物质。所谓“升清”,是指脾能将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吸收后上输心肺,濡养脏腑经脉,四肢百骸。若脾虚不能升清,水谷精微失于输化,则气血乏源,产生头昏,神疲,乏力,腹胀,便溏,甚至发生内脏下垂,脱肛等症。

三.脾统血

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能使血行脉道之中。若脾气虚弱,统摄失常,可以导致出血,如便血,血尿,崩漏,紫癜等。

四.脾主肌肉,主四肢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肌肉组织,四肢都要依靠气血的濡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四肢活动有力,身体健壮。若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气血化源不足,则肌肉瘦弱,软弱无力,肢体倦怠,甚则发生痿软不用等症。

五.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能正常,则口味正常,食欲旺盛;反之,脾虚气弱,则口中乏味,食欲减退,甚则不思谷味。若脾经湿热交蒸,则口舌生疮,或口甜口黏。其华在唇者,脾气旺盛,气血充足,唇色红润;反之,则唇淡无华。

【辨证论治】

一.辨证原则

脾病辨证有虚,实,寒,热的不同。虚证主要有脾气虚,脾阳虚。实证有寒湿困脾,湿热蕴脾等。脾与湿的关系非常密切,脾虚可以生湿,湿盛可以导致脾虚,而为本虚标实之证。

二.辨主证

1.辨泄泻

症见: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或泻如水状。

病机:为脾运不健,肠腑传导失常。

病程有久暴之分,性质有虚实之别。

急性暴泻:多因湿盛伤脾,或食滞内停,伤及脾胃,水谷清浊难分,病属实证。

慢性久泻:多为脾虚生湿,健运无权,或在脾虚基础上肝气乘脾,或肾阳虚不能暖脾,难以腐熟水谷,病属虚证,或虚实夹杂。

2.辨脘腹痛

腹痛虽有虚实两类,但总以实证居多。


病因

症状

实证

寒邪,湿热,积滞,导致腹气通降失利,气血运行受阻所致

腹痛来势急剧,痛时拒按

虚证

脏气虚寒,气血不能温养所致

腹部绵绵作痛,痛时喜按

3.辨便秘


病因

病机

便秘

脾胃功能失常引起

脾胃燥热内结,或气滞不行,或因气虚传送无力,或因血虚肠道失濡,或因脾阳虚而阴寒凝结等。

三.治疗原则

虚证:可用温中祛寒,补中益气法;

实证:宜用清化湿热或温化寒湿法;或虚实夹杂,又当祛邪与补脾兼顾。

四.证治分类

(一)虚证


脾阳虚衰

脾气不足

症状

面色苍白,畏寒肢凉,腹胀有冷感,或泛吐清水,胃纳不佳,或纳后不易消化,喜热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苔淡白,脉来沉细。

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纳少便溏,久泻脱肛,四肢乏力,肌肉萎瘦,脘腹腰胯坠胀,或齿衄、吐衄、便血,妇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小便淋漓不尽,或尿混浊如米泔水。舌质淡,脉濡弱等

治法

温中健脾

补中益气

例方

理中汤加减

补中益气汤加减

(二)实证


寒湿困脾

湿热蕴脾

症状

胸闷口黏,纳谷不馨,脘腹痞胀,头昏身胀,泛恶呕吐,大便溏薄,皮肤晦暗发黄,四肢浮肿,小便短少。苔黄腻,脉濡数

肌肤黄染如橘色,两胁及脘腹作胀,食少厌油,恶心呕吐,口干苦,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黄赤短少,或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治法

燥湿运脾

清利湿热

例方

胃苓汤加减

茵陈汤合四苓散加减

(三)兼证


脾肾阳虚

肝脾不和

脾胃不和

症状

面色苍白,神倦,少气懒言,形寒肢冷,喜温,大便溏泻或黎明即泻,腹痛,下肢浮肿,或有腹水。舌苔淡白,脉沉迟而细。

胁胀或痛,纳少,嗳气,腹部胀满,肠鸣,泄泻,矢气多,性情急躁。苔薄白,脉弦数。

胃脘部饱闷发胀,隐痛,食少,食后不易消化,嗳气,甚则呕吐,腹胀,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细。

治法

温补脾肾

疏肝健脾

健脾和胃

例方

附子理中汤加减

逍遥散加减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脏象与病能】

一.肝主疏泄

表现有三:①是指肝具有调畅气机的功能。疏泄正常时,气血调畅,经络通利。若疏泄功能失常,可使肝气郁结,胁肋胀痛;或因疏泄升发太过,而致肝阳偏亢,头胀,目赤,易怒。②是指肝有疏土助运的功能。肝气能助胆汁泄注于胃肠而促进脾胃的消化。若疏泄失常,肝木乘土,则脾胃运化不健。③是指肝有调节情志活动的功能。疏泄功能正常,则心情爽朗,精神愉快,思维敏捷。若疏泄失常,则性情急躁,或优柔寡断,甚则发生脏燥、郁证、癫狂等疾患。此外,妇女的月经与肝气之疏泄功能有关,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二.肝藏血,主筋

肝藏血:肝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藏血,有利于维持人体阴阳平衡,使肝气冲和条达,勿使过亢而升腾,且对人体血量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肝的藏血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血虚证侯。

肝主筋:是指筋脉有赖肝血的濡养才能主持全身关节的曲伸转侧活动,故筋与肝密切相关。若肝血虚不能养筋,则发生肢体麻木,手足振颤,甚则去疭。

三.开窍于目

肝的经脉上连目系,故目的视力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濡养。

若肝血不足,则泪少,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甚或夜盲;

肝经风火上扰,则目赤痒痛,羞明流泪;

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

肝风内动,则目睛上视。

四.肝藏魂,主谋虑

肝藏魂:魂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魂以血为其物质基础。若肝血不足,营血亏损,则魂不守舍,从而发生惊骇多梦、睡眠不安等症状。

主谋虑:谋虑属于精神意识活动的范畴,为肝所主。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谋胆断,则筹划周全。若过于谋虑,损伤肝体,影响肝用,则出现精神抑郁,优柔寡断。

[辨证论治]

一.辩证原则

实证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风内动

虚证

肝阴(血)不足,血虚生风等

兼证

肝肾阴虚,心肝火旺,肝胃不和等

二.辨主证

1.辨头痛


实证

虚证

病因病机

情志所伤,肝阳亢盛,风阳痰火上扰头目,清阳失展所致

多为阴血不足,肝失所养,虚阳上扰所致

症状

头部筋脉跳动,抽掣胀痛,面颧红赤,或伴头眩等

头痛隐隐,缠绵不已,常伴眩晕,目涩畏光,舌红口干等

2.辨眩晕

病因:以内伤为主。

实证:病程短,呈发作性,易因情志过激而诱发。

虚证:病程长,反复持续发作,烦劳加剧,头昏眩晕,两目干涩,视物模糊。

3.辨痉、抽搐


抽搐(瘛疭)

主症

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

肢体抽动。瘛为筋脉拘急,疭为筋脉驰纵


实证

虚证

病机

热动肝风,

阴虚风动

主症

高热神昏,颈项强直,肢体抽动,甚则角弓反张,摇头戴眼等

时时方痉,手足蠕动,或微抽搐,肢体麻木

4.辨麻木


主症

皮肤感觉异常,非痛非痒,如虫蚁行,按之不止,搔之愈甚。

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不痛不痒,按之不知,掐之不觉。

5.辨昏厥

昏厥:是指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证。

实证:多因气血上逆或痰随气升所致。

虚证:多为气血亏虚不能上承所致。

6.辨黄疸


阳黄(湿热)

阴黄(寒湿)

主症

肤目鲜黄如橘色,伴小便黄赤,身热,苔黄腻,脉象濡数

面目肌肤晦黄如烟熏,身热不着,伴便溏,苔白腻,脉濡缓

7.辨胁痛

实证:有气滞、血瘀、肝火等。

虚证:肝阴不足。

8.辨徵瘕、积聚

徵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或胀或痛,固定不移。病在血分,皆因气滞血瘀所致,辨证有湿热、寒湿、痰瘀之别。

9.辨鼓胀

鼓胀: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

辨证:标实当辨气、血、水的偏盛。

本虚当辨阴虚与阳虚之不同。

三.治疗原则

实证: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平肝息风。

虚证:滋阴潜阳。养血柔肝、养血祛风。

四.证治分类

㈠实证


肝气郁结

肝火上炎

肝风内动

症状

情绪抑郁不畅,胁肋胀痛,甚则涉及腰背肩胛等除,或胸闷,咽部有异物感,嗳气泛恶,纳食减少,或乳房胀痛有核,少腹痛等。舌苔薄白脉细弦

头痛眩晕,额部跳痛,耳鸣,面红目赤,急躁多怒,口干口苦,胁肋如灼,呕吐黄苦水,甚或吐血、衄血,大便干结或秘。舌苔黄,脉弦数

头痛眩晕,痛如抽掣,甚或口眼歪斜,肢体震颤,或舌强,舌体偏斜抖动,言语不清,甚或猝然昏倒,手足抽搐或拘急。舌红苔薄,脉弦

治法

疏肝理气

清肝泻火

平肝潜阳

例方

柴胡疏肝饮加减

龙胆泻肝汤加减

天麻钩腾饮加减

㈡虚证


肝阴(血)不足

血燥生风

主症

头痛眩晕,面部烘热,两目干涩,雀目夜盲,肢麻柔瞤,虚烦不寐,口干。舌红少苔,脉细弦。

皮肤干燥,瘙痒脱屑,瘾疹时发,肢体麻木,真则爪甲枯槁,毛发脱落。

治法

养血柔肝

养血祛风

例方

归芍地黄汤加减

当归饮子加减

㈢兼证


症状

治法

例方

肝肾阴虚

眩晕耳鸣,两目干涩,颧红咽干,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滋养肝肾

杞菊地黄汤加减

心肝火旺

头痛,面红目赤,胁痛,性情急躁易怒,惊悸少寐,甚则精神失常,狂躁不安,语无伦次。舌尖红,苔黄,脉弦数

清心泻肝

龙胆泻肝汤、泻心汤加减

肝胃不和

胁肋胀痛,脘腹满闷隐痛,纳少,嗳气吞酸,呕吐或嘈杂,吐苦水,舌苔薄黄,脉弦

疏肝和胃理气

四逆散合左金丸

土败木贼

腹大胀满,形如蛙腹,撑胀不甚,胸闷纳呆,胁下胀痛,小便短少,大便易溏,或见下肢浮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弦

补脾柔肝,行气利水

归芍六君汤、五苓散加减

【脏象与病能】

一.藏精

肾所藏之精气是脏腑阴阳之本,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肾的精气可分肾阴、肾阳。肾阴又称真阴,元阴;肾阳又称真阳,元阳,亦称“命门之火”。

二.主水

人体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有密切关系,但肾为水脏,主津液,是调节水液代谢的主要脏器,其调节功能赖肾阴肾阳的互相作用。如阴阳偏胜,关门不利,开合失常,则发生小便异常,尿少,水肿,或多尿,遗尿等症。

三.主骨,生髓,充脑

肾的精气充养骨骼,生髓,上通于脑,故称为髓海。肾的精气充盈:则骨骼轻劲有力,思维敏捷。若肾精不足,则骨髓空虚,在小儿则囟门迟闭,骨软行迟;在老人则骨质脆弱,易于骨折。若髓海失养,可发生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症状。

四.主纳气

肺司呼吸,但肾有助肺纳气的功能,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纳于肾,使呼吸均匀,以保证体内外清浊气体的正常交换。若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即见动则气喘,呼多吸少。

五.开窍于耳

耳的听觉灵敏与否,与肾的精气盈亏密切相关。肾精充盈,髓海得养,听觉灵敏;反之,肾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或见耳鸣、耳聋.

【辨证论治】

一.辨证原则

虚证:应辨别阴虚还是阳虚,阳虚包括肾气虚弱、肾阳不振、肾不纳气,阴虚为肾阴(精)亏虚。

本虚标实证:应辨肾虚水泛、阴虚火旺等。

二.辨主症

1.辨腰膝酸软

肾之精气虚弱,则腰痛绵绵,活动欠利,胫酸腿软,足跟疼痛,甚则骨痿足弱不能行走。寒湿侵肾,腰痛酸重。

2.辨耳鸣、耳聋、眩晕

肾开窍于耳,脑为髓海,肾精亏虚,不能上充于耳,则耳鸣耳聋且渐重,头昏目眩。

3.辨阳痿、遗精、月经失常

肾虚不能固藏精气,可见遗精,精少不育;女子则冲任不固,引起崩漏,或化源衰少,导致经少、延期、经闭、不孕。肾阳虚者,则有滑精或阳痿、早泄等。肾阴虚者,则导致梦遗。

4.辨淋浊、尿血

膏淋:初发多伴尿频急灼痛,属湿热下注,日久转虚,灼痛消失,症同尿浊。

 尿血:为小便中混有血液,轻者如洗肉水,重者色殷红夹血块,多因肾阴亏虚,虚火伤络,或阳气虚衰,不能摄血所致。

5.辨小便异常

阳虚阴盛:开少合多,不能化气行水,则尿少不畅,排出无力,甚至癃闭。

阳虚不能蒸水化气,肾气不能固摄:反而小便清长量多,尿意不尽或遗尿。

6.辨水肿

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全身浮肿者,称为水肿。如肾阳虚,导致水液内停,形成水肿者,属阴水,症见水肿迁延,日久不退,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难起。

三.治疗原则

虚证:“虚者补之”,当以补肾为主。

肾阳虚应补肾阳;肾阴虚用滋养肾阴。本虚标实者宜补泻兼施。

四.证治分类

㈠虚证


症状

治法

例方

肾气虚弱

腰膝酸软,耳鸣重听,眩晕健忘,溺有余沥,小便频数或失禁,遗精,女子带下稀白,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补肾益肝

大补元煎加减

肾阳不振

腰膝酸冷,尿少,肢体浮肿,或夜尿频多色清,畏寒肢冷,面色晄白,头昏耳鸣,阳痿滑精,黎明腹泻,便溏。舌淡胖嫩,苔白润,脉沉细

温补肾阳

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

肾不纳气

少气不足以息,动则喘甚,或喘而汗出,小便不禁,或见胸闷心悸。舌苔淡白,脉虚弱

补肾纳气

人参胡桃溏、参蛤散加减

肾阴(精)亏虚

形体羸瘦,头昏健忘,失眠,梦遗,耳鸣耳聋,腰腿酸软,男子精少,女子经闭,低热虚烦,尿浊或尿多如脂。舌红苔少,脉来细数。

滋养肾阴

六位地黄丸、左归丸加减

㈡本虚标实


肾虚水泛

肾虚火旺

症状

全身浮肿,下肢尤甚,脐腹胀满,小便短少,或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心悸目眩,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沉滑。

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虚烦少寐,头晕目眩,颧红唇赤,腰膝酸软痛,口干咽燥,阳兴即遗,尿赤便秘。舌红少苔,脉来细数

治法

温肾利水

滋肾(阴)降火

例方

真武汤、济生肾气丸加减

知柏八味丸、大补阴丸加减

第五节 气血津液病证辨治概要

[概述]

一.气血的概念及功能

1.气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气的功能有五,即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气化作用、固摄作用。

2.血循行于脉道,是人体基本物质之一。其生成虽然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但和营气的参与及精髓的化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血的主要功能是充养全身,使脏腑、四肢、九窍能各司其职。

3.气和血,是供养脏腑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活动的产物。气为阳,血为阴,阴阳互根,气血相互滋生、相互依存。气对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的作用;血对气有濡养和运载的功能。气血病变可以反映于脏腑经络的每一种疾病中,各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又都能反映出气血盛衰的不同变化。故治疗疾病,重在调整气血,平衡阴阳。

二.津液的概念及功能

1.津与液都由饮食所生化,三焦所布散,出入于肌肤腠理,流行于筋骨关节。津的作用是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液的作用是滑润关节,补益脑髓,溉濡耳目口鼻。津无固定之所,随气化出于腠理则为汗液,随下达则为尿液;液有固定之所,在关节腔则为滑液,在脑髓则为脑池内液。一般而言,津在表,质清而稀;液在里,质浊而稠。

2.津液病证即津液的代谢失常。津液的代谢是有各个脏腑的相互协作来完成的复杂的生理过程。其生成、输布、排泄任何一个代谢环节失常,都会引起响应的病变,而出现种种证候。津液的代谢失常主要表现为津液的亏损不足和津液的输布障碍、停滞贮留体内两大方面。津液不足属于燥证范畴,而津液输布障碍则形成痰证与饮证。

三.气血津液的关系

气血与津液有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气血能化为津液,津液也能化为气血。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主要为气能生津,津能化气,气能摄津,津能化血,血含津液,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为人体内水液的总称,其流通和输布要依赖气的推动,随血运行全身而气血要散布全身,也必须依赖津液的流通运载。如果气血运行失常,可致津液停积,津液停积,又可影响气血的运行。另一方面,气血和津液的不足,也常互相影响,如血脱津伤,气随液脱等。

总之,机体的病变无不涉及到气血津液;气血津液的病变又往往反映脏腑功能的失调。认识和分析气血津液的病因、病机、病证,就能深入的探讨脏腑的病理变化,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意义。

【辨证论治】

一.气病

辨证要点:气的病变很多,临床辨证当分虚、实。虚证为气虚、气陷、气脱;实证为气滞、气逆。

治疗原则:虚者治以补气、升提、固脱;实者治以理气、降逆。

证名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药

气虚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舌淡胖有齿痕、脉虚无力

饮食劳倦、久病失养、年老体衰、素体禀赋不足、脏腑机能衰退、元气亏虚而致

益气补中

四君子汤方加减

气陷

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脘腹坠胀、纳谷不香、内脏下垂、久泻久利、肛脱阴挺、月经量多、带下不尽、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脏腑虚损、中气下陷、升举无力

益气升提

补中益气汤方

气脱

气息微弱,神志淡漠,面色灰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舌质白润,脉微欲绝。

脏腑衰极,阴遏阳亡,元气欲脱

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参附龙牡汤加减

气滞

脘胁胀痛,攻窜不定,时轻时重,嗳气,或腹痛腹胀,矢气则胀满减轻,其病情常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苔薄,脉弦

肝失条达,气机郁滞

行气止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

气逆

咳嗽喘逆;嗳气呃逆,呕吐恶心;头痛,眩晕,咳呛胁痛,咽中如窒

或痰壅于肺,肺气不降;或病邪犯胃,胃气上逆;或肝失条达,肝气上逆

属肺者,降气化痰;属胃者,降逆和胃;属肝者,镇逆平肝

肺气上逆用苏子降气汤;胃气上逆用旋覆代赭汤;肝气上逆用五磨饮子、四七汤

二.血病

辨证要点:一般可概括为血虚、血热、血寒、血瘀、血溢五种。除血虚外,血热、血寒、血瘀属实,血溢有虚有实。

治疗原则:虚者当补血养血,实者当凉血、散寒、化瘀。

证名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药

血虚

头晕目花,心悸少寐,四肢发麻,唇爪无华,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脉细无力

血虚不荣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失养

补血养血

四物汤加味

血热

身热,神昏谵语,烦扰不安,口渴,吐、衄。下血,斑疹紫黑,面红目赤,舌红绛起刺,脉细数

火热炽盛,入营动血

凉血清热

犀角地黄汤加味

血寒

手足厥冷,口唇皮肤青紫,筋脉拘急,肢体麻木,腹中冷痛,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脉沉紧

血为寒凝,运行不畅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当归四逆汤和温经汤

血瘀

痛处固定不移,或刺痛拒按,或血瘀积而不散,结成肿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或有紫斑,或红痣赤缕等。如瘀血乘心,扰乱心神,又可出现谵语、发狂等。舌质青紫或又瘀点,脉细涩

血行不畅,停滞为瘀

活血化瘀

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

血溢

阳络伤表现为咳血、吐血、鼻衄、齿衄和肌衄之类;阴络伤表现为便血、尿血、月经量多等

火热迫血妄行,或阴虚火旺,灼伤血络,络伤而溢,或气虚不能摄血,溢出脉外

总为出血止血,应辨证求因,血热妄行宜清热凉血;阴虚火旺则滋阴降火而宁血;气不摄血宜补气摄血

火热迫血妄行者可用三黄泻心汤加味;阴虚火旺者用茜根散;气虚失摄者用归脾汤

三.气血合病

辨证要点:应分清虚实,虚证有气血亏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实证有气滞血瘀等。

证名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药

气血亏虚

短气懒言,四肢倦怠,自汗少寐,心悸怔忡,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纳谷较差,舌淡或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多因久病气血耗伤,或慢性失血而致气血双亏,脏腑失养

补气养血

八珍汤

气随血脱

出血量多,面色晄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神情淡漠,甚则昏厥,脉细微欲绝,或见芤脉

血脱而气无所依,随血欲脱

补气固脱

独参汤

气滞血瘀

胸胁胀满疼痛,或头痛、腹痛,其痛如刺,痛处固定,疼痛持续,或腹部有痞块,刺痛拒按,舌暗红,有紫气或瘀斑,脉细涩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理气活血

血府逐瘀汤

四.痰病

病因:⑴外感六淫,阻碍气化,津液凝结为痰;

⑵七情内伤,郁结不畅,气不布津,液聚成痰;

⑶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醴,积湿生痰;

⑷劳欲体虚,脾肾亏虚,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变为痰浊。

病机及病变脏腑:痰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如肺气瘀滞,治节无权,则津液停聚而成痰;如脾运不健,则津液停积而生痰;如火衰水亏,蒸化无权,津液亦可转化为痰;此外,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津液亦可停滞而成痰。

痰成之后,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而变生诸证。

临床表现:⑴痰涎:指排出于体外的液体物质,如咳嗽咯痰。

⑵痰核、痰块:指凝集于躯体局部,呈有形之粒块状物。指流注于内脏或经络之间,主要症状上表现痰象,如关节疼痛,拘挛麻木,精神失常等。

辨证要点:痰的病证以本虚标实为多见。辨证应掌握脏腑虚实,标本缓急。

治疗原则:急则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为基本大法。根据痰的性质,采用不同法则:热痰宜清之,寒痰宜温之,燥痰宜润之,湿痰宜燥之,风痰宜散之,郁痰宜开之,顽痰宜软之。缓则求其本,治在肺、脾、肾。

证名

症状

病机

治法

方药

痰阻于肺

咳嗽痰多色白,易于咯出,或伴有气急喘促,喉间痰鸣,或伴有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或濡

肺失宣肃,聚津为痰

利肺化痰

止嗽散

痰蒙心窍

神识昏糊,或昏倒于地,不省人事,喉间痰鸣,或胸闷心痛,苔白腻,脉缓

痰蒙心窍,神明失用

开窍化痰

导痰汤合苏合香丸

痰蕴脾胃

脘痞纳少,纳谷欠香,伴恶心呕吐,倦怠无力,苔白腻,舌质胖淡,脉濡缓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

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

痰郁于肺

咽中似有物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胸胁隐痛,嗳气频频,易怒善郁,苔薄腻,脉弦滑

肝肺气郁,痰气阻滞

解郁化痰

四七汤

痰动于肾

喘逆气短,咳唾痰沫,或遍身浮肿,形体畏寒,腰膝冷痛,尿频,五更泄泻,舌淡无华,脉沉细。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舌红少苔,脉象弦数。

肾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为痰

补肾化痰

阳虚用济生肾气丸

阴虚用金水六君煎

痰留胸胁

胸闷如窒,痛引后背,咳嗽气逆,痰多粘腻,苔浊腻,脉濡缓

痰浊壅塞,胸阳痹阻

通阳泄浊,豁痰降逆

栝蒌薤白半夏汤

痰阻骨节经络

骨节酸痛,关节肿胀,肢体麻木不仁,苔白腻,脉弦滑

痰浊流窜,气机阻滞

燥湿行气,化痰软坚

指迷茯苓丸

痰气互结

颈部肿块,按之坚硬,历久不消,或伴有胸胁胀痛,急躁易怒,苔薄腻,脉弦滑

气机郁滞,聚而成痰

理气化痰,软坚散结

四海疏郁丸、海藻玉壶汤

五.饮病

定义: 饮是指脏腑功能失调,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体内某些部位的病理产物,并常可转为致病因素。

病因病机:饮邪的产生,或因外感寒湿,或冒雨涉水,或经常坐卧湿地,水湿之邪侵袭肌表,肺气不及输布,水津停滞,积而成饮;或因饮食不当,或贪食生冷,而致中阳被遏,脾失健运,津液停聚而为痰饮;或因劳欲所伤,劳倦伤脾,纵欲伤肾,脾肾阳虚,水津失于输化,停而为饮。

辨证要点:饮病辨证,总属阳虚阴盛。本虚表实证。并应根据饮停部位、症状特点,分别虚实主次。

治疗原则:温化为主,正虚者宜补,邪实者当攻。

证名

水饮壅盛

脾肾阳虚

症状

脘腹坚满胀痛,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咳唾胸胁引痛,或喘咳不能平卧,舌苔白或腻,脉沉弦或弦滑

喘促,动则为甚,气短,或咳而气怯,痰多,胸闷,胃部痞痛,呕吐清水,背寒,大便或溏,头昏,心慌,足跗浮肿,舌苔白滑,舌体胖大,脉沉细而滑。

病机

饮留肠胃,支撑胸肺

脾阳不运,肾阳衰微,阳虚饮停

治法

攻逐水饮

温阳化饮

方药

己椒苈黄丸、十枣汤加减

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