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1000问>(7)

 乐熙 2013-01-05

应象大论》曰:“恐伤肾。”恐惧过度,损伤肾气。盖肾主藏精,职司二便,恐惧伤肾则肾失固摄,可表现为二便失禁、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并伴腰膝酸软无力等症。正如《灵枢·本神》篇云:“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故曰“气下”。(5)惊则气乱:突受惊吓,可使心气逆乱,气血运行失常而神无所依附,故言:“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表现为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恐不安等症,而《素问·至真要大论》对其施治的法则是“惊则平之”,可见其病机以逆乱为主。(6)思则气结:脾在志为思,思虑过度可使脾胃升降之机失常,气机郁结不行,而致纳运失常,表现为纳差食少、精神疲惫、面色萎黄、四肢倦怠乏力、肌肉消瘦。

 

 何谓“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有什么异同点?

 

    凡由内脏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类似六淫邪气的证候,便冠以“内”字,以示区别。而内生之病,又以五脏为主,所以称之为“内生五邪”。过去曾称为“六气病机”,由于在概念上易与正常六气混淆,因之改称“内生五邪”。内生五邪与外来六淫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寒、湿、燥、火名之。但只能说在表面现象上二者有某些相似之处,例如内湿和外湿虽然都可见到湿阻清阳的困倦身重、胸闷纳呆、呕吐泄泻等症,但其本质是不同的,故以内外加以区别。其根本区别在于病理上发病机制不同。内生五邪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内脏功能失常而出现的某些特有的症状,属于内伤杂病的病机。在临床表现上,一般都没有表证,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多。外来六淫是外感邪气引起的脏腑功能失常而产生某些特有症状,机,临床表现上多有表证,而且多属实证。单纯暑邪伤人,一般无表证可见,而兼湿邪,称为暑湿,亦有表证。只有外邪直中时,才径见里证。例如,内湿是脾虚湿盛,由脾不运化水湿造成,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而外湿是湿邪困脾,以致脾失健运,属于实证。但是由于外邪可以引动内邪,而且都是通过引起脏腑功能失常才表现出症状,所以有些证候颇为相似,难以严格区别。不过只要能全面地联系起来看问题,抓住本质上的区别,临床上还是可以鉴别的。

 

 过劳所伤的病机是什么?

 

    “劳则气耗”之“劳”,当包括体劳、房劳;过于劳累,可耗伤肺肾之气。肺气虚,肌表不固,则汗出过多,气随津泄;肾为气之根,肾气虚,纳气无权,气不得续,临床上以少气懒言,动则尤甚,喘息、自汗为主症,“劳则气耗”已成为后世解释气虚“动则尤甚”病机的依据。经文中虽以正气失调为论,实可理解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为其病之根本,只不过是在病理变化中以气病最为多见,故以“气”而言之。虽以“九气”论之,但基本囊括了所有气病的病理性变化,如气滞(气结)、气逆(气上)、气陷(气下)、气闭(气收)、气脱(气耗、气泄),为后世乃至现代临床分析病机、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人体正气在体内有诸多功能,如主持气机升降、温煦肌肤、抵御外邪、运行气血等等。因此,正气不足或运行失其常道,均可导致各种病理变化。从这一意义而言,调养正气是治则治法中的一大原则。

 

 外感六淫和内生五邪各有哪些常见病证?

 

    常见的风证,外风证有:伤风、风寒、风热、风湿、风燥、风痹、风水、风疹等等;内风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等。常见的寒证,外寒证有:风寒、寒痹、寒伤脾胃、寒滞肝脉等;内寒证有:心肺阳虚、中焦阳虚、下焦虚寒,以及虚实夹杂的寒饮射肺、中焦寒湿、下焦陈寒等证。常见的暑证有:伤暑、中暑、暑湿等等,都属外感之邪,暑无内生之说。常见的湿证,外湿证有:风湿、暑湿、湿痹等;内湿证有:脾虚停湿、寒湿困脾、肝胆湿热、大肠湿热、膀胱湿热、脾胃湿热等等,后五者也多由外感寒湿、热湿等邪气造成。常见燥证,外燥证有:温燥、凉燥;内燥证有:肺津亏虚、胃阴不足、大肠液亏、津亏血枯、肝肾阴亏等。常见火证,多由内生,内火证有:心火、肝火、胃火、肺火等实火和心、肺、肝、肾阴虚所致的阴虚火旺等虚火。至于外火,温热邪气,多称为热证,如风热、温热、湿热、暑热、湿温等等。此外丹毒流火等,也属外感火热之证。

 

 “喜则气缓”是指什么?

 

    “气缓”,诸注有三:一作病理之气涣散不收。如张琦(《素问释义》)注曰:“九气皆以病言,缓当为涣散不收之意。”二是作生理的气脉和调,情志舒畅解之。如王冰注:“气脉和调,故志达畅。荣卫通利,故气徐缓。”三是认为适度的喜可使气和志达,若喜太过又可致心气涣散。如张介宾注:“气脉和调,故志畅达,荣卫通利,故气徐缓。”然喜甚则气过于缓,而暂致涣散,故《素问·调经论》曰:“喜则气下”。《素问·本神》篇曰:“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义可知也。”之所以引出各异之注,均源于此论是指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与上下文例不符。这种认识是基于喜在大多数情况下,神爽慧、气脉和调,甚至适度的喜反会有利于病体的康复。然此是言七情所伤导致的病机,故理当论其病理变化。如大喜过度可导致心气涣散、神不内守,其表现为:心神不宁、嬉笑不休、失眠、语无伦次、举止失常。“范进中举”中故事可为例证。综上所析,中,以张介宾所释较为全面。然九气皆言病理,从其文义的逻辑性而论,理当从张琦之释。观它篇《素问·本神》中“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素问·调经论》“喜则气下”,可佐证“气缓”的病理变化,文中“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可理解为适度之喜则气脉舒缓(缓:言生理),若喜甚则气过于缓,而渐至涣散。经文中未言病机病证,实为省文也。

 

 什么是“五志”和“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正常的对精神刺激的情绪反应就简称“七情”。七情变化与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就叫“五志”。在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情绪变化不一定致病。但是突然的或剧烈的或长期的精神刺激,使情绪反应过于强烈和持久,再加上人体肝的疏泄功能不强,便会扰乱气血和脏腑的机能活动,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通过复杂的反馈机制维持着体内各方面的微妙的动态平衡,其中神经系统是起主导作用的。各种精神刺激,都会干扰该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引起一定范围的波动,这也是保持人与外界环境平衡的一种应答反应。如果这种反应太强烈,超过了该系统的调节范围,或该系统调节失灵,就会破坏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状态,于是表现为疾病。例如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以导致神经官能症、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等。暴怒伤肝,人头晕头痛,胸闷纳呆,胁痛腹胀等等。这是因为发怒时交感神经紧张,使血压升高,而副交感神经又受到抑制,影响了消化系统功能,中医所谓肝木乘脾土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心脏病患者,导致心脏骤停而死亡,中医叫做过喜伤“心”。七情致病的共同特点可概括为三点:(1)七情属于精神性致病因素,发病必定与明显的精神刺激有关。在整个病程中,情绪的改变,可使病情发生明显的变化。(2)直接影响有关内脏,引起功能紊乱,成为内伤病的主要病因。内脏有病也可能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3)七情伤及五脏与否,决定于心,即决定于人对精神刺激所持的态度,所谓“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而肝失疏泄,气机紊乱,又是情志病发病机制的关键。

 

 “七情”与内脏和气机有什么关系?

 

    七情与内脏的关系是:心主喜,过喜则伤心;肝主怒,过怒则伤肝;脾主思,过思则伤脾;肺主悲、忧,过悲过忧则伤肺;肾主惊、恐,过惊过恐则伤肾。这说明内脏病变可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绪反应过度,又可伤及相关之内脏。七情为病与气机紊乱的关系是:怒则气上,肝气升发,血随气涌上逆,可见头晕头痛、目赤耳鸣,甚者昏厥。喜则气缓,血脉弛缓,心气涣散不收,可见乏力、懈怠、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悲则气消,耗伤肺气,气弱消减,意志消沉,可见气短胸闷、乏力懒惰等症。思则气结,伤脾而运化无力,饮食停滞,气机阻滞,可见纳呆痞塞、胸闷胀满等症。恐则气下,伤肾而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可见二便失禁等情况以及悬心空虚之感。惊则气乱,伤肾而志不能藏,意向不定,心肾不交,则心无所依,神无所附,可见慌乱失措等情况。如何理解“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这句话应有两种理解,一是经文的原意,一是现代临床上的概念。首先从该篇经文对这句话的解释上看,这里的“内”、“外”,与现在所讲的病因辨证的外感六淫和内生五邪是不同的,名称虽同,含义有别。“阳虚则外寒”,按经文本意理解,是因寒邪犯表,阻遏卫阳之气,使卫气不能达于肌表,在表的卫阳不足,致使寒邪独留体表而产生外寒,出现寒栗的症状。这种寒并非虚寒,实为外感寒邪早期,出现表证的恶寒。另一种理解是从阴阳学说的观点来看,为固的,今阳虚不足,卫阳亦虚,故体表失于温煦而形寒肢冷。这里的“外”是指阳主外,与病因辨证的外寒和八纲辨证的表寒都不是同一个含义。按现代临床应用的概念,是阳虚生内寒,阴盛生外寒,这里的“内”、“外”是病因辨证讲的“内”、“外”,内寒即八纲辨证的虚寒,外寒往往是实寒。“阴虚则内热”,按经文原意是因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谷气留而不行,郁久化热,熏蒸于胸中。所以内热。此种内热实际上是脾气虚而发热,脾属阴,故称脾虚为阴虚。李东垣所说的“气虚发热”,就是指这种情况,为避免概念混乱,现在临床上把这种情况称为“气虚发热”,当然也属于病因辨证里的内热,在八纲辨证就是里热。现在临床上所谓的阴虚发热,是指心、肺、胃、肝、肾等阴液不足,阴不敛阳而相对阳盛,虚火内生,这种阴虚发热当然是内热,也是里热。而《内经》原文所说的“内”字是指阴主内的意思,病因辨证的“内”和八纲辨证的“里”,只是此处暗合而已。“阳盛则外热”,按经文理解是由于上焦不通,腠理闭塞,卫气郁遏而致发热。这种发热实际上是指寒邪束表之发热,寒”的进一步发展,邪正相争而发热,仍属表寒证或寒邪将入里化热,在病因辨证属外寒或外热。现在临床上所说是“阳盛则热”,指感受暑热等阳邪所引起的实证,包括了表热和里热,在病因辨证是属于实火。“阴盛则内寒”,经文原意是因寒气积于胸中,致使血脉凝涩不畅,久则损伤阳气,而产生内寒。这种内寒实际上是寒积胸中的里寒证,因为阴主内,所以叫内寒。为避免概念混乱,现代临床上认为“阴盛则寒”,是寒邪等阴邪过盛,损伤了阳气,以致失于温煦而生寒,是实证,一般属于外寒,在八纲辨证中,可以是表寒,也可以是里寒。总之,《内经》原文里讲的“内”、“外”,应从阳主外、阴主内来理解,与临床上所讲的表里内外,含义是不同的,应根据临床应用的概念加以严格区分,否则将引起概念上的混乱。

 

 水肿病的病机是什么?

 

    经文说:“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指明了水肿病形成的机理。“其有不从毫毛而生”句,明确告诉我们此处所论水肿,不是外感而得,不同于《素问·评热病论》之“风水”病。此为内伤所得,病发于五脏,是五脏阳气虚,对津液失于温化,使津液停聚体内而成水肿。“五脏阳以竭”是对其基本病机的高度概括。而“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又是对水肿病机的补充。因五脏阳气虚、津液不化停聚体内形成水肿后,此种水湿又为阴邪,故而更伤机体之阳,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形不可与衣相保”、“形施于外”、“四极急而动中”等全身高度浮肿的症状。

 

 失眠、嗜睡的病理机制及病因是什么?

 

    《灵枢·口问》篇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矣。”所以失眠或嗜睡的病理机制都是由于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失眠又称“不寐”,主要表现为不易入睡,或整夜难眠,是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总的来说,导致失眠的病机是“阳不入阴”。从临床角度来看,有以下几种原因:(1)阴血不足,阴虚则不能制阳,阳浮越于外不入于阴,故失眠。(2)阳热亢盛,扰动心神,阳不入阴,故心烦不寐。(3)肾阴不足,不滋心阴,心阴不足,心阳独亢,阳不入阴,心神不宁,故失眠。另外,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或心火亢盛,或肝胆湿热,扰动心神,神不守舍,均可导致失眠。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也是一种常见的失眠原因。这是由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适,影响心神而失眠。嗜睡也是一种病理状态,多表现为经常地昏昏欲睡,如有的在吃饭时或走路、骑车时都欲入睡。一般认为,嗜睡是阳虚阴盛的表现,阳主动,阴主静,阳主?,阴主寐,阴气盛则多寐。例如体胖之人,痰湿偏盛,心神被抑,表现为不自主地欲睡状态,就是“阴气盛则目瞑”的病理现象。伤寒少阴证的“但欲寐”其原因有二,一个是阳气被寒邪所伤,阴气用事,故总想入睡,精神委靡。另一个原因是肾水衰微,心阴被损,心失所养,心神活动减弱,故意识蒙眬而成嗜睡之证。

 

 心气虚与心阳虚两证在病理上有什么联系?

 

    心气与心阳,都属于心脏机能范畴,心阳更有热能的含义。心气主要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唐容川所谓“运血者,经》所谓“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灵枢·刺节真邪》),这说明宗气是通过“贯心脉”而行气血的,所以《内经》又说“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因此,心脏搏动,推动气血运行于周身,主要决定于宗气的作用,而宗气的强弱也反映于心脏的功能活动。心阳主要是指心脏的阳热功能,具有温煦血脉,抵御阴寒病邪的作用。心阳旺盛,阴寒之邪,不易内侵心脏,血液运行不易阻滞,心气充足,则心功能正常。所以,心气虚,主要是指心功能的衰退,血运无力或血运不足;心阳虚,则是指既有心功能的衰退,又有阳热温煦功能不足,阴寒之邪易于阻滞心脉,导致心脉血行不畅。从病因上分析,心气虚、心阳虚多有一致之处,常因如下几种因素而致病:(1)久病体虚,慢性病迁延不愈发展所致。如肺病,宗气虚损,贯心脉行气血能力减退;肾阳不足或水气凌心,损伤心气心阳;风寒湿邪,痹阻心络,内舍于心,损伤心气心阳。(2)暴病伤阳耗气,多见于急性病,由于全身性阳气暴脱,导致心阳心气衰竭虚脱。(3)年老脏气衰弱,心阳心气不足或衰退;或先天禀赋不足,心气心阳虚损。从病机发展来分析,心气虚为心功能减退或衰退,而心阳虚多由心气虚发展所致,或因阴寒病邪直接伤损心阳而发病。临床上心气虚常与肺气虚同时并见,故称心肺气虚。心阳虚则多与肾阳不足有关,故又称之为心肾阳虚。

 

 心气虚和心阳虚证如何鉴别?

 

    关于心气虚证和心阳虚证的临床鉴别,主要应从共同脉证和不同的临床表现上去分析。心气虚证和心阳虚证的共同脉证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脉见细弱或结代。

 

 心气虚证为上述脉证兼见面色?白,神疲体倦,自汗少气,舌淡

 

    胖嫩,苔白脉虚。心阳虚证为在上述脉证的基础上,又兼见畏寒,形寒,肢冷,面色滞暗,心胸憋闷,或心前区作痛,舌淡胖嫩,或紫暗。若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多为心阳虚脱危证。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可见于现代医学之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全身性衰弱、神经官能症等疾患。

 

 什么是肝气郁结?其临床表现如何?

 

    肝气郁结是肝失疏泄,导致气郁、气滞等气机失调病变。多由于精神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调节之能;或因湿热外邪所侵,阻滞气机,疏泄不利;或因肝阴肝血不足,失其濡养,疏泄失调等原因所引起。肝气郁结的临床表现,主要反映于精神情志的异常、气机失调以及消化功能障碍等方面。精神情志方面,主要表现为情志抑郁,易怒,或性情急躁,对外界精神刺激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易引起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此由肝郁气滞,疏泄条达失职所致。易怒,或急躁,则是肝失柔润之性。肝阳肝气易于暴张,一遇刺激,则肝气亢逆而露其刚强升动之性。肝气抑郁则气机失调,表现为胸闷,善太息,或胸胁胀满,乳房、少腹胀痛。这是由于气机郁滞,疏泄失畅,或影响气血,气血不通则痛。胸胁、乳房、少腹等部位,均为肝经脉循行之处,《灵枢·经脉》篇说:“足厥阴肝经……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如肝经脉气机不畅,故发胁肋、乳房、少腹胀痛。在消化功能方面,肝气郁结,常可横逆侵犯脾胃,而使升降失常,表现为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等症。肝失疏泄又直接影响胆,使胆汁分泌排泄失常,表现为呕吐苦水或黄汁。或发黄疸,这是由于胆汁疏泄失常,逆流入血所致(可参考肝胆湿热证候)。此外,还可见到妇女痛经、月经不调等症,这主要是因为肝气郁结,影响冲任,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所致。若肝气挟痰而上逆,搏结于咽喉,可导致咽中如梗,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即梅核气),或见颈项瘿瘤。此多由肝郁气滞,痰气交阻,积聚于颈项所致(即甲状腺肿)。关于腹部癥瘕,则认为系肝郁既久,气聚血结而成。一般以按之有形证可验,坚硬不移,痛有定处则为癥;聚散无常,推之游移不定,痛无定处则为瘕。肝气郁结与痰火扰心、痰迷心肝气郁结与痰迷心窍、痰火扰心等证的形成,虽然都有气郁因素,都可由七情所伤如抑郁或暴怒等所引发,但有病情转化及挟痰之别。单纯的肝气郁结,只是气机失畅和情志抑郁不解,并无神志错乱,或神志昏蒙等反映。若抑郁日久,或暴怒伤肝,阻塞气机,聚湿生痰,肝气挟痰,结滞于内,逆行于上,闭阻心窍,则可引发痰迷心窍之证。若肝气郁结过久,气郁化火,煎灼津液成痰,肝火挟痰上扰心窍,则神志为之狂乱,即为痰火扰心之证。目前,现代医学临床之精神分裂症、癔病、抑郁或狂躁型精神病,病史大多有精神刺激因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发展成脑血管意外,很多病例亦反映发病前大都有精神刺激等诱发因素,医的上述观点比较接近。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所以临床上风邪为患很多。(2)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因其轻扬升散,有向上向外的趋势,所以易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肺为五脏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见鼻塞流涕,咽痒咳嗽。风阳上扰清空,则头晕头痛,或目赤涩痛。风邪犯表则营卫失和,腠理开泄,症见汗出、恶风、发热或身痒身痛。(3)善行数变:因其善行,故表现为病位游走不定,变幻无常,如“行痹”、“荨麻疹”、“风疹”等,或痛无定处,或瘙痒此伏彼起。此由卫气与风邪相搏,游行于肌肤肢节经络之间所致。因其数变,故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如“中风卒倒”和某些急性热病,往往都兼挟风邪,所以才起病急骤,变化多端。(4)风性主动:因其动摇不定,故表现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这是由于邪伤营血,筋脉失养,以致肝风内动,如“流脑”、“乙脑”等等,多属热极生风。若风阳上扰或血虚而筋脉失养,则表现为眩晕、卒倒、半身不遂、舌强舌歪或舌颤、振掉、痉挛等等,例如“脑血管意外”、“电解质紊乱”等病。这属于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总之都有风邪动摇的表现。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因阳盛,故使人大热,热迫津液外泄则大汗,引水自救则大渴;阳热鼓动,气血沸涌则脉洪大,但暑热耗气也可能脉虚或重按无力;气血上涌则面红耳赤;热扰心神则心烦闷乱;心移热于小肠则尿短赤。(2)暑邪升散,耗气伤津:因阳邪升散则腠理开泄,汗大泄,气亦散,故伤津耗气,表现为口干喜饮、气短乏力。甚则气津暴脱,以致卒倒神昏、肢冷汗出、脉亦微弱。(3)暑多挟湿:除有心烦、口渴等症外,尚多挟湿。暑湿困脾,运化失职,故可见纳呆、呕恶、便溏、尿少。湿阻清阳则胸闷、肢倦、苔腻、脉濡。暑湿内闭气机,则闷乱神昏、身热肢冷。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哪些?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寒邪束表,卫阳郁遏,所以恶寒、发热、无汗。若寒邪直中,伤及脾胃,则运纳升降失常,以致吐泻清稀、脘腹冷痛;脾肺受寒,则宣降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喘气短、痰涎清稀或有水肿;寒伤脾肾,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症。(2)凝滞主痛:由于寒凝气血,“不通则痛”。若寒客肌表、凝滞经脉,则头身肢节剧痛,或冷厥不仁;直中入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3)收引拘急:若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以致拘挛抽痛,屈伸不利。若寒侵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因而发热恶寒无汗,头身拘紧而痛,血脉亦收引而见紧脉。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干涩伤津:由于津伤阴亏,失于濡润,故口、鼻、咽、眼等五官七窍以及皮肤都干涩,毛发干枯不荣。津液不足,故尿少便干。(2)燥易伤肺:燥为秋季主气,与肺相应,肺为娇脏,故易伤肺,肺卫失宣,则清窍不润,发热恶风,无汗少尿;肺津受伤,则干咳无痰,或痰黏不爽,或吐白沫,咽干而痛,胸痛咯血。津血不足则苔干脉细。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阴邪易伤阳气,使人困倦、乏力,肢体酸困沉重、头重如裹。湿浊阻滞气机,则胸闷、腹胀、脘痞、里急后重。湿浊困脾则运化不行,故纳呆泄泻、水肿胀满。(2)污秽垢腻:排泄物和分泌物都秽浊不清,如尿混浊、便溏肠垢、下痢赤白、黄白带下、脓痰浊涕、疮疡、湿疹、白?、水泡等。(3)黏滞缠绵:如二便涩滞不爽、身热不扬,病程迁延,缠绵难愈。

 

 火热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哪些?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阳热亢盛则发热恶热、烦渴、汗出、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洪数等。心火上炎则面赤舌疮、心烦失眠、狂躁神昏、疮疡红肿。胃火上炎则牙龈肿痛,或口臭苔黄垢浊。肺火上炎则咽喉红肿。肝火上炎则头痛耳鸣,目赤涩痛。(2)消灼阴津:引水自救则口渴喜冷饮,津伤则咽干唇燥。阴液亏耗则大便干结,尿短赤。(3)生风动血:火热耗劫肝阴,筋脉失养,以致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抽搐项强,直视上吊。若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则发生各种出血,如吐、衄、尿、便、咯血和非时行经出血,以及发斑、肌衄等等。若热甚则气血壅滞,肉腐为脓,出现疮疡红肿热痛,流脓黄而黏稠。

 

 所有的“内寒”或“里寒”都是阳虚引起的吗?

 

    关于“内寒”与“里寒”的概念,自古以来经常混淆,以致造成理解上的不统一,引起理论上和应用上的某些混乱。首先要把“内寒”和“里寒”的概念严格区分开。“内寒”与外寒相对,证的概念;“里寒”与表寒相对,是八纲辨证的概念,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内寒是脏腑机能低下而产生的内邪,实质是一种寒性的病理反应,“阳虚则寒”,内脏阳气虚衰,机能减退,以致温煦失职,相对地阴盛,寒从内生。因此,可以说内寒全是由阳虚所引起,故内寒证,也称虚寒证。里寒证的病位虽然也在内,但其概念的内涵要广,它包括了虚实两种情况,就是说除了包括上述的内寒证(虚寒证)以外,还包括了外寒证中由于寒邪直中入里所造成的里寒证(实寒证)。因此,说所有的“里寒”都是由阳虚所引起,也有外来的阴寒邪气引起的实证。一般地说,单纯的阴盛是指阴邪盛的病理反应,所引起的是实证,不是虚证,能够引起里寒证或表寒证,例如寒邪直中脾胃,或寒邪束表等。当然,阴寒之邪可以损伤阳气,久之亦可成虚实夹杂之证。但是,根据阴阳学说也可作另一种理解,阳虚可以导致相对阴盛,这种相对的“阴盛”当然可以引发内寒。不过,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于阳虚所造成。

 

 经络的作用是什么?

 

    经络是人体中的一种组织,对其作用的论述,散在《内经》不同篇章,归纳如下:(1)联络人体内外上下各组织。《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灵枢·逆顺肥瘦》记载:“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2)经络运行气血,濡养机体。《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者也。”经文中言:“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3)经络气血的多少及变化产生虚实之病。经文中曰:“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4)诊查经脉可以诊病,判断死生预后。诊查经脉主要用切诊方法,对十二经显露脉动部位进行诊查,根据脉象判断气血的盛衰、疾病的寒热虚实及胃气多少有无,以决死生。络脉诊主要用望诊、切诊,根据络脉的充盈度、色、质、形态判断疾病。(5)经络用于治疗疾病。可根据病在经络、营卫,选穴治疗,或直接针刺皮部血络。经络的诊病、治疗作用,《灵枢·经脉》篇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神气血形志的微病与治疗是怎样的?

 

    (1)微病:神气血形志的微病,在经文中首先肯定病及病邪不在经络、脏腑,即经文所言“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容于形……未入于经络也”。病之所在,分别是毫毛、皮肤、孙络、肌肉、骨节,而且没有或少有明显病证。(2)治疗:根据微病的具体情况采用按摩、示针、解结、针刺不同方法治疗。具体运用:①神之微病:以按摩为主与示针结合治疗,通过两法,达到“移气于不足”的治疗目的。②气之微病:亦采用按摩为主,示针或浅刺结合治疗,达到祛邪目的。③血之微病:用解结法,祛除皮部血络的恶血,防止恶血入经。④形之微病:用针刺治疗。当用针头圆钝的圆针,擦摩分间,疏通卫气。⑤志之微病:针对微病处进行治疗。

 

 气、血有余或不足的针刺治疗要求有哪些?

 

    据经文“肺藏气”、“肝藏血”,气血有余、不足与肺肝经脉气血有关。有余、不足即是实与虚。其治疗原则,实则泄之,虚则补之。气有余,经文记载:“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治疗对象:手太阴之别;取穴当为列缺,刺卫分出气,不要伤营出血。气不足,经文曰:“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治疗对象:手太阴之别;取穴列缺,刺卫分,补法。要求无出其气,做到这一点,出针时立即按闭针空。血有余,经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治疗对象:足厥阴皮部充盈粗大改变的血脉;刺营分,出血。血不足,经曰:“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治疗对象:足厥阴平塌经脉;针刺入脉中,留针,等待经脉充盈或脉变大,出针。无令血泄,出针立即按闭针空。所用针具当为?针,其头圆钝,其尖如粟粒之芒。

 

 引起经脉虚实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引起经脉虚实的病因包括外因、内因两类因素,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病机:各种病因作用机体,引起经脉气血变化不同,而有虚实的变化。外因:作用于机体使经脉中或气或血与邪气相并而气、血壅盛或皮部经脉充实坚大,拒按、按之痛甚,则为实。同样的病因,如果耗伤正气,表现为皮肤松弛褶皱,喜按、按之痛减则为虚。内因:喜怒、引起气血升降表里出入运动失调,如怒则气上,而致上盛而下虚。上盛为实,下虚为虚。

 

 瘀血的成因及证候是什么?

 

    凡血液运行不畅,或体内离经之血未能消散,都称为瘀血。瘀血是病理产物之一,又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其成因可概括为五点:(1)气滞则血行不畅。(2)气虚则血运无力。(3)阳虚血寒而凝滞。(4)外伤脉络,血不归经。(5)寒、热、痰、湿等邪气阻络,血液或凝涩或壅塞而形成瘀血。由于瘀阻的部位不同,其证候也错综复杂,但是共同的特点可概括为四点:(1)疼痛———一般多刺痛、拒按、固定不移、病程较长。(2)肿块———肿胀固定不移,在体表色青紫或青黄,在体内为癥积,较硬或有压痛。(3)出血———瘀阻经脉,血不归经,出血紫暗有块。(4)紫绀与失荣———舌质暗红或青或紫或蓝,或有瘀斑、瘀点等内出血,唇面指甲青紫。脉细涩或结代,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瘀血的概念应包括三重含义:(1)瘀———含义最广,除包括“血瘀”、“瘀血”外,还指有形性肿块、增生、组织变性等。(2)血瘀———除包括“瘀血”外,还包括心、血管、血液等功能异常造成的血流缓慢、血循环障碍等各种病变。(3)瘀血———含义最狭,系指瘀斑、瘀块、皮下紫癜、血肿等有形有色的出血性病理改变。可见,不能把中医所讲的瘀血仅仅看作是血流瘀滞或内出血,床辨证上用的是广义的“瘀”。当前关于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对阐明中医“血瘀”病理过程有一定帮助。现代医学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学等方面探讨了活血化瘀的作用机制,了解了部分病理过程。其病理机制是在一定的内外因作用下,由于神经体液调节功能障碍,造成心脏、血管、血液发生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改变,而使血流缓慢或停滞,或离开血管产生瘀积,血液由动态变为静态。病理生理上则表现为血液循环障碍和受累组织的损害,水肿、糜烂、坏死、硬化、增生等继发性改变。所以,理应包括血液停积、血流不畅等血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及其继发变化的全部病理过程。

 

 气血喜温而恶寒的特性是怎样的?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说明气血有喜温恶寒的特性。人体之气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因此正常情况下,气血运行依赖于阳气的温煦和鼓动,才能周流全身,畅通无阻。若外感阴寒之邪,致阳气被遏;或内因阳虚,温煦失职,寒从内生,寒之收引、凝滞之性可导致气血运行迟滞,甚则阻隔不通,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而发病。气血喜温恶寒的这一特性对指导临证治疗痹证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对于此种情况的治疗常以“温运”之法,温阳、活血、行气、散寒之品,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病机十九条中的五脏病机和病证是什么?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指肢体动摇的病证。眩,指头目眩晕,视物旋转的病证。意为多种因风所致的肢体动摇,视物旋转的病证,大多属于肝的病变。其病机是由于风性主动,风气通于肝,肝藏血,开窍于目,外合于筋。若肝病则累及目、筋,肝风上扰则头目眩晕,视物旋转;肝病筋膜失养,则肢体动摇,抽搐。(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收引,即身体蜷缩,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的病证。意为多种寒邪所致的身体蜷缩,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的病证,大多属于肾病病变。由于寒性收引凝敛,寒气通于肾,肾主水而内寓真阳,若寒邪外袭,损伤肾阳,或阳虚寒生,则筋膜失于温煦而成“收引”之证。(3)诸气?郁,皆属于肺:?,气逆喘息;郁,痞闷。?郁,为胸闷喘息之证。意为多种气病所致的胸闷喘息等证,大多属于肺的病变。因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当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肺失宣降,气机不利或肺气不足的均可出现上述症状。(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肿,即水肿,浮肿。满,即胀满,以脘腹痞满或腹部胀大为主证。意为多种湿邪所致的肢体浮肿、脘腹胀满等症,大多属于脾的病变。湿气通于脾,脾主运化水湿,若湿邪内侵,伤及于脾,或脾虚失运,水湿停留、泛滥,就会出现“肿满”之证。(5)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痛,疼痛。痒,瘙痒,也有释为“疡”。疮,指疮疡肿毒等病变。这里的“心”主要指心属火,主血脉的特征而言。意为多种疼痛、瘙痒、疮疡的病证,大多与心有关。疼痛多因血脉不通所致,不通则痛,而心主血脉。又心主火,火热亢极,热毒炽盛,熏灼肌肤,也会致痛。痒多见于皮肤病,其属于心者,多为血热与血虚两类。血热者多挟风邪为患,致营卫不和,肌肤瘙痒。血虚者易生风化燥,肌肤失养,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症。疮疡之属心者,也不外血脉与火热两端。如热胜肉腐,经脉败漏,血气枯竭的痈疽和火毒攻心的疔疮走黄等都涉及到心。故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病机十九条中属“热”的病机和病证是什么?

 

    (1)诸胀腹大,皆属于热:意为多种脘腹胀满膨隆之证,大多与热有关。由于多食辛热肥甘,饮酒无度而致脾胃湿热郁积,中焦气机不畅,升清降浊之功失常,则浊气充斥而成“腹胀满”之证。(2)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意为多种肠鸣腹胀,叩之如鼓之证,大多与热有关。其机理为乳酪过饱,肥甘无节而致中脘传化迟滞,肠胃积滞生热,腐气产生,充满肠胃而产生诸证。(3)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转,扭转;反,背反张;戾,身体曲而不直。转反戾,即由于筋脉扭转,使肢体呈扭曲、反张等各种状态,有别于抽搐。水液,主要指尿液,亦可包括涕、唾、涎、痰、白带等。意为多种由于筋脉扭转,使肢体呈扭曲、反张等各种状态,排出之水液混浊的病证,大多与热有关。火热过盛,耗伤津血,筋脉失养则为“转反戾”;热邪煎熬体液,则“水液混浊”。(4)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暴注,暴泻如注,势如喷射。下迫,欲便不能,肛中窘迫疼痛,即里急后重。是说多种呕吐酸水,卒暴泄泻,里急后重之证,大多与热有关。其机理为热邪犯胃,饮食停滞或肝气犯胃,气郁化火,胃气上逆而致“呕吐酸”;湿热下迫大肠,大肠传导失司,则为“暴注下迫”之证。

 

 病机十九条中属风寒湿致病的病证病机是什么?

 

    (1)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暴,猝然;强直,四肢伸而不屈,身躯仰而不俯。暴强直,指突然发作的全身筋脉挛急、伸而不屈。意为多种突然发生的全身筋脉挛急、伸而不屈之证,大多属于风邪(外风)所致。风邪入中,伤及太阳经脉,使经输不利,经气受阻,经脉失养而致。(2)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澄澈清冷,指水液清稀透明而寒冷。意为凡病排出之水液清稀透明而寒冷的病证,有关。其病机为寒邪侵入脏腑,阳气被伤,或素体阳虚,阴寒之气内盛而致阳不化气,阴凝而为寒水,气寒水静,水津不化则上下窍所出之液澄澈清冷。(3)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痉,病名,见筋脉拘急,身体强直等。项强,颈项强硬,活动不便。意思是说多种手足抽搐,颈项强硬,活动不便之证,大多属于湿邪所致。人体之筋脉,不仅需要阴精的柔润,也需要阳气的温煦。由于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遏阳气。若湿邪滞于经脉,伤及太阳,阳气失于温煦,使筋失养失温而强直。

 

 病机十九条中属“火”五条的病机和病证是什么?

 

    (1)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瞀,昏闷。瘛,瘛?,抽搐,手足抽掣,时伸时缩。多种热病出现的昏闷、抽搐等症,大多与火有关。火热炽盛,伤及神明,扰乱清阳则瞀;火热亢盛,耗伤阴血,使筋脉失养则瘛。(2)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禁,通噤,口噤不开。鼓栗,鼓颔战栗,形容恶寒之甚。如丧神守,指寒战等一些躯体动作不能控制,犹如神明不能主持。意为多种口噤不开,鼓颔战栗而自身不能控制之证,大多属于火邪所致。是由于火热过盛,闭遏于内,阳气被遏而不外达之真热假寒之象。(3)诸逆冲上,皆属于火:逆冲上,指气机急促上逆的病证,如呕吐、噫气、呃逆、吐血等。意为多种气机急促上逆所致的呕吐、噫气、呃逆、吐血等症,大多属于火邪所致。由于火性炎上,若火热内盛,犯经伤脏,易使经气逆乱,脏腑之气升降失调,逆而上冲则可见“逆冲上”之证。如火热犯胃,胃气上逆,可为食入即吐或吐血之证;火热伤肺,气逆络伤,可见咳喘或咯血之证。(4)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躁,躁扰不宁;狂,语言及行为错乱;越,言行乖异,失其常度。是说多种躁扰不宁,语言及行为错乱,言行乖异,失其常度的病证,大多属于火邪所致。由于火为阳邪,性主躁动。火邪内盛,扰于神明,则躁扰不宁及语言行为错乱;火邪外扰经脉四肢,则躁动不安,甚至言行乖异,失其常度。(5)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胕,通腐。胕肿,即皮肉肿胀溃烂。意为多种皮肉肿胀溃烂,疼痛酸楚,惊骇不宁之证,大多属于火邪所致。因为火性壅遏,易灼气血。若火热壅遏经脉,瘀阻气血,腐败血肉,则为皮肉肿胀溃烂;火热灼伤筋脉,气血不畅则痛而酸楚;火热内迫心肝,神魂被扰,则发惊骇。

 

 病机十九条中属于上下部位两条的病证和病机是什么?

 

    (1)诸痿喘呕,皆属于上:意为多种痿证、喘息、呕吐之病变,大多属于上焦之病。其病机为肺居上焦,胃虽居中焦,但“上焦出于胃上口”,故此处之“上”,应指中上两焦,主要是肺、胃而言。若肺热叶焦,肺失布津,肢体失养,则发为痿证;肺气阴不足,或肺实邪壅,失于清肃,肺气上逆则发为喘逆之证;肺气上逆,失于肃降,挟胃气逆于上而见喘呕并见之证。(2)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厥,这里是指阳气衰于下的寒厥及阴气衰于下的热厥。固,指二便癃闭不通;泄,指二便泻利不禁。是说多种厥证和二便癃闭不通或二便泻利不禁的病证,大多属于下焦脏腑的病变。其机理为:若下焦肾阳不足,阴气偏胜,则发生寒厥;肾阴亏虚,阳气偏胜,则发生热厥。肾阴亏虚,津液不足,肠道失润,或肾阳不足,传送无力则大便闭秘;肾阳虚,命门火衰,肠道失温,失于传导而致泄泻。肾阴亏虚,津液不足,小便涩少不利;肾阳虚,失于固摄,膀胱气化失司,而致小便不禁。

 

 温、暑、火、热的概念有何区别?

 

    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二者仅程度上有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往往温热混称。在温病学中所说的温邪,往往泛指一切温热邪气,连程度上的差别也没有。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可见暑即热邪,只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独见于夏季,指夏季炎热的气候,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其本质皆为阳盛,所以火热也往往混称,一般不需严格区别。但是“火”可以代表人体阳气,谧藏于赃腑之内,具有温煦、生化等作用,是人体的正气,《内经》称为“少火”。只有亢烈之火才成为病邪,《内经》称“壮火”,即今之火邪。热只是邪气,没有属于人体正气的说法。这是火与热的主要区别。一般地说,火则常由内生,但这一点不是绝对的,也有内热和五气化火的说法。

 

 为什么说“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喜怒由五脏产生,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当喜怒不节的情况下,则反伤其脏,故曰“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风雨为空间漂浮的致病因素,接触人的上部头面。当风雨挟有虚邪,又遇人体正气虚的情况下,首先伤人的上部,故曰“风雨则伤上”。清湿,即寒湿,为地面沉着的致病因素,接触人的下部足胫。当清湿挟有虚邪,又遇人体正气虚条件下,首先伤人的下部,故曰“清湿则伤下”。

 

 如果说火邪常由内生,那么如何理解“五气化火”之说?

 

    这个问题,应从概率的角度理解,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火邪是由内生的,但在某些情况下,火邪也可以由外感而来,不过这种“火邪”,我们多称之为“热邪”。这与“五气化火”并不矛盾,五气之中,只有暑邪纯属外来之火邪,我们称为暑热,其余风、寒、湿、燥等邪并非火热之邪,之所以能化火,需要有人体阳气亢盛或阴分不足的条件,就是说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人体内才能转化,可见从表面现象来看,“五气化火”是由外感而来,实质上仍由内生。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就是这个意思。各种内外因素,导致机体机能亢进,呈见阳气有余的表现,这就是火邪,所以说火邪常由内生。

 

 什么是“壮火”、“少火”、“君火”及“相火”?

 

    古人以火的概念来阐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物氧化,分生动形象的。火能生热,是阳气的形象和化身,阳气虽不可见,但可以通过火热而察知。人体内也在进行燃烧,只不过是在37℃左右的常温下缓慢地进行而已。活人有体温,死人就冰冷,所以古人认为阳气存则生,阳气散则死。但阳气又不是孤立的,它不能脱离阴精而存在,就像火不能脱离燃料而存在一样。阳气亢盛了,就消耗过多的阴精,也就是说机能亢进了,代谢水平便提高了,产热也增多了,这样消耗太多,来不及补充,机能亢进也不会持久,必然导致衰竭。这种有害于人体的亢盛的阳气就叫“壮火”,所以《内经》说“壮火食气”。反之,正常的阳气,在阴精消耗的同时,能使之不断得到补充。也就是正常的机能活动,虽然也消耗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但又能产生新的营养物质,不断补充消耗,这样维持动态平衡,而不衰竭。这种有益于人体的阳气,就叫“少火”,所以《内经》说“少火生气”。可见少火是正气,而壮火是邪气,也称火邪或热邪。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发挥了《内经》这一论点,发展了物质和机能对立统一的观点,创立了“相火论”。明代张景岳继《难经》之命门说,提出了“命门火”的概念,发挥了火的生理作用。这样《内经》中关于“君火”和“相火”的概念就逐渐明确起来了。《内经》中把火分为正、邪两类,正气之火即少火,又可分为“君火”和“相火”,《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基本上是指六气中的火。后世将此概念明确为“君火”是心之阳气,“相火”为肝、肾、胆、膀胱、心包、三焦之阳气。其中肾之阳气也叫“命门火”,或称“龙火”,肝之阳气也叫“雷火”。“君火”单指正气而言,若过旺时便是“心火亢盛”,而“相火”包含正气和邪气两方面,过旺时叫“相火妄动”。“心火亢盛”和“相火妄动”都属于“壮火”。

 

 天人虚实关系与发病与否有什么关联?

 

    经文中仅提出,“两虚相得”而发病;“两实相逢”而不发病。作为天人虚实相遇关系不限此两种,当有四种关系,如下图。天人虚实相遇,能否发病,取决于自然界中是否存在发病的外在条件(病因)和人体中是否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正气虚),以及两个方面的矛盾情况。第①种情况,天虚、人虚相遇,发病。在这一矛盾关系中,既存在发病的外部条件,又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必病。正如经文所说:“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第②种情况,天实、人实相遇,不病。在这一矛盾关系中,既不存在发病的外部条件,又不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正如经文所说:“两实相逢,众人内坚。”第③种情况,天虚、人实,在这一矛盾关系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不病。因为虽然存在发病的外部条件,但是不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人体抵抗力强,故不发病。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其二,可病。虽然不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但是存在发病的外部条件,当外邪过盛,超过人体抗病能力时,亦可发病,如流感、SARS等。即辩证法所说“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第④种情况,天实、人虚,在这一矛盾关系中,亦可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不病。虽然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但是不存在发病的外在条件,因此不会发生由外因引起的疾病。其二,可以发病。虽然不存在发病的外在条件(无病因),但是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当人体正气虚损到一定程度,不能适应外部环境时,亦可得病,但病属于微病。

 

 外邪伤人的规律是什么?

 

    外邪伤人的顺序是皮毛→络脉→经脉→输脉→冲脉→肠胃。虽然《内经》各篇对人体层次划分不一,但总体说,皮毛先受邪,逐渐向里入深。其总体规律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1)邪在皮肤的证候与病机:邪在皮肤,症见“淅然,皮肤痛”。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皮肤缓则腠理开”,外来邪气乘虚而入。邪气以风寒最为多见,寒主收引,故皮肤收而毛发立,症见恶寒(淅然)、无汗等。寒性凝滞,可致气血运行不畅,症见皮肤痛等表证。(2)邪在络脉的证候与病机:邪在络脉,症见“痛在肌肉,其病时痛时息”(据《甲乙》改)。病邪由皮毛入络脉,络脉阻滞,故肌肉疼痛,邪欲去络入经,故时痛时息。(3)邪在经脉的证候与病机:邪在经脉,症见“洒淅喜惊”。邪还在表(如太阳经),卫气被伤,故洒淅恶寒,经气连脏,神气被扰,故有时喜惊。(4)邪在输脉的病机及证候:邪在输脉,症见四肢关节疼痛,腰脊强硬。足太阳膀胱经脉“挟脊抵腰中”,故见腰脊强硬不舒。邪在手足三阴三阳之经,六经之气不能通达于四肢,故四肢关节疼痛。(5)邪在伏冲之脉的症状与病机:邪在伏冲,症见身体沉重疼痛。冲为十二经之海,邪伏冲脉,可影响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又冲为血海,血行受阻,血不养形,故见身痛体重。(6)邪在肠胃的症状与病机:邪在肠胃,根据寒、热之因不同,其症可分为二类:一为寒邪为患,症见腹胀、肠鸣、飧泄。邪居肠胃,运化、传导失常,谷气不行,故腹胀。寒邪与肠中水气相击而肠鸣。胃肠之病及脾,运化失司,水谷不分,故见飧泄。二为热邪为患,症见溏出糜。热居肠中,腐败水谷,热伤胃肠,湿热下注,故见泻下恶臭糜烂之物。若日久不愈,正不胜邪,邪气与局部气血相搏结,凝聚不得行,日积月累,最终形成有形之积,使病邪缠绵难愈。

 

 积证的成因、病机与类型是什么?

 

    成因:“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说明寒邪是积形成的外因。其发生不同类型积证的内因,尚有“卒然多饮食”、“起居不节、用力过度”,以及“内伤忧怒”。类型与病机:根据积的类型不同,其病机各异。大体有三:其一,入腹的寒气凝聚津液,寒气使肠外的汁沫迫聚,日久成积。其二,入腹的寒气与出血凝聚而成积。其三,气滞血瘀,遇寒气加重凝血而成积。详见下图:上逆腹部肠胃气不运津(1)外感寒邪胀(寒性凝滞)迫使肠外汁沫聚结寒邪血液、津液互结日久成积(2)寒邪饮食失节络脉伤即肠胃之络脉→血溢肠外→寒邪与津起居不节液、血液相搏→凝聚成积用力过度(3)外中于寒内伤郁怒→气机逆乱,气滞血瘀→互结而为积综上可知,积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病理过程,一旦形成,缠绵难愈。因此临床治疗当以温阳、活血、行气、化津之法。

 

 夏季感冒是否叫伤暑?伤暑与中暑有何不同?

 

    暑为夏季主气,一般地说,夏季外感多见伤暑、中暑、暑湿等病证。但是夏季也可见风、寒、湿等邪气,而感冒则是一种以感受风邪为主的疾患,症见恶风、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或咳嗽等表证,可兼挟暑、热、湿等邪气,但与伤暑是不同的。伤暑基本上无表证,所以夏季感冒不叫伤暑。中医辨证是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的,季节只供参考,不可拘泥于《内经》“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之说。《时病论》有“冒暑”之说,症见头晕、寒热、汗出、咳嗽等,与感冒相似,实质上是暑湿邪气上犯于肺,较伤暑之证稍微轻浅。其实无心烦口渴即非暑病,况又恶寒,实际上是夏月感冒。伤暑之称,在温病中,似取其伤于暑邪之意,通指一切暑病。为避免概念混乱,讲义所说的伤暑证,是指暑伤气津,症见身热多汗、心烦、口渴、气短、乏力、小便短赤等,此乃阳明气分之证,并无卫分表证。《时病论》所说的伤暑,初则寒热无汗,似有表证,实乃湿邪困表之故。伤暑与中暑虽同为伤于暑邪,但不只是轻重的不同,在病机上也有根本的区别。一般说伤暑较轻,中暑之所以为重,在于暑邪卒中人体,内窜心包,以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喘喝汗出。若身热厥冷,便称“暑厥”(属热厥)。亦有轻者,但见头晕恶心、胸闷呕吐等症,这是中暑前兆,由于暑湿秽浊,内阻气机,也较伤暑为重。至于气津暴脱之证,可由伤暑和中暑发展而来,其危重程度,不言而喻。总之,伤暑和中暑之根本区别在于:一为暑伤津气,一为暑窜心包;一个来势缓,一个发病急。

 

 为什么说“气有余便是火”?

 

    气是一种能激发和推动脏腑机能活动的精微物质,它的存在是通过机能活动表现出来的,所以有时候指机能活动。当人体机能亢进时,由于代谢水平提高,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同时对人体会产生损害性的消耗,这种热,古人以“火”来形容,所以说“气有余便是火”,这个火是指壮火或叫火邪。因阳气有温煦作用,阳气有余,温热太过而成火,这是必然之理。例如有的运动员在接受大运动量训练时最初的一段时间,往往血压升高,出现头痛、失眠、心烦等症,甚至有的口舌生疮、尿短赤,中医辨证即认为是心肝火旺。再如考试前夕,由于紧张地复习功课,往往也会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急躁等症,这也是心火亢盛的表现,这些都是“气有余便是火”的实例。原因都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以致机能亢进,用中医术语说就是气旺而生火或气郁而化火。

 

 消瘅的病因有哪些?

 

    《内经》论消瘅的病因约有以下几个方面:(1)五脏柔弱:《灵枢·五变》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指出五脏之脉微小为消瘅。所谓“五脏柔弱”、“五脏脉微小”,都表明五脏的精血虚衰,津液亏乏。张志聪《灵枢集注》说:“盖五脏主藏精者也,五脏皆柔弱,则津液竭而善病消瘅矣。”(2)肥甘太过:《素问·通评虚实论》云:“消瘅……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由于“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肥甘过度生内热,内热则灼津,故可发生消渴。(3)内热炽盛:《素问·气厥论》指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灵枢·师传》又指出“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县心善饥”。凡内热炽盛,内则消灼津液,外则消灼肌肉,所以张从正提出“三消当从火断”。(4)脏气虚寒:《素问·气厥论》云:“心移寒于肺,肺消。”张景岳《类经》释:“心移寒于肺者,君火之衰耳。心火不足则不能温养肺金,肺气不温则不能行化津液。”《轩岐救正论·消证》所谓“老人阳虚……寒消肺肾,金水衰竭之病”,即属此类。

 

 饮食、劳逸不当为什么会致病?

 

    饮食、劳逸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但是处理不当反而有害人体健康,这就是辩证法。古人说“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反为殃,与其病后才加药,熟若事先能自防”,即是经验之谈。饮食致病的原因不外三种情况:(1)饮食不节,饥饱无度。饮食太过和不及都会伤及脾胃,造成食积停滞,继之产生痰饮、湿、热等邪气。若饥渴过久,则断绝气血生化之源,便会产生虚损之证。(2)饮食不洁。食用腐败有毒食物,不但伤及脾胃,出现恶心、吐泻、腹痛等症,而且扰乱气血,使人中毒,甚至可能危及生命。(3)饮食偏嗜。嗜好太过,可能导致营养不全,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而且可能伤及脾胃以外的其他脏腑。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用现代医学观点来看,酸碱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可出现许多症状。如酸中毒可出现乏力、麻木、迟钝,这些恰恰符合中医肝脾两脏的证候。高血钠也可导致水肿,加,血压升高,心悸亢进等等。劳逸不当致病不外两种情况:(1)劳则气耗,逸则气滞,皆伤脾胃。过劳伤气,脾气不足则纳呆、食少、神疲、乏力。逸则气滞,饮食不消,则脘腹闷胀或疼痛。(2)房劳伤肾。肾精不足,肾气亦亏,可见腰酸膝软、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绵绵等。用现代医学来解释,性生活也是一种应激状态,是一种高度兴奋和紧张的活动,太过了,必然造成过度消耗而扰乱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因此也能损害健康。此外,《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指出了劳伤致病的几种情况,基本上符合实际,说明了五劳不只伤及脾、肾,也可伤及五脏而致病。

 

 食积有何临床特点?

 

    食积为病可概括为三大特点:(1)食伤脾胃。症见厌食、呕吐酸腐、脘腹胀痛、泄泻或便秘。(2)食积化热。症见便秘头痛、腹满心烦、痔疮下血、手足心热、腹部发热、颧红潮热。(3)助湿生痰化热。症见舌苔垢腻、或黄或灰、口臭痰多、脉滑或数、或生疮疡。自汗、大汗、盗汗、战汗、半身汗,其病机和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出汗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现象,由于病因病机不同,因而临床表现也不同。(1)自汗:是指不因过劳、衣厚或发热等原因而自行汗出,或稍一活动则汗出较多的病理现象。自汗有气虚自汗、阳虚自汗两种。气虚自汗常见到汗出较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表现。而阳虚自汗除上述气虚自汗表现外,尚可见到身寒肢冷,四末不温的阳虚寒象。自汗是因卫气虚弱,阳气不足,肌表不固,营阴外泄所致。(2)盗汗:是指睡后则见汗出,醒后汗止的一种病理现象。常伴有五心烦热,口咽干燥,骨蒸潮热等阴虚发热的表现。盗汗的产生,是由阴虚不能敛阳,睡后卫阳行于内,阳不入于阴而迫津外泄所致。人入睡则卫气行于阴,使体表之阳气减少,又卫气行于阴,加重阴虚阳盛,迫津外泄故睡则汗出。(3)大汗:大汗即大量出汗之意。主要见于下列三种情况:①阳明热盛,里热蒸腾,迫津外泄,故大汗出,常兼见大热、大渴、脉洪大等表现。②亡阳之时,阳气亡失,阴液随之外泄,液随气脱,津随气泄,故见到冷汗淋漓而清稀、肌肤凉、精神委靡等亡阳表现。③亡阴之时亦可见到汗出较多而黏腻、四肢温、肌肤热、口渴目陷等表现。亡阴亡阳之汗出都是危重证候,一方面原发病危重,又加之阴津大量外泄,更加重了病情。此外,还有一种漏汗。属于治疗不当,汗不得法,以至汗出如漏。这是由于发汗太过,卫阳之气被伤,腠理开泄,不能卫外为固,故汗出不止。(4)战汗:多见于温病的发展过程中。表现为突然全身寒战,甚则肢冷脉伏,几经挣扎,继之全身透出大汗。战汗表示正气尚盛,与邪力争,拒邪于体外,邪随汗解。表现为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安。也有一汗不解,需要再汗而解的。如战汗后病仍不解的,表现为烦躁不安,脉来急促者,则是正不胜邪之危候。(5)半身汗:即半侧肢体出汗,或见于右,或见于左,或上半身,或下半身,有的仅半侧脸出汗。正如《内经》所言:“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半身出汗常是中风先兆或中风的表现。其病理机制是由于风痰湿邪阻滞经络,气血周流不畅,或气虚不能固密而半侧汗出。

 

 五脏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经文“生于阴”与“起于阴”其义同,即病起于内因(七情、劳倦、饮食、起居)。五脏疾病的病因常由内因而发,然各种内外致病因素也可使之发病,如文中“重寒伤肺(外寒及寒饮食)”、“汗出当风伤脾”等都表明《内经》极其重视内外合邪的发病观点。《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言:“忧愁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皆反映多种因素可伤脏的实际情况。现将五脏所伤之证及病机分析分述如下:(1)忧思伤心:心藏神,若在强烈的、持久的精神情志刺激下,可使心气受损,出现心神恍惚、精神失常的病证。(2)重寒伤肺:重寒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形寒寒饮”是也。又如《素问·咳论》:“肺寒,则内外合邪(外寒和寒饮食)。”外寒由皮毛伤其合,寒饮由中焦循经上犯于肺,致肺气受损,外邪乘虚入肺,外内合邪,使肺宣肃失常。其症见咳嗽、咳吐寒痰、喘息等。(3)忿怒伤肝:怒为肝之志,肝又主藏血,大怒可损伤肝气,肝失调达,导致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可见呕血、头胀痛等症。薄厥一证可为例证。(4)内、外因素伤脾(醉以入房,汗出当风):饮食不节本已损伤脾气,加之汗出感受风邪,风邪乘虚入脾,使脾失健运,症见腹胀、泄泻等。(5)过劳伤肾(房劳过度、汗出浴水):房劳过度,耗伤肾气,汗出浴水,水寒之气乘虚入肾,症见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等。把握五脏病的常见病因,可为临床的脏腑辨证提供依据。

 

 便秘的原因是什么?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出困难,大便次数减少,几日一解。其病因有寒热虚实的不同,在诊断时,应从大便的量、色、形状、气味等几个方面详细了解。如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身热不退、舌红苔黄燥、小便短赤者,多属热结胃肠,腑气不通的实热证。大便秘结,又见畏寒喜暖、面色?白、舌质淡润的属于冷秘证。这是由于阳气不运,肠道传送无力,大便艰难。大便秘结难解,身无所苦,见于手术后、产后及高年体虚之人,多属津亏,气血不足的虚秘证。大便数日一解,或大便不干而排出困难,胸胁苦满,噫气频频,此属气机郁结,腑气不畅的气秘证。大便秘结,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叫做“热结旁流”。在《伤寒论》中,对此证候有很清楚的分析,如“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何谓热结旁流?

 

    “热结旁流”一语来自清代名医吴有性所著《温疫论》,“热结旁流者,内热壅闭,先大便秘结,续得下利纯臭水,全然无粪。”由此可以看出,热结旁流是胃肠热结便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泻下清水无粪便,气味特臭又伴有腹痛拒按,口干舌苔干燥少津。这是由于胃肠热结,燥屎结于距肛门较远部位,而肠中水液从旁流出肛门,故自利清水,色纯青,全无粪便。当用急下之法,给予大承气汤,通下燥屎,常可见到排出球样大便,十分坚硬。从而证明,该证虽有下利清水,但肠内仍有燥屎秘结。

 

 什么是痰饮?其临床表现有什么特点?

 

    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而引起的局部病理产物,又成为某些以痰多、苔腻、脉滑等为主症的疾病的致病因素。黏稠者为痰,为饮。其形成过程,可列简表如下:肺失宣降,水津不能敷布、下输气滞肺三脏调节脾失健运,水湿停留寒凝凝聚而成痰饮脾水液代谢肾阳不足,气化不行,水湿不化湿聚停于三焦各部肾功能失常三焦不通,水气互结火热煎熬痰饮为病十分广泛,古人有“百病多由痰作祟”,“坚病从痰治”,“无痰不作眩”等说法,由此可见痰饮为病的一般特点,它不仅指有形之痰,也包括了无形之痰。概括起来,临床表现有如下四大特点:(1)咳痰量多,喉中痰鸣。(2)胀满水肿,肠鸣食减。(3)胸闷,呕恶,眩晕,心悸。(4)苔厚腻脉弦滑。临床上具备第一项或其他任意两项指标,一般即可诊断为痰饮。由于痰饮所在部位不同,可表现为多种复杂的证候,如痰核、流注、梅核气等等,虽不表现为咳嗽多痰,但也属于痰饮病。因此“怪病从痰治”也可作为特点来考虑。现代研究表明,“痰饮”表面上指的是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实质上概括了与它相关的各种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变化,泛的。

 

 泄泻的原因是什么?

 

    所谓泄泻,又称“溏泻”、“腹泻”等,是指大便稀软或不成形,每日排便次数增多,甚或大便呈稀水样的病理表现。引起腹泻的原因也有寒热虚实的不同。新病多为实证,久病虚证为多。在问诊时,要注意询问病程的长短,大便形状等。大便有黏液不爽,一日数解,常为湿热积滞肠道。大便有脓血,伴有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而排便不畅的,多为湿热下注大肠的痢疾。如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常为肝强脾弱,肝脾不和的痛泻证。大便呈水样,发病突然,一日数次,肛门灼热、尿黄短赤,或伴有恶心等证者,多为邪热下迫大肠之热泻证。大便泄泻,夹有不消化食物,大便酸腐臭秽,或如败卵,或伴有呕吐、口臭、舌苔腐腻者,多为食积不化,脾胃受损的伤食泻。如病程较长,时间较久,大便稀软不成形常伴有腹胀、纳少、疲倦无力、面色萎黄,多为脾虚泄泻。如每次泄泻均发生在黎明前,腹痛则泻,泻后痛减,完谷不化,多为肾阳虚衰,腐熟温化无能的肾虚泄泻,又名“五更泄”或“鸡鸣泻”。如大便色黑,如漆而亮,反而易解,伴有发热不退者,为阳明蓄血证。因阳明热邪久羁,血与热搏,出于经脉,排于肠道,败为紫血。

 

 辨证方法有几种?

 

    中医学辨证方法有多种,如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这些辨证方法既有区别,有联系,适用范围亦有不同。

 

 何谓辨证?

 

    所谓辨证,就是辨别证候。证与症的概念不同,证是证候,它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一个阶段出现的病因病机的概括。由于它辩证地分析了病变的部位、原因和性质,因而全面准确地反映着疾病的本质。中医学认识疾病是以辨证为中心环节的,首先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广泛收集临床资料,深入了解病情,在此基础上,利用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理论,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归纳,综合概括,从而辨别疾病属于何种证候,做出正确的诊断,为施治打下基础。人们习惯上把收集资料,归纳分析,确定疾病的性质,做出正确诊断的过程,叫做辨证。辨证的过程也就是诊断的过程,诊断的依据就是收集的临床资料,诊断的结果就是证候。中医的辨证虽然与现代医学的诊断疾病不完全相同,之处,我们应该把辨证与辨病进一步结合起来,丰富祖国医学辨证的内容,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各种辨证方法的适应范围和相互关系如何?

 

    一般来说,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纲领,是对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双方力量盛衰的高度概括。就病变的部位来讲分在表在里,病变的性质分属寒属热,以邪正的盛衰分虚分实。用阴阳总括归类分为阴证、阳证。所以各种疾病都可以用八纲来进行辨证分析,而体现基本的病理变化及其归类。脏腑辨证是以脏腑病变为纲,来分析归纳临床症状的辨证方法。它具体说明了病变是在何脏何腑、属寒属热、属虚属实。一般各种辨证方法最后都要落实到脏腑辨证上,才能准确诊断,使治疗有的放矢。气血津液辨证是对脏腑辨证的补充,是把脏腑辨证中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予以辨别。由于气血津液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反映在病理上,脏腑病变与气血津液病变常互相影响,故这种辨证方法常和脏腑辨证结合运用。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主要运用于外感性疾患。这种疾患以发热为主,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对于这样的一些疾病,采用这三种辨证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中六经辨证多用于辨治伤寒病,是对人体感受风寒之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等传变规律的高度概括。因外感疾病后期,多伤及内脏,所以六经辨证不仅用于辨治伤寒,也可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卫气营血辨证主要是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卫气营血代表着温热邪气侵犯人体,引起疾病深浅不同的四个阶段,主要分在气在血,卫为气之轻浅阶段,营为血之轻浅阶段。但有时也可作为热病中的四个独立证型。三焦辨证也属于外感温病的辨证方法,但主要用于辨治湿热病,由于湿热邪气侵犯人体多始于上焦,渐次传于中焦、下焦。三焦辨证反映了湿热病的传变规律。上述几种辨证方法,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因此,在学习各种辨证方法时,要有机地把它们联系起来。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病因也属于辨证的范畴,叫做“辨证求因”,或“病因辨证”,它是根据疾病的发展过程、临床表现特点来探求疾病的原因,从而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辨证和辨病的含义有何不同?

 

    中医学的辨证,是认识人体在病理情况下,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机能状态,它是从机体反应性的角度来认识疾病的本质,从分析疾病在当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来进一步认识这些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从而推导出其内在病理变化的规律性,并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进行抽象地概括,进而建立起一整套辨证的概念来反映病变内在的本质。辨证和辨病是不同的方法,辨证可以说是对疾病进行动态的观察,是对疾病传变程序的诊断。而辨病则是对疾病进行静态的鉴别,但也能反映其特定病因作用于人体的全过程。所以,“证”的概念来说,“病”反映着特异的病因所引起的特异性反应,反映了疾病的个性;而“证”则反映着各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反映着疾病的共性。实践证明,人体可以说是一个高度灵敏的自控系统,通过许多复杂的“反馈”机制进行着自动调节,维持着机体内在环境的稳定和统一。这种稳定和统一,只是相对的动态平衡。由于人体内外环境总是不断地变化着,一旦自动调节失灵,其微妙的动态平衡就被破坏,于是人体就表现为疾病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机体的机能障碍,比形态结构的变化更为突出和明显,而中医学正是及时地把握住这些变化所反映出来的临床表现,运用直观的方法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在广泛的联系中来研究人体生命的动态变化,创立了一系列辨证概念。

 

 临床应如何进行辨证?

 

    中医学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其辨证经验非常丰富,经常使用的辨证方法有八种之多,概括起来为两大类:一为外感热病辨证,包括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等辨证;一是内伤杂病辨证,包括气血津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至于八纲辨证和病因辨证则贯穿于两类之中。临床辨证方法的运用程序,一般规律是患者的主诉,或最痛苦、最紧急的症状或体征,往往就是该病的主症。首先,围绕主症先辨外感或内伤。若为外感,再分寒热,外感寒邪则属伤寒,应按六经程序辨证;外感热邪则属温病,应按卫气营血或三焦程序辨证(三焦辨证主要针对湿热病)。若为内伤,则应先辨虚实,虚证有气血阴阳之不同,应落实到脏腑经络。实证则要看属何邪气,同样也要落实到脏腑经络。由此可以看出,临床辨证实质上就是对病变进行定位和定性。其辨证步骤简介如下:(1)表里、脏腑经络定位,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去考虑:①临床表现的部位特点,主要在于脏腑归属部位和经络循行部位。②脏器功能特点。③脏器体征特点。④脏器与季节气候的关系和影响。⑤脏器与病因的关系和影响。⑥脏器与体型、体质、年龄、性别的关系和影响。⑦发病时间及临床治疗经过特点。如以肝病定位为例,肝经循少腹,络阴器,布于两胁,故胁肋胀满疼痛,少腹痛,腹股沟外阴部疾患,定位在肝。肝主疏泄、藏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