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0516教学手记——考前二十天:文学类文本阅读要这样想(一)

 晋诺工作室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考前二十天,现代文阅读是不是有些茫然,好像游过了茫茫题海,又好像身上的水已干,题的感觉已消失不见?!

在这个时间段,是需要刺破最后那层窗户纸而洞见晨曦的时刻,这个时候,需要你面对游过的海静静地想。

比如,近三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究竟考了我们怎样的阅读能力?

概括起来不过就是这样几个阅读要求:

文本的整体架构与指向;

叙事元素的价值与作用;

表达形式的特征与内涵。

请让我们来具体分析。

21年的第7题D项:

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22年的第7题D项:

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23年的第9题: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这三道题,有的虽然只有一个选项,但都关涉到文本的主旨理解。

文本主旨把握实则是考查考生对文本架构的识别解读进而对文本指向的判断能力。

21年,故事套故事是文本的特征,可是,是否故事套故事就使文本的主旨变得多元了呢?要准确判断,必须理清文本的整体构架。

其实,只要从整体角度审视文本会发现王木匠就讲了一个石门阵的故事,而且讲故事的落点也极为清晰——夜不闭户。因此,严格地讲,这里的“故事套故事”前一个“故事”基本是虚的,真正的故事只有一个,故事的指向也极为清晰——实现夜不闭户的安宁。因此,这是一个单向闭合的故事!

但是如果把这个选项转移到23年的《给儿子》一文中去会怎样呢?

《给儿子》的叙事是沿着“我”记忆中的河流、村庄、村民及“我”的感受展开的,这个文本的叙事元素非常丰富,比如,长江、漕河;板桥、大埂;草屋、小路、坟茔;下田、太阳等等,这些元素让“我”的人生这部书丰富而多元,这里有对纯朴的乡村民风的爱、有对艰苦劳作的深刻领悟、有对时事变迁的深切感慨、有对生命价值的深透解读,因此,我们说这篇小说的主旨是丰富多元的,应该没问题。

这样的整体把握为解答第9题奠定了基础。

比如,关于河流,我们需要从整体角度审视河流这一意象的内涵。

河流在全文中的价值该如何理解?

那片乡土,那段人生的入口是长江,“爬上江堤,看看长江”,这是进入文本世界的入口;“坐上渡船”与“许多人”的接触,这是进入文本世界的起始;“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这才是与这个世界的亲密接触,这一接触是借着河流来完成的;从漕河边、沿着水渠走进那片乡土的核心:田间小路、大坟茔、下田劳作……你会爱的,这一切的收获是在河畔完成的;当然,漕河也许在时间里悄然发生着改变,“那间草屋”有可能还在,也有可能不在;漕河边上的村庄是否会变成烟囱、厂房等,时间在雕刻着一切,然而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这就是那段人生经历。

那么河流在文本中成了人生成长的载体与见证。

一方面它是养育了我们的母亲之河,我们品格里有它的样子,河流里有人格的意味;河流是人生之旅的陪伴者,随着河流就可找到家,人与河流相伴相生;河流是生命之流,是时空变换的载体,借着河流可以看到过去、现在与未来;河流形成了特殊的叙事空间,为生命的成长故事提供了宏大的背景和环境。

再来看22年关于《江上》主旨的理解,命题者设置的错点是——隐逸主旨。

小说节选部分,一开头,写子胥听到十来个人关于季札的讨论,这里当然有关于仕与隐的争论,但对于子胥来讲,其关注点落在了“关于友情”的渴望上。

这个时候,浮下一只渔船,子胥踏上船,江上的宁静、渔夫的淡然让子胥心境发生了变化,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一变化指向了哪里。

是指向归隐了吗?

文中说“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

关键是,渔夫究竟是把子胥引渡到哪里去了。

“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

渔夫的引渡确实是让子胥从仇恨走向平静,但平静是不是归隐呢?

我们可以看到子胥最后以剑相赠,想把渔夫作为挚友,可是渔夫不懂这份情感,子胥的感激在于渔夫在无意之中让他渡过了“仇恨”之河,但并没有指向归隐,而是“将来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再看“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子胥的内心在生长着另一种追求,他珍爱友谊,这种友情也让他从“仇恨”中走出,走到另一种人生境界中去,但这种境界不是归隐,因为,若是归隐,相忘于江湖,也就没有将来“寻找”的必要了!

高考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读懂小说在说什么,要读懂这一点,则须从整体观照文本,不可作“点状”分析,以点代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