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3:感知自己

 五月华语 2024-05-16 发布于河南

不是人有生命迹象就等于活着。真正活着的标志应该是能感知自己。感知自己的身体特征,心理动态,情绪起伏和每一个起心动念。能清晰感知自己这些内容的应该是正常的人,能客观准确感知自己的应该是清醒的人。

太多时候,快速的生活节奏让人迷失方向,繁重的压力让人失去希望,尤其会消耗人很多的能量。遭受过不如意的人,往往会蜷缩着身躯,这种外在的身体形态其实是内心感受的一种外投。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巴黎圣母院》那位相貌奇特之人的心底善良,但是,很多时候,他们一定遭受过太多的委屈和不公,反抗无力的时候,他们身体才长出那个盔甲来保护他们。当一个人习惯性地弯腰驼背,这不说明他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改变,而是内心遭遇了一些自己排解不开的情绪。这是在潜意识里保护自己,保护自己不让外界关注自己,保护自己远离纷扰。同时,习惯蜷缩睡觉的人内心也往往有一些不安。当感知到身体给自己发出这些信号时,要能迅速辨别出来,并做出回应。

感知自己的身体,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感知情绪就难了一些。人们会清晰地知道自己开心、幸福或者愤怒,而对情绪低沉和抑郁往往辨识不够,因为这些情绪可能会让人轻易上瘾。人们不需要做任何改变,就可以滑进低沉里,尤其是无所事事的无聊里。现在流行的空心病有很多社会因素,压力大让人想逃避是主要原因。而经常感觉开心和幸福是一件不容易达到的心理状态。现在社会的心理疾病日益凸显。开心或者低沉,都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的真正原因在于是否感知到人生的意义。

一些哲学家会认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活着本身就是意义。能感知到生命应该有意义并试着去探索生命的意义,这是感知自己的最高状态。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是认知的不同。当人们意识到人活着就要去创造价值,去活出意义,那么,人们就一定会以非常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尤其是生活中的那些不友好、不顺利,因为不友好和不顺利才是真实生活的内容之一。这些人的最大特点是:积极入世,去做事情,去改变,去尝试,去创造,去创造价值。相对应的不够积极的人,多数会选择:安于现状,逃避,找借口,沉默或消沉,甚至会去破坏等等。

客观精准地感知自己的身体、心理、情绪和人生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唯有能做到这些,才是真正爱自己的人。当一个人认认真真地吃饭、睡觉、做事情,不抱怨,不逃避,积极乐观,想方设法去改变去创造的时候,他就是在爱自己。这种人走在哪里都会闪闪发光,因为他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活成了一束有魅力的光。

先把自己活成光,或许有人借着你的光走出了绝望。把自己活成光,吸引更多的人和你一起光芒万丈,去照亮一些角落,去给人正确的方向。最大限度地与人为善,帮助他人,成就他人,推动社会的进步。

要时刻感知自己的这颗心,让它柔软、敏感,又强壮有力,被爱充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