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之重器,青铜器

 陈正兴 2024-05-16

自古以来,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远。《左传》中写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其释义为:“国家的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战争。祭祀有分祭肉之礼,战争有受祭肉之礼,这是和神灵交往的大节。”这句话意味着祭祀和军事是国家命脉的关键,而青铜器则是这两大重要领域的代表,因此被称为“国之重器”。

国之重器,青铜器

△后母戊大方鼎(商晚期)。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重达832.84公斤,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被誉为“镇国之宝”。

在中国古代,祭祀是一项重要的宗教仪式和社会活动,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手段。青铜礼器作为祭祀的重要器物,象征着对神灵的崇敬和敬畏,体现了国家的统一和秩序。青铜礼器是中国古代先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目前中国已发现最早的青铜是甘肃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小刀,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740年。而自夏、商、周至春秋和战国早期,青铜器鼎盛发展,青铜礼器作为祭祀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青铜器包括鼎、盉、爵等,制作精美,工艺精湛,承载着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敬与尊重。

国之重器,青铜器

△后母辛大方鼎(商晚期)。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现藏于殷墟博物馆。此鼎是武丁时期的断代标准器物。

国之重器,青铜器

△四羊方尊(商晚期)。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尊为祭祀用品,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国之重器,青铜器

△妇好鸮尊(商晚期)。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原器一对两只,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

国之重器,青铜器

△父乙车衢觚 商晚期 现藏于河南安阳博物馆

国之重器,青铜器

△南公鼎(西周)。出土于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是早期曾国的典型礼器,现藏于湖北随州市博物馆。

国之重器,青铜器

△兽面纹觥(西周)。出土于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现藏于湖北随州市博物馆。

青铜礼器不仅仅是实用工具,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古代工匠智慧和艺术的结晶。青铜器的图案纹饰和铭文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情况,为后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资料。即使在今天,青铜礼器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们不仅是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也是历史与现实交流的桥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