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夏时光||中华诗经文学周南诗社专刊||1197期

 新用户6168prZI 2024-05-16 发布于山东

总1197期

诗文传雅韵 经典颂来风


总1197期



半月刊

(初夏时光专辑)

七律●七绝

初夏乡间行

邓辉

山环水绕入坪乡,结伴闲游沐暖阳。

豆密苗肥薅碧草,田多手快插青秧。

樱桃采摘舌心爽,布谷催耕菜籽黄。

五月人勤风雨顺,农家抢种保秋粮。

初夏吟怀

久品三味

心似浮萍托寄难,敲窗柳絮眼前欢。

天长忽觉时春尽,月暗方知已夜阑。

累日依然诗骨瘦,经年不复酒肠宽。

五声岂畏宫商缺,技拙偏将郢曲弹。

初夏有题

久品三味

晴光铺水耀微澜,举目山乡好景观。

早沐熏风烟柳胜,遐瞻日落宿云残。

小村寄兴须谁识,野陌行吟且自宽。

百鸟嘤鸣声绕耳,展笺未觉赋诗难。

立  夏

玉林军(河北)

序时立夏暖阳晖,岸柳垂丝鳜鲤肥。

菡萏枝摇霞彩霓。洋槐蕊影蝶蜂围。

娇容芍药绽颜醉,思恋梧桐碧色挥。

草翠花鲜酬雅意,芳香四溢沁心扉。

初夏抒怀(新韵)

林琳(辽宁)

雨罢庭前花木深,祝融徐步踏风尘。

溪桥便入畦中路,香稻还疑镜底身。

几点娇莺歌婉转,一双雏燕意追寻。

流光弹指朱颜改,笑靥芙蓉解素心。

初夏吟怀

黄老周(广西)

夏来节季暖温柔,碧野山青郊外游,

绿柳垂丝莺喜舞,红莲绽蕊蝶欢留。

田园秀美峰林景,鸟语花香风雨楼。

旖旎风光如画卷,江河锦绣映千秋。

初夏雨晨

张永锦(浙江)

窗外乌云遮晓日,湖山一片墨勾皴。

荷盘雨溅弹珠泪,蕉叶风惊鼓瑟宾。

野见青葱鲜欲滴,村排迢递簇如鳞。

书斋静坐愁何事?岁月常催白发人。

入 

孙德力(内蒙古)

陌上迟归亦送春,浓描淡染好风频。

大田深处农耕遍,布谷声中夏令新。

正是花飞君又去,方逢絮起客时巡。

千般璀璨心头念,造化由来烟雨亲。

初夏剪影

刘继纲

春归夏至易新妆,物态山光锦绣章。

园内瓜蔬争亮相,水边鹅鸭竞登场。

独怜柳练随风绿,犹喜槐花满树香。

日暮亭台人舞动,祥和画面入诗行。

退休感怀

久品三味

忝从授业几雕肝,四秩徜徉杏树坛。

致仕三秋随曳履,敲诗五载忘弹冠。

杨林听雨何妨湿,雪岭寻春不觉寒。

饮后巴歌弦管寄,未成曲调也心欢。

诗 观

久品三味

推敲勿作沐猴冠,王粲楼高岂畏难。

格律从来容易得,才情不可等闲观。

昏斟晓酌知天地,梦逐魂随问暑寒。

逸境无须凌绝顶,吟怀寄处自心安。

遣 怀

久品三味

风涛每伴至更阑,谷口俨然披鹿冠。

梦醒花光尤淡雅,窗明月色愈清寒。

诗书不畏室庐窄,块垒今消天地宽。

漫说武陵仙境胜,庭前小圃比林峦。

陪  床

冰花(西安)

共渡华年老侍床,相濡昫妪两虔望。

欲凭俭扑持家富,权借劬劳济业昌。

笑语庭盈怡岁月,悲歌天落毁身康。

诚祈玉帝折吾寿,弥补荆妻命数长。

母亲节有记

久品三味

此日因何卧不安,北望萱草复凭阑。

当初未解高堂苦,旧事惭无孺子欢。

久病缠身谁骨硬,长贫过眼自心寒。

卌年常把蓼莪逐,每至茔前莫忍看。

母亲节感怀母亲

黄老周(广西)

荷香五月暖心窝,慈母一生操累多。

做饭洗衣农桑苦,持家敬业衣食窝。

相夫教子宏图志,待老为人大气和。

福绿荣光门第耀,妈妈德寿映高坡。

唐代女诗人陈玉兰

孙德力

家中独守只身孤,尤念郎君远出吴。

暮角银钩知役户,寒衣布履寄征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百里云烟万里途。

瑟瑟西风边塞雁,谁怜此醉酒倾壶。

林 家 坳

曾广福(江西)

林家坳里好风光,通往上安毗故乡。

西至石窝东赏庙,南邻窑背北连庄。

远观崦嶂近观树,头顶蓝天脚踏荒。

童子时期装麂弶,逮鸡捕兔不能忘。

古渡廊桥

吳炳华(西安)

古渡廊桥筑告竣,盘龙虎踞渭河津。

青青岸柳嵌明月,潋潋寒晶漾大秦。

骚客吚哦羸政帝,游人感慨李斯臣。

欲凭帆影思衰故,权借诗碑悟替因。

丹江初夏夜

蒋运泉(十堰)

初夏均州夜绕烟,霓虹闪烁映江天。

清风携雨惹人醉,如梦雾雰随客船。

初夏(新韵)

林琳(辽宁)

杨柳依波照绿妆,风裁云缎浣荷塘。

蔷薇满架婆娑影,对脸嫣红蝶粉香。

插 秧

刘嘉桢

行行青翠写延伸,后退弯腰织苦辛。

铺就琴弦修好曲,心香一片谱金银。

夏初农家播耕欢

方锦春(武汉)

垄上麦禾浪碧天,稻畦牛吼抢耕廛。

农夫赶季护瓜豆,犁耙工完又插田。

日湖边柳

方锦春(武汉)

垂柳湖边晃钓钩,撩欢咂嘴小鱼游。

游人偏赏鱼儿乐,不思枝條钓技优。

石人牵象

张百楚

象山雄峙水绵延,一饮南风万壑泉。

野旷惊波堆雪浪,石人听鸟古来禅。

五月二日游竹溪鄂坪黄花沟组诗

(一)

罗汉寨

高山石寨韭苔春,练武修身养德真。

龙象伽罗悲悯悟,护乡济世渡缘人。

(二)

吟野外露营烧烤(新韵)

营帐棚房落草滩,家人烧烤袅炊烟。

山青水秀春光美,乐享休闲笑语喧。

(三)

上高桥村即景

游人如织富山乡,榉树参天月季香。

碧水潺流腾白浪,吊桥悠荡女娃慌。

(四)

观蝴蝶泉

青藤绕树鸟鸣幽,泉水潺湲叠瀑流。

两只翅膀翻白浪,轻吟击石藓边留。

(五)

赞四百年古榉树

参天榉树历沧桑,四百风云雷雨霜。

傲视花藤坚挺立,村民祈福佑安祥。

🍁

五律●五绝

初夏再游莲荷上畈

杨谷仔

涧草凝岚彩,山崖散瀑花。

天高宜远目,路阔好行车。

看鹭林泉遇,观荷岁序嗟。

三年无有见,杂树乱枝桠。

再游白沙

杨谷仔

村从洲上起,水自际天流。

树杪多啼鸟,江边几钓钩。

见苔岩石覆,看藻浪波浮。

吾喜白沙景,晴和再一游。

品浏阳河酒

曾广福(江西)

宴会文风畅,开场语句昂。

宣传佳酿酒,品味好醇觞。

骚客诗情发,新吴潦水长。

浏阳河醉美,口口吮清香。

闲 行

杨谷仔

桐江观碧浪,一路赏黄花。

健步堤坡上,欢谈到白沙。

新农村

杨谷仔

山林皆有态,草木复芳年。

致富雄心驻,乡村好梦圆。

雨 后

杨谷仔

烟池浮碧叶,浊水漾黄波。

夏雨滂沱后,山塘已变河。

玉树临风

本是骑行人,金杯酒慰尘。

相逢含笑事,聊寄一枝春。

词●曲

                              
🍁

西江月·石榴花开

许秉武(北京)

仲夏罗裙似火,新秋硕果如糖。贤门万子尽金刚,报国兴邦健将。 

爱远缠绵不绝,情深缱绻犹长。堪当阆苑碧桃香,自有千秋发旺。 

韵令·五一赶海

玉林军(河北张家口)

听涛赶海,欢快心情。谁人踏浪行。沙中寻宝,石里探营。扬沙岸畔,童戏鸥鸣。潮来戏浪,众口唤亲卿。 

踏歌藓石,乐舞沙汀。红颜笑语轻。挖珍搜贝,韵味尤恒。生蚝海带,蟹蛎参蛏。赏心愉悦,游玩获丰盈。

江城子·小满感怀

黄文贵(林抚松)

小满田畴麦灌浆。雨苍茫,水盈塘。遍野生机,翠柳百花香。

天上东君擎烈日,新蝉鼓噪,促秋黄。 

如梦令·扫墓

黄文贵(吉林抚松)

焚纸点香扫墓。野陌苍天云雾。流泪祭双亲,大爱镌胸腑。

恩露!恩露!化作深情凝固。

鹧鸪天·我的家乡大庙

马凤伟(十堰)

昔日沿途寺庙多。间行十里有弥陀。如今发展新乡镇,从此繁荣旧马河。 

产业练,聚金窝。兴农作物满山坡。有人若把村民问,老少齐声唱赞歌。注:1、昔日大庙每隔十里有座庙宇。2、马河是大庙境内一条河。)

阮郎归·初夏(新韵)

林琳(辽宁)

荼蘼花谢杳难寻,朱颜减却春。蔷薇满院又缤纷,香荷穿绿裙。 

风殆荡,气清新,飘蓬静可闻。萋萋芳草自由身,蛾眉笑语频。

浣溪沙·初夏

 陈燕(十堰)

碧柳笼烟春渐深。蝶飞蜂舞结欢吟。月华楼阁影相侵。 

菡萏满塘姿入眼,蔷薇一架馥迷心,熏风欲醉自难禁。

沁园春·宜春颂(苏轼体)

曾广福(江西)

古郡宜春,历尽沧桑,美好画廊。望仰山耸翠,层峦叠嶂;冬天雪洁,春雨情长。峰顶云天,祖庭福地,更有松间明月光。农民会,写中华重彩,八景辉煌。 

秀江如此春光,蕴无数、风流与翰昌。昔天工开物,声扬世界,宜春御笔,天下名扬。百丈清规、千年香火,圣谒禅林古寺昂。瞻前景、喜崭新时代,大道康庄。 

雨中花慢·初夏白沙

杨谷仔

初夏风光思览,雨后成行,以步当车。夹岸景妍香溢,一路黄花。风弄光浮,翩翩鸟雀,淡淡云霞。驻足醉目赏,长桥径道,几处人家。 

村中古木,滩边芦苇,菜地满架蔬瓜。偏慕那、一池荷碧,叶下莲蛙。时见闲翁鹤发,檐阶慢品新茶。若无羁绊,置身乡邑,趣乐无涯。 

周南诗社简介

     诗经分风雅颂,《国风·周南》[1]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包括《关雎》等十一首诗,有东周作品,也有西周作品。《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武王灭商后,地域扩大,为加强统治力量,西周初期周成王时代,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尚书·洛诰》)陕县以东为周公管理,周公居东都洛邑(即成周),统治东方诸侯。《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其北限在黄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具体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由于采集地域广阔,又不便各自为编,故统称“南”以示南国之诗[2]。

       诗经开篇即是【国风】篇章里的【周南·关雎】记述周以南广大地域民间生活和故事,诗社因此得名。


周南诗社简介

     诗经分风雅颂,《国风·周南》[1]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包括《关雎》等十一首诗,有东周作品,也有西周作品。《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武王灭商后,地域扩大,为加强统治力量,西周初期周成王时代,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尚书·洛诰》)陕县以东为周公管理,周公居东都洛邑(即成周),统治东方诸侯。《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其北限在黄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具体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由于采集地域广阔,又不便各自为编,故统称“南”以示南国之诗[2]

       诗经开篇即是【国风】篇章里的【周南·关雎】记述周以南广大地域民间生活和故事,诗社因此得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