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背拳·二十四式连环手(前八手)

 无名老熊 2024-05-16 发布于澳大利亚

以武学打开世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正 文

何为二十四式连环手?

连环手亦称连环散招,每一手都有一个主要技击手法,并辅以其它攻防手法,构成一个组合。

二十四式连环手(散招)即由二十四个小组合构成。各手均有独特的攻防含意,手法之间具有“形同意不同”之妙,练习者必须掌握各手的实际用法,方可悟得真谛。

二十四手组合之间,也可以互相串联练习,其方法是:前一组完成后,接下一组时,必须有一“引手式”进行连接。演练者可以一贯到底地进行二十四手连环练习。

二十四手分为前八手、中八手和后八手,各有专名和拳谱可循。

前八手名称

①抖铃手。②冲拳。③摔拍踏。④双引手。⑤红脸照镜。⑥指挑拍。⑦掸手。⑧抹袖。

二十四式连环手详解

现就每一手(连招)分述如下(插图中的实线表示右手、右脚动作路线,虚线表示左手、左脚动作路线)。

预备势动怍

练习者右脚直立,左脚前点,右手前伸做引手,左手握单凤眼拳置于腹间,目前视(图1)。

图片

一、前八手

(一)第一手连招:抖铪手连手

【歌诀】

抖铃根源拳星串,顺肩钻拳跟步进。

连发三拳拳拳紧,踏掌速跟右中拳。

【解义】

“抖铃根源拳星串”意为:第一手名称抖铃于,又口中拳,也有人称为钻拳。中拳是通臂拳术的基本拳法,有通臂“根源”之说。来自“武宗”公众号·此拳击打时要求似流屈一般疾快。

“顺肩钻拳跟步进”意为:钻拳要通肩顺膊,跟步要顺势而行,以步催拳。

“连发二拳拳拳紧”意为:一拳紧似一拳,一拳密似一举,不能息慢。

“踏掌速跟右中拳”意为:兰拳连发之后,速撤身抽回右拳,左掌使出踏掌,紧跟一右中拳。

【要领】

1.左踏掌

重心前移至左胭.左手由后向前做踏掌.同时右脚提膝,护于裆前.右手亦同时收撤至腰间。目前视.左手尖对准鼻灾。(图2)。

图片

2.上步右钻拳

左手收撤呵腰问,石腿向前落下,右于向前做钻拳,重心微微降低,身体前探(图3)。

图片

3.上步右占拳

右手同撤,左脚跟近一步,左手辅以向前摆动,右脚向前跨出一步。石手握透骨拳向前再做钻拳,左手同时凹撤,月视前方,身体重心高度不变(图4)。

图片

4.跟步右钻拳

右手回撤,左脚向前跟进一步,左手辅以向前摆动,右脚向前跨出一步。石手握透骨拳向前冲打,左手同时回撤,目前视,身体重心高度不变(图5)。

图片

5.右刁手

身体向右同转后坐,右手变掌向后做刁掠拖带动作,同时右脚后撤半步,左脚不动,向后回坐。目前视,左手护于腹右下侧(图6)。

图片

6.提膝左踏掌

左手由后向前抡踏掌,同时拾右脚提膝护裆。右手先向前引后收问至腰间。目前视敌面,重心升高(图7)。

图片

7.弓步右钻拳

右腿下落,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冲打,左手回收至腰间,左脚微微跟一小步,成前弓后绷之式,身体要拧侧(图8)。

图片

【要求】

(1)钻拳动作要平、要直;

(2)踏掌动作伸探要充分;

(3)提膝要扣脚,紧护裆身;

(4)弓步钻拳向前跨步要大、要拉开。

【用法】

踏掌问路探虚实,中拳速出打鸠尾。

连钻两拳紧跟进,刁手踏掌击面门。

(二)第二手连招:冲拳连手

【歌诀】

冲拳挂打左右边,两腿挪移巧连环。

拍踏一掌探得够,急打中拳不留情。

【解义】

“冲拳挂打左右边”意为:一手握拳弯曲挂领,一手握拳照白平打,左右开弓换式连打。

“两腿挪移巧连环”意为:两腿跟步交换要步步相连,挪移敏捷,转换灵活之意。

“拍踏一掌探得够”意为:·来自“武宗”公众号·拍踏掌法要充分探臂伸肩,伸长够远。

“急打中拳不留情”意为:拍踏掌后,右手要握透骨拳(手型)向前照直打出,用力充分。

预各势:同抖铃手之势(图9)。

图片

1.右挂左冲拳

右脚向前迈步,右手回撤,屈肘格挂,置于耳旁,左手握平拳向前直冲打,左脚微跟一小步,重心降低(图10)。

图片

2.左挂右冲拳

左脚向前迈一步,左手回撤,屈肘格挂,置于耳旁,右手握平掌向前直冲打,右脚微跟一步,重心降低(图11)。

图片

3.左拍踏掌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右手向收至腰间,右手向前做拍踏掌,力在全掌心,左脚微跟一步,重心降低(图12)。

图片

4.弓步右钻拳

重心降低.右脚向前跨出半步,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做钻拳(钻拳即中拳),左手回收至腰间。右脚在前做半蹲弓势,左脚在后要挺直。日前视(图13)。

图片

【要求】

(1)挂肘要以尺骨、桡骨中段做旋转拧动,要带有柔化之力,不可硬碰敌手。

(2)冲拳劲要松长,透达于背,要区别于形意拳中的动作。

(3)拍踏掌要探长够远。

【用法】

屈肘挂格打冲拳,暗用捻力防敌拳。

冲拳直捣章门穴,踏敌面钻拳又进。

(三)第三手连招:摔抡踏连手

【歌诀】

摔拍踏法紧跟连,看吾掌指功夫力,

扭腰切胯掌打去,敌拳一来中拳破。

【解义】

“摔拍踏法紧跟连”意为:右手摔打,左手拍穿,有手复又使踏掌,为掌掌相连之意。

“看吾掌指功大力”意为:摔、拍、踏一手,每一掌法都是进中破敌,无一落空之意。

“扭腰切胯掌打去”意为:在走动换势中,腰部要做到扭腰切胯,掌打出去才有力。

“敌拳一来中拳破”意为:中拳乃通臂拳术之根基,守可用中拳,攻也用中拳,破敌还用中拳。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14)。

图片

1.右猝掌

右手向胸前回引,从嘴前伸掌摔出。来自“武宗”公众号·同时,左手前引划一小圈后,收护于胯间,左脚向前跨出半步,左脚微跟一步,目平视(图15)。

图片

2.左穿拍掌(提膝)

右手回撤全腰间,右脚抬起提膝,左手向前平穿拍,力先达于指尖;后达于掌心(图16)。

图片

3,提膝踏掌

左手凹T撤全腰间,右脚落下站定,左脚抬起提膝,右手向前伸掌做踏掌,力达掌心(图17)。

图片

4.左拍踏掌

右于回收至腰间,左脚落下,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手用掌前做拍踏掌,身体向右拧转,两腿弯曲、交拧(图18)。

图片

5.弓步右钻拳

左手呵收至腰间,有脚向前跨出,成右弓箭步,右手同时向前做右钻拳(图19)。

图片

【要求】

(1)摔掌力点在掌背。

(2)摔掌向何引手时,要含胸凹肚,摔掌时用腰背弹力。

【用法】

梓掌迎面似炸雷,敌拳中来拍掌伸。

踏掌从上盖百会,中拳又进妙归跟。

(四)第四手连招:双引手连手

【歌诀】

左右翻手是双引,圈手勾挂我必胜,

晃手钻身进一掌,坐腰蹲身打中拳。

【解义】

“左石翻手是双引”意为:左右手用手背翻打,向前探引,使劲力“丢”于掌背之上(即劲力达到手掌背)。

“圈手勾挂我必胜”意为:圈手勾挂是刁掠敌手之法,刁掠之后急跟引手,必着敌身。

“尼手钻身进一掌”意为:手在胸前一晃做圈于引手后、复进一探踏掌之意。

“坐腰蹲身打中拳”意为:中拳劲力“弹”出去后,立即要有臀部向后下垂坐之意,使劲力表现出具有浸透力的“弹劲”。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起势(图20)。

图片

1.上步圈手左引手

右手向左向右划圈,掌心向上,力达掌轮,回旋至腰间翻掌,掌心向下,同时,左脚向前移动一步,左手掌心向下,先向右,然后向左划圆平圈抹,力达常轮(图21)。

图片

脚不动。右手再向前向左划圆,握拳收于腹前。左手同时向左划圈,然后向前引手,握单凤眼拳,使掌背弹力(图22)。

图片

2.圈手上步右弓手

右手向左向右,手心向下,力达掌轮,划圖回抹,左手同时向右划圈,然后手心向下回搂至腰侧(图23)。

图片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右手向前向右划圈,握单凤眼拳,回划至腰间,再向前做引手,掌背用力。·来自“武宗”公众号·同时左手向左、向前、向右划圈.然后握拳收于腹前(图24)。

图片

3.跳提膝左踏掌

右脚向上蹬跳,左脚同时向上摆动,右手向后变掌甩扒,左手先向后,然后变掌向前直臂抡动,做盖踏掌法,力达满掌。在盖踏掌之时,左右腿在空中交换腿,右提膝在上,左腿屈曲收于右腿之下(图25)。

图片

4.弓步右钻拳

左脚落地,并向前蹬动,右脚落地,在左脚的蹬动推送下,向前跨出成弓步。同时,左手回收于腰间,以掌护腹,右手向前做钻拳,力达中指之中节(图26)。

图片

【要求】

(1)圈手划圈要圆,以前小臂领动,手指尽力划远。

(2)引手力达掌背,使弹劲,要伸肩。

(3)身腰要灵活,配合手法运动。

(4)跳提膝踏掌,空巾要提膝,脚要扣护于裆前,盖掌要努力前探,腰背之力要放发充分。

【用法】

手急眼快身灵活,是因掌练引手动。

引手专指印堂去,圈手中拳配合行。

(五)第五手连招:红脸照镜连手

【歌诀】

红脸照镜朝里钻,抡晃妙法护左右,

上下翻飞似纺车,踏掌蹲身又一拳。

【解义】

“红脸照镜朝里钴”意为:两手向前抡踏钻进之意。

“抡晃妙法护左右”意为:抡晃之中护住两边之耳侧,既能防守又有进攻。

“上卜翻飞似纺车”意为:两手左右抡晃,与向前踏打之法,要取快速翻飞之意,抡动如纺车飞转,令人眼花缭乱,以掩虚就实。

“踏掌蹲身又一拳”意为:踏掌后,速蹲身成半马步出击冲拳之意。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27)。

图片

1.左抡摔劈

右手向后直臂引领抡动,右手向下向后垂下并展胸,挺腰。同时右脚向前一步,做好前劈臂准备(图28)。

图片

左手向前、向远、向下抡劈,力达小臂和掌轮,右手同时向上屈肘晃起,手掌护于脸左旁,掌心向外。来自“武宗”公众号·双脚同时在劈臂、拧身右转时,屈膝成交叉步(图29)。

图片

2.右踏掌

左脚向上提起,成提膝,左手回收于髖侧旁,右手向前探伸做踏掌,力达掌根,有腿站立,微屈(图30)。

图片

3.右抡摔劈

左脚落地,成高弓势,左手前穿伸,力在指尖,右手向后摆动引体(图31)。

图片

右手由后向前,向下抡劈,手臂要直,力达小臂掌轮,左手屈肘回护于脸之右侧。右腿跟步屈膝,随身体向左拧转,成交叉步(图32)。

图片

4.上步猝掌踏掌

左手向后摆动,掌心向后,右手向下向胸回掏,此时要含胸拢背,手心向下,屈肘松腕,为摔掌做准备(图33)。

图片

身体重心微微升起,右手掌背向前,向远刘弧摔掌而出,身体前倾,目直视(图34)。

图片

右手向后回收撒于腰间,左手向前,向远、直臂抡踏掌而出,力在满掌。同时,右脚抬起提膝,护于裆前(图35)。

图片

5.半马步中拳

右脚下落,身体重心下降.蹲身成半马步势。同时,左手可收至腰腹处,石手握透骨拳向前冲打,重心后坐,目平视(图36)。

图片

【要求】

(1)抡摔劈要先充分展身,成背凹,胸挺,然后向前劈打。劈打动作要带动身体拧动。

(2)踏掌提膝的支撑腿可微屈。

(3)桦掌要先充分凹胸,然后挺胸摔掌而出。

【用法】

抡劈砸打敌腕骨,踏掌对准鼻梁中。

左右翻抡踏掌跟,中拳疾驶把敌堵。

(六)第六手连招:指挑拍连手

【歌诀】

指挑拍法常磨练,简单之中求变幻,

以步催拳速迈进,踏掌蹲身献中拳。

【解义】

“指挑拍法常磨练”意为:指、挑、拍三个手法要常常操练,使臂膀练得松顺、协调。

“简单之中求变幻”意为:指、挑、拍虽只是手的一穿一领一落,但又有高低中平,轻重缓急等无穷变化,要仔细探求。

“以步催拳速迈进”意为:足根乃发力之源头,只有力从脚起才能快速动作。

“踏掌蹲身献中拳”意为:踏掌手法后,速蹲身做骑马式冲打钻拳。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7)。

图片

1.上步挑掌

左脚向前跨出一步,右手回收变掌,护于裆前,左手变掌,向前!方以大拇指一侧向上领挑掌,大拇指不可竖直(图38)。

图片

2.拍踏掌

重心降低,成高半马势,左手由上向下做拍踏掌,掌心向下,力发于掌根,右肘向后微微撑张。配合拍踏之发力(图39)。

图片

3..上步挑掌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成高弓步势,左手回带收于小腹前,护住裆身,同时右手向上前方以大拇指一侧向上挑掌,眼视上方(图40)。

图片

4.拍踏掌

身体重心下降,成高半马势,右手由上向下做拍踏掌,掌心向下,力达掌根,左肘微向后撑张(图41)。

图片

5.提膝前踏掌

左脚向前迈进步重心升高,右脚提起成提膝势,右手回收于腰间,左手先向后屈肘引动。然后向前伸探。来自“武宗”公众号·抖臂挺肘,待肘关节变直的时刻,掌腕抖动,做踏掌,日斜视前上方(图42)。

图片

6.半马步中拳

石脚前落,重心下降,蹲身成半马势,左手回带收于腰间,石手向时变透骨拳向前平直冲打,目平视(图43)。

图片

【要求】

(1)挑掌要注意伸肩、探膀,力发于大拇指一侧。

(2)拍踏掌注意坐腰、沉肩、坠肘,方能发出劲力。

(3)钻拳要平直、脆快。

【用法】

敌拳进来我挑肩,乘势又指百会前。

敌拳攻吾小肚来,先拍后钻妙无边。

(七)第七手连招:掸手连手

【歌诀】

掸手甩去不一般,斜身抖腕打耳边。

掩面形似猫洗脸,穿踏一手就见拳。

【解义】

“掸手甩去不一般”意为:掸手若用法得当,时机抓得准确,即可发挥一拳制敌之功效。

“斜身抖腕打耳边”意为:掸手手法在进招时,要斜身侧体,指向对手之耳门处,用甩抖之力击打。

“掩面形似猫洗脸”意为:掸手前的带环手掩面要如同“猫洗脸”一般,防住敌之手击打。

“穿踏一手就见拳”意为:甩掸之后做一踏手法,紧跟又是一中拳平打。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44)。

图片

1.掩面势

左脚跨前一步,右手变掌,由左向右屈肘在身前方划一小圈,左手变掌,掌心向下、向后摆动,身体重心降低(图45)。

图片

身体高度保持不变,右手向右划弧,回收护于裆前,左手由后向前划弧,至正前方时,屈肘立掌,收掩至右面侧,掌心向外,身体同时向右拧转(图46)。

图片

2.左掸手

右脚向前移一小步,左手用掌背向前挺肘横掸,力达掌背,同时,右手收护于腰间,目前视(图47)。

图片

3.掩面势

左脚向前迈进一步,身体高度不变,右手向前向左划弧,力达于满掌之中,然后屈肘立掌护掩于左侧面。·来自“武宗”公众号·同时左手掌心向下,向左刘弧,回收护于裆前(图48)。

图片

4.掸手

左脚向前移动一小步,右手用掌背向前挺肘横掸,力达干掌背,同时左于收护于腰间。目前视(图49)。

图片

5.提膝踏掌

右脚向上提起成提膝势,身体重心升高直立,右手回收于腰间,左于由后向前抡踏掌,向前探踏(图50)。

图片

6.半马步中拳

石脚向前跨落,身体重心降低,蹲身成半马步势,左于回收护于腰间.右于向前握透骨拳平直冲打(图51)。

图片

【要求】

(1)掩面势要含胸、合臂、身体尽量缩小,充分表现“缩、小、绵、软、巧”的通背特点。

(2)掸手努力抖臂、抖腕,使弹力于掌背之上,身体要前探,拧侧。

【用法】

掸手练得臂松长,颊车穴去敌难防。

掩面手法护自身,中拳补进敌命丧。

(八)第八手连招:抹袖连手

【歌诀】

抹袖吞吐又开合,晃摇肩膀活又圓。

捋搂磕碰圈敌手,进身伸掌一拳中。

【解义】

“抹袖吞吐又斤合”意为:末袖手法要随身体吞吐含放而运动,切忌动手不动身,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晃摇肩膀活又圆”意为;晃肩摇膀是涵背基础,要求活、顺、柔、长、圆、化。

“捋搂磕碰圈敌手”意为:捋袖的捋搂动作,是专门用来格开故之进攻手的。

“进身伸掌一拳中”意为:进身伸掌即为上步踏掌,一举中既是一拳击中,又是打中拳之意。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52)。

图片

1.右抹

左脚向前移动一步,重心降低,蹲身含胸;石于在体前由左向右、于心向下做划圈抹动。同时,左于由右向左、向后,手心向卜,亦做划圈抹动;身体前探,目前视(图53)。

图片

2.左拍掌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重心高度不变,右手回收护于腰胯旁,手心斜对身体。同时左手由后向前穿手,至体前时探膀、伸肘,手掌向前伸拍,成拍掌势(图54)。

图片

3.左捋搂

右手由右向前、往回做捋带,同时左手由前上方向下做搂扒,身体微向后坐,目下视(图55)。

图片

4.左拍踏掌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随之跟步。同时,右手手心向下,向后摆动,左手由前向后、再向前做拍踏掌(图56)。

图片

5.半马步中拳

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随后亦向前迈进一步,速蹲身成半马步,同时,左手回收于腰腹间,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平直冲打(图57)。

图片

【要求】

(1)抹千时要力达于两手之掌轮,并注意肩活肘顺。

(2)拍掌关键在于伸肩、伸肘,拍击时向前伸够。

(3)捋搂动作要借腿腰之力,含胸拔背、裹肘沉坠。

【用法】

敌击打来使抹捋,直对天突戮踏去。

捋搂踏掌又对胸,方见吾之中拳凶。

图片
图片

宗主推荐关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