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固型陈年淤血,医圣有一方可除。

 凯哥好心情f6v8 2024-05-16 发布于湖北

今天呢我们还是来聊一聊瘀血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一剂化瘀血的猛药,叫大黄蛰虫丸。

大黄蛰虫丸是张仲景的方子,出自《金匮要略》。

大黄蛰虫丸: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白芍、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土鳖虫(方剂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简单的解读一下这个方子。

水蛭、虻虫、蛴螬、土鳖虫,都是虫类药,化瘀血的力量很大。一般的瘀血就用桃仁,桃仁就是桃子的种仁,大家看,植物是长在地表的,而虫子呢有水里游的,有天上飞的,有地上爬的,它就更善于疏通,更善于开破。所以碰到顽固的,陈久的瘀血,植物药不能显效的,要用虫类药。

张仲景还有一个方子叫抵挡汤,由水蛭、虻虫、大黄、桃仁组成,化瘀血的作用也很厉害,但是呢,好多人一看,这里面有一半的虫类药,会吃不下去,大黄蛰虫丸做成蜜丸以后,会好很多。

干漆是植物的树脂,也有破血逐瘀的作用。

杏仁可以开宣肺气,气行则血行,气机通畅了,血液也会跟着运行起来。桃仁和杏仁一起还能润肠通便,就是让瘀血往下走,通过大便排出去。植物的种仁嘛,含有很多的油脂,非常的滋润。

大黄用在这里叫推陈出新,身体里的这些陈旧不推出去,新鲜气血就生不出来。

黄芩是清热的,血瘀的久了容易化热。

最后配上点地黄、白芍,养血滋阴,一边攻,一边补,活血而不伤血。

下面我们来说说大黄蛰虫丸可以调理哪些病症。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是这么说的:“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

什么是干血?

就是有血干在身体里了,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而是常年累月,慢慢堆积出来的。

张仲景是怎么说的?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

五劳可以指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也可以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气血筋骨肉,心肝脾肺肾,都有不足,都处于虚弱的状态,慢慢地,血气越来越不足了,然后开始凝滞,这就像什么,像河道里的水变浅了以后,河床上到处都是淤泥,还会干裂成块,这种瘀血中医就叫“干血”。反过来,血气不能很好的流通了,人会觉得越来越虚,形成虚劳,所以也叫干血劳。

身体到了这么一种状态,很多系统会自动关闭,但不是完全关闭,而是半关闭,像手机电量不足了以后,它会自动切换到省电模式,通过降低运作机能来减少消耗,所以胃口会不好,吃不了太多东西。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接着往下看。

张仲景总结说大黄蛰虫丸有两个辨证要点,一个是肌肤甲错,一个是两目黯黑。

肌肤甲错:血液是可以润泽皮肤的,就像水能灌溉土地一样。这或许不是它最主要的作用,但它一定会分一部分营养给皮肤。一个人体内有瘀血,新血生不出来,当新鲜的气血不能输布到皮肤的时候,皮肤就会特别干,干到什么程度呢?一块一块的起皮,看上去就像鱼鳞一样,晚上睡觉,一脱衣服,皮屑哗啦啦地往下掉。

两目黯黑:两眼框发黑,或者眼白灰灰的,暗暗的,或者眼珠呢越来越黑,看起来没有光,没有神,张仲景认为也是有瘀血。

肌肤甲错,通过这个辨证要点,我们就知道大黄蛰虫丸首先可以调理一些皮肤病,比如银屑病、硬皮病

其次是癥瘕,腹部的一些包块,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肿瘤等都可以叫癥瘕。

再有就是闭经,血液都干在血脉里了,身体上面的血下不来,首先是月经量变少,慢慢地发展为闭经。

还有就是肝脏疾病,比如肝硬化。岳美中老先生有一个十分经典的医案,话说有这么一位男性,四十来岁,因为突发高烧而入院,经医院诊断为早期肝硬化,原来这男子两年前就出现了肝区疼痛,食欲减退,疲乏消瘦等一系列症状。

经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是反反复复,始终不能根除。

后来呢这人就找到了岳美中老先生,岳老见他“面黧黑,舌边尖红,有瘀斑,目黄”,同时胁痛,脉数大,有涩象,判断他血瘀气滞。

就叫他服用大黄蟅虫丸,慢慢地体力开始恢复,疼痛也跟着减轻了,到后面基本就痊愈了。

当然,以上只是抛砖引玉,大黄蛰虫丸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另外,大黄蛰虫丸里面用到了不少竣猛之药,大家了解一下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