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题(258):此人午后发热,发自骨内,有何临床意义?

 人老颠东 2024-05-16 发布于安徽

图片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我给你出一道中医症候诊断方面的题目。

说有一个患者,当时38岁,是一个女性。最近一段时间,她经常感觉到自己在午后,或者入夜的时候,身体发热。而且这个热,又似乎发自骨内。同时,她还颧红,夜里盗汗。这样的一组情形,你认为,有什么病理意义呢?

备选答案如下:

A,湿温潮热

B,日晡潮热

C,气虚发热

D,阴虚发热

E,热入营血

如果你此刻心中有答案,那不妨写在本文的留言区。文老师期待看到你的见解。为了让大家都独立思考,您的留言,我们在公布答案之前,暂时不予精选公开。

图片


好,我们接下来解析上一次的题目。

上一次,文老师问,说桑叶和菊花同用的方剂,是什么。正确答案是D,羚角钩藤汤。

这道题,大部分读者也都说对了。羚角钩藤汤的基本组成,是羚角片4.5克,霜桑叶6克,川贝12克,生地15克,钩藤9克,菊花9克,茯神9克,生白芍9克,生甘草3克,竹茹15克。

它的作用,是凉肝息风,增液舒筋,主治肝热生风证。患者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痉厥,甚至神昏、舌绛而干,或者舌焦起刺。脉弦数。


显而易见,在这个方子里,菊花和桑叶同时应用了。其作用,就是辛凉疏泄,清热平肝,帮助君药来凉肝熄风。君药是谁啊?是羚羊角和钩藤。它们可以清热凉肝、息风止痉。

其他的方子,也可以简单梳理一下。

比如桑杏汤,基本配伍是桑叶3克,杏仁4.5克,沙参6克,象贝3克,香豉3克,栀皮3克,梨皮3克。其功能,在于清宣温燥,润肺止咳,主治外感温燥。

清燥救肺汤,药用桑叶9克,石膏7.5克,甘草3克,人参2克,胡麻仁3克,阿胶2.5克,麦冬3.5克,杏仁2克,枇杷叶3克。它可以清燥润肺,益气养阴,主治温燥伤肺证。

银翘散,是辛凉解表剂,药用连翘30克,银花30克,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生甘草15克,荆芥穗12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作用,在于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就是温病初起。患者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者有汗而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者萎黄,脉象浮数。

天麻钩藤饮,药用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8克,山栀、黄芩各9克,川牛膝12克,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功用,是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主治,是肝阳偏亢、风阳上扰证。

好了,相对来说,今天这道题不算难。与之类似的症候,我们之前没少分析。你一定能答对。来试试吧。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