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味药的“睾丸鞘膜积液”专方

 szxlyuan 2024-05-16 发布于广东

引子

中医历史悠久,自成体系,看病讲究四诊合参(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即在收集了基本的证据(症状、体征)后,审症求因,依证选方,加减用药。正如《论衡》所言:“医之治病也,方施而药行”。好的中医就像一个私家侦探,而疾病就像一桩桩案件,需要在收集有效证据(病情)的基础上,合情演绎,抽丝剥茧,找到罪魁祸首(病根),然后才能更快地将元凶缉拿归案(治好疾病)。 

中医的学习并不难,难在坚持,难在入门,为了帮助大家打好中医基本功,练就一身治病本领,本公众号特推出“跟我学中医”板块,前方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功在当下,每天坚持十分钟的学习,打牢基本功。

今天要介绍的可以说是“睾丸鞘膜积液”的专方,专为水气内聚之“睾丸鞘膜积液”而创。

睾丸鞘膜积液属于中医“水疝”范畴。

中医认为:水气内聚,下注阴囊,就会出现阴囊肿胀;水阻气机,气不流畅,脉道不通,见阴囊坠重而痛;同时,水湿外渗,就会出现阴囊潮湿水湿停聚下焦,肾与膀胱气化失常,小便短少而为水疝。

金元四大家张从正《儒门事亲》载有一方专治此病。

它就是——禹功散

治“寒湿外袭,使内过劳,寒疝囊冷,结硬如石,阴茎不举,或控引睾丸而痛。”

本方由黑牵牛、茴香两味药组成,主治水疝和阳水。水疝和阳水,虽为二病,但是病机一样,都是水气内聚为患。

图片

黑牵牛苦寒,入肺、肾、大肠经,其性降泄,《本草从新》卷4言 其“利大小便,逐水消痰”。佐以茴香辛温,肝、肾、脾、胃经,行气止痛, 与牵牛同用,可增其逐水之功而无寒凝碍水之弊。此方,药仅两味,药简义长,制小力宏,可奏逐水通便,行气消肿。用法中加姜汁调服以行水而和胃。

禹功”,原指大禹治水的功绩,后以“禹功”形容帝王功业的美称。本方逐水消肿,喻其功用如同大禹治水一样,功效卓著,故名“禹功散”

还需要指出的是水气内聚,脏腑气机不利,患者还可以出现大便秘结。正如《医方集解·利湿之剂》指出本方治疗寒湿水疝的临床表现,除有阴囊肿胀外, 大小便不利亦是重要的见证。

在加减上,可以加一味荔枝核。《李氏医鉴》卷3加荔枝核,亦名 禹功散,用于寒湿水疝,阴囊肿胀,大小便不利。

现代文献报道,用本方治疗水疝(睾丸鞘膜积液)的案例,也是数不胜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