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腹泻!试试这组针法!

 zgrzwd 2024-05-16 发布于山东

灸疗虽不如针刺普及,但它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效果确定,尤其对腹泻、水肿、痛经等功能性疾病,效果较好,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一些针灸治疗腹泻的手法。


腹泻灸法1
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腹泻灸法2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腹泻灸法3
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壮,其他穴位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此法多用于寒湿型腹泻。
腹泻灸法4
取穴:足三里、隐白、天枢、中脘、神阙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法,每次灸5~7壮;
其他穴位采用艾炷无瘢痕直接灸法,先将穴位处涂上少量凡士林膏,再放上麦粒大小的艾炷,点燃施灸,当病人感到热痛不可耐受时,更换艾炷,每穴灸5~7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腹泻灸法5
取穴:申脉穴
灸法:采用艾条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点燃艾条对穴位处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腹泻灸法6
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穴。

配穴: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下巨虚穴;食积者加梁门穴;胃脘胀者加内关穴;发热者加大椎穴。

灸法:采用灯火灸法,每穴灸1壮,每日1次,3~5日为1个疗程。本法用于急性腹泻。

“ 止痛灵穴”“ 落零五 ”穴

手上的治疼开关,它的名字叫“ 落零五 ”穴,是一个经外奇穴,由于它能够治疗各类疼痛,而且效果灵验,因此,也有同行把它称为 “ 止痛灵穴” 。

通过诸多同行的临床验证:不论是治疗颈肩腰腿痛,抑或是调理各类内脏痛,也不论是急性的疼痛或者慢性疼痛,刺激“ 落零五 ”穴均有不同程度的功效,而且见效快,疗程短,并疗效持久。


”落零五穴 “ 位于手掌上的哪一个位置呢?

它位于掌背,第2、第3掌指关节之间,第2掌指关节后0.5寸处。 落零五 ”时,不能太死记教条,不要把它当成一个点,要当成一个区域,因此找这个落零五穴时,关键在落零五穴区域里找最痛、最酸胀的地方。

如何操作呢?

会针灸的可用针灸操作,不会针灸的可以用以棍代针,用棍针操作,没有棍针的网友,也可用手指按压,由于 ”落零五穴 “位于骨缝中,需要用力按压才行。建议网友可以自我制作一个小棍针,效果会更好,为什么呢?

因为小棍针既有按摩的效果,又有间接针灸的功效,可谓一举两得。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