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为方法论:最为实用的思想理论,直接作用于人的任何阶段和境遇

 黄昌易 2024-05-16 发布于安徽

背后八卦人

有两个人在背后议论另外一个朋友,有些话颇不堪入耳,碰巧被路过的一个朋友听到了。那两人就很不好意思,赶紧转移话题。那么对于这个路过的人就有以下几个行为选择,一是装听不见,此事到此结束;二是严辞批评这两个人;三是好言相劝,不背后议论人;四是将他听来的如实告诉那个被议论的朋友;五是将他听来的加工(往好加工和往坏加工)以后再告诉被议论的朋友;六是将他听到的议论不告诉被议论的人而告诉其他人,将这种信息传播扩大等等行为。

就很简单的一件事,我们几乎人人都经常碰到的一件事,却随随便便就是好几个行为可以选择。不同的行为选择导致事件的发展也就会不同。其中必然有优劣之分。

行为方法论

所谓行为方法论就是指导人们具体行为的思想理论的总和。

原则体系解决的是我们该不该做的问题,行为方法论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该该怎么做,不该又该怎么做。这是对事物从认知、分析到下判断做出行为的过程。

我们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是需求在驱使,即使是貌似随机的行为依然是如此。比如,一个精神病人毫无征兆突然手舞足蹈发起疯来,表象是他又发病了,实际上是内心对被关注的渴求的迸发。只是,正常人会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在合理范围内,而所谓精神病就是任其迸发而不加控制。就像一个乖乖女,在考入大学后突然疯玩,同学都视其为疯子。其实就是他在大学以前一直受父母和学校的严格管束,自己内心的需求一直被长期压抑,一旦脱离了他们的约束便不愿再压抑,自己将内心的需求彻底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放飞自我的样子。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只是需求满足的方式有差异而已。比较合理的需求满足方式是:在良好的原则体系下选择需求满足的最佳行为方式,进而实现需求目标。

行为方法论的目的就是满足自身的需求。

行为方法论的构成与等级

行为方法论的构成:生活习惯(衣食住行)、公共行为、人际交往、事务处理、是非立场、人生规划、职业生涯、家庭(恋爱、婚姻、子女、老人)、财产、权利、责任、娱乐、气质、言辞、身型、动作、喜好、顺境、逆境、矛盾冲突、情感、情绪等等。

行为方法论可以根据需求和三大规律评为优、良和差三个等级。

优级行为方法论是符合三大规律并最利于实现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的行为方法论。

良级行为方法论是符合三大规律并最利于实现生存需求与安全的需求的行为方法论。

差级行为方法论是不符合三大规律的行为方法论,无论它貌似实现那种需求。

优良、良级的行为方法论就是好的行为方法论,差级的行为方法论就是坏的行为方法论。

行为方法论的作用

行为方法论作用于我们的一切行为,小到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大到天下事都在行为方法论的作用下。

行为方法论决定了我们行为的效率。在任何时代任何领域,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竞争社会,当我们还没搞明白从哪着手时,别人已经准确无误地完成了。这不是他天生有多聪明,而是他掌握了一套优质的处理事务的行为方法体系。

行为方法论决定了我们的成败。所谓成功就是我们一个个行为的成功累积起来的。优良的行为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在尽可能多的行为上达到成功,进而实现更大的成功。

行为方法论决定了我们人生是愉悦还是愁苦。我们在面对许多事情时会纠结、挣扎、迷茫、不知所措,并因此而长期处在痛苦中难以解脱。但是当我们拥有了优良的行为方法论以后就可以做好长远谋划,不必焦虑,碰到任何事情都有最佳的应对之策,有理想,有策略,又有方法,何乐不有。

行为方法论是最为实用的思想理论,它直接作用于我们人生的任何阶段和任何境遇,并在任何阶段和任何领域的任何层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思想类的学习需要很高的悟性,但是行为方法论不同于传统的深奥难测的思想理论,它是直接用于指导我们行为的方法、工具性理论。

古时候有两个年轻人结伴去求学,老师都是倾囊相授。但是两人水平却相差很大。老师着重去教那个他认为较差的年轻人,但是日积月累,仍达不到老师的期望。一天老师叫来他俩,语重心长地跟他们说“我已经没有可以教你们的了,你们可以回去了。”“但是临行前我有几句话相赠”。他看着较好的年轻人说“我教什么你都能秉持求学之本心,虚心学习,且能举一反三,日后秉承此心定能成事,只是要提防小人。”,然后老师又对较差的年轻人说“你天资聪颖,又有求学之心,但可惜心不诚,所以许多我教你的你总不以为然,又急功近利,这种不诚心的态度和急功近利是阻碍你前进的最大障碍,切忌切忌”。

学习任何东西首先要端正态度,诚心正意,虚心求学

如何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首先,通过学习、参考他人的思想,构建思想框架。我们一切的东西都是从学习他人开始的,从一开始的牙牙学语,学走路,学吃饭喝水,到各种更多更高级的知识和本领,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我们要想有好的思想体系就必须从学习、参考他人思想开始,这是构建自己良好思想框架的必经开始。

其次,通过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提炼事物本质。学习知识是理论的,尤其是思想理论,实践应用是要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同时在实践中提炼事物本质。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实践应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此提炼出事物的本质,这就形成了我们对事物本质的一系列认知。

再次,通过思维活动,将对事物一系列的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总结抽象化成可普遍适用的理论。对事物提炼出本质以后,就要归纳、总结、抽象化,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这个本质规律就是我们可以普遍适用的理论。

最后,理论指导实践,检验理论,完善理论。

一系列事物的一系列思想理论就构成了我们的思想体系。

如何建立自己的原则体系与行为方法论

原则体系与行为方法论体是思想体系的构成部分,适用于思想体系建立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原则体系与行为方法论的建立,除此之外,还需要再做到以下几点:

1、确立我们必须得有原则体系与行为方法论的思想意识。这个思想意识确定下来,就要视若自己的生命去珍守,这个就是我们自己的信仰、信念。何谓原则,何谓信念?原则、信念就是我们不允许任何亵渎,誓死为之捍卫的信仰。如果原则可以妥协,那还是原则吗?原则的存在就是为了坚守。

2、了解原则体系与行为方法论的构成,它都是由哪些具体方面构成的。

3、确定具体原则和行为方法论的内容。

4、将原则体系和行为方法论的具体内容分别整理成册,牢记并严格遵守。

5、根据客观情况变化,适时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