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路也可以是练功,佛家的行禅法

 明日复明日fu1l 2024-05-16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很多人以为禅修一定要坐着修,但是当他实行过行禅之后,他的坐禅功夫将大有进步而且他的身体会更健康。
若想更成功地练习行禅,必须在步行时使脚底保持和地面平行,并且在提起、移前及踏下时,持续仔细观察脚底的感觉。当一个人已经熟练地学会及理解它,行禅对他就很有用处了。
当你步行时,颈项和背部必须挺直,脚底移动时必须与地板平行,眼光投在两公尺前的地板上。观察每一步脚底的感觉。移动右脚还是左脚,不要概念化。提起、移动或接触,不要概念化,而只观察脚板或脚趾的感觉(脚板与地面是平行地移动)。
图片
走了一阵子之后,你就会觉察到感觉。当你提起你的脚时,觉知脚底略有粘粘的感觉。要有正念,不要东张西望,要觉知脚板以及你所走的路。
如此,你会发觉从脚底、腿部、膝盖、身躯甚至头部有许多的感觉。尽量专注观察你每一步伐所产生的感觉。
行禅时,观察提脚、往前移脚及踏到地板的感觉,并体验「身触」的生灭。禅修者的认知愈来愈深入,愈来愈清楚,将体验到「意触」以及其他效应。
当一个人独自在房子修习时,他可在一个室内打圈子。然而,最好还是找一处可以来回步行的地方。沙地比水泥地对健康有益,而木材地板也可以。
行禅的正确方式:往上提脚使脚底平行于地板,要同时提起脚跟与脚趾。移脚时,脚趾直接指向移动的方向而不是向外侧。踩下时,脚跟和脚趾要同时到达地面。
图片
行禅可能引起的感觉如下:移动时脚底有刺痛,脚底的麻或热的感觉向上移动到腿部、胸部感到紧闷、头部晕眩等,你不用担心任何感觉的产生,因为它们都会自然地消失。
最好的现象是这些感觉传到胸部中心产生一种刺痛的感觉。这时,禅修者就应停止步行,站定,持续专注在这感觉上。内容来自武术丹道气功公众号。这样禅修者将对他的全身会生起「正知」,对感受以及每一时刻所作的行为越来越了解,越来越敏锐地觉知了。  
佛陀教导行禅时说,禅修者对自己的每一个步伐都要「正知」。
行禅有五个益处: 
(1)有耐心去步行长距离而不疲困。
(2)工作有恒心,这是佛陀在练习禅修时所强调的。初学的禅修者,不易坐、站或步行一段长时间,因此他最好由行禅开始,过后他就会比较有耐心了。
(3)增进健康︰你会发现当你在行禅时,身体各部的神经都活跃起来,全身热起来,身体冒汗。佛陀曾说过身体的不正常的活动会产生病痛。
(4)饮食容易消化,这就是为什么行禅可治疗胃病。
(5)行禅所获得的功效可以维持很久。  
其他要点:
行禅能发展觉知的平衡性、准确性与专注的持久性。
在禅修期,通常以相同的时间,一整天交替进行坐禅与正规的行禅。一小时是段标准的时间,四十五分钟也可以。对正规的行禅来说,禅修者可选择一条大约二十步长的小路,循着步道慢慢来回行走。  
在每天的生活中,行禅也是很有帮助的。禅坐前的一小段时间,例如十分钟,进行正规的行禅,对心的专注很有帮助。
除此之外,行禅所发展的觉知对我们很有帮助,因为身体在一天之中,总是四处活动。行禅会发展觉知的平衡性、准确性与专注的持久性,在行禅时可观察到很深奥的佛法,甚至获得证悟!  
事实上,不在禅坐之前行禅的行者,就如开部耗尽电池的车一样,很难在坐禅时启动正念的引擎。
将心系在走路的感觉上:
行禅由注意走路的每个步骤组成,如果走得相当快,则注意腿部的移动,而在心中默念:'左、右、左、右。'并觉知整个腿部的实际感觉。 
如果走得慢,就要注意每一脚的抬起、移动与放下,不论任何一种情况,都要努力完全把心系在走路的感觉上。当你走到步道尽头,立定、转身再度开步时,都要注意有什么动作发生。
除非遇到地上有障碍物,否则不要低头看脚,在你致力于觉知感觉时,心中留存着脚的影像,对你并无助益。 
你要专注于感觉本身,而那不是视觉的。对很多人来说,当他能纯粹地认知诸如光、痛、冷、热等身体的所缘时,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通常我们将行禅分成三个不同的动作——将脚抬起、移动、放下。为了维持精确的觉知,我们清楚地区分这些动作,在开始时,心中轻轻地默念每个动作,并让觉知确实清。

图片

行禅的具体方法(阳玉泉禅寺方丈道伟大和尚法言录)

我们一般设定行禅区,五米到七米之间,不能太长。太长,我们正念力的持续跟观察力不够,有些人是坚持三十秒,有些人能坚持一分钟。超过一分钟的人都很少很少。

我们刚开始是学一步行禅。先设定一个小时的行禅时间,把一个小时分成三份,第一个二十分钟是一步行禅,第二个二十分钟是两步行禅,第三个二十分钟是三步行禅。

首先,一步行禅,我们两脚自然站立,站稳,腿不要分的太开,也不要并的太紧,手自然放松下垂,放在背后也可以,只要是轻松自然。

然后先调整呼吸,放松,吸气,闭上嘴巴用鼻子吸气,深呼吸,再呼出。就这样连续进行三次深呼吸。

做深呼吸的时候,不是仅仅重复着这个呼吸的动作和状态,而是要正念保持。

进息和出息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鼻子下面人中这个地方,能够感觉到呼吸的进、出都很清晰为准。

深呼吸,请放松你的身心,你要放松,然后保持安静、安详,保持专注,然后开始凝神专注观察你的脚步。

然后我们再回来观察呼吸,三次深呼吸,进息,你观察得了了分明,出息,也是了了分明。不要让自己的念头跑掉,保持在人中这个地方,两个鼻孔呼吸进出的地方。就像足球的守门员,就像猫守着老鼠洞。

然后连续三次观照自己站的这种状态,整体的状态,站、站、站,将自己的注意力移到自己的脚底。作意身体所有的晦气要向大地上泄去,这就促进了我们人体的健康,但我们的用义不在这里。我们的用义是培养正念和观照力,要驯服我们这颗心。

行禅的方法
开始行禅时,先提左腿,慢慢地提起来。其实,在提左腿之前,我们先动念头“想要提脚”,提脚时,要意识到提起、提起、提起,任何的一个动作,我们都要保持提起、提起、提起的觉知,很清晰,然后左脚落地,右腿提起。

左腿提起、迈出、落下,右脚提起、迈出、落下。

重复这个方法,不可以自己耍小聪明,坚决不可以。像练书法一样的,这个竖、撇、捺、勾,都一点一点地来,一点一点地练习。

要牢记不能耍小聪明。你说:我很厉害。

那不行,你再厉害,也得要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是先提、提、提,左跨出去。再右,再左。

不要跨的太大。要自然,要稳,要流畅。

越慢越好,越慢越好。

越慢,你越好观察。

因为我们的心很迟钝,敏锐不够,你太快了,观察不过来,就像计算机,你给予它非常多的指令的时候,它会死机的。

就这样,觉知着自己的左右脚的动作,大约走到五米和七米的尽头的时候,内容来自武术丹道气功公众号。要告诉自己该停下来了,然后要转身,要转,转、转、转,也是三下就转回来了。

转回来之后,还是深呼吸,观察呼吸,然后再开始迈左、右、左、右,
这是一步行禅,就只是单一的左、右。

在第二个二十分钟的行禅中,我们称之为是二步行禅。和一步行禅所不同的是,你的这种标记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要提升到第二个档次,在单一觉知标记左右的基础上,觉察左边提起、放下,这是左边,右边提起、放下,这是右边。

这是二步行禅。

接下来是三步行禅,前面步骤和用功的方法一样,然后开始尝试觉知整个腿脚的提起、推前、放下,这个是提起,自己要觉知提起弯曲的感觉,推前,移动的感觉,放下,放下、移动。

你倘若是赤脚,你的敏锐度达到的时候,你提起脚并推进时,脚面的皮肤跟空气的摩擦,你都能觉知到;你心里必须非常敏锐,没有觉知是因为你敏锐度不够。

提起、推前、放下。

你所能够做到三步行禅就是提起、推前,就是第三个二十分钟,这就叫行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