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我自己2024.05.16

 荣辉有约 2024-05-16 发布于江苏

(图片源自网络)





题 在 前 面

    好的修行者就是,比昨天更能承受卑贱和委屈。

——宗萨钦哲仁波切

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1

    这一天有点忙碌。先是早读,接着上了一节课,然后是大课间,完了又上了一节课。之后回办公室,审核一篇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微信稿,又审核一篇学校校园网发布的新闻稿。批改作业的时间,都是利用几个课间和大课间孩子们做操的时间完成。上午之后的时间,最后一次校对下午要用的一篇讲稿和一份课件。午间值班20分钟。下午有个大课间,完了带队将孩子们送进图书馆,和总务对接下午要用的一个会议室,看下午部分学生家长会现场,和门房对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进校细节,接着参与学校一个对外接待为几位苏州名校长做一个相关有效家校沟通的专题交流(70分钟),完了无缝对接于傍晚5:30开始的一个家长会(6:30结束),近7:00左右终于离校。晚7:15到家,肚子还是空的。

2

想想这一天,似乎一直没有喘息的机会。一直在动,从前楼往后楼,从后楼往前楼,从二楼往五楼,从五楼往二楼,然后又从二楼往门房,又从门房往二楼,再往三楼,再从三楼回二楼,接着又从二楼往三楼……前前后后,上上下下,进进出出,好像一直没完没了,没了没完。有一刻突然觉得,关掉这期间所有的音响效果——前提是要有声响效果,今天自己扮演的角色很有点卓别林演哑剧电影的感觉。真的蛮好玩。一直在动,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又往别处,眼看似乎要停下来,没一会儿又开始动起来。于是,这么一想,忽然觉得自己应该有些当演员的天赋。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哪怕跑回龙套,当一回群演也好。要不然,好像太可惜了。毕竟,那么喜欢跑来跑去的一个人。

3

    下午面向几位名校长的接待交流,准备了近一周的时间。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前来交流的尊贵的客人老师(接待多了,习惯这样称呼)负责,尽管有很多过往的现成东西可以用,但权衡再三,还是另起炉灶,结合这段时间的阅读和对某些问题的再思考,重新拟了一份讲稿。加上前面已有的一些相当成熟的内容,一共24页。今天汇报,考虑到时间仅限1小时(事实操作时,早五分钟开始,晚五分钟结束,一共用时70分钟),案例呈现只是节选极少的一部分快节奏进行了现场分享。其实,这份讲稿完全展开,要将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说清、说透,要达到让所有参与的人印象深刻、产生共鸣、激动不已、回味无穷,非两小时不可。最佳期待是两个半小时至三个小时。这期间,有些东西值得玩味,需要倾听的人用时间来慢慢思考、反刍和用心消化。

4

    下午往来穿梭于会场与办公室的时候,有一刻坐回办公室,启开电脑,微信突然跳出同事(学校图书馆管理员老师)的留言。留言内容很简单,三张图片,一句话。原来都是相关下午刚刚带至图书馆的那一拨孩子的行为表现。三张图,一张显示一本书丢在地上,一张显示一本书丢在座椅上,一张显示一张阅读桌上有四张用过的手纸攒在一起,像是过家家。至于那一句话,很简洁明了:图书乱丢现象和卫生(微信握手图标)彭主任加强教育。我的第一反应:尴尬。于是,条件反射回复同事:真尴尬。真的尴尬。六年级的学生啊。更紧要的是,先前带队过去,离开之前已经很认真强调“安静”“有序”“东西哪里来归哪里去”。此刻不想说啥。教育这件事,对于我们,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5

    说几个这一周以来开心的几件事。收到《湖北教育》5月的样刊。此前已不抱发表希望,早死了心。毕竟,还是去年暑期前后投的稿。所以今番看到样刊时,很是欢喜。比较了一下原文和发表文字,主编动了不少心思,改了好几个地方,读罢深为感动。收到《莫愁@家庭教育》3月的稿酬。虽然不多,但好像买两只老母鸡不成问题。另收到一笔稿酬,汇出单位不详——接连几日也没有编辑主动与我联系。数额有点大——第一次看到自己一篇文章的稿酬(当然也极有可能是几篇的稿酬一起汇过来)可以达至四位数。有一说一,不只是欢喜,而是惊喜。得说,这杂志(或报纸)很莱斯。其实写作于我只是爱好,只是自己业余打发时间消磨时光的一种方式——从无想过为赚取稿酬而写作,所以偶有稿酬获得就无异于“额外的报偿”,难免有点小激动。然而,别人不知道,自己却很清楚,这点钱估计不够自己为写这些文字而消耗的电费——这话有出处,原话始于原单位一位门房大爷。老人家的原话是:这点钱还不够交电费的。一晃十多年过去,因为精辟,一直记忆犹新。以至,这许多年来每次收到稿费,不论多寡,总要情不自禁想起那位老人家。真的是历历在目。很励志。

END

作者

一等父亲,二等教师,三等写作者。

无所谓追求,简单生活,简约工作,致力于做更好的自己,做尽可能多的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