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遗物整理师》

 自由的鱼_w 2024-05-16 发布于山东

作者:[韩]金完

译者:孟锐涵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当有人独自死去,我的工作就开始了。”
金完:出生于韩国首尔,在釜山长大。大学专攻诗歌,曾在出版和流行产业领域工作,为了成为专业作家,三十多岁时开始去乡村生活。此后的几年里,一直在日本进行采访和写作,并对为逝者收拾残局这件事情产生了兴趣。从日本回国后,成立了特殊清扫服务公司“Hardworks”,专门负责整理逝者的现场,从“为逝者清扫房间”这一工作过程中,以特殊的视角去观察生死,尤其是“孤独死”这一现象,通过探讨生死,思考生命以及生存的意义,本书是他面对死亡现场时关于逝者生活和情感的真实记录。
购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关于物品整理的书,事实上,也的确是一本关于物品整理的书,但这是一种特殊的整理,对于物品而言,更确切地说是清理,本书作者从事着鲜为人知的特殊的整理工作,专门负责整理逝者的现场,清理独自死去的人的房间。
这些独自离世的人,大部分是独居,自杀身亡,死去的人状况各异,死后的现场形形色色,有吊在煤气供给管上自缢身亡的女孩,简单的房子里甚至找不到生活的痕迹;有在邻居眼里非常善良热情的女子,点燃煤炭准备在煤烟中死去时还要把自杀的工具分类投进垃圾箱;有患有严重抑郁症无法出门最终自杀的女子,房间里塞满垃圾和快递箱子,更像一个巨大的垃圾桶而非一个人的家;有住在富人区的年轻人,在房门前贴满各种催缴通知单终于被断电的那一日自缢而亡......
也有终日闭门不出如隐遁一般的租客,退租后在房子里留下成堆的垃圾,几千个装有尿液的塑料瓶;独自度过十几年岁月的母亲,直到去世时都保留着早已去世的丈夫留下的数量庞大的书籍,他的书架成了她的书架,或许也成为她终生背负的十字架;一位三十多岁的男性,病魔缠身,把自己关在地下室,蜇居在黑暗中,裹着厚厚的棉被,一直到孤独地面临死亡......
也会有,梅雨季节因体温过低而死亡的流浪猫;被关在巨型铁笼里无人照管投喂而死去多时只剩一张猫皮的猫;还会有,因钱财纠纷等原因杀人致死的犯罪现场......
本书是作者真实的工作记录,对死者真实故事的陈述,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作者需要时时面对死亡,而死亡容易引人思考,在“为逝者清扫房间”这一工作过程中,作者产生很多的思考,以特殊的视角去观察生死,思考生命以及生存的意义。

“只要是有生命的事物,都会迎来死亡那一刻,没有任何例外。”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走向死亡,如果能够常常意识到这一点,或许更容易放下一些执念,也更能够珍惜当下的拥有。

书摘:

001

走到房门口之后,我会尽量遵守礼仪,不去按门铃。因为在里面等待我的不是死者本人,而是死者的遗物。
002

如果有人能够懂她,给她关心和理解,可能她就不会有结束生命的想法了。然后不知不觉迎来自己的三十岁,遇见了那个他,虽然偶尔也会有些伤心事,但依然会幸福地生活下去?可能即便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安稳地生活下去……

003
好像贫穷的人大多会孤独死去,而且越贫穷越孤独。贫穷和孤独,就像是关系很好的两个朋友,肩并着肩在这个世界上行走。
那些生死攸关的、让人陷入绝境的重大问题,临死前最后一瞬间停留的地方,以及活着时的贫穷和孤独,在越过死亡之门之后,就都变得毫无意义了。无论是经历了多么严重的事件,都可以轻松地一笑而过,这好像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不有因为贫困就心情沉重,如果他是一位贤者,就会知道这样并无益处。不管是钱包干瘪,还是酒足饭饱,只要是笑着的,那么最起码在这一刻是幸福的。人总归会死去的。

004

法律规定,即便是租客丢掉的垃圾,房东未经租客同意,也没有权利进行处理。如果拥有都没有丢掉的想法,即便是垃圾,对他来说也是宝贵的财产。

005
虽然看起来是我在帮他清理垃圾,但实际上,是我在清理自己内心之前没被发现的垃圾。我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清理垃圾吗?
疑问一个接着一个来了。没有答案,也没有人给予我回答。可能需要面壁思考的问题就是这样的吧。这世界总是让人充满疑惑,问题接踵而至,它们相互碰面、交谈,像是在参加一场热闹的庆典。
或许这一切真的像她说的那样,就是一场梦呢?而且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梦,是一群人的梦游。在梦里,租客负责不断储存垃圾和尿液,而我则不在意垃圾是什么样的,也没有一句废话,只是帮他进行清理。室长则观看了整个过程,对此感到惊讶,发出感叹,同时还向房东传达着情况。

想来这确实是一场不怎么干净的、连味道也令人作呕的梦。一旦把它当成一场梦,我的心情就变得轻快了起来。

006

他把自己关在地下室,蜇居在黑暗中,裹着厚厚的棉被,一直到孤独地面临死亡。我根本难以想象,这个过程中他到底沉浸于什么。但是,在这个房间停留的几天时间,我反复思考他的问题之后,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我在这里看到了什么,都只是我内心想法的投射而已。

如果说我在清理这个家的时候,看到了极度的孤独,那意味着我再次沉浸于审视自己内心的孤独;如果我从这场死亡中,看到了痛苦和绝望,那意味着我至今也无法放下痛苦和绝望,并再次把它们拿了出来 ,投射到这可怕的地下室而已;如果我看到一个不幸的男人,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神志,没能照顾好自己,最终走向了死亡,那我就是把自己像宝物一样珍藏的过去的不幸,全部转移到了那个男人身上,然后装着不知道的样子,说自己是清白的。看待他人和世界时,就像在看另一个自己,这是我在这个地下室里了解到的唯一真相。

“他只是在过自己的人生,直到面临死亡的命运,他也只是拼命地过着自己的人生而已。”
007
曾经和她一起吃饭、一起喝水的人,就这样用食物证明了自己的存在。虽然只是一个可以掰开分着吃的小小的冰棒,却也是他人存在的强烈印记。他消失之后,她继续生活的理由,是不是也跟着一起消失了呢?他的离开是不是动摇了她生存的信念呢?

008

我们无法否定,任何人对这个世界都有着自己的渴求。生活奢侈的原因,可能是从小刻骨铭心的经济紧张感。用爱的装饰品布满整个房间,可能因为得不到爱,时刻面临着被抛弃的恐惧。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显得无比复杂。
009

这些信件在你活着的时候,珍藏着许多故事,但不久之后,它们却被装进一个巨大的信封里,辗转于多个废弃物处理站,最终化为灰烬只需刮起一阵风,灰烬就会被吹散,最终不留下任何痕迹。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我整个人都变得忧郁、无力。我之所以感到惘然,或许是因为目睹了这些将不复存在的东西。

010

把犯罪现场里鲜血凝固而成的黑红色的幕布掀下来后,我领会到“原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像金钱一样能够颠覆、动摇、激荡人的情感”。钱或许不过是计算机上的数字,只是有着规则大小的薄薄纸张,然而就像是强迫人暴露自己内心的邪恶咒语一样,很多人在它面前屈下了双膝,再也无法隐藏自己卑劣的内心。

011

我的工作其实和清理餐桌别无二致。就像把餐桌上的残羹转移到厨房一样,我也是把死者家里的东西转移到别的地方。在这个地球上每天都在进行的清理房间和餐桌的工作,本质上和我做的工作是一样的。

谁又能清晰地做出区分,断定清理餐桌是轻松而简单的,清理死尸留下的痕迹,就是沉重又肃穆的呢?并不是因为所清理的东西比较特殊,就意味着这项工作是特别的、艰难的。我们工作的场景,只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看到罢了,这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本身有多么特殊。我们只是代替某人做他应该做的事情,所以税务局发的营业执照上,将我们的营业类型归为“服务类”。
020
有人在死亡,世界在延续。死去的人越多,我的事业越蒸蒸日上。我无法忽视这种讽刺性,而来谈论自己的职业。当我踩着脚下的土地,我感到一种负罪感。每当我回头看,就能远远地看到负罪感上面爬满了我的脚印——深陷进去的脚印,看起来十分清晰。
013

如果说在这项工作中,有令人比较享受的一点,那自然就是解放感。也可以说,从万事万物中选择了清理房间作为自己的职业,从而迎接新的开始。

当我让散发着恶臭的房间恢复整洁,可以让人放心地在房间里生活;当我把被生活用品和垃圾堆满毫无落脚之处的房间清理干净,使之变成一个空房间,我都会得到自由和解放。如果房间的主人还活着,自然会努力清除掉堵塞鼻孔、让人觉得不适的气味,把抽屉、衣柜、储物柜里长期不用的各种杂物和长期不穿的衣服都清理出去。清理的过程于我而言,是很让人享受、很有吸引力的。

如果有一天有人再次问我“工作的时候难道不辛苦吗?”,我想要回答:“怎么说呢,很难说我完全不享受这个过程。”
014
在偏僻的村庄,山坡下幽静的地方,有一处长久无人居住的破旧房屋。有人扫墓时经过,会觉得房屋看起来像是恐怖的凶宅,不禁打了个寒噤。
但是在那所房子里,曾经住着和我们完全一样的、内心火热的人。如果我们能够鼓起勇气,再往前走一步,走进房屋里,说不定就能发现墙壁上挂着的东西:穿着韩服的父母和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孩子开心地笑着的家庭合照、褪色的奖状、戴着学士帽的女儿的稚嫩面孔......
015

人生来具有理智,会使用工具,而作为工具制造者的人类,同时会通过自己的理智,来选择合适的自杀工具,真是残忍的讽刺!但归根结底,最终极的讽刺可能是生死本身。就像铜钱具有两个面一样,人的生和死都捆绑在同一个躯体上,必须两者都存在才能成立。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不断地走向死亡,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