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下肢水肿治疗

 水风轻飏 2024-05-17 发布于云南

       双下肢水肿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方案是对症治疗,即按照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处理,另一类方案是对因治疗,在找到双下肢水肿的病因后针对病因给予相应治疗。

       一、对症治疗:

1、完善检查:病人出现了双侧水肿,要看水肿是不是对称。如果双侧水肿不对称,应该考虑病人有没有回流不畅的问题,通常会让病人检查下肢静脉超声,明确有没有下肢静脉曲张等情况。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要给予相应的治疗,如穿弹力袜等;

2、抬高患肢:要求病人尽量抬高下肢,抬高下肢后,下肢的水分就会因重力作用到达人体内部,水肿可以明显消退;

3、药物治疗:可以给病人应用对症的药物,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利尿剂,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这两种,两种药物都可以帮助人体迅速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改善水肿的情况。噻嗪类利尿剂比较常用的包括氢氯噻嗪,袢利尿剂比较常用的像呋塞米和托拉塞米等,临床上都可以应用。

       二、对因治疗:

       双下肢水肿的原因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有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内分泌性水肿和特发性水肿,要明确病人相关原发病的情况进行处理。如心源性水肿中的心力衰竭,可以给患者应用利尿剂、洋地黄、ACEI类药物进行治疗。肾源性水肿中的肾衰竭,可以通过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内分泌性水肿中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通过口服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特发性水肿无法简单下定论,需要经系统检查明确水肿原因后制定治疗方案。

       双下肢水肿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少走路,限制水、盐摄入量,如果出现不适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当出现水肿的情况时,需要明确具体的原因,才能够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出现水肿可能是心脏的原因引起的,当心功能不全的情况出现时,会导致心脏回流受到影响,可以通过改善心脏的功能来治疗水肿,比如使用地高辛等强心的药物,或使用呋塞米等利尿的药物。出现水肿,也有可能是低蛋白血症导致的,是由于重度营养不良或者一些慢性的疾病消耗导致,比如恶性肿瘤。对于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水肿,需要注意加强营养,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严重的也可以考虑输注白蛋白,提高体内的胶体渗透压,从而能够减轻水肿的症状。


       双下肢水肿首先要分清楚水肿具体原因。如果是下肢静脉曲张回流功能不全引起水肿,可以让患者在平常家里休息时候、看电视时候尽量抬高下肢或者简便方法即穿医用加压弹力袜,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情况发生。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即内分泌疾病也会出现下肢水肿,这时候需要到医院检查甲状腺功能,如果甲状腺激素增高有甲减的可能性,需要服用优甲乐进行治疗,代谢改善之后水肿会减轻。

       如果是心源性、肝源性或者肾源性水肿,要检查原发基础病,根据原发基础病决定治疗方式。当然不管是什么疾病引起来水肿,一旦水肿持续的存在,在饮食上应该要注意,低盐饮食,适当可能要服用利尿剂,让血容量减低、减轻水肿。同时也可以服用具有活血利水中成药,像益母草、赤小豆、薏米、茯苓等健脾、渗湿、利水药物。


       双下肢水肿原因较多,包括营养障碍导致低蛋白水肿、心力衰竭导致心源性水肿以及肾源性水肿、双下肢静脉曲张导致水肿等。静脉曲张所导致的双下肢水肿在活动后会肿胀明显,抬高患肢或休息后会缓解,应到医院找到专业血管外科医生对静脉曲张进行彻底处理,水肿会得到缓解。如果涉及心脏、肾脏以及营养状况,需要到相关科室进行相关检查与彻底治疗。低蛋白造成的营养性水肿通过补充白蛋白可以解除。心源性水肿,对心脏进行处理,包括利尿、强心等,会使下肢水肿缓解。


       双下肢水肿常见的原因及治疗,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下腔静脉血栓,同时伴有双侧髂静脉血栓,会产生双下肢水肿。其治疗相对复杂,费用相对较高,治疗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先行静脉滤器植入术,之后介入下溶栓,埋管7-10天左右,出院后口服抗凝药6-12个月。但是该治疗前一定要明确诱因是什么,是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还是其他疾病。2、双下肢水肿可见于全身低蛋白水症,此时的双下肢水肿呈凹陷性肿胀,给予对症治疗即可。但是也要明确原因,是肾病综合征还是其它原因造成的低蛋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