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上学,谁不喜欢?1960-1980年代的校园生活回忆

 中学生读写 2024-05-17 发布于山东

01

前几天,有缘看到1949年的高级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册(相当于现在的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叫《学校生活的回忆》,讲述了解放前晋察冀边区学校的办学模式,读后真感觉耳目一新。
下面的截图中,用红色方框划出的内容,讲的是当时“学习和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其中说到:
我们的学习是和劳动结合的,同学们每天都要参加几小时或半天的农业劳动。小学普遍实行半日课,上午到学校念书,下午参加劳动。响应边区政府大生产的号召,每逢春种,学校就组织同学们去帮助农民播种;夏天,我们帮助农民锄草;秋天,我们抽出二十天到一个月来帮助农民抢收。

每天半天上课,半天劳动,然后还有春假和秋假,这样的学校生活,不知如今的孩子会不会喜欢?
下面这张宣传画,就展现了当年“耕读小学”的景象。上了半天课,孩子们就背着斗笠,拿着镰刀,提着篮子,走出校园,到田野里参加劳动。那时候个人家里没有地,都是到生产队的地里参加集体劳动,所以,也没有家长管束,到田野里,可以好好撒个欢。
劳动不劳动先不说,那几代人的童年确实是很快乐,虽然他们饭都吃不饱。
其实,这种教育方式,城市学校一直持续到19980年代末,农村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末。那些年,很多学校都是要放春假(部分省份是麦假)和秋假的,虽然不至于半天学习、半天劳动,但每年都比现在多出来十几天的假期。麦假常和端午节一起放,秋假常和中秋节一起放,放假并不全是玩,每个人都有劳动任务。

02

下面几幅宣传画,展示的就是“耕读”情景。

第一幅题目是《耕读育新人》,孩子们在田野里劳动,掰了玉米,割了麦子,就在田边地头上起了课。

只见老师在树上挂起小黑板,写上“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几个字,就开始给孩子们上课了。这位女老师五官端正,体型丰满,肩上搭着毛巾有着一种特殊的健康美。

下面这幅画是天津的小朋友到户外耕读,怎么知道是天津呢?因为后面的大桥上写着“一定根治海河”,这是1963年毛主席针对天津发出的号召。
看来,这是麦假,小朋友们到野外捡拾麦穗归来。远处的马路上,一辆辆马车拉着一堆堆麦子疾驰而过。那时候的“马路”,是名副其实的“马路”;那时候的马路上,是名副其实的“车水马龙”。

下面的宣传画题目为《半农半读又红又专》,画中的学生大约十五六岁,正上中学。两人刚刚打完麦子,就直接坐在麦秸上,开始学习革命理论。

学校的篮球场上,铺满了金灿灿的麦粒。是啊,既然都参加劳动了,也就无所谓“一天一节体育课”了。


还有更好玩的,有些山区有特殊的劳动任务,中学生们还要到深山老林里去采中草药。这确实很刺激,我喜欢——


也有的同学到《天然博物馆》中采集标本,松鼠、蝴蝶、蜻蜓纷纷逃跑,跑得慢的变成了学习成果——

根据这个标语来看,画中的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初;画中的几位小朋友,都是60后,如今已经退休,正在跳广场舞——

03

到学校之外,不仅是为了劳动,也是为了参观教育。

清明节,孩子们要到烈士陵园扫墓,听解放军叔叔讲革命故事——

红卫兵们到处串联,红小兵们也不甘落后,他们学着哥哥姐姐的样子,写下“打倒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04

“耕读耕读,半耕半读”,除了到学校外劳动,还要在学校内受教育。让我们再回到学校,看看孩子们在学校里的生活。

下面的场景,是孩子们在学校搭建南京长江大桥,很羡慕吧?不过,宣传画毕竟是宣传画,那些年,能做到这样的学校并不多。

能有这样的“小人书屋”的学校,不知道能有多少,我反正没有见过。
但下面这个场景,当时却很常见。这幅画题目是《战备课》,1976年8月由曹德兆创作。在教室里,黑板设计成了滑动式,推开就是夹洞,一位战士正在指挥着孩子们跳了进来,大家手里拿着红缨枪,有的攥着驳壳枪,正在上着一场生动的模拟战备课。

据我的一位堂叔回忆,他们当年最喜欢的就是“战备课”,常常在校园里玩“抓特务”。图片中的小朋友,当时大约上五六年级,十来岁的样子,如今他们都已年近六旬,不知道心中的那杆红缨枪放下了没有。

01

如今,学校都有物业公司,孩子们不用自己打扫卫生了。可在十几年前,学校每个角落的卫生,都是孩子们自己打扫的。

下图是1964年的国画《比干劲》,作者陈缘督。可以看到,这些幼儿园或者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们,不仅能扫地、擦桌椅,还能搬花盆、擦玻璃——


下图是1978年由盖明生创作的《热爱劳动》。校园里,女生在脸盆里挤干抹布,男生则在旁边擦着窗子,其他的学生也一起忙碌着。1978年,一个新的时代开始启动,孩子们的笑容开始变得自然了。

下面的国画题为《值日生》,从孩子们温馨的笑容和各具特色的穿戴上,我们能知道这应该是1980年代之后的画作了。

改革的春风终于吹进了校园,1980年代的宣传画中,笑脸多了,笑声多了,女孩头上的蝴蝶结颜色和式样也多了。
相比来说,我更喜欢1980-1990年代的校园。那些年,学习还没开始卷,放学就回家,也不用什么托管;虽然还有劳动课,但不至于半天上课半天劳动,也不至于赶做作业连课间十分钟都不歇。
那些年,学校还没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孩子们不用天天盯着PPT;大数据也没引进教育,老师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精准教学”,什么是“靶向作业”,什么是“一生一策”;当然,更不知道什么是“大单元”“项目式”“情境化”教学……
城里的孩子,课间可以说说《悄悄话》——
山坳里的孩子,下课还要等着老师敲铃。常常铃声还没响起,孩子们已经窜出了教室。那时候哪有什么篮球足球?那个带皮帽子的男孩抱着的,不过是一团圆圆的橡胶……
这幅油画题为《山坳里的钟声》,作者鲁邦林,作于1985年。画中的孩子是70后们,如今也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了。
相比起来,70后们的心理更健康,我说这句话,肯定会得罪许多人。但我还是喜欢和70后交往,他们受过苦,不矫情上小学起开始使用新教材三观这是我这些年和各种人打交道后认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