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宁海棕榈漫谈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4-05-17 发布于浙江




宁海棕榈漫谈




文/应可军

几年前,曾到屿南岗看古树,路过村口,只见低矮的墙头伸出几株棕榈树来,在棕树的枝叶和树干的连接处裹满金黄色的花苞,一片叶子下就有一个花苞。常常开金黄色、米粒儿般的棕树花,成熟后的结红红的小果,一串串的,分外显眼。棕树花还在花苞期的时候,外型看来就像一条鱼,外面裹着层层的类似笋衣样的外壳,里面是密密麻麻小花苞,就鱼籽一样。至今仍有印象。据说棕榈的花苞在许多农村地区可是稀罕货,每年10月之后只要遇到棕榈开出花苞,那么像“鱼籽”一般的花苞就会被识货的人给采走。人们把棕榈的花苞采回家可以清炒,也可以水煮,味道都是相当不错的,在美食领域,这美味还被称为是美食中的上品,是一道很好的菜果。

棕榈原产中国。棕榈是世界上最耐寒的棕榈科植物之一,旧时宁海人在院落,路边空地多种植,元代县令黄溍在《初至宁海二首》一诗曰“蜃炭村村白,棕林树树圆。”宋代舒岳祥经过多年的观察,写下《老棕》一诗说“马鬃频剪新心吐,凤翅初开劲叶森。更有木鱼三百尾,山僧锅里煮黄金”从诗境来看;说明宁海在宋元时棕树已有不少。触目可见,我国自先秦时期就开始收割利用棕片以创造经济价值,俗语云“家有千棵棕,子孙不受穷”“家有千棵棕,不松也要松”“千棕万桐,永世不穷”。这里“棕”就是棕榈,意思是说只要多栽棕榈或油桐,就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子孙后代就不会过穷苦日子。在过去确实如此,如果家里种一片棕榈,棕片年年割,直接拿去贩卖,或制成棕绳、蓑衣、棕垫、地毯、棕刷等棕榈制品销售换钱,收入来源稳定可靠,何愁受穷之忧。同时,以棕片为营生的手艺人“棕匠”行业,也顺势诞生。倒是现今棕榈树很罕见。记得小时,因为对棕榈有兴趣,因为棕榈树上有金虫可捉,棕榈籽可作为钢丝枪的子弹,棕榈树更是百姓必需品,一般到12月,宁海人一般要剥棕榈,因榈叶鞘为扇子型,有棕纤维,叶可制扇、帽等工艺品,根入药。叶可以做蒲扇、棕丝制品对日常生活非常有用。如棕绷床、棕垫、磨头刷、棕绳、八脚、蓑衣、棕拖鞋、棕鞋垫、棕帽等等,大多以手工加工而成,是真正的纯天然无公害绿色产品。可是棕树也是官府盘剥百姓的借口,伤民的工具。宁海诗人杨肯的《咏事二首》中就有控诉;“唐人咏棕榈,伤民困重敛。今日取棕毛,不幸乃亲见。此物作何用,为设君王殿。大国及乡都,斤数多多散。割剥直到心,主人敢顾恋。”“不问一二株,处处搜之遍。小者弃不收,大者剪成片。剥尽更求多,纳足斯无患。物既无生成。于人亦疲倦。试听棕毛吟,使我重伤叹。”所以棕榈树以其特有的形态特征构成宁海部分特有的景观。一般到12月,宁海人一般要剥棕榈,因为棕叶、棕丝制品对日常生活非常有用。如棕绷床、棕垫、磨头刷、棕绳、蓑衣、棕拖鞋、棕鞋垫、棕帽等等,大多以手工加工而成,是真正的纯天然无公害绿色产品。宁海跃龙街道青洋山村民沈太水秉承宁海传统工艺,制作了一系列棕制品,《九斤姑娘》所唱的“门口两个管门人,就是那门口有两株棕榈树是不是”门口的棕榈树也有管门的风味。国画大师潘天寿的指墨画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他还题诗歌咏;“屋漏痕牵大掌叶,银钗股折细须花,秋深为有狼毫健,懒写堆针得体斜。”

友情链接:
应可军文化专辑(一)510篇
应可军文化专辑(二)535篇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海燕文化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