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助推理寻求解法

 慢点数学 2024-05-17 发布于江苏

三年级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张大叔以1元钱3个的价格买进一批糖果,然后以3元钱5个的价格卖出去。张大叔卖完这批糖果共赚了200元,这批糖果一共有多少个?

这道题是出现在乘加成减或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章节中,并没有涉及到复杂的计算问题,主要是想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一、从钱数推个数

这也是多数学生首先想到的:由1元钱3个买进,推出3元钱就可以买进9个,而卖出时是以3元钱5个的价格卖出,这样3元钱买进9个只卖5个,赚了4个。但这“4个”是4个糖果,并不是钱数,与共赚的200元不易取得联系,再向下推理就十分困难了。

接着画图进行分析:

也就是说,每卖3元就赚4个,那么要赚多少个“4个”才是200元钱呢?我们继续往下画图表示:

我们知道,这200元是按每5个3元的价格获得的,于是得到200元里面有“200÷3”个5,即200÷3×5就表示200元里面所包含的糖果数。现在要求这批糖果的总数量,只要求出200元糖果里面包含几个4,那么糖果总数量就含有几个9。于是有200÷3×5÷4×9,就表示这批糖果的总数量,即200÷3×5÷4×9=200×5×9÷3÷4=750(个)。

二、从个数推个数

买进:1元钱3个

卖出:3元钱5个

如果买进和卖出的个数相同,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出现?

买进:5元钱15个

卖出:9元钱15个

显然,每卖出15个就会赚4元,要赚200元,就看200里面有几个4,就有几个15。于是得到糖果的总数量为200÷4×15=750(个)。显然,从“个数”推“个数”,不但计算简单,而且分析、思考的过程也比较简单。话说回来,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与推理,不但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且可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只有善于推理,才能发展能力。

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而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正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