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治脾胃第一方!治愈率99%

 zgrzwd 2024-05-17 发布于山东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到,保护脾胃是治疗各种疾病的根本。因此,可以将文本内容修改为:“维护脾胃健康是治疗所有疾病的关键!”

在东汉末年,历史上出现了罕见的动荡时期,一个充满苦难和战争的时代。众多群雄在此割据争斗,每年都进行着不断的征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活颠沛流离,常常无法得到足够的饮食和休息。长时间的奔波和劳累,难免会伤害到脾胃。

张仲景深感民生的疾苦,于是挥毫写下了一张包含六味药的方剂,这张方剂就是后来被称为小建中汤的经典之作。

图片

小建中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中焦脾胃的功能,促进健运脾胃,从而使脾胃保持平衡,同时增加其气血充盈。该方剂就像一个粮草官,将粮草分配到脾胃中去,使脾胃得到适当的滋养,从而达到平衡阴阳、充盈气血的效果。

小建中汤的组成为桂枝9克,甘草6克,大枣6枚,芍药18克,生姜9克和饴糖30克。

使用方法:将药物煎煮取汁,然后加入饴糖,用文火加热使其溶化。最后将药物分为两次服用,每次服用时加热使其充分溶解。

桂芍甘枣姜这五种药物组成的方剂就是桂枝汤,桂枝汤是一个基础方,中医会在其基础上进行加减。小建中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芍药的用量并添加了饴糖,从而成为一种更加注重补益脾胃的方剂。

桂枝是桂树枝头最嫩的那一节,因为生长在枝尖,所以阳气最为充沛,具有最高的生发能力。桂枝也因为生长在尖端,所以其药性是向上走的,这种向上走的特点可以让桂枝的药效到达心部。

桂枝温心阳的作用是激发心脏的活力,使心火得到补充和激发,进而温暖全身,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缓解疲劳和焦虑,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和快乐。桂枝温心阳的配方中包含了温补心肾的药材,这些药材能够温暖心灵,激发心肌的活力,强壮心脏,使心脏健康有力。同时,桂枝还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能够温暖脾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使身体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在中医理论中,心与脾胃是紧密相连的,脾胃的运化需要心脏提供的热量,因此,温暖心脾是中医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心火不足时,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减弱,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而桂枝温心阳的作用就是补充心火,促进脾胃的运化,使身体重新恢复健康与活力。桂枝温心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方剂,通过温暖心脾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身体的目的。中医认为,桂枝是一种能够温通血脉、温暖心脾的药材,其具有良好的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通过桂枝的温热作用,能够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同时还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使身体更加强壮健康。

桂枝在中医中被称为火生土的药方,因为它有助于推动心火下降到胃部。所以,桂枝在这里是作为点火的一味药物来使用的。

桂枝具有提升阳气的作用,而白芍则有收拢和补充阴血的功效。桂枝的作用是发散,而白芍则是凝聚。白芍的作用是收拢和补充,它的效果是桂枝的两倍。通过这种配合,桂枝向外发的散力得到削弱,整个方子的重点转向了内部调整,使补益的作用更加突出。

图片

甘草、生姜和大枣这三味药非常常见,但它们的作用却很特别。这些药物主要可以帮助调节中焦脾胃,促进气血的生成,从而为虚弱的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换句话说,它们可以调和身体机能,使身体更加健康。

甘草是一种非常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除了能够补中益气外,还有很好的和事佬作用。它可以调和诸药,使得各种药物的性能得到平衡,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中医理论中,药物的性能分为寒热两种,而人体的病情也是寒热变化的。因此,在治疗胃部不适时,医生常常会使用寒药或热药。但是,有时候单独使用一种药物并不能解决问题,需要寒温并用,即同时使用寒性和温性药物来调节病情。这时,甘草就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甘草是一种中性药物,可以平息寒热之间的矛盾,使得药物之间和谐相处,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副作用,也可以避免病人因为药性的不同而感到不舒服。甘草还可以起到调和药性和缓释药物的作用。它可以吸附药物分子,使得药物分子更加均匀地分散在体内,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药物的剂量,降低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甘草在中医药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缓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是中医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药。

甘草具有辅助桂枝和白芍的作用,因为方中桂枝辛温,白芍苦寒,桂枝主动,白芍主静。

在小建中汤中,使用了大量的饴糖,饴糖也就是麦芽糖。说到麦芽糖,似乎会勾起很多朋友甜蜜的回忆。小建中汤的妙处就在于它含有饴糖,而在仲景的方子里,只要提到建中,就一定会有饴糖的存在,这也正是由于饴糖的存在,小建中汤才能得以实现。

也许朋友们会感到困惑,为什么这种小小的药片能够担当如此重要的任务?请不要急着下结论,因为如果张仲景认为这种药物是有价值的,那么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饴糖是一种传统的甜食,通常在糖节或冬天食用。虽然糖本身是甜的,但饴糖比糖更营养,因为它含有一些有益的成分。在古代,人们在寒食节这一天不能生火煮饭,只能吃冷食。为了避免伤到脾胃,人们在吃生冷食物之前要先吃点饴糖。饴糖具有补养脾胃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麦芽,而麦芽是一种消食化积的良药。在制作饴糖的过程中,麦芽会被加入到糖中,使得饴糖更加营养丰富,同时不会对脾胃造成过多的负担。饴糖还非常好消化。这是因为麦芽中含有一些酶类物质,能够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因此,饴糖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容易消化,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尤其适合食用。在食用饴糖时,建议将其搭配一些温热的饮品,如热茶或温牛奶,以提升其口感和营养效果。同时,在食用饴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过量食用导致糖分过高。

饴糖甘甜且黏腻,除了能够补脾胃之外,它还能够将桂枝汤的药性黏住,并将其向下压到腹部以及肚脐以下。这意味着桂枝原本入心,现在被拉了一些药性到小肠和丹田的区块。这个区块一旦温暖,就大大促进了脾胃的运化功能。

因此,你不要以为加入一味甜甜的饴糖只是为了中和中药的苦味。实际上,饴糖有着许多益处。

图片

小建中汤适用于哪些症状呢?

图片

如果出现胃口不佳,食量减少甚至每天只吃一顿饭的情况,从早到晚都可能会感到饥饿。如果已经尝试了很多健胃消食药但问题仍然存在,可以考虑换一种方法,例如小建中汤。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挑食或者厌食而影响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孩子的鼻梁,如果鼻梁处发青,就说明胃里有寒气。对于那些一吃生冷食物就腹痛腹泻的人来说,同样是因为胃里有寒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小建中汤来温暖胃部,补益心火。心火的温煦可以温暖脾胃,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缓解挑食和厌食等问题。这样,脾胃的功能就会更加协调,完谷就会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不会出现不思饮食或者完谷不化的情况。小建中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和饴糖组成。这种方剂可以温暖胃部,缓解胃寒引起的不适,促进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小建中汤对于气血阴阳不足的各种虚弱,例如因过度劳累导致身体虚弱,或者因重大疾病或慢性病晚期而消瘦疲劳的情况,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这就说,一切周身上下的病症,都应当从脾胃的中焦去着手调治。脾胃是人体的中心,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也是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胃功能正常运转时,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化生出更多的营养物质,满足全身的需要。道家有一句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一生二”,指的是生命最初的一二两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呼吸和消化吸收来获取能量和营养,以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第二个“二”,是指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即身体和精神之间的关系,通过适当的运动和心理状态的调整,可以促进身体和心灵的平衡。而“三生万物”则是指身体、精神和宇宙万物的总体构成。当身体、精神和宇宙万物的能量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时,就可以实现生生不息的化生之道。这个化生之道,关键就在于能够用小建中汤这把钥匙来打开脾胃转动的开关,使脾胃的功能得到调理和优化,从而达到身体、精神和宇宙万物的平衡和和谐。小建中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等。这种方剂主要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等病症,具有调理气血、祛寒止痛的功效。通过小建中汤的调理,可以改善脾胃的功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

自古以来,历代医家都认为《伤寒论》缺乏补法,但是后世的立法都从补虚用药的角度出发。什么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剂不胜枚举。遍观经方113,单纯用以补虚的方剂确实不多,而小建中汤就是其中的代表。小建中汤是一种非常著名的方剂,由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和饴糖组成。这个方剂主要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以及血虚寒凝,外寒内热的证候。小建中汤的治疗原理是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可以有效地缓解中焦的疼痛和不适感。后世有人曾经说,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这句话强调了小建中汤在治疗虚人伤寒方面的卓越功效。与小建中汤相比,其他单纯用以补虚的方剂似乎并不是那么有效。因此,小建中汤被认为是治疗伤寒虚证的最佳选择。

小建中汤是桂枝汤的变局,桂枝汤是一种以桂枝为主要药材的汤剂,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有气滞的证候。小建中汤则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加入了芍药的用量,并且加上了饴糖,使得该汤具有了更多的功效。关于小建中汤的功效,有名言评论道:“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这句话表明小建中汤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同时也可以用于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关键在于这一个调字,不是补阴阳。桂枝汤中桂枝辛甘性温,芍药酸甘性寒,二者共同作用可以解肌和营卫,但只关注表面的症状,忽略了体内的阴阳变化。而小建中汤则不同,它加入了芍药的用量,并且加了饴糖,这些药物可以补益体内的阴阳,调节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然而,小建中汤的配方中包含多种药材,每一种药材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和作用。因此,在应用小建中汤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配方,不能随意更改或省略药物。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治疗不当,甚至出现副作用。另外,小建中汤的服用时间也需要掌握好。慢病记不得,动至几个月服药,每一副药二十多味药材,这样会导致药物的浪费,并且也会增加治疗时间和风险。因此,在服用小建中汤时,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并且注意不要长期服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伤寒论》中记载的小建中汤第一条,是描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的证候,其病机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表现为腹中拘急疼痛。根据小建中汤的配方,可以得知其主要成分包括芍药、饴糖和桂枝等中药。芍药味酸,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饴糖味甘、辛,具有滋阴润燥、缓解疼痛的作用;桂枝味甘、辛,具有温阳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小建中汤的治疗原则是调和阴阳,不是单纯地补阴阳,而是通过发汗解表、缓解疼痛来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在实际应用中,小建中汤可以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等疾病,如腹痛、腹泻、便秘、月经不调等。小建中汤的配方中芍药和饴糖的配伍意义十分重要。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饴糖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以缓解阴虚火旺导致的疼痛。同时,桂枝的温阳散寒作用也可以协同芍药和饴糖的功效,使得小建中汤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小建中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方剂,其治疗原则和配方都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通过调和阴阳,缓解疼痛,可以有效地治疗许多疾病。

第二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这条文解释了在伤寒病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心悸、烦躁等症状,应该使用小建中汤进行治疗。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小建中汤的治疗原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小建中汤是一种基础的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其中,芍药是该方剂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药材,重用芍药可以养血滋阴,去除烦躁并生心液。在伤寒病程中,由于心阴不足和心火浮动等原因,患者常常会出现心悸、烦躁等症状。因此,小建中汤可以被用来治疗这些症状。在《名医类案》中,记载了一个治疗尺脉弱的病例。许叔微许学士曾经使用小建中汤服用十八天,等到尺脉起后,才使用麻黄汤发汗解表,一剂而愈。这个案例表明,小建中汤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还可以给发汗以源头,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小建中汤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中医方剂,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悸、烦躁等症状。在使用小建中汤时,应该遵循医嘱,并注意饮食和作息等方面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小建中汤是一种复方汤剂,其主要治疗症状是肝脾不和引起的疼痛、腹泻、便秘等。这个方剂是太阴和太阳并治,重用芍药饴糖沉入太阴,以桂枝汤和太阳表之不和。桂枝汤是一种经典的发汗方剂,而小建中汤则是对桂枝汤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伤寒论》中提到,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这也是桂枝汤治疗太阴病的经文提示。桂枝汤是一种以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等为主要药材的发汗方剂,具有温阳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而小建中汤则是对桂枝汤的改进,它不仅包含了桂枝汤的发汗成分,还加入了一些补益药材,如黄芪、白术、茯苓等,以及一些甘甜补阴的药材,如芍药、饴糖等。这些药材的作用是补益气血、调理脏腑,使得小建中汤具有更强的治疗腹中疼痛、腹泻、便秘等病症的功效。小建中汤是一种治疗腹中疼痛的非常有效的方剂,它的配方和药性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些症状。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桂枝汤和小建中汤经方之冠实在是实至名归,它们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金匮要略》载有小建中汤条文有二,一在虚劳,二在妇人病三篇。妇人病三篇中载: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可见小建中汤是治疗腹痛的一贴神药,很多人方证对应一两付腹痛就可以止住。小建中汤是一个补虚效力非常不错的方子,临床上可以治疗很多虚性疾病。江尔逊老曾经以小建中汤治疗虚性疟疾,疗效很好。后世治疗虚性疟疾,即劳疟的何人饮同样是这种思路。小建中汤的主要成分包括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和饴糖。芍药和桂枝辛甘性平,能够温补肝肾,活血止痛;炙甘草甘缓性平,能够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生姜辛温性微,能够温胃散寒,止呕止呕;饴糖甘甜性平,能够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小建中汤的配伍意义非常独特。芍药和桂枝一补一疏,共同温补肝肾,活血止痛;炙甘草和生姜一和一散,共同调理气血,调和诸药;饴糖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使整个方剂更加全面。小建中汤不仅治疗妇人腹痛效果显著,而且对于治疗虚性疟疾也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小建中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虚性疼痛疾病,尤其对于肝肾阴虚,气血两亏的虚性疼痛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扫码添加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