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的防治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4-05-17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约2.45亿。世界高血压联盟将每年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又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非常必要。

图片

图片

一、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系统综合征,可造成心、脑、肾、血管及其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损害,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在没有吃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如果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则可以确诊为高血压。

大约95%的高血压患者病因不明,因此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高血压家族史和遗传因素继发性高血压占病例的5%,并与潜在的原发性疾病有关,如肾脏疾病。高血压是一种影响整个心血管系统的复杂疾病,所有类型和阶段的高血压都与靶器官疾病事件(如心肌梗死、肾脏疾病和中风)风险增加有关。

图片

图片

二、测量前的准备

1、测量前30分钟禁止吸烟、喝含咖啡或茶的饮料、进食和剧烈运动;

2、精神放松,排空膀胱;

3、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

4、测压时保持安静不说话。

图片

图片

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超重和肥胖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体重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高。超重和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
    2、饮酒过量饮酒可使血压增高,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时间高血压发生危险增加40%。
    3、高盐饮食摄入过多食盐可以引起血压升高,人群平均每人每天增加摄入食盐2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mmHg及1mmHg。

4、心理因素情绪激动、脾气暴躁、恼怒、嫉妒、生气、精神压力过大等均可使血压骤然升高;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坦然处世,心胸宽广有利于血压稳定。
    5、环境因素拥挤、噪音、气温骤降、寒冷、遭受灾害等恶劣环境,可使血压升高;舒适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血压控制。

图片

图片

四、如何早期发现和确诊高血压

对多数患者而言,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有些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高,是体检或偶尔测血压时才发现血压升高。许多患者是在发生心脏病、卒中、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时才知道自己的血压高。因此,高血压又被称为无声杀手。高血压会造成心、脑、肾、全身血管、眼底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及临床并发症,这些脏器被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一旦发生并发症,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危及生命。

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建议血压正常的成人每两年至少测1次血压,最好每年测量1次,易患高血压者每半年至少测1次。易患人群包括:

①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②超重,BMI 24-27.9kg/m2或肥胖 BMI≥28kg/m2

③高血压家族史;

④长期膳食高盐;

⑤长期过量饮酒;

⑥年龄≥55岁。

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心悸、气促、胸闷、肥胖、打鼾、乏力、记忆力减退、肢体无力或麻痹、夜尿增多、泡沫尿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血压升高,应尽快就诊。

图片

五、高血压的治疗

1、改善生活方式

高血压的治疗离不开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还可以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1)
减少食盐摄入:高血压饮食疗法最主要的关键点是减盐,应将食盐摄入量降至6g/d以下。

(2)合理饮食:控制每日膳食总量,做到营养均衡,坚持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蘑菇等)、高膳食纤维(燕麦、薯类、粗粮、杂粮等)和适量优质蛋白饮食(无脂奶粉、鸡蛋清、鱼类、瘦肉、豆制品等)。不吃或少吃:①高钠食物(腌制食品、烟熏食品等);②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肥肉、蛋黄、油炸食品等);③高反式脂肪酸食物(富含氢化油、起酥油的糕点和方便面食品等);④糖类、辛辣刺激的调味品、浓咖啡、浓茶等。

(3)坚持中等强度规律运动,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可以调节血压和控制体重,降低肥胖风险,可以选择步行、快走、慢跑、游泳、骑车、气功、太极拳等锻炼项目。理想体重为:BMI<24 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减重应循序渐进,通常每周减重0.5-1kg,在6个月至1年内减轻原体重的5%-10%为宜。

(4)戒烟限酒:提倡高血压患者戒烟,有饮酒习惯者要减少饮酒量,每天最好控制在饮低度白酒50-100毫升或啤酒300毫升以内。

(5)保持心理平衡: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方面,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对维持血压稳定至关重要。

2、药物治疗

目前医学界尚未发现可以根治高血压的药物。针对高血压病,治疗目标是控制血压水平以及血压变异值,确诊高血压病需要长期服药,而不是根据自我感觉随意停用药物。目前我国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物为5大类: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D)和β受体阻滞剂(B)。

用药原则

小剂量开始:绝大多数患者须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压药。小剂量开始有助于观察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尽量使用1天1次服用而具有24小时平稳降压作用的长效制剂,以有效控制全天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地预防猝死、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联合用药:降压药物小剂量联合具有降压机制互补、降压疗效叠加,互相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的特点。

个体化:若发现血压升高,切忌盲目跟风随意购买降压药,应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年龄、血压升高类型和幅度、有无并发症或并存的疾病等)制定降压方案。高血压病人近期出现血压波动明显时,一定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调整用药方案,而不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3、中医外治法

(1)耳穴埋豆:以王不留行籽按压耳穴降压沟、神门、心、肝等穴位进行治疗,以滋养肝肾、活血行气。

(2)穴位贴敷疗法:把吴茱萸研为粉末,用米醋调成糊状贴敷于涌泉穴,可起到引火归元之效, 可引肾上浮之虚火, 治肾火上浮使其下归。

(3)穴位按摩:穴位按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大家居家就可以操作,自己的血压自己来掌控。

太冲穴:在足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取穴,适合肝阳上亢、急躁易怒的高血压患者。

内关穴:于腕横纹上2寸(约3个横指),两筋之间取穴。内关穴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尤其适用于心脏疾患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以及伴有胸闷胸痛的患者。

足三里穴:位于膝下三寸(约四横指),距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足三里具有补中气,健脾胃,调气血的作用,适用于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

曲池穴: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约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之中点。按摩曲池穴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高血压

图片

(4)中药浴足疗法:运用浴足方药物有怀牛膝、川芎,天麻、钩藤、夏枯草、吴茱萸、肉桂,对肝火上亢型、阴虚阳亢型效果尤佳。

(5)灸法:运用灸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种类较多,艾灸选取百会、内关、关元、双侧足三里、双侧涌泉等穴位,对改善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效果良好。

(6)药枕疗法:是通过借助人体头部皮肤的接触及鼻腔黏膜对药物的吸收,不断刺激穴位和经络,从而达到芳香通窍、健脑安神、清肝明目、疏通经络的功效。选用具有平肝潜阳、宁心安神功效的中药制作枕芯,如罗布麻、决明子、菊花、夏枯草、蔓荆子、白芷、川芎、晚蚕沙等,也可以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图片

图片


温馨提示:上述降压方法应当作为辅助降压法,不可随意停服降压药,药物的剂量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增减。如果使用上述方法血压仍然不达标,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图片

图片

六、对高血压的几个误区

1、凭感觉用药,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有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虽然没明显症状,但高血压却时刻损害着患者的血管、心脏、肾脏和其他器官。

2、不愿意过早服药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有耐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是错误的观念,降压药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

3、血压正常了就停药血压正常是药物控制的结果,而不是已经“治好了”高血压,血压的重点在于控制,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再次升高,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

4、单纯依靠药物,忽视生活方式改善部分患者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律地服药就行了。其实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

5、只服药、不看效果有些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再也不用担心了,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值,不定期测量血压,这样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

6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般来讲,降压治疗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4-12周达到目标值。血压稳定能够让人体有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护心脑肾血管靶器官的功能。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缺血性事件,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人。

图片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