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患者用药“十忌”

 星愿MQ 2019-12-20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合理使用降压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   擅自乱用药物。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机制也不同。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进行。

二忌   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受服药。一些患者无不适感时少服药,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并不完全一致,血压过地也会出现头晕不适,若继续服药很危险,加量服用更危险。应定时测量血压,据此调整剂量。

三忌   单一用药。除轻型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四忌  降压过快、过低。短期降压幅度最好不要超过原血压的20%,若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患者感到头晕、乏力,还可以诱发脑血栓等严重后果。

五忌   间断服降压药。血压升高就服药,血压降低就停药,这种观点非常错误。血压控制好了,是药物作用的结果,但导致血压异常的身体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就需要长期服药。

六忌   无症状不服药。约50%的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等有了症状才吃药,可能已经很危险了。高血压患者控制稳定的,每周监测两次;血压尚未控制稳定的,每天都要测量。

七忌   频繁换药。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偶尔波动,建议临时再加一些降压药,但不推荐反复换药,每一种药物起到稳定血压作用都需要一定时间。此外,降压药物若没有明显副作用且血压控制满意,可长期使用,没必要更换,否则机体易产生耐药性。

八忌     临睡前服药。降压药物的使用时间应根据血压动态监测结果决定,如果是夜间血压高,应该晚上吃,如果是白天血压高,应该早上吃;如果凌晨血压高,应该使用长效制剂。绝大多数患者是白天血压高,如果不恰当地晚上用药,反而容易引起低血压、器官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九忌    单纯依赖降压药物。高血压的病因较多,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除药物治疗外,还要注意劳役结合、低钠低酯饮食、适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控制体重等。

十忌    不降压达“标”治疗。血压越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就越高。一般高血压患者要求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可控制再140/90mmHg以下;出现蛋白尿者,血压要低于125/75mmH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