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调脾虚的食养古方,流传400年,大升脾气、固本培元,强壮脾胃力

 平静淡泊骑行者 2024-05-17 发布于河南
说到养脾胃,懂中医的人都知道,这太重要了!

大家每次去看大夫,大夫通常都会问你最近胃口怎么样,都吃了些什么。这可不是随便的客套寒暄,而是藏着中医的养护道理。

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生命。

中医认为五脏是归五行的,脾五行属土,土的特征是什么?接受、容纳万物再化生万物。

图片

《黄帝内经》说:「五脏皆秉气于胃」,脾胃属土居中,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不论哪脏受邪或劳损内伤,都容易伤及脾胃。同时,各脏器的问题也常通过脾胃来调和濡养、协调解决。

比如脾胃与肾。脾胃收纳精微水谷,要借助肾中阳气的温煦,而肾中所藏的精气有赖于脾胃水谷精微的化生和补充,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

还有脾为肺之母,心肾相交也有赖于中焦脾胃的通畅等等。中医有个说法,如果你身上有一堆的问题想调养,纠正,但是又不知从何入手,那就先从脾胃调起吧,这是较少出错的法子。

图片

脾胃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现在很多人脾胃都不怎么好,饮食不规律、多思多虑、熬夜、空调、冷饮、少运动、乱节食……这些造成脾胃失和的原因,有的人没有认识到,有的人认识到了但实在难以避免,都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中医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来帮助养脾胃呢?当然有,而且还很厉害,它就是我今天特别要介绍给大家的千年养脾胃名方——八珍粉。

图片

八珍糕有多出名,配方如何精妙,有多少专家推荐过它,我们等会儿说。我先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自己吃八珍粉一年多了,到底有什么改变。

我是属于从小肠胃就不太好的那类人,之前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情况就更加剧了:

那时,我严重到吃半碗饭胃就开始胀、痛,大便也经常不成形;舌苔厚腻,脸色差,一整天都没什么精神,容易感冒;才工作一年多居然就胖了很多,每天又虚又累,下班回家就躺在床上不想动……

我也去医院找大夫看过,西药从管用吃到不管用,中药按照脾虚湿蕴、肝郁脾虚的路子都开过汤剂,但作用都不怎么好,我意识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各个方面的长期调养。

这时我刚好通过罗大伦老师知道了八珍糕,刚吃了两三周,就感觉对路了:

我早晚各吃一次,就这样我的食量居然慢慢大了起来,吃东西不会吃一点就感觉堵到嗓子眼那样难受了,这对我来说真的太感动了。

图片

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吃了一年多的八珍糕,结合日常调理,变化可以说是相当大的:

1、吃饭香了,食量大了,但我没有更胖,反而工作以来的「过劳肥」没了,瘦回了以前的状态
2、皮肤变好了变亮了,素颜都带着柔柔的自然光泽(脾肺滋养皮毛)
3、大便基本都通畅成型,经常有香蕉便
4、整个人有精神了,轻盈有力了,不会爬几层楼梯就老喘气了,做什么事儿都能更享受了

你可能想问,汤药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换成食养就有起色了,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对此我想说,我们的胃是用来装食物的,不是用来装药的,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并且除了坚持食养,还要结合起居、劳作、心情、运动等多方面调理。

可以说,我对八珍糕的感情是很深的,现在我也还在吃,并且由于这个方子很平和,适用于大多数人,我也一直鼓励我的父母,周围的同事、朋友一起吃,他们也得到了很多改善。

我相信,如果你也通过一天天的坚持,然后身体真的肉眼可见一点点变得更好,你也会感动,甚至感恩的。

八珍糕 始于明朝

言归正传,让我们正式介绍八珍糕这个方子。

八珍糕原来叫八仙糕,首载于明代御医陈实功所撰的《外科正宗》:

图片

人参、山药、茯苓、芡实、莲肉(各六两)、糯米(三升)、粳米(七升)、白糖霜(二斤半)、白蜜(一斤)

陈实功对八仙糕的作用描述是:「但遇知觉饥时,随用数条甚便,服至百日,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意思是说一个人服用八仙糕一段时间以后,他就会感到身轻气爽,其中绝妙之处难以尽述,按照我的亲身经历来看,的确是无一字虚假。

这么好的方子当然也有少不人识货。清朝御医就将改良过的八珍糕献给乾隆,乾隆服用后就感觉真不错。由清宫脉案及《用药底薄》获悉,乾隆自50多岁始,药膳中就经常有八珍糕丸,如果没有了,就亲自朱批让太监们赶快去做,用以养脾去腻,摄养延年,足见长寿皇帝对其的珍爱。

乾隆吃了好,慈禧也有同样体会。慈禧素来贪图享受,吃多了山珍海味,膏梁厚腻(她特别喜欢吃肥鸭子),致使脾胃过早受伤,至光绪6年,屡见「饮食运化不利,大便微溏而粘」,太医李德立主拟八珍糕进服,结果也是很让「老佛爷」满意。

现代罗大伦老师更把八珍糕奉为「千年养生第.一糕」。他在《阴阳一调百病消》一书中讲到:「许多小孩经常感冒,家长采取了各种办法都无济于事,吃了八珍糕后,脾胃好了,正气足了,也就很少感冒了」。

图片

当然了,八珍糕不仅适合脾胃偏弱的小孩吃,成人、老年人都能吃。在我看来,八珍糕真是再适合现代人不过的食养方了。

毕竟现代人吃的可能比「老佛爷」还珍奇,为饮食所伤的也更多,而八珍糕补养平和,食用方便,还经过古今验证,实在是好。

八珍糕粉
消、补、健、固兼备

八珍糕流传至今的版本有很多,大都保留了山药、茯苓、薏米、莲子肉、芡实和白扁豆等核心成分,有的会用党参或人参,白术(偏补益),有的加了砂仁,山楂肉(兼消),各有侧重。

吃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材料打成粉,再与糯米粉、粳米粉混合和成面,加白糖蒸成糕吃,也可以直接当佐餐粉吃,后者会更方便。

罗大伦老师《阴阳一调百病消》书中配方用量:党参30g,白术30g,茯苓50g,薏苡仁:舌苔厚100g舌苔薄50g,莲子50g,山药50g,芡实50g,白扁豆30g。如需加大米和糯米分别是200g。(仅供参考不作医.疗承诺)

市面上很多八珍糕粉,各家配方、用料、味道都不相同,如今市场原材质量更是难以让人放心。

图片

不过我们还是找到了这款正安【八珍粉】

配方上,这款八珍粉精选山药、莲子肉、茯苓、薏米、芡实、白扁豆、山楂、麦芽等八味,出发点是都选用药食同源的食材,性质会更加平和。

比如舍弃了一般小儿不宜吃太多的人参,符合大多数人日常长期食用。

并且,按照实际体验来说,加了山楂、麦芽两味,比单纯的配方要好吸收,更符合现代人又虚又有堵的体质。

正安国货铺 八珍粉
专调脾虚的食养古方
细腻柔滑易吸收
慢慢坚持,养护好脾胃
点击图片可购买↓
图片

原材皆甄选自道地产区,只选品质上佳的,味道也经过精心调配,没有劣质粉的异味。

带着天然谷物炒制过的醇香、焦香,好喝易长期坚持。

图片

细看这个方子:

山楂和麦芽是消食导滞的,先消才能补得进去;

茯苓和薏苡仁能祛除湿浊,一上一下,一升一降,让湿浊更好流通化除;
山药、莲子肉、白扁豆是调理脾胃的;

芡实和莲子是固涩的,防止边补边散,守不住营养。

它们都性质平和,还消、清、补、健、固兼备。

图片

同时,这些食材不仅仅只作用在脾胃上,有莲子、茯苓养心宁心,莲子、芡实、山药兼入脾、肺、肾,山楂入肝,行气散瘀,既照顾到了各个脏腑,又都共同作用于脾胃,正应了脾土容纳万物再化生万物的性质,实在精妙。

难怪清宫医案评价清宫八珍糕说:「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八珍粉适合什么人吃

像是我之前强调的:饮食不佳、吃得不多、便溏、湿气重、乏力、气色萎黄、大便粘腻、舌苔厚腻、虚胖难减、浮肿……等有脾胃虚弱表现的人都可以吃。

喝水都胖的人,是脾虚、水湿不化的可以吃,怎么吃都很消瘦的,吸收不好的人也可以吃。

一般人也可以吃,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吃,老人也可以吃。

如今很多人喜欢服用人参、阿胶等贵重药物补气血,但是一补就上火,根本补不进去,不如先把脾胃调理好了会更好吸收。

温馨提示:谨慎起见,孕妇、哺乳期不建议吃,感冒、上火期间不建议吃,外邪清除了可以继续吃。

图片

李东垣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生也。」

养脾胃就是养生命。

都是优质原材炒制,没有另外添加糖、色素、香精。

脾胃好了,身体会有精神,人也会变漂亮。现代生活节奏快,让我们学会慢下来,慢慢吃饭,慢慢坚持,养出一个好脾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