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走向“新质学校”,中小学不得不直面的11个行动课题丨头条

 大奔h1wmjlcm1r 2024-05-17 发布于江西
图片

新质生产力为当下教育变革设定了新的标杆。一个月前,我们梳理了何为教育的“新质生产力”。走向“新质学校”,正在上升为自上而下的教育共识,成为中小学校变革转型的“必答题”。

这意味着要善于把更高的教育目标自洽于办学实践,生成解决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把复杂的学校管理自觉投射在时代激变的大潮中。

走向“新质学校”,中小学不得不攻克的行动课题有哪些?

作为一份学校管理团队必备的案例式工具书,《新校长》致力于大变局时代的中小学梳理变革蓝图——每期聚焦校转型的一个关键课题,并多维透视该课题下的前沿行动样本;每年第12期还会评选出基础教育年度风向标学校TOP100,生成100个学校创新模型。

今年的12期《新校长》,共同呈现了2024年度基础教育的创新全景图、微创新样本和变革工具箱,助力中小学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以教育推动“新质生产力”为目标,走向“新质学校”。

图片

以AI全方位赋能学校教育

教育与AI深度融合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必须将其视为强大的盟友,推动AI全方位赋能学校教育。

年初,教育部公布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旨在通过基地试点,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案。自GPT问世以来,已经有不少学校在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校的应用场景。

比如在澳门培正中学,经过12年的深耕,AI教育已经枝繁叶茂。从必修课、公开课到课后社团,由理论教学走向与实践相结合,培正中学搭建了一套系统科学的AI教学体系,并将人工智能渗透教育教学全环节。教师提前发布课程目标,学生自行按照目标完成整个方案。遇到问题时,老师引导学生向ChatGPT进行提问,并根据提示最终完成课堂实践。在考试中,学生同样可以使用ChatGPT。

探索将AI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是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强人工智能带来教育目标的转变和教育培养重心的位移。面向未来,学校要激活师生的学习与发展潜能,更好地适应、创造甚至驾驭人工智能时代。

图片

打造课程改革新样态

随着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 AI 技术的发展,教育和课程改革正进入“生成时代”,要帮助学生“生成”适应 AI 时代的本领和素养。这是强人工智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挑战。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了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和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成为当务之急,是深化双减和课程教学改革,打造课程改革新样态。

我们需要坚持和明确核心素养的立意,推动课程实现有整合的丰富立体,与学生的学情、兴趣、潜能、个性发展相契合,与社会发展热点相联系,打破学科与学校边界。

学校里必须有丰富多元的课程供他选择,也必须有愉悦生动的课堂助力奔跑。不仅要走向教学评的一致性,还要走向学科与学科的一致性,学科与世界的一致性,更强调面向生活的真实任务,更关注解决问题的价值导向。

图片

转型时期的中层领导力升维

奔赴教育转型的山海,决胜在中层。这就需要重新定义中层力量——在“承接愿景、协同周边、营造势能”的基础上,于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攻坚克难,赢得中枢动力,避免“中层瓶颈”。

一所学校要成为中层蓬勃生长的生态场,一定要围绕新愿景,打通困扰中层成长的“上下左右”四壁,助其走出认知和行为的无形“茧房”。

“向下领导”需要实现角色转型,从领导自己走向领导他人,聚焦一线,赋能团队,创造性地落实学校战略;“左右领导(横向领导)”需要联动周边,促进更加便捷地进行横向沟通和合作,让“中层中的中层”脱颖而出;“向上领导”指的是拥有全局思维,以校长的目标为目标,设身处地地提出有创意又合乎情理的建议,且愿意展开行动并承担失败的责任,助中层蜕变为高层。

新时代的中层力量,来自思维和格局的拓展,以全局认知洞察教育趋势;来自岗位职责的夯实,游刃有余驾驭多种角色,创造积极性变革;来自技能和素养的锤炼,提升行动维度,解决复杂性问题。


图片

以高效能管理助力教师减负

教改进入“深水区”,对学校管理提出更高挑战。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校园内上上下下都很敬业,加班加点已是常态,但诸事进展缓慢甚至徘徊不前。大量的时间付出为何不能换来相应的成果?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不够用”“经常加班加点”的背后,是学校运行中产生的结构性冗余、机制性臃肿、形式化管理和工具性阻塞。

比如,千奇百怪的形式主义,正加重教师负担,不断吞噬教育人的宝贵时间。再如,在科技无处不在的时代,我们可以使用的工具和平台越来越多。然而,工具越来越多,效率却越来越越低。其中原因,往往是选择工具的人平时并不太用,缺乏系统性规划、有效率评估,使得工具和资源并没被放在最便捷的地方,彼此割裂、无法互通。

学校变革要摒弃表面功夫,重视一线问题的真实解决,追求系统建构的深层次效能,关注微观现场的个体反应,以高效能管理助力教师减负。破解教育人“忙、盲、茫”的困局,才能实现高质量、高效能的教育教学。

图片

重建教师的意义感

教师减负的同时,更要激发教师的意义感。这是教师成长最难最大、最重要又最必要的课题。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面临新问题与新挑战。比如,一些教师有经验,缺意愿;有行动,缺指导;有问题,缺课题。尤其是青年教师,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倦怠感、无力感、无成就感成为一层又一层的心灵迷障,容易陷入无意义的精神困境,对未来感到悲观和迷茫。

因而,学校管理者不仅要会抓质量,还要会创造意义,走向需求管理、意义管理。这意味,要引导教师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自我与学校发展的契合点,实现彼此的共同发展和最好发展,提高职业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将那些时代的困境,变成教师自我超越的契机。

多一份笃定,多一层意义,每一个教师的教育行动才会有信念之光追随,朝向心中最美的星辰大海。

图片

打造学生动力系统

教育今天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学习无动力、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出现。物质层面充分满足,精神上供养不足,导致心灵的枯竭感过早到来。

教育人必须思考三个问题:支撑学生前进的动力到底是什么?现在的学生是否有这样的动力?应该如何激发他们的动力?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要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适时地引导、点拨、唤醒,帮助他们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的个体、负责任的公民。

当下,学校亟需以提升学习与成长的动力为目标,从关系动力、课堂动力、支持动力、评价动力、场景动力等方面着力,打造动力系统,重建学生活力。以动力为中心的学校生态是森林的样子,每个孩子就是一个“物种”,每个“物种”都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己最大的可能,蓬勃生长。

图片

回归本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一招、破题之举。但是,拔尖不等于学科竞赛成绩,不是掐尖和超前学习,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培养也不是“摘金夺银”。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明确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亟需正本清源,回归本质。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依靠掐尖、依靠优秀学生来躺赢,而是面向所有学生。这需要通过深化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育模式,实现“学科与科学”的双向赋能,重视“科学与人文”的同步滋育,达成从学科知识到创新素养的转变,让创新的种子自由生长。

创新不是完美,而是突破,创新不是智力,而是热情。我们应建立起将未来希望寄托在每位青少年身上的共识,呼吁更多的青少年超越兴趣、走向志趣,迎接更宏大的科技革命和百年未有的世界大变局。

图片

打造师生自主涌现的学校生态

一所深刻变革和成功转型的学校,往往是一个师生不断涌现的生态场。真正的创新一定是涌现出来的,在立体饱满的学校生态细微处,自然显现着学校的高度。

如何才能达到涌现的状态?“涌现”不是简单叠加,需要用一种机制来统领个体,重塑个体,从而让他们成为另一个“整体”,展现出全新的姿态。

在学校里,教师要退后一步,给学生更大的空间,鼓励自下而上的自我成长;校长要退后一步,给教师更大的空间,鼓励自下而上的自我创新。学校给教师赋能,教师才能给学生赋能;学校把教师变成更好的教师,学校才能成为更好的学校。

让思维活跃,让文化开阔,让想法流动,让创意流动,师生相互赋能、搭台,彼此成就、 共同生长,涌现便成为师生自生长的力量。如此,学校从学习型组织向共生型组织、生态型组织进化;学校不仅是专业素养提升的平台,还是第二家园、成长社群、积极情绪能量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