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味药止汗,无论自汗盗汗都能治!

 yywdlh 2024-05-17 发布于湖南

在中医眼中,汗有多重要?去看中医大夫,往往要经过望闻问切,问什么呢?《十问歌》里就说了,一问寒热二问汗。可见,汗液对病情诊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适当地出汗,并非坏事。出汗可以散热,可以散寒,还可以把身体里的湿气浊气给带出来,一个人能常出点小汗,往往说明身体还不算差,还有能力自动排毒邪。但是,容易出汗,过度出汗,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汗液是很宝贵的。

这要从出汗的机理说起。

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假如灶上有一锅冷水,你不开火,水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但是如果在锅底下烧起微微的小火,锅里的水就会慢慢变热,沸腾,然后蒸腾出热气来。锅里的水就是阴,灶上的火就是阳,阴在阳的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汗。简单来说,你感觉到是汗,实际上它是由你体内的真阴转化而来。

中医上说,五脏化液,心为汗。五脏分别对应不同的体液,泪为肝之液,唾为肾之液,涎为脾之液,涕为肺之液,而汗为心之液,汗归心管,心又主血,所以中医有汗血同源的说法。汗液和血液在本质上属于同一种东西。如果你只是津津汗出,那就是正常的生理代谢,如果你老是出大汗,那就是在伤心血。这也是为什么平时汗出的多的人会心慌心跳,因为心血不足了,就好比池塘里的水少了,那鱼肯定呆不住,它就会乱跳。出汗过多,不仅会损心血,还会耗心气。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大汗淋漓之后,会有一种虚脱的感觉,其实就是不正常的出汗伤了心气。

所以,千万别觉得出汗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通常来讲,出汗多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自汗,一种是盗汗。

自汗,清醒时,没有剧烈运动,天气也不怎么炎热,无缘无故地出汗。这是因为心气虚,固摄不住津液。

盗汗,汗液啊像个盗贼一样,专门在人睡觉的时候,偷偷地泄出来,一睁眼又不出了。这是因为心阴虚,阴虚内热,阴津被扰不能内守。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保留住这些津液呢? 有一个很简单的法子,就是用浮小麦煎汤喝。

古人认为“小麦秋种冬长,春生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

那什么是浮小麦?就是用簸箕簸小麦的时候,那些簸出去的不成熟不饱满的瘪籽。

关于浮小麦止汗的作用,在古医书中也多有提及。

《本草蒙筌》:先枯未实,敛虚汗获效如神。

《本草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现代实用中药》:补心,止烦,除热,敛汗,利小便。

《本经逢源》:浮麦,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

可见,浮小麦敛汗止汗的作用是得到古人肯定的。无论你是自汗,还是盗汗,都可以一试。

那么,浮小麦究竟是怎么止汗的?

第一,浮小麦可以益气固表,与固表相对的叫解表,解表就是把毛孔打开,那么,反过来,固表就是把毛孔关闭,等于是在锅上加了一个盖子,这样汗液就不会随随便便流出去了。所以能治疗气虚自汗。

第二,浮小麦能滋阴清热,等于往这沸腾的锅中加点凉水进去,沸腾之势就减轻了。所以能治疗阴虚盗汗。

在医圣张仲景眼中,浮小麦不单单是止汗药,它还是不错的除烦药。浮小麦空空的,很轻浮,如果你把它放到水里面,它自己会浮起来,轻浮可以往上走,往上走可以入心,所以浮小麦还能养心除烦。

张仲景有一个甘麦大枣汤,其实就是甘草、小麦跟大枣,三味药专门治疗更年期女性心烦热燥,好多人喝了这个方子以后,睡眠变好了,气色变好了,也没那么容易焦虑烦躁了。

浮小麦止汗:取浮小麦15克,炒干以后,研成末,用米汤或者温开水送服,也可以用它来煮水喝,一次抓个一两把,大约30-50克,煮好以后喝下去,那个汗就悄悄止住了,而且味道也不错,像喝小米汤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