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阳羡帖》高清释文1.0版

 李叔狠生气 2024-05-17 发布于云南

苏轼墨迹《阳羡帖》行书,68字,纵27.5,横22.6厘米,纸本,旅顺博物馆1963年购藏。此帖为苏轼有关阳羡买田信札的后半部,虽只有60余字,然字里行间风流胜赏。其书体刚健阿娜,绵里藏针,足见其秀伟之气,系苏氏晚年手笔,帖中钤有元、明、清三代收藏者印章及清内府藏玺。有“抽”字编号,元代郭畀、陆友,明代沈周、崔深、项元汴,清初元揆曾收藏此帖;信札后有元末明初名僧来复、明董香光、项元汴诸题跋钤印,弥足珍贵。乾隆年间入内府收藏,清代几个皇帝在上面盖了乱七八糟的印,实在大煞风景。《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著录,现仅存明初灵隐比丘来复行书跋文。

传闻当年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携带大量历代内府所藏的字画名迹,偷偷密藏于东北(长春)伪宫“小白楼”,苏轼此札亦在其中。日本投降后,溥仪仓皇逃命,不少宫内宝物弃之于“小白楼”中。乱兵发现楼中有宝,一阵哄抢而尽,苏轼此札散落民间。后幸被国家文物部门征购入藏,成为旅顺博物馆镇馆之宝。

此札,曾经启功、谢稚柳、杨仁恺等国宝级专家过眼鉴定,认为其笔墨气息甚佳,来源真实,确为内府收藏之珍品,疑为钩填本。

图片图片

古道甄选

【原文】

轼虽已买田阳羡,然亦未足伏腊。禅师前所言下备邻庄,果如何,托得之面议,试为之。景纯家田亦为议过,已面白,得之此不详云也。冗事渎高怀,想不深罪也。轼再拜。

::阳羡(yáng xiàn)一般指宜兴市,江苏省辖县级市;
::伏腊(fú là)亦作 伏臈一指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也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duó)衡量;
::得之(dé zhī)苏轼的朋友;
::冗事(rǒng shì)繁琐、零碎的事务;
::(dú)轻慢;不敬;
::高怀gāo huái)高尚的胸怀;
::深罪(shēn zuì)深深的怪罪;

  释文 · 欢迎纠正  

轼虽已买田阳羡,然亦未足伏腊。

我(苏轼)虽然已经在阳羡买了田地,但也不能满足生活所需。

禅师前所言下备邻庄,果如何,托得之面议,试为经度之。

禅师以前说过在邻庄准备了田地,结果怎样?我委托得之(苏轼的朋友)去商议经办这件事。

景纯家田亦为议过,已面白,得之此不详云也。

景纯家的田地,也请得之商议经办,此事就不详说了。

冗事时渎高怀,想不深罪也。

为这点琐事不时的打扰您,您大人大量,想来必定不会怪罪我。

轼再拜。

苏轼再拜。

古道甄选

阳羡帖

苏轼 / 行书

图片

【1】轼虽已买田阳羡,然亦未足伏腊。

图片

【2】禅师前所言下备邻庄,果如何,托

图片

【3】得之面议,试

图片

【4】为经度之。景纯家田亦为议

图片

【5】过,已面白,得之此不详云也。冗事时

图片

【6】渎高怀,想

图片

【7】不深罪也。轼再拜。

元末明初名僧

来复 / 题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