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厚 文】 遇 故 知

 wps0321 2024-05-17 发布于河南
许由:筑就四千年前精神高峰
登封箕山许由寨 本报记者 徐宗福 摄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暮春花去、浅夏葱茏。登封市区东南约15公里颍河南岸,有一座因形似簸箕而得名的箕山。缓步拾级而上箕山之巅,许由墓赫然进入眼帘。低矮的墓冢,却代表着四千年前一座精神高峰,带给人巨大的心灵震撼——许姓始祖许由,尧舜禹之师。

许由辞尧禅让、隐居箕山、挂瓢洗耳的故事家喻户晓,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隐士,被誉为隐士鼻祖。同时,他拒绝名利、谦让隐退的高尚情操,对中国隐士文化、道家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到历代知识分子的推崇,进而融入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血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箕山比肩巍巍嵩岳

来郑州旅游,拥有少林寺、观星台、嵩阳书院等热门景点的登封,无疑是数一数二的热门打卡地。

而在众多实力“网红”标签面前,“许由故里”仍是一张不容小觑的文化名片。因许由隐居、卒葬于此(明清《嵩山志》《登封县志》均有此记载),箕山,在世人心中也是一座名山,地位堪比巍巍嵩山。

据文献记载,许由生活的年代在公元前2323年至公元前2244年,司马迁《史记》中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焉”的记载;晋皇甫谧《高士传》说“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阳城槐里就在今天的郑州登封。帝尧时,许姓部落活动在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登封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许由的传说,保存着洗耳泉、弃瓢崖、饮牛坑、许由庙、许氏文化碑林、许由寨、许由冢等众多和许由有关的遗迹。

许由之所以留名千古,最主要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他不“追名”:将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的许由有大贤之名,帝尧不仅多次向他请教为君处世之道,甚至想要把首领之位禅让给他,但许由拒不接受,还到颍水之滨的箕山脚下隐居。后来,尧又想委任他做九州长,结果不等传达的人说完,许由就忙不迭地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表示不愿意让这种世俗的话语玷污了自己的清听——许由洗耳的故事,使得许由一举成为古往今来淡泊名利的最佳典范。

世人的一面精神之镜

世事更迭,许由的事迹犹如一面镜子,照射出人们内心对名利权力的态度。有多少人在争权夺利中拼尽全力,就有多少人怀揣着对“许由洗耳”的敬仰不坠青云之志。即使诱惑再多、权力再大、地位再高,也不放弃自己的独立人格、高洁的心灵,成为中国人对自我最高的要求和期待。

许由的故事在其后流传于世的作品中多有记载,尤其被道家奉为楷模。据统计,《庄子》一书中就有8次提过许由。《庄子·大宗师》里塑造了一位无为而为、逍遥自得的许由;《逍遥游》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许由拒绝帝尧的经过,还留下了“越俎代庖”等沿用至今的成语。

承载着无数文人梦想的许由还出现在汉代蔡邕的笔下,《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记载着许由弃瓢的故事;大诗人元好问也曾有感而发写下和许由有关的词句;唐宋时期,李白、苏轼、辛弃疾、罗隐、徐夤、李峤等文人纷纷以许由的故事为典进行创作,用《许由庙》《咏史诗·箕山》《箕山》等作品以宣示着自己的志趣和主张。

许由精神传四海

1994年,“中国百家姓”电视剧组因拍摄“许姓之源”循迹来到了登封东金店乡。“许姓之源”在箕山的成功拍摄,让箕山和许由第一次通过现代媒体形象直观地向世人展示。

1995年7月,“河南省许由与许氏文化研究会” 在箕山正式成立,时任乡党委书记的王道生被推举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并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研究、弘扬许由与许氏文化的历程。随后,箕山文化联谊会等许由文化研究、推广传播机构相继成立。

据百家姓研究专家冯志亮介绍,当代许姓人口有800多万,为全国第26位大姓。河南省许由与许氏文化研究会、箕山文化联谊会机构则在20多年间,先后组织举办多次国际及国内不同规格和形式的许由与许氏文化学术研讨活动。

许氏后人许锡章介绍,经过多年研究,他们厘清了许由其人、其事、其精神及其对许氏家族家风的深远影响,许由也因此被河南史学界一致推定为“郑州十大历史名人”,“许由故里”花落登封;同时,确立了许由在许氏家族中的得姓始祖地位,基本形成了天下许氏“祖乃许由,根在箕山”的共识,还基本厘清了许氏家族从今登封箕山到今许昌鄢陵、平顶山叶县及国内和世界各地4000多年来的迁徙发展脉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先后有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加拿大、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和内陆豫、闽、粤、浙、赣、皖等20多个省区的许氏宗亲数十万人次到这里寻根谒祖,观光游览,这里已成为天下许氏的根亲文化圣地和心灵故乡。

“登封地处'天地之中’,许由遗迹众多,欢迎到登封、到箕山探访许由遗迹,了解许由的故事。”许锡章表示,“希望许由文化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精神滋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