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4898]深化平台企业定价行为研究 加强对“大数据杀熟”监管与治理[4]

 赵站长的博客 2024-05-17 发布于北京

“大数据杀熟”具有广泛危害性

大数据时代为商家实行区别定价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一方面,在筛选识别环节,商家能够记录、收集、观测到更多有关消费者的信息,如收入、职业、性格、爱好、作息规律、消费习惯等等,从而运用人工智能算法技术根据这些多维信息估测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高支付意愿的消费者更容易被识别筛选出来。另一方面,在区别定价环节,在线上消费业态中,每个消费者面临不同的商品界面、交易界面,消费者之间被彼此分割开来,使得“千人千面”“千人千价”“即时调价”更为可能。

不论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平台企业,抑或对于整个社会福利而言,“大数据杀熟”行为都存在广泛危害性:

一方面,消费者为了规避被“杀熟”,须要消耗更多时间精力来“反杀熟”。例如,有的消费者为了防止被“杀熟”,在手机上同时安装多个约车APP或外卖APP;有的消费者每次叫外卖或打车前要在不同平台之间反复比较,价比三家之后再做决定;还有消费者发现了小窍门——交替使用不同的约车APP或外卖APP,以便“让后台知道自己是有替代选项的”。这些五花八门的所谓反杀熟手段,会消耗消费者大量时间和精力,实为无奈之举。另一方面,大数据杀熟行为也会对平台企业的社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留下滥用消费者个人数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印象。

与此同时,“大数据杀熟”还会侵害社会公平正义感,危害商贸流通秩序,抬高经济中流通环节交易费用,从而降低社会整体福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线下商贸流通市场上曾经有过类似的教训——当时,“看人下菜碟”“量身要价”,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较为普遍;后来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明码标价”才成为一个普遍共识和通行做法。当前,在互联网经济和大数据时代,面对新的挑战,同样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新的、健康的线上商贸流通秩序。

我是一位爱学习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学习体验与分享(其中会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话并结合我的一生体会与经验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谢!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与我联系,我会妥善处理,谢谢!)我写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应注意的事儿!退休后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广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