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宋第一浪子:他的“淫词”太经典,后世边骂边学

 快乐老年435 2024-05-17

在星光闪耀的大宋词坛,有这么一位特立独行的词人。

他一生落魄潦倒,直到50岁才中进士,大名却早已传遍天下。

他的词浅近卑俗,被无数大家批评艳俗,却成了宋词中璀璨的明珠。

他生前和妓女厮混,留下无数风流韵事。也曾因得罪皇帝,被士人奉为反面教材。他客死异乡,死后整个东京的名妓为他送葬,甚至有人因思念过度而去世……

他就是北宋词人柳永,被万千青楼女子称“哥哥”的“淫词浪曲专业户”,北宋最流行(没有之一)的词人,毁誉参半的大宋第一浪子。

白衣卿相的开始

柳永之所以能成为优秀的词人,这和他的生长环境,尤其是父亲有很大关系。

柳家在福建崇安是有名的书香门第,柳永的父亲和叔叔们全都有科举功名在身,父亲柳宜曾经在南唐当过监察御史,南唐亡后降了宋朝。

由于南唐两代君王都爱好作词,大臣也往往深谙此道,柳宜自然也不能免俗。特别是后主李煜被毒杀后,柳宜更是胆战心惊,生怕自己被波及,整日以酒消愁,以词谴忧。

在父亲的影响下,柳永对作词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对后主李煜的词倾心不已。

柳永年轻时就因为文采而出名,与两位哥哥并称“柳氏三绝”。

18岁那年,柳永告别了亲朋好友,独自一人踏上了从福建前往开封的旅程。这次出游,柳永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参加科考,搏一个进士出身。

刚刚走出家门时,他踌躇满志,心里想的只有前程未来。可当他来到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时,他瞬间迷失了。

这里的湖光山色、市井风情都让他沉醉不已,吴歌越曲更是击中了他的心坎。

此时的柳永完全忘了自己出游的目的,每日流连于勾栏瓦市,作词听曲,好不快意。

第二年,流连于温柔乡的柳永听说了一个好消息:故友孙何调任两浙转运使,眼下已经到杭州了。

柳永喜出望外,隐藏起来的功名心又活动了起来,心想:若是孙何还记得我这个人,为我美言提点几句,未来仕途岂不是顺风顺水?

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当柳永喜滋滋地跑去找孙何时,却发现自己连门卫那关都过不去,无论他怎么吹嘘自己和孙何的交情,始终越不过孙府的门槛。

情急之下,柳永想到了一个妙招。他因为频繁出入青楼,与杭州名妓歌女多有来往,就写了一首词交给一位将要去孙府表演的歌女。柳永拜托她在宴席上唱这首词,歌女答应了。

在宴席上,歌女深情演唱了柳永的这首词作,一时间主客都被惊艳了,连忙问是谁作的词。

歌女按照柳永教的回话:“孙大人,这是您的故交柳三变(柳永本名)所作的《望海潮》。”

这时孙何才想起柳永这位忘年交,事后请他来府里叙旧。

后来,《望海潮》被杭州歌女争相传唱,柳永实实在在地火了一把。

此时没有人能想到,《望海潮》会有怎样的影响力,多年后它居然间接导致了一场战争的爆发。

据说金主完颜亮爱好诗词,当他读到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顿时按捺不住了。他本就有伐宋之意,见柳永把江南夸得如此美妙,于是就率领大军南下伐宋。

柳永词作的传播之广,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不过,《望海潮》虽然让柳永有了不小的名气,却没能让他获得孙何的青眼。

在胭脂水粉里泡了几年后,柳永还是挣扎着起了身,收拾行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杭州。

1008年,24岁的柳永终于来到了开封,他本想在帝都大展身手,实现自身的抱负,却没想到等待他的竟然会是……

奉旨填词柳三变

开封作为北宋的首都,是天下最繁华的城市,即使是苏杭也没办法与之相比。

初来乍到的柳永很快就被开封的梦幻所吸引,再次沉醉在青楼酒肆之中。青楼女子们对柳永热情万分,她们早听说过柳三变的大名。

在那个时代,愿意为青楼女子写词,和她们真心交往的才子实在是不多见。

柳永就在这浅斟低唱中,写出了一首又一首佳作,很快就在开封有了不小的名气。

只是这名气却并不太好,因为柳永写词竟以青楼女子为主人公,而且用词直白艳俗,这是文人士大夫们想都不敢想的。

没多久,到了春闱考试的日子,柳永在歌女名妓们的送别声中走进了考场,他自信自己必能一举中第。

可没想到,皇帝宋真宗在开考前特意叮嘱主考官们:“那些华而不实,用词艳丽的一概不予录取。”

而柳永的文章恰恰就属于这种类型,于是他不幸名落孙山,无比失意。

心中愤愤不平的柳永一怒之下写了一首词发牢骚,没想到这首词却让他未来后悔不已。

这首影响巨大的词叫《鹤冲天》,其中有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本想用这一句表达自己不看重名利,淡泊明志的感情,没想到这首词却被宋真宗瞧见了。

宋真宗见柳永口气狂妄,心中不喜,就说了句:“让这小子去浅斟低唱吧,他还要浮名干什么!”

柳永听说自己作的词被皇帝点评后,大喜过望,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名声达到了顶峰。

虽然科举不第,但柳永依然自信,觉得这次只是运气不好,下次肯定能高中。于是,他依然留在开封,日夜与歌女名妓交游,为她们写词,成了开封歌女们的红颜知己。

柳永的大名,在青楼女子中如雷贯耳,大家都想认识他,请他为自己写词。只要有了柳永的新词,歌女往往都会爆红,成为同行嫉妒的对象。

柳永也渐渐有了“柳七哥哥”的美名,当时歌女中盛行一段歌谣“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七在她们心中,已经超越了神仙皇帝,是天底下最好的“哥哥”。

可惜,这个过着神仙日子的柳七哥还不知道,现在他过得有多舒坦,以后就会有多落魄。

几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科考,居然出人意料地再次名落孙山。

他不理解,自己的才华如此出众,怎么就考不上进士呢?

浪迹天涯,落魄半生

其实,柳永考不上进士是有原因的。

除了进士考试难度高以外,他的华丽文风就是一大阻碍。宋真宗喜好平实晓畅的文章,像柳永这种辞藻艳丽的文风是他最不喜欢的,因此被黜落也很正常。

除此以外,他得罪了宋真宗也是一个大问题。皇帝都发话叫你去“浅斟低唱”了,你还来考试,求那浮名干什么呢?

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柳永在开封待了16年,参加了4次进士考试,没有一次金榜题名。

初来开封时,他还是一个心怀梦想的翩翩少年,如今已经是不惑之年,却依然一事无成。

心灰意冷的柳永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要离开开封这个伤心之地。或许,开封这等繁华之地本就不适合他吧。

得知柳永要走,最难过的自然是开封的歌女们了。十几年来,开封的歌女换了一批又一批,曾经与柳永交好的红颜知己许多也年老色衰。

但不管歌女们如何变化,柳永的地位始终是不变的,他依然是那个最懂风尘女子的“柳七哥哥”。

柳永离开的那天,青楼女子们默默为他送行,希望老天爷帮“柳七哥哥”实现夙愿,寻得归宿。

柳永看着众多前来送行的歌女,心中越发惆怅,尤其看到最爱的虫娘不在,更是心如刀绞。他与虫娘相识多年,内心已经视她为恋人,为她写了不少词作。

虫娘也一直不离不弃地陪着他,希望他能留在开封。但柳永自觉没脸留下,离开已经是无奈之举,只好忍痛与虫娘诀别。

离开的时候,柳永坐上了一条小船,顺流而下。到了夜里,他独自饮酒,心中万分感伤,借着悲痛的心情挥笔写下了千古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

这首词堪称宋词中的绝品,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被传唱了千年,至今仍被奉为经典。

柳永坐在小船上,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没多久一口酒下肚,阻止了自己的胡思乱想。

还有什么未来,干脆就一路沿着河水去吧,走到哪里就算哪里。

即使怀着如此消沉的心情,柳永还是因为一件事情而高兴。

不管走到哪里,他都能在当地的勾栏瓦舍中听到自己的词,这让柳永心里多少有了些安慰。

既然皇帝要我填词,那我就做一辈子的“奉旨填词柳三变”又何妨?

于是,想清楚了的柳永开始把精力都集中在写词上,以填词为生,成为了最专业最流行的写词人。

他的词多写男女感情、感物伤怀,感情真挚热烈,用词又雅中带俗,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普通百姓都听得懂。

一时间,柳永的词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出现了“凡有井水处皆有柳词”的盛景。

当时的士大夫觉得柳词过于艳俗,表面上都严肃批评,实际上暗地里都品读过一番。不少词人还专门学习柳词,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已。

晏殊的小儿子晏几道就是如此,他5岁就能出口成章。有一次,晏殊宴请宾客,让晏几道吟诵词章,没想到他出口就是柳永的“鸳鸯绣被翻红浪”,把客人都给尴尬死了。

后来晏几道写词,就秉承了柳永写情的真挚,变俗为雅,留下了不少名作。

柳永的漂泊生活一共持续了10年,他身无分文却无需为生计担忧,因为走到哪里都有青楼女子愿意为他慷慨解囊。

柳永本以为自己一生都将这样漂泊无一下去,没想到遥远的开封却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仕途坎坷,落寞离去

宋仁宗亲政了!皇帝还下了一道恩旨,对多年考不上科举的士子降低录取标准!

听闻这个好消息,柳永大喜过望,连忙收拾包袱赶到了开封。

和他一起过来的,还有他的二哥柳三接,此人同样多年没有考上进士,真是兄弟一条心。

这一次,柳永自觉下笔如有神助,自信满满地和二哥等待放榜。

等到了放榜那一天,柳永焦急地搜寻自己的名字,发现赫然就在榜上,泪水瞬间盈满了眼眶。

同样忍不住哭泣的,还有二哥,他也考上了。兄弟俩相拥而泣,同榜题名,又被传为佳话。

柳永等待这一天实在太久了,可一旦真的考上了,他却对未来的生活有了迟疑。

为了迎接新的生活,他终于把自己的名字从柳三变改为了柳永,这个名字注定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说考上了进士,也被授了官职,柳永却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幸福。

他从一个小小的团练使推官做起,历任多地判官、县令,都是些芝麻大的地方官。

一向自视甚高的柳永为此深受打击,他在50岁时考上进士,此后却辗转于浙江、江苏各地,死活不见升官。

为了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柳永也写出了不少奉承阿谀的作品,将它们献给高官(如范仲淹、滕子京等)甚至是皇帝,可官职始终没有高升。

一直到66岁辞官,柳永依然还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屯田员外郎。可以说,在官场上,柳永是极其失败的。

可在词坛中,柳永却早已成为宗师。能有资格和柳永比较的,也只有苏东坡、秦观等寥寥几人而已。

论知名度和流行程度,柳永更是独步天下,他是没有争议的天王巨星。

曾经,苏东坡问过朋友一个问题:“我和柳永的词到底谁的更好?”这无疑是一道送命题,而朋友的回答则十分巧妙:“柳永的词需要妙龄女郎拿着红牙板唱;而您的词,则需要关西大汉持铁板怒吼出来。”

柳永的词,早已自成一家,根本不需要和别人进行比较了。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柳永既没有回到家乡也没有回到开封,而是留在了江苏润州。即使已经年近古稀,柳永身边依然有红颜知己陪伴,谢玉英、陈师师、赵香香等名妓都与他交好,据传他最后还是死在赵香香家中。

柳永出殡的那天,情形极其惨烈,他既没有留下家产,也没有亲人过问。最终还是歌女们凑了钱,为他买棺木,谢玉英亲自披麻戴孝,整个开封的名妓都在悼念他。

他死后两个月,谢玉英因为过度思念病倒,不久离世。

一生风流的柳永,最终留给后人的,不只有风流韵事,更有那一首首脍炙人口,道尽人间真情的好词。作为一名词人,柳永已经没有了遗憾,他的名字将永远闪耀在中华文学史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