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青主女科歌括》卷2血崩4交感血出5郁结血崩6闪跌血崩

 琴诗书画情 2024-05-17 发布于山东

4,交感血出(九)

原文
妇人有一交合则流血不止,虽不至于血崩之甚,而终年累月不得愈,未免血气两伤,久则恐有血枯经闭之忧。此等之病,成于经水正来之时交合,精冲血管也。夫精冲血管,不过一时之伤,精出宜愈,何以久而流红?不知血管最娇嫩,断不可以精伤。凡妇人受孕,必于血管已净之时,方保无虞。倘经水正旺,彼欲涌出而精射之,则欲出之血反退而缩入,既不能受精而成胎,势必至集精而化血。交感之际,淫气触动其旧日之精,则两相感召,旧精欲出,而血亦随之而出。治法须通其胞胎之气,引旧日之集精外出,而益之以补气补精之药,则血管之伤,可以补完矣。方用

引精止血汤。

人参(五钱)白术(一两,土炒)茯苓(三钱,去皮)熟地(一两,九蒸)山萸肉(五钱,蒸)黑姜(一钱)黄柏(五分)芥穗(三钱)车前子(三钱,酒炒)水煎。连服四剂愈,十剂不再发。

方剂分解

此方用参术以补气,用地萸以补精,精气既旺,则血管流通;加入茯苓、车前以利水与窍,水利则血管亦利;又加黄柏为引,直入血管之中,而引夙精出于血管之外;芥穗引败血出于血管之内;黑姜以止血管之口。一方之中,实有调停曲屈之妙,故能祛旧病而除陈。然必须慎房帏三月,破者始不至重伤,而补者始不至重损,否则不过取目前之效耳。其慎之哉!宜寡欲。
新解

此方中用人参、白术、茯苓、熟地、山英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用黄柏、车前子以清子宫郁热,芥穗、姜炭理,血、止血。诸药合方,具有补气填精、滋补肝肾、止血等功效。


眉批∶

欲种子者,必将落红后,即三十时辰,两日半也。经来之时,数足三十时辰,便可入房。一日男,二日女,三日男,四日女,五日男,六日女,过七日即不能受孕矣。

歌括∶

妇人交合宫血流,恐有血枯精闭忧。治法须通胞胎气,补精益气病可瘳。

引精止血熟地黄,参术茯苓萸肉姜。黄柏荆芥车前子,服药还须慎帏房。

5,郁结血崩(十)

原文


妇人有怀抱甚郁,口干舌渴,呕吐吞酸,而血下崩者,人皆以火治之,时而效,时而不效,其故何也?是不识为肝气之郁结也。夫肝主藏血,气结而血亦结,何以反至崩漏?盖肝之性急,气结则其急更甚,更急则血不能藏,故崩不免也。治法宜以开郁为主,若徒开其郁,而不知平肝,则肝气大开,肝火更炽,而血亦不能止矣。方用

平肝开郁止血汤。

白芍(一两,醋炒)白术(一两,土炒)当归(一两,酒洗)丹皮(三钱)三七根(三钱,研末)生地(三钱,酒炒)甘草(二钱)黑芥穗(二钱)柴胡(一钱)水煎服。一剂呕吐止,二剂干渴除,四剂血崩愈。

方剂分解

方中妙在白芍之平肝,柴胡之开郁,白术利腰脐,则血无积住之虞。荆芥通经络,则血有归还之乐。丹皮又清骨髓之热。生地复清脏腑之炎。当归、三七于补血之中,以行止血之法,自然郁结散而血崩止矣。
新解

此方中以白芍平肝养血敛阴,白术健牌益气,当归补血行血、柴胡调达肝气,丹皮、生地清热凉血,芥穗、三七散瘀止血。诸药合方,共奏平肝开郁、凉血止血之功效,故治疗肝气郁结之血崩症有效。
眉批∶

此方入贯仲炭三钱更妙。

歌括∶

郁结血崩病在肝,舌干口渴呕吞酸。治宜平肝兼开郁,对症投药病可安。

平肝开郁止血汤,归芍术丹生地黄。三七柴草黑芥穗,加贯仲炭效更彰。

6闪跌血崩(十一)

原文
妇人有升高坠落,或闪挫受伤,以致恶血下流,有如血崩之状者,若以崩治,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盖此症之状,必手按之而疼痛,久之则面色萎黄,形容枯槁,乃是瘀血作祟,并非血崩可比。倘不知解瘀而用补涩,则瘀血内攻,疼无止时,反致新血不得生,旧血无由化,死不能悟,岂不可伤哉!治法须行血以去瘀,活血以止疼,则血自止而愈矣。方用

逐瘀止血汤。
生地(一两,酒炒)大黄(三钱)赤芍(三钱)丹皮(一钱)当归尾(五钱)枳壳(五钱,炒)龟版(三钱,醋炙)桃仁(十粒,泡炒,研)水煎服。一剂疼轻,二剂疼止,三剂血亦全止,不必再服矣。

方剂分解

此方之妙,妙于活血之中,佐以下滞之品,故逐瘀如扫,而止血如神。或疑跌闪升坠,是由外而伤内,虽不比内伤之重,而既已血崩,则内之所伤,亦不为轻,何以只治其瘀而罔顾气也?殊不知跌闪升坠,非由内伤以及外伤者可比。盖本实不拨,去其标病可耳,故曰急则治其标。
新解

此方中用当归尾、赤芍、桃仁、丹皮以活血祛瘀,生地以清热凉血,龟板养阴去瘀,枳壳理气,取其“气行血自行”之意,以助其行血祛瘀之力,用大黄破积逐瘀,驱逐瘀血于体外,则瘀血得化,新血由生,血崩自止。此属“急则治其
标”之有效良方。
眉批∶

凡跌打损伤致唾血、呕血皆宜如此治法。若血聚胃中,宜加川厚朴一钱半,姜汁炒。

歌括∶

坠落闪挫致血崩,面萎形枯按之痛。瘀血作祟是病因,活血化瘀新血生。

逐瘀止血用生地,大黄赤芍粉丹皮。归尾枳壳炙龟版,泡炒桃仁用十粒。

7,血海太热血崩(十二)

原文


妇人有每行人道,经水即来,一如血崩,人以为胞胎有伤,触之以动其血也,谁知是子宫血海因太热而不固乎!夫子宫即在胞胎之下,而血海又在胞胎之上。血海者,冲脉也。冲脉太寒而血即亏,冲脉太热而血即沸,血崩之为病,正冲脉之太热也。然既由冲脉之热,则应常崩而无有止时,何以行人道而始来,果与肝木无恙耶?夫脾健则能摄血,肝平则能藏血。人未入房之时,君相二火,寂然不动,虽冲脉独热,而血亦不至外驰。及有人道之感,则子宫大开,吾相火动,以热招热,同气相求,翕然齐动,以鼓其精房,血海泛滥,有不能止遏之势,肝欲藏之而不能,脾欲摄之而不得,故经水随交感而至,若有声应之捷,是惟火之为病也。治法必须滋阴降火,以清血海而和子宫,则终身之病,可半载而除矣。然必绝欲三月而后可。方用

清海丸。

大熟地(一斤,九蒸)山萸(十两,蒸)山药(十两,炒)丹皮(十两)北五味(二两,炒)麦冬肉(十两)白术(一斤,土炒)白芍(一斤,酒炒)龙骨(二两)地骨皮(十两)干桑叶(一斤)元参(一斤)沙参(十两)石斛(十两)上十四味,各为细末,合一处,炼蜜丸桐子大,早晚每服五钱,白滚水送下,半载全愈。

方剂分解

此方补阴而无浮动之虑,缩血而无寒凉之苦,日计不足,月计有余,潜移默夺,子宫清凉,而血海自固。倘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徒以发灰、白矾、黄连炭、五倍子等药末,以外治其幽隐之处,则恐愈涩而愈流,终必至于败亡也。可不慎与!
新解

此方乃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主要是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位中药组成。)去茯苓、泽泻,以防渗泻之弊,加麦冬、五味、沙参滋阴之品,人地骨皮、元参、石斛以退阴火,意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白术以健脾,白芍以补肝、柔肝,再加桑叶于补肾诸药之中,可补肝肾兼清虚热,用龙骨以固肾气。诸药合方,具有滋阴降火,补肝、脾、肾之功能,故子宫清凉,血海自固,血崩可止。


眉批∶

凡血崩症,最宜绝欲避房,无奈少年人彼此贪欲,故服药往往不效。若三月后崩止病愈,而房事仍无节制,病必复作,久则成劳。慎之!

歌括∶

血海大热致血崩,君相二火翕然动。肝不能藏脾难摄,滋阴降火法最灵。

麦味熟地清海丸,山萸山药术芍丹。龙骨地骨干桑叶,元参沙参石斛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