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身边很多家庭年收入50万左右,却还过着很朴素的生活?

 猫大叔的财会窝 2024-05-17 发布于安徽

问题补充:

二线人士,目前在一线打工。

认识很多生活在1,2线城市的朋友,普遍年收入都在50万左右。说多不多,说少肯定也不算少了。毕竟咱还是发展中国家。

不过看大家也都过着很朴素的生活,住着不大的房子,普通家用车,穿衣看着也不讲究。

大家身边的人都什么收入呢?是不是也是同样的生活状态?

答:

我能理解题主的想法——我们家一年赚十万块钱,日子过的紧巴巴。你们家一年赚五十万,是我们的五倍了,怎么和我差不多呢,吃的穿的也没见比我们好多少?

现实中,50万收入和10万收入的日常消费水平可能差距真不大,所以题主的判断是有依据的,但不等于年入50万的家庭活得抠搜的,只是50万家庭的很多支出被10万家庭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比如给孩子报补习班,据我了解,年入50万家庭年培训费支出一般在2到5万左右,上限已经占到10万家庭收入的一半,这部分开支中低收入家庭肯定是砍掉了,也可能花几千块在主科上投入一点,但艺术类培训大概率是不会投资的。

房贷车贷肯定是一项重要开支,如果父母提供不了支持,一线城市的房价足以把一个中产家庭日常消费支出压到最低水平。我们可以想像一下,鹤岗或淮南的普通家庭年收入可能只有五、六万块,但人家没有房贷,上海普通家庭年收入50万,但有500万30年期的房贷,很可能后者的消费水平还不如前者,幸福指数更是远远不如,因为前者可以躺平,后者想想几十年的房贷,想想房价还会跌,再跌资产就会清零,还不起房贷银行可能会强收法拍,晚上甚至都睡不着觉。

还有医疗这一块,50万家庭对医疗健康这一块还是挺重视的,什么百万医疗险、重疾险都是给他们准备的。5到10万家庭呢?有社保医保就行了,有的家庭在私企打零工,甚至没有社保,自己不交,他们观点是小病就看,大病不治,死了有地埋就成,想那么多干嘛!

最重要的当然是对未来的预期。50万家庭的年收入如果是可持续还好,如果是不可持续的,35岁失业危机,40岁找不到工作,背着几十上百万的房贷,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还要维持基本中产阶段的体面,换谁谁敢花钱呢?

反到是5到10万的家庭没有这么多烦恼,没钱我就不买房了,反正也买不起,大不了继承老家父母的老房。工作更不用担心,到那找不到几千块钱的工作呢?实在不行男的可以跑滴滴、跑代驾,甚至当保安,女的可以当保姆当保洁,怎么着也能活不是?

我觉得吧,想开了,躺平了,幸福生活指数反而能涨上去,真正苦逼的都是那些想不开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