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充想象 巧妙改写 |《“猎狼大侠”的故事》刘子轩

 赛作文 2024-05-17 发布于山东

天天读写
社团星辉
猎狼大侠

山东省邹平市黛溪中学七年级(6)班 刘子轩

“我要当猎狼大侠!”“不,你当狼,我当猎狼大侠!”愉快的玩闹声从村子里传出……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开头悬念吸引读者】
时间回到几年前,那是一个傍晚。一名身穿白褂,头戴白巾,身着青裤,体态略胖的中年男人走在土路上,他是一名屠户【将原作人物形象化】天边的残阳正害羞地躲在青山后面,山旁晕染出了一道道姹紫嫣红的霞云,【补充故事环境】屠户心里美滋滋的:“没想到今天生意这么好,摊子上的肉都卖光了,终于可以置换套新工具喽。”担子在他那宽阔的肩上左右晃动,里面剩下的骨头与刀具随着他的步伐一颠一颠的。就在这时,草丛间发出一阵不和谐的呲呲、喇喇的声音。【根据原文,恰当补充】
【晚归遇狼】
耳朵灵敏的屠户自然不会放过这声音,但他心里也没底儿,毕竟前后并无一个村庄,更不可能有人吃饱了撑得没事来这条破路散步。就这样停了一会儿后,屠户猛然向后看去,呀!四道凶狠的绿色恶光映入眼帘,在这若有若无的余晖下格外显眼,甚至隐隐约约能看见那两张戾气很重的脸!“狼!……还是两只……”屠户的小心脏打起了架子鼓,脚下也不自觉地快了起来。屠户下意识地想喊救命,可这荒山野岭谁又能够搭救他。“真不该贪快走这条道的,我今天不会栽在这吧。”屠户一边疾奔,一边心里打着算盘,直到余光瞥见担子里的骨头时,才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心理描写具体、自然】没思考,就抓起一根骨头扔向后方,“啪嗒啪嗒”的追赶声小了。屠户见这样有效,就接二连三地把骨头扔向身后。狼并没有适可而止,凭借一停一追的战略很快就消耗完了所有的骨头,目中的贪婪却丝毫未减。
【投骨喂狼】
屠户心里仅剩的希望与侥幸直接被浇灭了,逃也不是,停也不是……“反正横竖都是一死,不如拼了!”【心理描写具体、自然】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屠户开始谨慎地察看地形,看见附近的田野里有个打麦场,场中有几个疏落的柴草堆,屠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腿便往草堆下跑,到了地方就丢了担子拿起刀,摆出一副敢过来就弄死你的架势,而赶来的狼也被突生的变故搞懵了,没有贸然行动,只是死死地盯着屠户。
【准备斗狼】
月黑风高夜,屠户被狼追,在这紧张的对峙中,不管是屠户还是两狼都未有半点松懈之意。过了一会儿,一只狼看似不耐烦地放弃了,离开时还和另一只狼交换了一下眼神,屠户也没顾上多想。那只狼走开后,另外留下的那只狼便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眼睛眯了起来,嘴角微微挑起,露出一抹不怀好意的狞笑。【神态描写细腻、生动】待了一段时间,眼看一点动静没有,屠户觉得是个好时机,便一个箭步上前,拿刀便砍,一刀下去……扑空了!屠户哪知狼早有准备,只见那狼高高跃起,伸出锋利的爪子便要抓屠户,屠户骨子里的求生欲望起了作用,下意识地躲开了!狼一下扑空,有些小懵,正调整身形时,屠户突然跳起,一刀劈在狼的脑袋上,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狼结结实实地挨了几刀后,无声无息地倒在地上,屠户哪能再给狼机会,又连砍几刀结果了这只狼。
【奋力杀死一只狼】
屠户感觉全身软绵绵的,扑通一声坐在地上,宽大的手掌不断擦着额头冒出的冷汗,时不时用脚踢两下狼尸,看看死透没有【想象合理、具体】待屠户缓过神来后,心想这事不对头,另一只狼肯定不会轻易放弃,哪里去了呢?于是屠户抖擞精神,悄悄转身来到柴草堆后,果然,另一只狼正浑身抖动着在柴草堆中打洞呢,看样子是想钻入其中攻击屠户的背后。屠户这才明白,原来前面那只狼是用来引诱敌人的!好一个声东击西、欲擒故纵,屠户从后面直接砍断狼的大腿,同样将其“斩于马下”了。
【机智杀死另一只狼】
将第二只死狼拖出来后,屠户感觉怪可惜的,便三下五除二,剥下狼皮塞入担中,在明月的映照下颤颤巍巍地回家了。
【剥下狼皮带回家】
“我是猎狼大侠。”“我是……”就在几个孩子打闹之时,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个两鬓斑白的老头乐呵呵地笑了,他的身旁搁着一副破旧的担子和一把生锈的黑屠刀……
【呼应开头,体现岁月推移,时过境迁】
(指导教师:宋翠玲)
赛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成功的改写类文章。小作者根据蒲松龄老先生的《聊斋志异》中的《狼》,发挥想象,将一篇仅有220多字的文言文扩写成了一篇1400多字惊险、刺激的故事。文章想象丰富、自然,语言生动、灵活,颇有感染力。

写法借鉴:补充想象 巧妙改写。文章之所以成功,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吃透原文,尊重原意。文言文变成白话文,首要条件是准确理解文言文原作词句的意思。要尊重原作,不管是基本的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要依据

原有的逻辑,不可随意改变。本文题目是“猎狼大侠”的故事,除了结尾有所加工,基本上是原故事的具体化,生动化。

二、原有信息具体化、生动化。如“屠惧……”,小作者改写为,“'狼!……还是两只……’屠户的小心脏打起了架子鼓,脚下也不自觉地快了起来。屠户下意识地想喊救命,可这荒山野岭谁又能够搭救他。'真不该贪快走这条道的,我今天不会栽在这吧’”,小作者用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心理描述和动作描写,把“惧”的状态生动、具体展现出来,增强了故事的现场感。

三、发挥想象,合理补充。

(1)屠户形象。原作中,仅仅指出屠户的身份,小作者发挥想象,“一名身穿白褂,头戴白巾,身着青裤,体态略胖的中年男人走在土路上,他是一名屠户”,把人物的外在形象描绘出来,增强读者的感性认识。

(2)故事环境。原文中,只有一个“晚”字,小作者发挥想象力,“天边的残阳正害羞地躲在青山后面,山旁晕染出了一道道姹紫嫣红的霞云,屠户心里美滋滋的:“没想到今天生意这么好,摊子上的肉都卖光了,终于可以置换套新工具喽”,不仅描述了傍晚的景色,还添加了“屠户”“美滋滋”的心态,与下文遇到狼的凶险构成强烈反差,增加了故事的波澜。

(3)添加细节。作者记述杀死第一只狼后,又写道:“屠户感觉全身软绵绵的,扑通一声坐在地上,宽大的手掌不断擦着额头冒出的冷汗,时不时用脚踢两下狼尸,看看死透没有”,斗狼很紧张,杀死狼后,不免浑身无力,产生后怕,小作者合理地想象到屠户的生理反应,添加了相关的动作,生动、具体地再现了故事情节。

文言短文改写成现代故事,除了注意以上三个方面,还要注意充分利用原有信息,尽量不要删减、遗漏或改变愿意。

(点评:徐东祥)

溪河子文学社
山东省邹平市黛溪中学溪河子文学社,创建于2011年10月。黛溪源于摩诃山下黛泉,文学社的同学以黛溪之子之名,表达对她的深深眷恋、浓浓爱意。文学社成立以来,组织读书、采风、游学、拜师等活动,探访范仲淹、梁漱溟、伏生等邹平历史文化名人遗迹,深度挖掘弘扬邹平古圣先贤的高风亮节,追求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创办的《溪河子》校刊被评为市优秀校刊,文学社成员在《语文报》《中学生读写》等报刊发表作品上百篇,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极大提升。
浑圆朴实,冰清玉洁,是溪河子的特色;崇德博爱,尚善笃学,是黛溪人的志趣;志在圣贤,止于至善是黛溪人的追求。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