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谓香——香道、香修、香文化与酒香杂谈(三)

 心静自然凉1985 2024-05-18 发布于黑龙江

心香,修行者把虔诚的信念、虔诚的顶礼比喻为心香,便有“心香一瓣”之说。丹阳马真人《咏香》词有云:“不爇沉香,闲爇心香。布仁风,处处闻香。人人向善,个个崇香。愿处无为,常清净,自然香。妙洞云香,虎啸喷香。更龙吟,吐出馨香。玉为宝篆,金结丹香。得赴蓬瀛,超三界,献真香。”这里是心香、德香、丹香合一了。宁全真高功在《上清灵宝大法》说:“道香者,心香清香也。德香者,神也。”心香就是道香,大道自然的芬芳。这里也体现了道门“心即是道”的思想,而修德本是炼神的过程,如严师所言,“修德是修炼的高技术,技术中的技术。”

般若香,包括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学佛最终的成就在般若,般若香是“自性的芬芳”。前人偈云:“曹溪一滴水清凉,大地众生不肯尝。但把尘缘都放下,管教般若自馨香。”曹溪一滴水,比喻六祖慧能一脉所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禅法。六祖在曹溪讲过禅法,所以曹溪就代表六祖及其禅法。

体香,人体也会散发香味,丹香是更加本质的生命能量的体现。女性为了展示体香,还会有意穿熏香之衣,佩戴香囊,服食能使人体生香的丸药,如《红楼梦》的薛宝钗服用“冷香丸”而使身体生香,女性喜欢涂抹发散香气的脂膏、香粉,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就体现了香与女性的微妙关系。

一些丹士也会佩戴香囊。气功热的时候,某篇文章说匡常修道长的身体能散发丹香,说他修为很高。读此文很多年后我遇见了匡道长的弟子,专门就此事问及道长的弟子,弟子说,匡道长的丹香来自他常年佩戴的特殊香囊。只是别人报道为丹香之后道长没有说破,以致大家误以为是丹香。道长常年佩戴香囊有养生作用,香囊有助于安神定意,活血化瘀,净化空气,避免蚊虫打扰。丹士佩戴香囊也是“香修”之道,只是道长的香囊里药物配方是保密的,外人并不知道。

香疗,中医中药讲究“芳香开窍”,一些活血化瘀、疏通经脉、打通关窍的药物如乳香、没药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同时,一些带香味的中药焚烧时,香气有安神的作用,也有净化空气乃至辟邪的作用。这也是修道者愿意在静坐时焚香的原因。

印度文化里特别讲究用香来敬神(神明)、安神(心神),还有专门的香神,美国拍过电影《香神》,讲述一个印度女孩发愿终生侍奉香神而不嫁,因此她能与香神沟通、感应而有超能力,可她在美国遇见了一个非常爱她的男生,如果嫁人,她就违背了对香神的誓言,会有神的谴惩;不嫁人,又辜负了男生之爱意。女生侍奉的香神最终被爱情打动而成全了他们,使爱情、神明、香道、感通,完美地融为一体。《克里希那穆提传》里写到了一位大师能与植物和草药沟通,那位大师说:“你如果懂得和它们(植物、草药)神交,它们就会散发出光明和芬芳。”这真是非常微妙的话,我也在修行中体验过与植物的交流而看到过它们的光明,感受过它们的芬芳,打坐时也会突然闻到“无中生有”而来的药香(屋子里没有焚香,但会突然出现香味)。

最后讲讲书香、文字香,毕竟我们发扬中华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离不开读书,离不开文字所承载的力量、智慧。家族世代有读书人,古人誉为“书香世家”、“书香门第”。古人为了防止书被虫蛀,会用香草熏书,或者在书中夹上香草,或者在制造宣纸、制作印刷用墨的时候都会在纸与墨中添香,所以,纸张和文字都会因此带香气、散发香气,上好的墨汁里有冰片、麝香这样的名贵药材。书香,比喻家族世代读书的风气,宋·林景熙《述怀次柴主簿》诗云:“书香剑气俱寥落,虚老乾坤父母身。”这是感叹文武双修的家道衰落了,对不起父母天地。前人有联语云:“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我不喜养花,但喜读书,每每能陶醉书中。

文字香,一则是书的纸张与印书的高级松墨散发香气,二则,比喻文化的熏陶有如花香袭人。康有为在1891年于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梁启超是他的得意弟子,草堂对联云:“江湖万里水云阔,草木一溪文字香。”气象雄浑,境界高远,让人遥想象那里的读书人心怀天下却又安于读书人的寂寞,沉醉于学术经纶之中,与天地合一,浑然忘我。这是我喜欢而早就背熟的联语。

讲了这么多香道、香文化,如德香、戒香、定香、慧香、法身香、心香、体香、丹香、信香、药香、书香常识,不外乎让大家认识香的奥秘和作用,香的本质与比喻(隐喻、引喻),总归都是“德香”、“心香”。

这些讲述只是略述“德谓香”所包含的深意,不只是酒香,还有更深邃的、更广大的香道之内涵、香文化之本质。

“德谓香”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持久的品牌,因为其文化内涵根植于人类香文化、酒文化。

当时出于聊天,我给大家讲了香道、香修、香文化里的很多常识、理法,好道者缘此也能获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