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浩然躲床下避见皇帝、王昌龄被刺杀、潦倒半生的情诗高手李商隐

 雪忆柔 2024-05-18 发布于黑龙江

洒脱任性的田园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年),字浩然,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不曾入朝为官,又被称为“孟山人”。

孟浩然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就注重节操,爱讲义气,喜欢帮助人。二十多岁便在鹿门山(今湖北省襄阳市城东南)隐居,以作诗自得其乐,《过故人庄》《春晓》等名篇都创作于这个时期,初步形成了融于自然的艺术风格。

孟浩然直到快四十岁,才入京游历。他曾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作诗,顿时技惊四座,名动京城。宰相张九龄、著名诗人王维都推崇他。

有一次,王维私自带着孟浩然进入翰林院。恰好唐玄宗不期而至,孟浩然没想到会碰到皇帝,吃惊之余躲到床底下,王维不想欺骗皇帝,便据实报告。玄宗高兴地说:“我听说他的名声已经很久了,一直想见见,为什么要躲起来呢?”孟浩然现身,玄宗让他读自己的诗作,读到一句“不才明主弃”,玄宗不高兴地说:“你没有参加科举求仕,我也从来没有放弃你,怎么能污蔑我呢?”便让他返回家乡。

孟浩然身逢盛世,年轻时也曾一腔热血,想入仕为官,创立一番事业。于是广泛游历,到处投诗,希望有权贵能向朝廷推荐自己,在这期间结识了大诗人李白,但求仕毫无结果。此次遇到皇帝,又触了霉头,于是离开长安,继续四处游历,逐渐打消了入仕的念头。

几年后,孟浩然家乡的地方长官刺史大人仰慕他的才华,便约他见面,准备举荐给朝廷。到了约定的日期,孟浩然却在与另一波友人畅谈诗歌。当时有人提醒孟浩然有约,他却忘乎所以地说:“我现在喝酒喝得正开心呢,哪里还管得了其他的事?”

这之后,孟浩然前往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在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与李白再次聚首。李白在长江边送别孟浩然,留下了千古佳作——《送孟浩然之广陵》。

740年,好友王昌龄路过襄阳,孟浩然的背部长了毒疮,即将痊愈,但他不管不顾,与王昌龄放肆豪饮,最终使得病情加重去世。

孟浩然一生不曾踏进官场半步,人生经历相对简单,因此他的诗作最多的就是山水田园诗。加上身处盛唐,性格洒脱,他的诗歌体现了浓郁的自然风情,被称为盛唐山水诗第一人,与王维一起开创了唐朝的“田园诗派”。

投笔从戎的边塞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升州江宁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唐朝著名边塞诗人,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美名。

王昌龄二十多岁时,受好奇心驱使,离开家乡,前往嵩山学道。“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这时候的诗作体现了生逢大唐盛世的悠然自得。几年后,王昌龄怀抱着一片赤诚,选择投笔从戎,踏上了出塞之路。

到达塞外后,王昌龄感叹于唐玄宗开疆拓土和锐意进取的决心以及士兵戍边卫国和建功立业的一腔热血,被伟大的时代精神深深感染,创作了多首著名的边塞诗,比如《出塞》《从军行七首》等。边塞的苍凉,戍边的艰辛,跃然纸上。

王昌龄二十九岁时回到京城长安,随后考取了进士,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几年后,他顺利通过吏部的考试,被任命为汜水县县尉(类似于县公安局局长)。尽管王昌龄才华横溢,但因为性格豪放,不拘小节,反倒被人诽谤,又遭到贬谪,这才写下“一片冰心在玉壶”抒发心中的郁结。

740年,王昌龄在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与故友孟浩然会面。不久,孟浩然因为旧病过世。王昌龄悲伤不已地离开,却意外地在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遇见了李白。两个人一见如故,饮酒对诗,谈天说地,王昌龄写下一首《巴陵送李十二》记载了这次相识。后来,李白听闻王昌龄被贬官,又特意以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安慰好友。诗歌成为诗人之间的“鸿雁”,让他们彼此惦念。

“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三年,王昌龄辗转回乡,途中经过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被当地刺史杀害,终年六十岁。王昌龄的一生充满心酸曲折,尽管总是遭遇命运的捉弄,却从未向命运低头,反而心怀赤子之心,一次次挺起骄傲的脊梁。

潦倒半生的情诗高手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xī)生,怀州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唐朝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李商隐年幼时父亲去世,生活清贫。但他天资聪颖,五岁能诵经书,七岁便能舞文弄墨,十多岁就已经以擅长写古文而闻名,同时还擅长楷书。

后来,李商隐举家搬至洛阳,有幸结识骈体文大家令狐楚。令狐楚十分赏识李商隐的才华,成为他求学生涯中的伯乐。在令狐楚的关照下,李商隐得以在他幕府中工作,并与其子令(líng)狐绹(táo)成了好友。不久,令狐楚进京任职,李商隐不得不重返故乡,准备科举考试。

837年,缺乏权势背景的李商隐,经过数次考试失败后,终于考中了进士。第二年,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聘请他做幕僚,并将女儿王晏(měi)嫁给他。

此时,朝中大臣形成了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已经纷争了十多年,史称“牛李党争”。王茂元属于李党,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李商隐的婚姻,使得他背上了背叛恩师和恩主的恶名。身在夹缝求生存,仕途十分不顺。

李商隐在官场深受排挤,曾试图效仿陶渊明,专研田园诗歌。但是,身处纷乱政局中的李商隐,始终关注政治,无法平静地生活。他曾辞官,后来又应邀前往桂林(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和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担任幕僚,但时间都不长。

李商隐与王晏相敬如宾,然而,由于他长年在外谋生,妻子操持家务,夫妻聚少离多。851年春夏之交,王晏病逝,李商隐十分悲痛,为了追念亡妻,他挥墨写下了缱绻悱恻的《锦瑟》。同年冬季,李商隐应邀远赴四川担任幕僚,此时他已经步入晚年,无心追求仕途的成功,是一生中最平淡稳定的时期。几年之后,他回到故乡闲居,在郑州(今河南省郑州市)去世。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极少数刻意追求美的诗人,尤其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具有朦胧的艺术美感,因而别具一格。

白居易偏爱李商隐的诗,曾经开玩笑说:“但愿我死后能投胎做李商隐的儿子。”后来李商隐的长子出生,为其取名为白老。可惜,这个孩子不够聪慧。直到小儿子出生,因其口齿伶俐,冰雪聪明,大家便开玩笑说:“若白居易真的投胎到了你家,估计就是你的小儿子。”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第九册《新唐书》,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