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练高质量的办学理念,校长应当如何做?| 关注

 听月思雨001 2024-05-18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民小编说

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看,校长办学理念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来看,校长更应该将凝练办学理念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自觉追求。校长如何凝练高质量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又如何指导学校教育实践,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起来看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校长黄斌的分析——

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对“为什么办学、办什么学校、怎样办学”三个办学根本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它由办学主张、发展定位和培养目标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办学理念决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在建设教育强国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校长更应该将凝练办学理念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自觉追求,真正实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引领。

新时代呼吁高质量的学校教育,高质量的学校教育需要教育思想的引领。从学校发展来说,校长办学理念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办学理念能统领学校发展的全局和方向,明晰办学目标,指导办学实践。办学理念可以凝聚全校师生的价值追求和共同愿景,引领师生朝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前进,并在前行过程中不断激发师生的内驱力,让师生发展成为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和选择。办学理念是学校保有自身辨识度、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思想基础。办学理念立足学校实际,产生于学校历史和校情,继承优良传统,具有学校鲜明的文化烙印。在办学同质化浪潮中,办学理念能让学校保持自己的特色,有助于学校打造自己独特的品牌,激发办学活力,促进区域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态的建立。

凝练办学理念是一项务实的工作

(一)基于理论基础

凝练办学理念需要把握教育的基本原理,基于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校长办学要有理论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实践中将理论化为己用,成为引领、指导办学的科学依据。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继承和弘扬长郡中学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培育豪迈的中国人”的办学理念,并将之指导教育实践。“培育豪迈的中国人”的办学理念以古今中外先进教育哲学思想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体现了回归本真的教育取向。此外,“培育豪迈的中国人”彰显了新时期教育的社会规定性和社会适应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要求和对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实践追求。

(二)立足学校实际

办学理念的凝练是一项务实的工作,必须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地域环境、教育实际。只有符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办学理念,才是真正引领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

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创办于2009年,作为长郡教育集团捆绑发展集团校,与长郡中学文化相融、师资互派、教学统一、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并确立为长郡教育集团初中课程中心。1912年,彭国钧校长将“朴实沉毅”定为长郡中学校训,四字校训传承百年,意蕴丰厚。《老子》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朱熹曾言:直谅朴实,处事不苟。学校沿用百年校训,赋予其新时代精神,具体阐释为“面对自身以'朴拙’为本真,面对工作以'务实’为作风,面对困难以'沉勇’求超越,面对挑战以'坚毅’求卓越”。“朴实沉毅”是长郡双语这所现代化学校的文化根源,是“做豪迈的中国人”的精神根源。

从2022年开始,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开启集团化办学历程,学校基于办学成功经验和成果,不断与其他学校合作,引领和指导薄弱学校发展,同时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办学理念。提出把“塑豪迈教师”“践豪迈课程”“育豪迈学生”作为实践办学理念的主要途径,从而确立了激扬生命力、激发创新力、激拔持续力、激起担当力的办学目标,赋予“培育豪迈的中国人”办学理念新的内涵,即培养自强、卓越、有中国根基和国际视野的双语学子。

(三)体现时代需求

人是时代的产物,人的思想行为模式与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办学理念的凝练要把握时代的精神要求。遵循“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学校顺应国家发展和时代精神的需要,从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总结出“爱生活、乐求知、勤修身、勇担当”的育人目标,将原有的办学理念具体化。同时,学校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最终指向,把前期的文化理念与育人实践有机融合,确定“培育豪迈的中国人”的基本实践形态,即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培育豪迈的中国人”的办学理念顺应时代而诞生、基于学校文化而发展、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形成,是学校办学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从教育哲学视角对学校教育实践进行深刻审视、思考和凝练的成果。

办学理念要成为学校治理的行动指南

办学理念生长于教育实践,同时又指导学校教育实践,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学校在“培育豪迈的中国人”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努力培养有豪迈品格的学生。

(一)营造培育豪迈学生的核心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发展道路上淬炼的风骨与品格。学校通过营造核心文化氛围,强化价值目标。校训校徽校歌是学校文化的具体表达。校训为“朴实沉毅”,学校在发展中赋予校训新的时代精神,形成“豪迈”的内涵品质。“豪迈”教人以厚德接人待物,凡事不斤斤计较,懂得吃亏礼让,彰显为学为人的一种气魄,一种大家之气。校徽源自长郡中学校徽,图形主体是篆刻“长郡”繁体二字交错呈登攀梯形分布以及“双语”现代简体字印章。颜色为橙蓝白三色,蓝色代表大海和天空,象征具有豪迈精神的双语学子的气量与胸怀;橙色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色,是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象征双语学子的活泼、阳光;白色代表着纯洁、未来,象征以纯洁朴实之心书写豪迈人生的无限美好。校歌为《雄兮古潭州》,1912年由黄铭功作词,歌词饱含湖湘精神、家国情怀和前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

(二)构建培育豪迈学生的育人体系

“培育豪迈的中国人”是学校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和育人目标的基本内核。学校办学主张是“以人为本、激扬活力、追求卓越”,实践路径是“塑豪迈教师、践豪迈课程、育豪迈学生”,育人思想是“养正毓德、博学笃行”,育人目标是“爱生活、乐求知、勤修身、勇担当”,育人路径是“活学知礼、活思启志、活行达理”。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逐渐形成具有长郡双语特色的学校育人体系,以培育具有中国根基和国际视野的豪迈中国人。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背景下,对“培养学生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中国人”的学校实践表达。

(三)打造培育豪迈学生的教师队伍

要培育学生成为豪迈的中国人,理应先培育豪迈的中国教师。学校将培养“豪迈的中国教师”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豪迈的中国教师应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做学生的“大先生”,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拥有以生为本、责任担当的精神气度和守小家、融大家的家国情怀,具有热情饱满、积极向上的课堂精神状态以及严谨务实、反思合作的精神品质。做豪迈的中国教师,是学校教师成长的共同目标,也是学校教师精神文化的凝练表达。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校长,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培养对象)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4年第8期,原标题为《校长如何凝练高质量的办学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