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曼青弟子六十年学拳心得:没出功夫+91岁腿脚灵便+仅练拳不练推手

 苏友圈 2024-05-18 发布于浙江

学太极拳已逾六十年,虽自始即以健身为目的,并未练出功夫,但至今行年九十有一,自觉耳聪目明,手脚灵活,不可谓非练拳之益,这得感谢我的老师郑曼青先生。

郑老师曾经有一篇《简易太极拳浅说》,我对这篇文章印象较深,我记得的只是两句话,其一说太极拳的「体」是「专气致柔」,其二则说太极拳的「用」是「以柔克刚」,总括要求则只有一个字「松」。他说过,杨师爷教拳时,耳提面命,这松字是无时无刻不提示的。

我不才,并未练功,但耳濡目染多少也有些理解,觉得「松柔」二字对健身致用的确有其奥妙,我把我的理解写出来,如果说得不对,还望大家指教。

太极拳要以柔克刚,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要如何能柔,柔到什么程度,恐怕就难有一致的说法。郑老师把它分成「体与用」两方面来讲。根据「专气致柔」字面的含义,我们知道致柔要从专气而来,但气是什么?拳经里要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是太极拳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气是什么却很难具体说明。

太极拳的练习要领,首先是要虚灵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道里所说的气似乎是呼吸之气,但郑老师为避免学者故意憋气,是特别叫人要「意守丹田」的。我觉得这「意」字,其中是包含了相当多的奥妙。

把呼吸时的气沉到丹田去,我们的俗语就是「沉得住气」,其实虚灵顶助为什么叫灵,含胸拔背为什么叫「含」胸,都是不紧张、放松、沉下。不仅在呼吸之间,其间的意念非常重要,不然,拳经里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就更无法理解了。

郑老师把致柔的要求分成六个层次,是空、软、轻、灵、松、柔」。空是完全听别人的,自己没有一点抵抗力,要遣样才算把身体放软了,但这样任人摆布,如何能应付对手的攻击呢?在遭人攻击时,生理上有所反应是必然的,但反应如果过度,很易让人掌握虚实,那难免受制于人,所以必须轻灵,要掌握轻灵,就全靠用注意力去体察,那就要用到意念了;光有意念还未必就能松,这是要靠相当时间的训练才能达成的,到了全身都松透了,自然就已达到柔的境界。

由以上的理解,可以说,致柔是要以意念做基础的,专气致柔的专,就指的是意念,这非常重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都可以从意念中去理解。

对于气,除了意念,我觉得「神形合一」也就是气。太极拳是拳术,每一动作都有攻防作用,但拳经上说:「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练拳是用意不用力的。我个人的体会是:打拳时,在虚灵顶劲、沉肩垂肘的状态下,想着这一动作的作用和身手转动的姿势与位置,由脚跟的推送和腰身的转动去完成,手除了少数几个动作须握拳外,一直保持着「美人手」,而且手腕是平直的,用这样的意念去练习,到了能打成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境界,那可说是神形合一了,这虽可说是一种气势的气,但也仍与意念是分不开的。

我幼时因左大腿曾经骨折,可能接合有偏差,两脚平衡有问题,所以打拳要能从头至尾连绵不断很难做到,但因为要使动作不用力,打拳时就常会有一种肌肉不动骨头动的幻想,因此也联想到,传说中张三丰祖师发明太极拳,是看了蛇与仙鹤的搏斗才有所领悟的,我们在电视上有时会看到眼镜蛇竖起脊梁与人戏弄的镜头,不也像放松了肌肉让骨头在动吗?当然这不过是一种内心的想象,照现代生理学来说,肌肉不动骨头怎么会动呢?但我以为如果能做到这种境界,也许就能算是松吧!

用意念来解释气,在推手和应用上似乎也讲得通。与人推手最重要的是要有「听劲」。听劲不仅在手上,「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是浑身都要有感觉的。不仅要有感觉,而且同时要有适当的反应,能走化得不丢不顶,不失中定,这要气遍周身才能做到。气遍周身如何看得出来,但如果说要把意念贯注在至身,大家就比较容易体会了。道种气遍周身,随时可以适常反应的功夫要怎么练?我想只能以「由着熟而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来解答,一切还是要从「着熟」做起的。

很可惜我没有练推手,对「以柔克刚」是只能从别人的表现中去体会。我觉得要很轻松的能把人推出去,客观的条件只有两个:一个是「机」——对方重心动摇的时机,引进落空是使得对方失去了重心,但要在对方还来不及调整重心的时机去发劲,就是「得机」。一个是「势」,势分两个方面,自己的势要中正安舒可以随时而动,而对方则要使其已走到死角(背势),再走就失去重心,那你就「得机得势」了。主观的劲是不必多使力,自然产生的,生根于脚、行于手指,从杠杆原理来说是把力臂加长了,力量自然很大。郑老师还特别说明了一个「荡」字。与老师推手,他只用一个手指按在你身上,要你走化,到你不能走化时,他身体稍一动边,他的体重加速度,重量完全落在你身上,你就两脚离地,咚咚咚的跌出去了。这机势的掌握和运用就都靠「听劲」,也就是气,也是要由注意成习惯,才能培养出来的。

「推手」,我是纸上谈兵,可能想象的成分居多,不敢多说。但对健身来说,我可说是实际受益者,我觉得到了我这年龄,手脚灵活,反应都尚不差,这与平日放松筋骨的运动必然有关。郑老师对「意存丹田」的养气功夫,认为无论「行、处、坐、卧」应该随时实行的,我觉得道对促进内惊健康一定很有帮助。我至今没有心肺功能的问题,肠胃消化也很正常,并不输于年轻人,这样的健身之益对我也足够了。

太极拳「以柔克刚」的用,在现代只能把它当成一种古老的哲理和艺术来研究,但养生是实际的,对这种没有运动伤害,不须太大场地,也不一定要练习对手,而随时随地想到就可以做的运动,的确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怎能不珍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